大圆满前行引导文_文本文档-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晒�159及颦眉度母(金刚忿怒佛母)的化身尼泊尔的赤尊公主160,同时迎请了两尊觉沃佛像入藏。期间,囤弥桑布扎创立了文字,从而结束了西藏无有文字的历史。他从印度班智达天明狮子处学习了声明,并从《三宝云》等经部开始翻译。国王(松赞干布)从自己的白毫间幻化出一位化身比丘名为阿嘎玛德,(阿嘎玛德)调伏了印度圣地的外道国王,并从印度与铜洲交界处一株蛇心栴檀中取出了五尊栴檀观音161,同时塑造了拉萨的十一面观音像。国王松赞干布时期真实地树立佛教之法幢。
又过了五个朝代,圣者文殊菩萨的化身国王赤松德赞诞生。十三岁时父王去世至十七岁之间与鄂达RA乐贡和拉桑乐华等诸大臣共议国事,出兵征服了许多边陲境地,使之成为附属国。后来国王翻阅祖先的完整史料,从中得知拉托托日年赞时期为正法的开端,国王松赞干布时期树立正法之幢,他发现历代国王全部是唯有行持正法(以法治国),自己便下决心:我定将正法发扬光大。于是与班玛贡赞为首的主要法臣商议,其余大臣出谋划策,最后一致同意建造寺庙。在寻找净地162上师之时,国王前去请问他的国师即住在桑耶青普的妙定(年当珍桑波)尊者。尊者以寂止光明智(通过寂止而得之一种神通,有的史料中说他得肉眼通而得知)而了知印度东方萨霍地区住有法王故玛得谢的太子大堪布静命163。便告诉了国王。于是国王迎请了大堪布静命作为净地上师。修建过程中需要砍除阿雅巴罗处的一荆棘丛,住于该处的恶龙得知后便唤来所有鬼神为助援,招集二十一优婆塞等鬼神(人非人)之军队在夜晚时将人们白天所修砌的建筑摧毁无余,并将所有土石归回原处。这时国王请问堪布:“发生如此之事,是因为我业障深重还是堪布您未赐加持,或是修建寺庙之事不能如愿以偿呢?”堪布答言:“我虽然谙熟菩提心但以寂静法却不能调伏它们,这些鬼神必须以降伏法(密法)才可调伏。如今在印度金刚座有一位化生的邬金莲花生大士,精通五明、谙熟胜义之功用,已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可摧毁魔众,任意吩咐天龙八部,所有鬼神闻风丧胆,能调一切恶魔,若请他来则所有鬼神不会再来为非作歹,并会圆满成功大王所想之事。”国王说:“那这位大师不知能否迎请到藏地?”堪布静命说:“必定能迎请到藏地。因我们有往昔的誓愿。从前,在尼泊尔境内有养鸡者萨来之女胜乐母,分别与牧马、养猪、养鸡、养狗的四个人性交后生下四个儿子(即莲师、瓦彻月 、国王、静命)在建造夏绒卡绣佛塔164时曾发愿将来在藏地弘扬佛法……。”向国王详细讲述了经过。于是国王便令瓦彻月、降魔金刚、钦释迦光、普吉祥狮子各带一藏升金粉、一斛金饰前往印度。他们拜见阿阇黎(莲师)后献上供品请求道:“务必请大师前往藏地加持寺庙地基。”莲师应允后便起程前往。途中依次降伏了十二地母、十二护母、二十一优婆塞等藏地的所有鬼神,来到红岩,举行寺庙净地仪式后建造了三层桑耶自成寺,四周以四大洲、八小洲、罗刹洲、日月、铁围山围绕。堪布静命、阿阇黎莲师、大智者布玛莫扎三大师为该寺开光,散了三次鲜花,出现了许多希有瑞相,示现了众多神变。此后,静命堪布传讲戒律,弘扬显宗教法;阿阇黎莲师与布玛莫扎弘扬密法。当时邬金第二佛与大智者布玛莫扎二位尊者为意子君臣三友、妙定禅师等具缘之法器者明显地宣讲了区分、决定、自解之法。即广转大圆满阿底约嘎等内三续法轮。自此以后的传承共称为补持迦罗耳传。不仅如此,而且邬金第二佛还为君臣具缘者传授了相应各自根基的不可思议法门,并撰写在金纸上隐藏成伏藏而发愿以饶益未来的随学者并交付于护法神保护。后来,授记时间已到之际,获得昔日愿力的大成就者之化身骤然降临于世,开启了甚深伏藏之门,摄受了众多具缘补特迦罗而饶益众生,所有的传承共称为六种传承165或九种传承166等。如是涌现了无数化身伏藏大师,其中持明无畏洲是圣者心性休息(圣者心性休息大概是指金刚如来,请热心的读者查阅更准确可靠的资料)亲自化现为善知识形相,他从邬金第二佛、大智者布玛莫扎、全知无垢光尊者等圆满地受持了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迦罗耳传,而完美无缺地为具业缘的诸补特迦罗广转法轮,并现前了圆满正等觉果位。如颂云:“身虽现为人天相,殊胜密意为真佛。”因此我的至尊上师也曾说:“众生怙主金刚持我的至尊上师的确是圆满正等觉大金刚持,为饶益众生化现为补特迦罗的形象而降临世间,这并非是我以恭敬诚信之心作赞叹的。如果你们能够修持、祈祷,那么在我的上师与你们之间除我之外无有其他传承隔断。我也是从最初幸遇金刚持上师之后,一直依教奉行以三欢喜依止上师,未曾做过任何不称其心意之事,甚至使上师邪视一眼的事也未做过。所以说我的传承必定犹如纯金丝线一般未被破誓言之锈所染,因此传承的加持不同于其它传承。”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传承上师的历史,如《日月吻合续》云:“若未宣说历史义,于此大密了义教,将有不诚信之过。”追溯传承之起源及讲述历史具有使后学者生起诚信之必要,所以此处宣说上师瑜伽的同时也讲述了传承上师的历史。
如此上师瑜伽念修之数量(念诵莲师心咒)绝对要圆满一千万遍,因此应当尽力念诵,必须圆满。倘若不这样,而认为这些仅仅是前行法不那么重要,或者声称要修高深莫测的正行法而无空闲修前行,表面观修生圆次第等等,这些人正如世间俗语所说:“牛头未熟尝其舌,床尚未暖伸其足。”舍弃前行法的修行无有芝麻许实义,即便偶尔生起了少分暖相,也不会稳固,犹如未打地基的建筑一般。有些人虽然在修前行时装模作样、敷衍了事,但在修正行时认为那些是前行法现在不需要修了而放弃,则与前相同。舍弃圣道之基础前行法,则如无墙求壁画一般将断绝正法之根。因此每个人一切时处应当精进修持,对这些前行法生起无伪定解。尤其着重精勤修持此加持之入门——上师瑜伽是殊胜的要诀。
虽视大恩上师为真佛,
却因性情刚强违师教。
虽知三界众生为父母,
却因蛮横粗暴出恶语,
我与如我恶业众有情,
此生及诸生生世世中,
愿以寂静调柔之言行,
依止上师道友祈加持。
强力生起证悟之智慧、加持之门——上师瑜伽引导终
不共加行圆满矣!!!
图:紫玛护法神
往生法
尤为悲悯愚昧之众生,尤为摄受罪孽深重者,
尤以善巧法调难化众,无等上师足下我顶礼。
不经修持便可成佛之临终窍诀——捷道往生法之引导三:往生分类,往生修法,往生仪轨。
往生分类分五: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以大悲铁勾超度亡灵之往生。
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在此生自相续中生起无伪实相之无误见解并不断串习的人,于临终时依靠本来清净之密道法界觉性要诀而往生于法身界中。
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对于生圆无二之瑜伽极为娴熟并且对于如幻之圣尊身相具纯熟力的人,临终时中阴的迷乱显现出现之同时,往生于双运智慧身中。
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获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顶、未被破誓言之过患染污、对生圆次第具有胜解,并具有中阴窍诀的人阻塞不净的胎门并依靠大悲心的牵引和转为化身道用而往生清净刹土。正如颂云:“封闭胎门当忆有寂界,乃为精进净观之一时。”
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将中脉作道想、心识明点作旅客想、极乐清净刹土作去处想而往生。
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具有殊胜证悟、心境调柔、了知中阴身心相续的瑜伽士可令其他临终者或中阴身得往生。本来超度亡灵者必须是获得见道之士(登地菩萨)。如米拉日巴尊者说:“未见圣道谛之前,切莫超度亡者灵。”超度亡灵最适宜的时刻是外气已中断、内气未中断之际。如果逢遇确定性的如此之时(指前所说“外气已中断,内气未中断之际”)则请稍微熟悉往生窍诀的人作往生仪式也得很大利益,并能阻塞恶趣之道,如同刚出发入道的旅客容易被友伴所转一般。否则身心已脱离后很难以超度使其往生。如此(要超度身心已分离者)必须是了知中阴界、自心已获得自在之人。若是这样的瑜伽士,则已脱离肉身的中阴身依此外缘(瑜伽士的往生法)而容易转移,即使其神识已到了中阴界,若对它作往生法仪式,也能将其引到清净刹土中。否则再将神识勾召回蕴身,而作超度实际上无有任何实义。因此如今大多数徒有美名的上师或活佛等超度亡灵时,如果他们完全出自慈悲菩提心而根本不牵扯私欲,则仅以发菩提心力便可饶益亡灵,并且也不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道障。反之为谋求自利、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而超度亡灵并接受死者的往生马167是极其下劣的行为。如颂云:“己未趋至解脱之干地,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从前大证悟者丹增秋佩大师去匝日神山。一次他的境界中出现了昔日他所超度并收取了往生马的一个人,看到他从血海中露出头并喊着大师(丹增秋佩)的名字问:“我该怎么办呢?”大师惊恐万分地说道:“我将转绕神山的功德回向与你。”于是那人便不见了。不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迦罗高僧大德,若接受亡人供养后没有念经回向等,也将成为地道之障。从前,竹钦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圆寂时,(其眷属)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念诵遗体火葬仪轨。结果尊者一整天唯一念诵沐浴仪轨进行勾召,反复超度(迁识),如同对一个普通人作超度一样。诸僧人问:“为什么这样做呢?”尊者解释说:“他(杰美泰)以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马供品,但当时却未对死者诵经念仪轨作回向,这亡者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因此对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碍,但现在通过我们二者并肩携力已将亡灵超度了。”据说这亡者是各洛丹增。因此,那些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同样,接受亡财之时若既不发心也不作回向、发愿、念仪轨等,而认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师、大活佛,则无有任何实义。即使是被无误认定为是高僧前辈转世的那些活佛们,最初也需要从藏文的元音字母开始学习,即包括文字读诵以上必须与普通人无有差别地学习。所以说忘记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读诵而未遗忘生圆瑜伽的人肯定没有。因此我认为(那些小活佛)不应该仅能骑马就开始享用信财亡财,而首先修学发心、致力闭关修持极为重要。
具三想之往生:此时所讲的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之往生或称为心识上师(观想自己的心识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之往生。如《无垢忏悔续》云:“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