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无压力生活 >

第4章

无压力生活-第4章

小说: 无压力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景1:“话到舌尖蹦不出”    
    原因:其一,相似话语起干扰作用;英文再好的人也有露怯的时候:本来想表达的是“insensibility”,大脑却被相似的词“insensitivity”干扰,正确的音怎么也发不出来。出现这样的故障虽然与该词汇的使用频率低有关;更是大脑超负荷运转千头万绪导致的。    
    TIPS:换个话题,采用迂回战术,谈与之相关的内容以接近主题;或注意力旁移,谈谈蓝天白云、轻歌丽服,舒缓大脑压力,排除障碍;或从外延联想:这个词以什么打头/结尾?最近一次听到和用是何时?谁在旁边?如果还蹦不出来;  可查字典,可问人,但不可沮丧,一紧张不安,体内就开始分泌化学物质,给记忆通衢设置又一路障。    
    情景2:“钥匙?钥匙呢?”    
    原因:通常是惯例被打破引起的无序。每天如此,一旦出规,记忆就混乱了,“现在”和“以前”在脑子里较劲儿。    
    TIPS:创造记忆点一只碗、一个篮子或盒子在门厅,用来盛钱夹、钥匙、眼镜等必用品,出门前先检查记忆点。如因找不到车钥匙误了接宝宝,切莫慌张,想想昨天什么时候用过,之后干了什么……顺这个思路走下去,直到记起。日用物最好有一套备用放在安全地带,以便应急。    
    情景3:    
    “她叫李……李……”    
    原因:除了部份酷名(如黄河、许多、三宅一生)可以过目(耳)不忘外,名字通常比较抽象,像一张张没有内在联系的标签,不易记住。    
    TIPS:第一次见面对记人名尤为重要。互相介绍后,马上在心里重复对方的名字,心不在焉和似是而非最易留下记忆障碍。    
    过几分钟后,再记忆,谈话时直呼对方,或默念,多来几遍,重复的次数和间隔会强化记忆。如能联想到具像和画面,效果更佳,由“李知妍”想到有人递给你一支烟。    
    熟悉的音容笑貌近在咫尺,就是叫不出名字?努力回忆后,还是茫茫然,那可能根本没存入你的记忆库。    
    为免尴尬,把老公或朋友拉过来,请他们自我介绍,竖耳倾听那几个你最想听的字。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暴露你忘了对方尊姓大名,否则他/她会有被忽视感。      
    情景4:“我来厨房干什么?”    
    原因:奔目的地途中,注意力被突发事件打断,如电话铃响,有人敲门等。    
    TIPS:回忆进厨房前的场景,从起点出发可能有所启发。进厨房前你在整理小狗房间,就从这儿把记忆切片重新连结起来,对了,你正添狗食时,想确认一下约好的打免疫针时间,条子贴在冰箱上,于是去了厨房。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途中大声重复你正要做的事。    
    情景5:“糟!今天是你的生日?”    
    原因:大脑本已超载,日子本身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光想着是“阿强、阿强”的生日,几月几号却没往心里去。    
    TIPS: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动手,把重要日子记在日历、商务通上,或设置e…mail提醒程序,如laoji。当年记忆骄人,三十始有惑,应养成好习惯每天早晚查看日历,药瓶放在床头,把做美容学瑜珈的预约时间贴在冰箱上……    
    情景6:“炉子好像关了,又好像没有……”    
    原因:手上做着一件事,心思在别处。回过头来,竟意识不到已经做过。    
    TIPS:尽量细化做事时的环境,是播天气预报的时间?外边大风呼呼刮?闻到糊味?如果实在回忆不起来,你就只能承认自己真是今不如昔了,惟一的办法就是掉头回去查看。    
    为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可把某些行为常规化,如每晚离开厨房时,一定先关掉咖啡机和微波炉;清晨一起床就上好闹钟;每次给妈妈去电话后,脑子里回放谈话情景,或咀嚼一番重要/奇怪的内容,下次你就不会忘了给母亲大人去电话。    
    情景7:“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是…… ”    
    原因:心理高度紧张时(几百人报告会,专家面前作论文答辩),即使准备得相当充分,烂熟于心,仍可能陷入一种病理状态,发挥失常。    
    TIPS:准备一份提纲,罗列关键要点,如果临阵脑子罢工,你不知所云,提纲在握,大方向至少错不了。如果没有可参考的,重复刚刚讲过的第一点,因事先演练过多次,应该能连贯下去。    
    如果你想阐明五点内容,建议用特殊的连结方式,想像自己在步步为营逼近目标,环环相扣,符合逻辑性思维,不会因紧张而走偏。    
    你可能是很成功的职业女性,从无上述记忆短路的情况,但每个人的大脑都需要小心呵护。智力测试中,30岁的人略逊色于20岁的人,反应也欠灵敏。年岁不饶人是不争的事实,但年龄的缺憾可以靠心智来补偿。如扩大词汇量,就可延续到70岁,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智慧也逐年地成熟。我们利用的仅仅是大脑能量的1%,只要受到足够刺激,大脑依然有能力增加上百万个新联系点。    
    那么,从现在做起,让自己更smart……    
    动脑:脑子不用易生锈,变迟钝。世界记忆大王多米尼克(40岁)认为,每个人的记忆都可以充电,不受年龄限制,每天至少应留出10分钟激活大脑。    
    天马行空:通过强烈的视觉幻像开发想像力,增加大脑灵活性。回忆你以前住过的一座老屋,在脑海里故地重游,想像特殊的气味,门嘎吱吱的声音,摸墙纸的光滑感……    
    联想: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超现实主义联系,越不可思议越能刺激大脑的活力。比如想像你走进两个不同的房间,先进卧室,床头有一大块面包,然后进浴室,水笼头里流出来的是牛奶。在脑子里结一张奇异的网,一触即发。    
    舒压:记忆受情绪直接影响,家人遭不幸或事业重挫,心理突然受到沉重打击,都会导致失忆。放松,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上,从脚尖到头顶,收紧/放松肌肉,慢慢呼吸,用腹而不用胸来吸入氧气。    
    正视现实:男女大脑的构成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怀孕和经期综合征都可能使女性大脑暂时混乱。但尚无确凿证据可证明大脑功能会彻底丧失。男人的空间感比较强(看地图),女人则对语言敏感,思维比较灵活。    
    性生活:这绝不是搞笑。大脑是神经交感中心,人的各种感觉都在这里发生联系。而性生活是为数不多的可同时调动所有感觉的行为之一,爱和激情是大脑的又一重要营养源。    
    红色警告:    
    轻度症状的失忆没有病理原因,但以下两种情况就该引以为戒:    
    !找不到钥匙不必大惊失措,如果你忘了钥匙是干什么用的,或突然忘记怎么发动车子,那麻烦可就大了。这可能是脑中风和帕金森症的前兆。    
    !短期内记忆力急速衰退,说明体内荷尔蒙激素比例失调,或有不良药理反应,比如服用过量抗抑郁药和抗三甲铵内酯药。


第一篇压力的十大罪状之五:厌食症

    第五节 罪状五:厌食症    
    专家认为,很多时候,进食障碍者对自己身材的苛求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他(她)们因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无从释放,转而苛求自我的身体。    
    厌食症最基本症状:主观上认为自己太胖,非常强烈的恐惧自己发胖,给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限度,无休止地减少体重,闻“胖”色变;开始的时候是不敢吃,到疾病后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体重比正常低至少15%,比自己原来体重至少减轻25%;女性停经达3个月以上。    
    “你知道吗?我做了一个噩梦!”一天清晨,正在太虚仙境中遨游的我被张帆电话惊醒,耳畔响起她的咆哮:“我梦见自己捧着一大碗肥腻腻的红烧肉,吃了一块,脸上就长出了同样大小的一块肉,为了能让那块肉不太突出,我只能接着吃,使脸上的肉分布得均匀些,碗空了,我已是满脸横肉,却还有一个大坑没有填满,一着急,醒了。”       
    知道张帆是个减肥狂人,我投其所好地安慰:“放心吧,梦是反的,你的减肥看来快要出成效了。”说着就要放电话,希望还能回到自己那场美梦中去。可她不肯收线:“我都快疯了,最近每天只中午吃一盘蔬菜沙拉,可不到下午3点就饥肠辘辘,忍不住吃饼干、薯片,越吃越多,吃饱了又后悔,觉得自己简直可耻啊,好几次跑到洗手间往外吐……”    
    完了,那场春梦已然了无痕迹,我干脆坐起来听张帆诉苦:“后来有人给我介绍了一种抑制食欲的药。我吃了,食欲和体重倒是降下来了,但心情特别烦躁,偏偏‘例假’又不正常,都过期半个月了。”听着听着,我突然意识到张帆的叙述可能是贪食或厌食症的症状。我建议她周一到心理医生那里去做个检查。后来证实,我的怀疑是正确的。    
    绝大多数时候,厌食症和贪食症是一对刻薄的孪生姐妹,心理学家把这两种症状都叫做进食障碍。    
    一般说来,减肥者越节食就越想吃,对食物有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节食坚持不了几天,就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大吃一顿。为了不导致发胖,就采用吃泻药或自我引吐的方法,使吃下去的食物迅速排出体外,然后再继续开始节食,控制不住了再暴吃一顿。如此周而复始,出现了贪食症的症状。到了后来,为了控制自己的食欲,干脆自行服用食物抑制药,但这些药却使人情绪低落,反应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没有食欲,又开始厌食。也因此,厌食症俗称“减肥综合症”。     
    进食障碍的发病年龄主要在15岁~30岁之间,女性患者的数量高于男性约为10…20倍。在美国有800万人经受着厌食症的折磨。其中20%的人因为厌食症而死。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在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地区的城市里,患病人数明显增加。    
    对三围的苛求只是一种表象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神经性厌食症状的产生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并不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对自己的三围有着过分要求的人往往把漂亮的身材视为自我价值的重要部分,尽管他们一般都不肯承认也不愿向他人表露这层想法,但实际上追求身材苗条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惟恐长胖而盲目节食,造成食欲减退,并逐步发展到厌食的程度。    
    此外,精神创伤、持续心情抑郁、对性方面的烦恼等其他心理问题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进食障碍,专家认为,很多时候,进食障碍者对自己身材的苛求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他(她)们在其他方面受挫,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转而苛求自我的身体。    
    最典型的是戴安娜王妃,很多人都记得她接受采访时的一幕:高贵的王妃微微颔首,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向上抬起,流露出无限的忧郁,讲述着不愉快的婚姻和皇室生活压力,使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了厌食和贪食,多次自杀、割腕、撞柜子……就是这份哀怨,使英国人再也无法原谅他们未来的君王。    
    无独有偶,伊丽莎白·泰勒也曾经被贪食症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