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75章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75章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美沙酮代替海洛因。美沙酮是一种与海洛因相近的毒品,但价格低,戒断反应较轻,不带来欣快感。目前美国在戒除海洛因毒瘾时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用美沙酮来替代。

    4.厌恶疗法。吸毒是一种习得的条件反射,因此可用厌恶疗法来破坏这种不良条件反射,使患者不仅得不到企求的欣快感,反而产生令人痛苦的体验。拉舍得在1968年采用了一种肌肉麻醉刑作为厌恶刑,帮助吸毒者戒毒。由于为吸毒者注射完肌肉麻醉剂后再注射海洛因,二者在体内同时发生作用,便失去了往常的欣快感。据报道有80%的吸毒者经过五次治疗后,能保持不吸上食毒品达半年之久。另有不少吸毒者是通过注射的方法将毒品注入到体内的,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针刺癖,往往在不能忍受时,便给自己注射蒸留水来取乐。地对这样的患者,布拉基里在1971年采用了种厌恶疗法,在针尖上接上电刺激仪,当其注射时,立即给予强烈的电刺激,从而大大降低了针刺癖的发生率。

    对于那些因药物引起较轻毒瘾的患者,使用厌恶疗法较好。如在大麻烟中渗入一些氨水,这样在吸食大麻过程中就会伴随恶臭。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吸毒者自然会对大麻产生厌恶感。另外,对于那些想象力丰富的患者,可让其观看大量的关于吸毒后果的录像片、图片或文章,使其从中受到感染,从而对吸毒产生一种厌恶惧怕的情绪。

    5.家庭治疗。吸毒者虽然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家庭成员不应简单地抱嫌弃或敌视态度,而要用温情亲情去感化他,帮助他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还可与患者达成戒毒协约,遵约者奖,违约者罚。此法如果运用得当,有一定的疗效。邦丁在1972年曾用协约法帮一位黑人妇女戒除毒瘾,他要求患者把几乎所有的积蓄都作为协约的罚金,如果4吸.每厌一恶次疗,法则。取吸出毒是50一美种元习送得给的三条件党反。射因,为因5此0可美用元厌在当时对于一个美国平民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数目,而三党又恶疗法来破坏这种不良条件反射,使患者不仅得不到企求的专门迫害黑人,这就使得该吸毒者对自己的吸毒行为产生强欣快感,反而产生令人痛苦的体验。

    拉舍得在1968年采用了列的厌恶感。此协约执行三个月,结果十五个月后就取得了一种肌肉麻醉刑作为厌恶刑,帮助吸毒者戒毒。由疗效。于为吸毒者注射完肌肉麻醉剂后再注射海洛因,二者在体内戒毒工作非常艰难,加之其复发率较高,更加上难加难。

    同时发生作用,便失去了往常的欣快感。据报道有80%的吸据国外有关报导,随访100例戒毒成功的患者,5年后仍有53毒者经过五次治疗后,能保持不吸上食毒品达半年之久。例复发。国内近年来据昆明、西安、兰州等地有关报导,半另有不少吸毒者是通过注射的方法将毒品注入到体内年后随访复染率竟高达40~90%左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的,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针刺癖,往往在不能忍受时,便戒毒治疗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配合心理治疗,特别是给自己注射蒸留水来取乐。地对这样的患者,布拉基里认知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在1971年采用了种厌恶疗法,在针尖上接上电刺激仪,当其注射时,立即给予强烈的电刺激,从而大大降低了针刺癖的发生率。

第十章 不良嗜好及各种怪癖的自我治疗 二、吸烟

    吸烟的习俗从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开始,其历史至今不过几百年,可是在世界各国,吸烟的人数和吸烟的数量却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加,远远超过了喝酒的人。

    1。好奇

    对于大多数吸烟的青少年来说,开始只是出于好奇,常听人说:“饭后一支烟,快乐像神仙”,便想亲自去体验其中的滋味。

    2.模仿。香烟具有多种象征作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大烟鬼,例如丘吉尔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烟斗,毛泽东的烟癖,这些伟人形象与香烟联系如此紧密,无形中便成了一种力量和自信,吸引着许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成人或同伴的影响,吸烟者那种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态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吸引着年青人去模仿。

    3.交际的需要。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互相敬烟能沟通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许多人开始纯粹是因为社交上的应酬,办事前,首先要给对方敬上一支,随后再为自己点上一支;别人给你敬烟,不接受又显得不礼貌。随着这种“礼尚往来”的增多,慢慢地由抽一支烟半天不舒服到半天不抽烟就不舒服,终于加入到吸烟者的行列。

    4.消愁。有不少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以后,便借抽烟来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消除一切烦恼。

    5.提神。吸烟上瘾之后,人们发现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生理上的烟瘾使得抽烟成为一种习惯和享受,许多吸烟成瘾的人不吸烟就无精神,而一抽烟,就精神焕发,思路大开。

    6.显示自己的成熟。在许多青少年眼里,抽烟是一种男子汉的标志,是成熟的标志。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而选择了吸烟这种方式。

    嗜烟者有下列表现特点:(1)吸烟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一天几支到一包、两包、两包以上有甚者坐在那里抽烟,可以不熄火,一支接一支不间断地抽。(2)一旦不吸烟就会产生消极反应。如打磕睡、打呵欠、流眼泪、心情郁闷、坐立不安等。(3)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险、行事轻率、冲动、易发脾气、情绪控制力差等个性特征。(4)调查显示,有71%的人同时还伴有其他嗜好,如饮浓茶、喝酒、喝咖啡等。

    吸烟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社交中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同时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四分之一的癌症都是由吸烟引起的。有人作过统计,在65岁以下的死亡单中,死于癌症者,吸烟的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的占75%;死于心肌梗塞者,吸烟的占25%。吸烟不但给本人带来危害,而且还殃及子女,有学者对5200个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其丈夫每天吸烟的数量与胎儿产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成正比。父亲不吸烟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为0.8%;父亲每天吸烟1~10支的其比率为1.4%;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比率为2,1%。孕妇本人吸烟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婴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烟不足一包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20%;每天吸烟一包以上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35%。同时吸烟作为一种成瘾性行为,也有一定的精神卫生问题。

    由于吸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环境的影响极大,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戒烟的疗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戒烟方法:

    1.认知疗法。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吸烟对自己及他人的危害,树立起戒烟的决心和信心,不要认为自己抽烟历史较长而戒不掉,一定要想到:我一定会成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曾描写到:一次保尔•;柯察金与同伴们一起谈论戒烟的问题,别人认为他是吹牛,根本做不到,他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能让习惯支配人……”。接着,就把嘴上的烟卷拿下来揉碎、并声称“我决不再抽烟了”。从此他果真戒了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烟瘾很大的人,多次戒烟都未成功,后来得了不宜抽烟的疾病,下定决心后还是戒掉了。

    2.厌恶疗法。对嗜烟者的抽烟行为可选用一些负刺激方法使之对其产生一种厌恶感。例如采用快速抽烟法,首先让患者以每秒钟一口的速度深呼吸地将烟吸入肺部,由于这种速度远远超出正常的吸烟速度,使尼古丁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地吸入,这时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心跳过速等。再要求患者好好体验这种不良感觉,然后让他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随后又让患者快速抽烟,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烟就不舒服为止。这种疗法只要连续进行2~3次,一般都会把烟戒掉。注意此法不能用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人。

    3.系统脱敏疗法。要求戒烟者一下子就将烟完全戒掉,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烟瘾大的人来说更不现实。因此,应当采取逐步戒烟的方法。抽烟成瘾者往往是在下意识状态下抽烟的,所以在戒烟前,要制定一个戒烟计划,计算好每天吸烟的支数,每支烟吸多长时间,将下意识抽烟习惯转变为有意识的抽烟。在戒烟过程中,要逐步减少每天吸烟的支数,逐步延长吸烟的间隔时间,如两天减少一支烟,一天减少一支烟,半天减少一支烟,这样不断地递减;一小时抽一支烟、两小时抽一支烟、半天抽一支烟,间隔时间不断递增,最后达到戒烟目的。

    4.控制环境。许多人吸烟往往同一定的生活、环境、情绪状态联系在一起,因此应设法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你在写作或思考问题时喜欢一支接一支地抽烟,那么就可有意识在地身边少放点烟,或放点瓜子糖果之类的点心来替代香烟。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是用口香糖成功地将烟戒掉的。对于外来的抽烟刺激,也应尽量避免。当别人敬烟时,对初次见面者可说不会抽,对熟人朋友可说喉咙不舒服或直言已戒烟了。只要态度诚恳坚决,别人一般不会强行敬烟。

    5.家庭治疗。妻子和孩子可做戒烟者的监督人,帮助吸烟者彻底戒掉。如妻子可把丈夫原来每天吸烟的钱积攒下来,买件有意义的物品送给他作为奖励。如违约,则给予一定的惩罚。

    6.饮食治疗。可给戒烟者吃戒烟糖或喝戒烟茶,以帮助戒烟。

第十章 不良嗜好及各种怪癖的自我治疗 三、嗜酒

    酒不仅以其特有的醇香美味吸引着人们,饮酒后还会令人心情舒畅、忘却烦恼、全身放松、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因此,酒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偶尔或少量地饮酒对身体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无害。但是如果长期过量地饮酒,嗜酒成瘾成为酒滥用者或酒依赖者,引起酒精中毒,则对个人和社会就有害无益了。嗜酒习惯的成因较复杂。归纳起来有:

    1.遗传因素。嗜好饮酒者常常具有家族性,家族中曾有酒精中毒者,其他成员也易发生酒精中毒,并且发生得早而严重。国内10家单位曾对部分酒依赖者的亲属进行调查,发现酒精中毒的比例甚高,一级亲属为44.7%,二级亲属为12.6%。

    2.社会文化因素。受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许多国家和民族把饮酒当作社交和礼仪需要。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都要举杯畅饮,以增添喜庆气氛。我国就有以酒代“久”之内涵,表示“友谊天长地久”和“永久”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