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被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被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4.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行为。
三、治疗方法
对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心,互相尊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
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求治者自己的口头报告完成的。然后施治者向求治者一一说出这些事件,让求治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等级被称为总支事件层次。治疗开始,首先让求治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愈来越沉重,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肩变得愈来愈轻松……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求治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笪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报告SUD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到求治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第七章 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癔症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女工小芳,工作学习都不错,可有一点与众不同,总喜欢高谈阔论,有意无意标榜自己。在爱情方面,吹嘘帅哥们是如何欣赏她,追求她,而她又是如何刁难他,大放厥词。为了招人注意,甚至不顾个人尊严。而且,平时喜怒无常,高兴时嘻嘻哈哈,劲头十足,稍不顺心,大吵大闹,弄得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一天,正当她瞎吹时,经一位朋友提醒,她顿时觉得自己并非魅力超群,产刻萎蘼不振,非常难过。然而伤心归伤心,以后她依然我行我素。小芳的“毛病”,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又称戏剧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份,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下。
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份的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心理的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们常常表现出过份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他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份,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
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谄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面上温柔、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份敏感,女性患者往往无真地展示性感,用过份娇羞样的诱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为便于鉴别,《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癔症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定为:1.持续地寻求或要求安慰,赞同或表扬。2.在外表或行为上有不适当的性挑逗。3.对身体吸引力过份关注。4.用不适当的夸张来表达情绪。5.当自己不是他人注意的中心时,便感到很不舒服。6.情绪变化很大且狭隘。7.自我中心,所作所为追求当时的满足,对稍迟的赞许和遇到的挫折无法忍受。8.言语过份印象化,缺乏具体描述。以上特征只要具备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癔症型人格。一般来讲,此类型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下面就如何治疗癔症型人格障碍作举例说明。
[病案]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摩登女郎,连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刚刚坐下,就急切地谈自己的苦恼。原来,她多次恋爱不成,心情不快。最近一次“失恋”,是因为一次看电影时小伙子迟到了十分钟,她便一甩长发,飘然而去了。之后,她很伤心,谈着谈着,泪水就流了出来,弄得医生也有些不知所措。引起医生注意的是,她的叙述似乎是在念剧本里的台词,且常常添枝加叶,不时还要偷看一下医生的反应,若医生面露同情之色,就越发起劲,手舞足蹈,开始的忧郁与不快早就烟消云散了。医生发现,这位女郎的叙述只在于引起医生对她的注意和重视,自己却并无深刻的情感体验。医生向她作了一些解释和保证之后,她便欣然离去,临走时还坚持和医生握手,反复说着感激的话。没过几天,她又来了,依然是浓妆艳抹,衣着很暴露,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她言谈举止中,不乏向男医生挑逗和卖弄风情的成份,这引起了医生的警惕。她继续用夸张的语言叙述她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恋史,并且常掉出几滴眼泪。接着她岔开话题,要医生下周某个时候到公园去给她进行一次咨询,遭到医生的拒绝,她便勃然大怒:“你们医生怎么能这对待病人?”这次,她是气冲冲离开诊室的。
后来,医生从她一位当护士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关于她的一些情况。她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在各种热闹场合抛头露面,常在客人面前卖弄各种小聪明,以博取他人的夸奖,别人越夸她越来劲。她有许多“朋友”,但同时也常常不明不白就和朋友们弄崩了,所以,她大多数时间处于孤独之中。了解她的人,都认为她这个人自私、虚伪、不可靠。她约会迟到几乎成了习惯,但却总是有理由。她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女孩,可她嫉妨心却极重。一次,一个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得到大家的称赞,她却拨开众人,“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弄得大家不知所以然。在家里,她是独生女,从小就娇惯无比,一直到现在,她仍然像孩子一样固执,动不动就使小性子,哭闹无常,非得母亲又哄又劝才肯罢休。这位女郎也是典型的癔症型人格障碍。
二、治疗方法
对此类型人格障碍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治疗:
1.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