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40章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0章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谛睦碇瘟乒讨校环矫妫┲握叩恼锪朴镅院托形种匾Φ鄙髦厥褂茫悦夥⑸陌凳咀饔茫涣硪环矫妫┲握弑匦肫舴⒑鸵记笾握叻⒒幼晕乙馐兜牡鹘谀芰Γ切┦棺约涸黾泳窀旱#焕谛睦斫】档淖晕野凳荆嘌⒗止鄣淖晕野凳荆怪欧现瘟埔蠛陀幸嬗陟畛∠蟮姆较蚍⒄埂�

    2.运用暗示疗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暗示疗法是指让求治者静坐在舒适安静的椅子上,施治者以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求治者以诱导和暗示,使求治者接受暗示从而改变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达到治疗目的。间接暗示疗法则是借助于某种刺激或仪器检查的配合,用语言强化来进行的暗示治疗。临床医学上可通过对求治者的躯体检查操作,或使用某一仪器或注射某些药物,以及使求治者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再结合施治者的言语态度进行暗示,从而使暗示效果更显著。例如,在治疗癔症性肢体瘫痪时,施治者可用电刺激肌肉,同时以均匀有力的语调,用预先骗好的暗示语句,如,“你的肢体已通电,神经电流已逐渐畅通,肌肉开始逐渐有力”等,对求治者进行积极的暗示,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暗示疗法通常结合某些辅助手段以提高疗效。常用的方法有:给求治者服一些无副作用的“安慰剂”,10毫升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蒸馏水皮内注射;电针理疗等。在临床应用上,暗示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症、癔症性截瘫、癔症性黑朦、癔症性失语、癔症性哮喘、强迫症、口吃、运动障碍以及某些身心疾病。

第五章 心理治疗法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22)

    二十二、娱乐疗法

    娱乐法是指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学歌咏、看电影、看电视、看戏剧表演、跳舞、游戏、下棋、玩牌、游园等),来陶冶性情、增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娱乐治疗由来已久。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以及古代中国的《乐记》里,都曾论述过音乐等娱乐活动的治疗作用。我国古代医案中也有不少娱乐治疗的记载。例如清代,有一县令,终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食不知味,寝不安枕,一天天消瘦下去,虽多方求医,仍无效果。后来听说有一位名医,医道高明,便前往求治。老郎中问明了病情并号过脉象之后,一本正经对他说:你乃“月经不调”。县令听罢,啼笑皆非,指袖而去。以后逢人便讲这件怪事,每说一回,便捧腹大笑一回。没想到过了不久,病竟痊愈了。此时县令才恍然大悟,上门拜谢郎中。郎中告诉他:“你患的是郁结的心病,要治好你的心病,还有什么比笑更好的心‘药’呢?”国外也有这方面的报道。如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弟,由于长期紧张的研究工作,被头痛失眠的恶魔缠得痛苦不堪。他不得不前去求医,医生给他开了这样一张药方:“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弟对此心领神会,从此经常出入剧院,观看喜剧、滑稽剧和马戏等表演,健康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善。一些医疗和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了娱乐治疗的组织,对娱乐疗法进行系统研究,如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立了“音乐疗法研究会”,用优美动听的古典乐曲为求治者治病。英国剑桥大学口腔治疗室曾用音乐替代麻醉剂,为200个牙病求治者成功地进行了手术。还有人研究了不同乐曲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并且以此确定不同乐曲的治疗作用。

    音乐之所以能够起到治疗心身疾病的作用,是因为它不但能反映和振奋人的精神,而且它的不同节奏、旋律、音调、音色等,还可对人的心身产生不同的影响。

    娱乐疗法具有10大好处:①增强肺的呼吸功能;②清洁呼吸道;③使肌肉放松;④有助于发散多余的精力;⑤有益于抒发健康的情感;⑥消除神经紧张;⑦帮助驱散愁闷;⑧减轻“社会束缚感”;⑨有助于克服羞怯的情绪;有助于乐⑩观地对待现实。前四项属于生理功能,后六项属于心理功能,这表明娱乐疗法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价值。

    在实施娱乐疗法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应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如果迫使求治者参加并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娱乐活动,只会适得其反,也就失去了娱乐疗法本身的意义;其次,必须因人而异,由于求治者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娱乐爱好和修养,在组织其参加娱乐活动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娱乐方式。再次,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娱乐本身是一种轻松、自然的活动,它的疗效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因此,不应用强硬的、教条的、做作的方式进行,而应使治疗和谐、自然地融合在娱乐之中。

第五章 心理治疗法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23)

    二十三、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是一种运用主观意识对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求治者的意识控制,以达到使肌肉放松、精神安宁、思想入静、呼吸深匀的目的,从而调节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起到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表明,气功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气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锻炼活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先秦到清代的历代医学内籍中对气功疗法的理论和实践皆有诸多论述。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气功研究的深入,气功疗法在国外也流行起来,从事气功锻炼的人约有200多万。据调查,练功后普遍反映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改善。这说明气功确实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功能。

    气功对机体的影响是整体的,它不仅具有祛病强身的作用,还具有神清意静、陶冶性情、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气功不仅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腺功能,也能够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实验研究表明,练气功后大脑各皮质区域的脑电波波幅增大至150—180微伏,是正常人的二倍之多,气功能明显提高人体痛阈,提高顺背和倒背数字的记忆广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中国气功流派众多。从练功的动静分,有静功(如内养功、松静功、强壮功、快速诱导气功等)与动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盘经等)之分;从练功的手段来分,有侧重意念锻炼的意守功、侧重呼吸锻炼的呼吸功和侧重姿势锻炼的调身功;从练功的姿势来分,有卧功、坐功、站功、活步功等。无论何种功法,其基本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固有程式长期反复锻炼,以达到自我入静和放松的目的。

    气功训练的基点是三调:调意、调身、调息。词意,也称调心,即调理自己的意念,把意念限制在一个词(如“松”)或数字(如“一”)上,并把它固定在意念中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上丹田”或“下丹田”)上。这称为“意守”。意守的目的是为了入静。调身,即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使自己的头颈、躯干、四肢的肌肉和关节都处于相当的松驰状态,同时又能得心应手地活动,并不为自己意识到。调息,即调节自己的呼吸,有意识地进行一呼一吸的训练,延长吸、呼气时间,从而兴奋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影响调节内脏的功能。

    在各种不同的功法中,三调各有侧重,但都以调意为指导,具体练功时,先从调身入手,配以一定的意念指导,接着进行调息训练,最后才进行有目的的调意,以达到高度的入静。当气功练到意念、姿势(动作)、呼吸三者高度协调、自我与外界浑然一体时,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要注意,每次练功完毕,必须按顺序将意念、呼吸和姿势逐渐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然后休息片刻,再进行日常活动。练功时间以早晚为宜,每天安排3—4次,每次约30分钟。总之,各种气功练功的基本原则是:松静相辅,顺乎自然;意气相随,以意领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态度端正,情绪镇定;练养相兼,紧密结合;辩证练功,功时相宜;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气功疗法应用广泛,如对高血压、强迫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对轻度身心障碍,如体弱、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等,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五章 心理治疗法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24)

    二十四、婚姻疗法

    婚姻疗法又称夫妻疗法,是指一对夫妻就他们的夫妻关系及婚姻问题为主要焦点而进行的治疗方法。婚姻疗法的观念与施行,可以说始于19世纪初。当时欧美各国社会面临工业化的变迁,相应地带来了夫妻关系的变化,也主生了夫妻间的适应困难,随之也感到了婚姻咨询的必要。

    到1920年左右,欧洲的医学家开始从夫妻关系的角度来了解性问题的真象,即通过人际关系来探讨个人的病理,可以说是精神医学理论上的突破,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米特曼医师著书阐明神经症求治者的病理起因与所处的婚姻问题有密切关系,提议治疗已婚神经症的求治者时,宜同时分别治疗求治者的配偶。

    1950年前后,随着马斯特及约翰逊在美国发表性行为研究结果之后,从夫妻的情感关系来探讨性问题的风气又兴起。但只把焦点放在性关系上,而未全盘注意夫妻关系来施行婚姻问题的治疗工作。要施行婚姻治疗,施治者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充分了解夫妻关系的真相。施治者要能清楚了解并能辨认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夫妻关系,体会导致夫妻夫妻题的根源,才能确立治疗和辅导的方向,帮助夫妻消除病态的关系,建立健康的婚姻生活。

    一般而言,对夫妻关系进行分析应考虑下列四个方面的的问题:

    1.夫妻间的情感。心理健康的夫妻,善于适当地彼此称赞、感谢对方,也时时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喜好;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会伤害感情的举止行为;随时注意培养相互的情感。反之,有些夫妻,习惯于彼此讽刺、责怪,并表达厌恶的感觉;同时,不善于让配偶知道自己的喜好,难于培养、维持彼此的感情,因而导致夫妻情感上的困难。

    2.夫妻间的关系。夫妻所建立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本质上是属于私人性的、长久性的、进展性的、契约性的关系。就夫妻关系而言,夫妻一方面要建立起牢固的夫妻联盟,树立亲密的夫妻关系,同时也得注意让夫妻彼此保持适当的个人天地和私人界限。夫妻能属一体,同时也能发挥自己的志趣,是现代夫妻的心理要求。

    3.夫妻相互扮演的角色。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每一环境对夫妻的相互关系及应扮演的夫妻角色,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现代社会的夫妻,趋向于夫妻的地位与关系要相互平等。但是,应当注意,夫妻平等指的是观念上的平等,强调夫妻彼此要尊敬对方的需要与权益,而并非指夫妻两人在各方面都要一样。

    一般说来,健全成熟的夫妻关系,比较清楚何种条件下彼此要扮演的角色,而且能随情况的需要,作伸缩性的适应、调整与变化;这样能获得适应生活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