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大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归正传,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土匪,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趁机扩大战果,连续夺取了鄠县,武功,周至,始平等县。队伍也扩张到了7万多人。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手下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兵源来自原来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的发现平阳公主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去迎接平阳公主。夫妻二人见面,看到妻子如此风光,不知柴绍是否会脸红。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指挥部(幕府)。平阳公主的这一万多精兵就称为“娘子军”。11月9日,攻克长安。
平阳公主在关中行动的意义对建立李唐王朝来说是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的。前面说过,李渊是个很平庸的人。虽然很有野心,却是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人。起兵之后稍稍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曾经想打退堂鼓,退回太原老巢。幸亏李世民苦劝,才勉强前进。他在渡黄河以前一直在与隋将屈突通缠斗。后来采取李世民的计策,用少量兵力牵制屈突通,主力直攻关中。如果没有平阳公主在关中接应,这一招就成了孤军深入,是极为冒险的。要是进攻长安不利,则后路势必让屈突通切断,那时就真成了瓮中之鳖了。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的史籍一贯看不起女人,尤其看不惯带兵的女人。古籍都是历代一再删削过的。平阳公主的事迹大概就是这样湮没的。不过根据种种史籍中的蛛丝马迹,对这六年的情况,我们还是可以勾勒出一个大概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继续领兵作战为大唐打江山。李渊虽然攻克了长安,但是他不过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攻克长安后,李渊立刻面对据有陇西之地的薛举和凉州(今甘肃武威)李轨。从唐武德元年七月薛举派兵大败唐军于浅水原开始至二年二月擒李轨占河西五郡为止,李渊好不容易才安定了关中和西方。才喘了口气,刘武周就抄了李渊的后路,攻占了李渊的老巢山西。李渊命李世民征讨。李世民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打败刘武周夺回山西。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灭王世充。这一役唐军围城打援,把前来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一起干掉了。这几仗柴绍都有份参加。如果说平阳公主这时在长安享清福是不符合她的性格的。作为杰出的将领,她当然是要参加这些决定大唐命运的决战的。窦建德覆灭后,余部推刘黑闼为主,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起兵反唐,徐圆朗、高开道亦举兵响应。他们北联突厥,不到半年尽复窦建德旧地。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井陉”是晋中和冀中地区之间最近捷的通道,秦末韩信灭赵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井陉”进入山西。
由于没有打败刘武周夺回山西前平阳公主不可能驻守在此,所以平阳公主最早也要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进驻娘子关。那么她之前都在做什么呢?当然是在打仗。在没有一天不打仗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让平阳公主这样一员良将闲置3年多后又突然启用呢?
平阳公主最后死于何种原因,史书上没有说。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时他18岁,李建成大李世民10岁左右为28岁,李元吉比李世民小2岁左右为16岁。如果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她应该是至少16岁了。再小就不可能为老爹在关中抢地盘了。但是16岁又不太可能。因为除非她和李元吉是双胞胎,否则很少有人能够连续三年每年生一胎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她是李建成的妹妹,李世民的姐姐。李渊起兵时她的年龄应该是20到26岁之间。这样,到公元623年,她的年龄应该介于26至32岁之间,万一她是李世民的妹妹,那么去世时不过22岁而已。古人的寿命虽然不长。但以这样的年龄去世,对于身体强壮的武将来说,生病的可能性好像不大。结合她死时以军礼下葬,大胆推测一下,应该是战死或负了重伤回到长安后创发而死的。
她战死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在与突厥作战时身亡。当时中国内乱,北方军阀包括李渊在内都和突厥结盟。利用突厥攻击自己的敌人。突厥也不把结盟当一回事,经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经常侵犯的地区。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在实行消灭刘黑闼作战时身亡。622年11月,李渊派李建成统兵讨伐刘黑闼,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直到12月25日才将其彻底击溃。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就在前线,当然会率部参战。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于此时,则其尸体运回长安差不多要半个月。由于是公主,下葬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半个月。则时间上也吻合。
唐朝的女强人很多,公主女强人尤其多。平阳公主开风气之先,之后又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等。但是论才能和功绩都比不上平阳公主。
独孤家族:
尤楚红:独孤家辈分最高者。
独孤凤:独孤家最为年轻卓绝的人才。
独孤霸:独孤家下一代家主人选。
宇文家族:
宇文化及:宇文家强势人物。大隋重臣。
宇文伤:宇文家族第一高手。
宋氏家族
‘天刀’宋缺:宋阀家主。
‘地刀’宋智:宋阀仅次于宋缺的第二号人物。
宋师道:宋家下一代家主人选。
隋末风云
隋朝 公元581…618年 计37年
581…604年 隋文帝 杨坚
605…618年 隋炀帝 杨广(大业元年大业十四年)
隋炀帝即位大事记:
1。征发丁男百万,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修筑长城,调发丁男数十万,挖掘沟堑,从龙门始,东接长平、涿郡,至临清关,渡黄河,入浚仪、襄城,东至紫河,修筑长城。
营建东都洛阳。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以杨素为营建东都大监,每月使使工匠两百万人,耗时一年。
开凿大运河:1。大业元年(605年),开凿通济渠2。大业四年(609年),开凿永济渠
3。大业六年(611年),开凿江南河
三征高丽: 1。大业八年(612年),大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
2。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造反
3。大业十年(614年),起义大兴,天下大乱
失败根源:
没有掌握动用国力民力的尺寸,不顾民众的承受能力,予与滥用,结果物极必反。
到起义风起云涌之际,隋炀帝身在江都(扬州)已回不了中原,只能撞钟度日,最终北方将士哗变,遂为宇文化及等人利用,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丙辰日,身死人手。
隋末大起义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第一次起义发生:
洛阳建国门外,一群和尚欲夺取守卫兵器破门而入,炀帝次子齐王谏带兵平乱。
同年六月,慰文通发起三千人起义,十二月,在朱崖(今广东琼山),王万昌起义大起义序幕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掀起于征高丽前夕,起于山东,邹平人王薄领导长白山起义。《无向辽东浪死歌》影响巨大,从者无数。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起义从山东蔓延之江苏,河南,广东,陕西各部人数从数百,数千至数万,十多万。
大业十年(614年),扩至安徽,甘肃,河北等地,起义性质变化,从求生存到群雄割据争势,天下豪雄,据地称王者众多。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各地起义军从分散的状态,汇集为声势浩大,政治组织性强的大起义军,共同目标,各组政权。
隋朝内部分裂太原、洛阳、江都三大军事集团:
617年,太原留守李渊,于太原起兵,攻下长安同年,王世充占踞洛阳
宇文化及于618年叛变,隋朝灭亡。
三大最具规模的起义军:
翟让‘李密领导的河南瓦岗军起义
窦建德领导的河北军
杜伏威,辅公拓的江淮起义军
一些二流的起义军及军事势力:
孟海公,大业九年,占据周桥,进而攻克曹,戴两洲,自称“录事”盛时有众三万。公元621年,败于窦建德。
孟让,大业九年起兵,会合王薄长白山起义军,旋向江淮地区发展,有众十多万,败于王世充,投瓦岗军。
东海李子通,出于长白山军,大业十一年渡淮水,会合杜伏威部,后分裂。攻克江都,称帝(国号吴),遭辅公拓攻击,迁都余杭(今杭州),占吴越之地。公元621年,因战败于已降唐的杜伏威部,后欲重起而杀。
南朝梁室后人,萧铣,任罗川令,大业十三年,自称梁王。定都江陵。据长江中下游,拥众四十万,兵败投唐,在长安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