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护卫紧紧尾随车后。
诸葛亮离开以后,两侧队伍中的中层军官们纷纷上马,飞驰到自己部下的方阵前喝令开拔。号角声此起彼伏,南郑城前的中虎步兵营就踏着这种特有的节奏,开始一队一队井然有序地迈上衢道,顺着丞相座车消失的方向开去。
在更远的地方,驻扎在南山、汉城等地的汉军主力军团也在魏延、高翔、吴班等人的率领下向着预定的集结地域前进。将近十万的蜀汉军团迅速且有效率地汇聚在一起,逐渐形成一道锋芒毕露的剑头,直直指向绵延秦岭的西段,曹魏陇西防线的核心要塞——祁山。
蜀汉第四次北伐就以这样突然的前奏正式拉开帷幕,时为建兴九年三月十五日。
第六章 第四次北伐
荀诩是在赶往“道观”的路上听到汉军紧急出动的消息,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勒紧缰绳,腾出一只手来拼命抓了抓自己的头皮,嘴里发出极其苦闷的喘息。
诸葛丞相亲自率领大军出发,意味着整个丞相府署的幕僚群也随之而去。这样一来,司闻曹的两级上司——诸葛丞相与长史杨仪——全都离开了南郑城。荀诩一时间陷入了没有上级可以汇报的尴尬境地。在李平这件事上,司闻曹东曹掾姚柚是做不了主的。
更为严重的是,诸葛亮离开以后,南郑最高管理权顺理成章地转到中都护李平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靖安司根本没有办法对他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动。
“在现阶段,我们没什么能做的。这种行动必须要报请上级批准的,我们现在怀疑的可就是上级啊。”姚柚在听完荀诩的报告后无奈地说,“难道让司闻曹走到李平面前说:对不起,我需要您下达一个拘捕您自己的命令?”
“可是……我们就这么什么都不做?现在可是有一名高级官员有叛逃的嫌疑。”
“我知道,我知道……”
看得出,姚柚现在也很为难,他的双手惶惶悚悚地靠在一处,像两只受到惊吓的猎犬一样不甘心地蜷缩在桌面上,其中一两个指头偶尔抬起来晃动了一下,然后还是悻悻地放了下去。最严重的事件在最坏的时间发生了,这是司闻曹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危机。
考虑了良久,姚柚终于下达了一个命令:
“好吧,你派人去监视丞相府和四个城门,密切注意这三个人的进出。另外重新审查狐忠与成蕃的履历以及交友范围……”说到这里姚柚有些想笑,荀诩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总之,尽量通过间接手段谨慎地调查他们两个,但绝对禁止接近他们,跟踪也不行,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我知道了。”荀诩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如果烛龙或者李平觉察到靖安司的举动,也许会采取过激行动,这势必会引发蜀汉的内乱。尤其现在诸葛丞相大军在外,负责后勤主管的李平若是有什么问题,搞不好整个汉军都会因为而陷入困境。
姚柚盯着荀诩,又加了一句:“还有,我禁止你去找狐忠还有成蕃两个人。”
“为什么?”荀诩的心思被看穿了,他几乎压抑不住直接找他们两个人对质的冲动。
“你有自信在试探他们的时候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吗?”
面对姚柚的逼视,荀诩只好承认:“……对于狐忠,我没有。”但他又不甘心地争辩道,“但我可以去找成蕃,反正烛龙只有一个人,只要确定成蕃不是,那就一定是……”说到这里,荀诩停住了,这种猜想是他最不想做的。
姚柚毫不留情地反问:“万一成蕃是烛龙呢?”
“呃……”
“我知道他是你的好朋友,也听过他的风评,是个怕老婆的粗线条男人。但假如他是烛龙,那说明这个人的伪装极其可怕,恐怕比狐忠头脑还要好。你面对狐忠都没有自信,又怎么去试探成蕃?”
姚柚的一番话让荀诩哑口无言。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做。”姚柚换了稍微缓和一点的口气,“你去查一下狐忠和成蕃的个人履历,再跟徐永的供词和两年前的弩机图纸事件对照一下,看能不能查出些什么。”
“是。”
“唉,说实话,我宁可希望成蕃是烛龙……如果守义,哦,不,狐忠是烛龙的话,这太可怕了……他在军谋司的时候经手过多少绝密情报啊……”姚柚说到这里,声音逐渐低沉下去,荀诩也是同感。于公于私,狐忠是烛龙对荀诩来说都是最为可怕的结果。
姚柚忽然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对了,徐永现在人呢?”
“仍旧在青龙山。”
“把他秘密转移到成都去,留在汉中早晚会被李平的人知道……现在了解烛龙这件事的还有谁?”
“裴绪和杜弼,他们都是信得过的人。”
姚柚双手一摊,不是太高兴地说:“你我,还有他们两个,一共四个,知情人已经多的足够开一个宴会了。”他忽然严厉地提高了调门:“这件事绝对不能像邓先事件一样泄露出去!你知道吗!”
“也许还会有第五个人,这才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荀诩说到这里,将嘴凑到姚柚耳边说了一句,姚柚一愣,然后疲惫地摇了摇头,呻吟似的喃喃道:“为什么每个人都不让我省心……”
“我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荀诩一直到这时候,才算露出些许恶作剧般的爽朗笑容。
三月十七日,司闻曹以东曹掾姚柚的名义发布了一则通告,通告称军谋司司丞冯膺将前往成都司闻正曹进行档案归查工作,为期半年,其职务由副职从事暂代。这一消息没有引起任何猜测,只有当事人冯膺表现得十分不满;有人看见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姚柚的屋子,但出来的时候却是脸色苍白。
等到了三月二十日正式出发的时候,冯膺的队伍里除了冯膺本人与几名随从以外,还多了一驾车子。车子的外面都用厚厚的布帘盖住,看不清里面坐的是谁;车子周围还有数名强健的士兵护卫。这辆马车从青龙山出发以后,直接到达南郑成南门与冯膺汇合,没人知道车子里载的是谁。
前来送行的只有姚柚一个人,他交给冯膺一封信,让他连同那辆马车一并送至司闻正曹,然后抚慰他说半年时间并不算长。冯膺铁青着脸接过信,一言不发地上马离去。他知道自己在汉中的仕途已经结束了。
在这几天里荀诩身边又发生了几件事。首先是杜弼的去留问题。自从杜弼回来以后,一直就呆在青龙山上挂着靖安司“备咨”的临时头衔,行政上始终还没有给他的身份定性。现在徐永已经被送走了,是时候正式报答杜弼这几年来在陇西为蜀汉所作出的贡献了。
鉴于他的秘密身份,表彰仪式并没有公开,参加者只有司闻曹的几名官员。姚柚首先赞扬了杜弼杰出的情报工作,然后转达了诸葛丞相的关切。这个仪式本该是由诸葛亮主持的,但他现在不在,而汉中第二号人物李平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邀请。
在安排杜弼去留的问题上,司闻曹内部出现了分歧。司闻司司丞阴辑强烈要求杜弼能够在司闻司,他的副手马信也支持;荀诩则以杜弼审讯徐永时的优异表现为理由,希望他能来靖安司。最后姚柚作了一个不偏不倚的决定,杜弼分配去军谋司顶替冯膺的位置任司丞。这一决定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他绝对够得上这个资格。
另外一件事则是关于荀诩个人。经过一番折腾,成都终于批准他的妻子与儿子迁来汉中,这样他们一家终于得以团聚。虽然距离正式搬迁的日子还有两个多月,但荀诩已经急不可待地开始寻找新房。更让他费心的是,他儿子荀正今年已经六岁,需要找一位老师来为他开蒙。成都的宿儒很多,汉中则更接近一个军事基地,很少有合适的老师。不过最终荀诩还是找到了一位,就是杜弼。杜弼在去陇西之前就是个好学生,在陇西担任主记期间也没有荒废过经学;再加上他性格沉稳毅定,当老师再合适不过了。
等到这些事情结束以后,荀诩不得不再次面对那个他最不想面对的问题。出于个人感情,他绝不相信狐忠或者成蕃会是魏国的间谍;但从理性出发,他却不得不承认他们两个的嫌疑是最大的。这种矛盾的心情让荀诩变得很沮丧,他感觉到自己有一种超越挫折感的负面情绪。狐忠和成蕃后来又找了荀诩几次喝酒,都被他以工作为借口婉拒了。荀诩的专业是如何发掘别人隐藏的秘密,而不是隐藏自己的秘密。他可没有自信将这件事隐藏在情绪之后,然后泰然自若地与可能是“烛龙”的好朋友饮酒作乐。
姚柚禁止他对李平、狐忠和成蕃进行直接调查,荀诩只能派裴绪针对他们近期来的举动与接触到的人进行间接调查,派人长期监视丞相府和四个城门,并尽量搜集任何来自于这三个人的公开信件、通告、训令等,并把这些交给新任军谋司司丞杜弼进行分析。
杜弼曾经与狐忠接触过。身为军谋司的前任从事,狐忠在礼节上得为新任司丞道贺。于是杜弼被狐忠邀请去吃了一顿饭,畅谈了一夜。杜弼回来以后对荀诩表示,如果狐忠是烛龙的话,那他几乎可以说是全无破绽——至少杜弼没有觉察到任何可疑的迹象。
荀诩听到以后,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也曾经跟成蕃的一个朋友旁敲侧击地问了几句,结果除了一大堆醋坛子成夫人的花边新闻以外也一无所获。
在一次例行会议上,裴绪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徐永其实是一个伪装的间谍,是魏国故意派来提供假情报给我们,企图以此来使我军高层陷入内乱?”
“那徐永本人呢?如果他的目的达到,我们也就会发现他的谎言。”
“他也许是个死士。
“坦率地说,这是我最希望见到的结果。”荀诩回答。这样一来无论狐忠还是成蕃就都是清白的了。他看看杜弼。后者摇了摇头,表示对他的轻率发言有些不满。一名优秀的内务人员不该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念头。
“不要因为你的人际关系而导致无谓的偏见。徐永已经被证明过是可信的了。”
“我知道,我只是说这是最希望见到的结果,可没说这是最让人信服的结果。”
杜弼这才露出一丝笑意,短短几天功夫,他已经把自己的角色从间谍顺利转成了军谋司司丞,而且做的要比前任要好的多。
在这一段时间里,荀诩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来狐忠与成蕃的履历逐一审阅,看其中是否有存在可怀疑之处。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荀诩与他们认识已久,回顾这些履历等于是在回顾与他们的友情发展史,这总让荀诩感觉到心痛。他不得不强迫自己用完全客观的第三者眼光去审视,经常搞得精疲力尽。
狐忠今年三十五岁,生于汉建安元年,籍贯是巴西阆中,父母皆为平民。建安十八年,他在雒城担任刘璋之子刘循的近侍书吏,恰好赶上了刘备入川攻打雒城。等到次年雒城被攻破以后,狐忠随一大批低级幕僚投降,被收编入时任荆州从事的马谡麾下。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马谡受命将旧情报机构“军情督馆”改组为“司闻曹”,补充了大量人才,其中就有狐忠。狐忠首先担任的职务是司闻曹军谋司的成都留守。两年后,丞相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汉中,于是狐忠随同整个司闻副曹也来到了南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