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一是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二是民主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手段,是保证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民主是防止腐败,保证党和国家不变颜色的根本保障;四是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治文明,通常指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具体来讲,是指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它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社会的文明结构,都是由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三种文明构成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方向指导和动力支持,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保障。只有三种文明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⑴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⑵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制度
⑶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和群众自治
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和发展道路
3、努力促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
人权,泛指人们按照人的本质和尊严依法享有和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人权同民主一样从来没有任何抽象的人权,只有具体的人权;没有超阶级的人权,只有阶级的人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人权。社会主义人权的内涵和基本要求,首先是强调多数人的人权,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的人权;其次,强调社会主义人权是全面的人权,它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公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我国政府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长时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强调:一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二是生存权与发展权的统一;三是人权与国情的统一;四是人权与国家主权的统一。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邓小平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他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问题:一是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二是制度自身的特性。与其他方面的原因相比,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三是我国的国情。封建主义的影响很重,更增加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并重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渗透。法制要体现民主精神和民主意志,民主也必须包涵法制意识并只能在法制范围内进行;二是民主与法制相互保证。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只有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良好法律;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制遭到破坏,民主必然受到践踏;三是民主与法制相互制约。民主可以防止法律被滥用而变成专制的工具,法制可以规范和约束民主行为,防止其过度扩张而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破坏。
3、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党的领导方略的重大转变。为什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是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二是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三是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四是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重要保障。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是必须坚持民主与法制两手并举;二是必须严格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总方针;三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四是大力加强法治教育。
(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现有政治体制存在许多严重的弊端,最突出的是权力过分集中;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它们与政治体制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相适应;三是政治体制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的矛盾冲突和不相适应。
2、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
⑴基本原则
①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②以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为途径。③以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目的。
⑵评价标准
①国家政局是否稳定。②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和改善人民的生活。③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展开讲,就是应达到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应该具有完善、有效的机制和功能,能够保持政局的稳定,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合理、有序地加以解决;二是能够调节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提高人民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满意度、信任度,增进人民的团结;三是能够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持续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⑴目标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⑵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
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重点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按照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④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和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大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⑧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⑨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和社会局面。
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
(一)三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关系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统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重要体现
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它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三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有文化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四有”有机统一,构成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综合要求。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核心,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又可分为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其基本要求: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二是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四是进行艰苦创业的教育;五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搞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们都必须坚持两方面的统一,而不应当用一个方面去否定或贬低另一个方面。
(三)怎样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立为本
4、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的基本要求。
十、“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一)“一国两制”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1、“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和我们党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考虑而提出来的,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正式提出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2、“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构想
一是“一国两制”构想反映了中华民族要求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共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