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岁以后,带着全部2 000万韩元的存款奔走在房地产拍卖市场,靠投资房地产而赚得数十亿韩元的富豪韩相哲先生(36岁)说:“挣钱有
时候就像是赛跑,要想参加赛跑,就得有赛跑的资格,比如需要鞋子、体力等,而买鞋、积聚能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储蓄’,向着目标前行
的过程就是‘投资’。”
年轻富豪的早期投资金额从数百万韩元到数千万韩元不等,这是普通人都能攒得起的小钱。比其他人提早一步筹备自己的“小金库”的确
是一件好事,然而,光靠一个铜子一个铜子费劲地攒就想成为富人,也是不可指望的事情,如果将这些钱拿来投资,假以时日,或许有可能成
为富人。
在储蓄了一定金额之后,新生代富豪就开始寻找投资对象小试牛刀,比如炒股或炒债券,将早期投资作为积累投资经验的“前奏”。在投
资之前,他们会通过阅读书籍或听取父辈朋友的投资意见及建议,最大程度地保证这些辛苦攒下来的“种子钱”不至于“打水漂”,并在早期
投资中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渐渐地取得一些小成绩。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5)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储蓄是“守”,投资是“攻”
新生代富豪都是在年龄不大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们的投资生涯。不过正如前所述,虽然储蓄是成为富豪的必要条件之一,却不是充分条件。
同样的道理,投资也是成为富豪的必要条件之一,却不是成为富豪的充分条件。努力工作,并将努力工作赚来的钱省着点儿花,又将省下的钱
投资出去,如此循环往复,就能获得大成果。正因为如此,年轻富豪们一手抓投资,一手抓储蓄,这样,银行账户上的钱才会以喜人的势头向
上涨。高效地将储蓄和投资并行起来已经成为富人生活的一部分。
金钟昊先生(42岁)在韩国首都首尔经营着一家名叫“MULTIPLEX”的电影院。他说:“若要论投资和储蓄的关系,我们可以用足球比赛中
的‘攻守’来打比方,如果说储蓄是‘守’,那么投资就是‘攻’。无论前锋多么优秀,倘若没有后卫在后面支持或后卫的守备不尽如人意的
话,在赛场上整个球队的失败概率仍然较高。这里,大家必须记住一点,那就是光储蓄不投资,或者光投资不储蓄都不是贤者所为。只有储蓄
和投资高效地并行起来,才能获得连带效果。哪怕是通过投资获得了巨额回馈,也决不能在储蓄上偷懒。”
可以这么说,韩国大部分身家百万(美元)的新生代富豪仍然还是储蓄一族,因为他们明白,储蓄和投资是成为富豪的基石,同时也是获
得更大财富的原动力。
当然,新生代富豪们也吐露了自己在储蓄和投资当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比如说消费诱惑、不安和或大或小的失败导致的痛苦。尽管如此,
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或中断投资与储蓄。
在股市上赚得盆满钵满、三十多岁就成了他人羡慕的对象的洪顺喆先生说:“华尔街传奇投资者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即便是在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无条件地将收入的一半储蓄起来。20世纪80年代,约翰?邓普顿已经是美国首富,但日进斗金的他仍然
没有疏于储蓄。他一生都坚信‘财富来源于储蓄’,并用一生去实践这一理念。我虽然是近三十岁的时候才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约
翰?邓普顿的这句投资箴言,但我决心将这个‘偶然’变成‘必然’。”
现代社会就像是患上了消费中毒症似的。企业打着“消费就是美德”的旗号,想尽一切办法刺激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各种各样的促销
广告无孔不入,充斥着报纸和互联网。
韩国某信用卡公司的广告在刺激消费上的功力可谓登峰造极。该广告片中,某男士躺在容貌秀美、身段婀娜的女人怀里,脸上漾着幸福的
笑容,与此同时,电视上曼妙的音乐声中“父亲告诉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人生”的歌词回荡在消费者的耳边。广告的威力无边,受广告影响而
不顾钱包厚薄、冲动购物的消费者比比皆是。
广告就像吸水的海绵,紧紧抓住消费者的钱包,诱使消费者进行违背本人意愿的冲动性消费。广告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视消费为必然,因
此有韩国人将这个广告中的“父亲告诉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人生”广告词戏谑地换成“牺牲父亲,享受人生”。
除了奢侈品让人攒不住钱之外,收入低、要支付生活费、税收、医疗费、学费、车辆维修费等,也成了许多人对于口袋空空的牢骚之言。
不过,同样要支付这些费用的新生代富豪们却没有将这些作为存不下钱的借口。这与有些人以挫折为支点,凭借其向上奋斗,也有些人以挫折
为支点,就此沉沦下去的道理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储蓄还是不储蓄,全看你自己。同样的道理,是想成为有钱人,还是想为钱所困,也全看你自己的造化。是比他人先行一步,
早早开始储蓄和投资生涯,还是等积攒了更多的钱之后再开始投资?关于这个问题,新生代富豪们众口一词:“应该尽早开始储蓄和投资。”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6)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时间就是金钱
就像前面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大部分的新生代富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储蓄,并且将这些储蓄的钱作为本钱进行投资,从而成就了今天的
辉煌。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抱怨,你讲的这些理论跟其他投资书籍上的理论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你就是这样想的,希望你认真回味一
下前面的内容。
普通人觉得不足万元的小钱能像滚雪球似的滚到百万之巨,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确信”思想,导致他们
进不了百万富豪的行列。
房地产经纪人裴赞熙先生(39岁)通过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 ① 获得了巨大收益。他说:“创造财富,并不需要巨额本金,需要的只是‘
少量的钱’和‘大量的时间’。有些人之所以不能理解这一原理,是由于他们还没摆脱两种错误观念:第一,假若‘种子钱’多的话,那么就
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暴富’;第二,不论如何,自己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挣到很多钱。换言之,要想发财,与‘种子钱’是否足够多有很
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则致富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于时间“创造”财富这个问题在认识上相当不足。而年轻富豪却将时间视为投资最强有力的武器,现在就让我们来
看一下,在时间充足的前提之下,如何利用较少的钱来发大财。
我们假设某位大学生一个月储蓄75 000韩元(约合627元人民币,这里是以韩国的消费水平来计算的),而75 000韩元只是一个大学生每天
一包烟钱的月合计金额。这样,一年攒下来,也能攒到90万韩元。假设银行利率是8。0%,那么,40年后,当这位大学生从公司里退休时,他的
回报有多少呢?
应该是2。53亿韩元左右,这里8。0%的利息还是1945年后韩国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如果他日后投资的是房地产,1945年后韩国房地产的年
平均回报率一直都维持在12。2%左右,如果按这个标准计算,40年后这位学生退休时就坐拥近8。2亿韩元的巨款了。况且,韩国房地产市场数十
年来持续飙升,有着“不败神话”之称,年平均回报率为12。2%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外,万一这个青年买了三星电子、POSCO(浦项钢铁:韩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全球第五大钢铁厂)、SK电信(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韩国电力公司(KEPCO)、现代汽车等在过去15年来年平均回报率高达40%的优良企业的绩优股,那么等这位同学退休后,他的资产额将高达2。2
万亿韩元。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7)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帕金森定律中隐藏的秘密
一天节约2 500韩元很容易,一个月储蓄75 000韩元也不是特别难,更进一步说,一年投资90万韩元也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这样看来,储
蓄和投资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难就难在如何将储蓄和投资坚持下去,能坚持多长时间和如何选择投资对象成为能否成为富豪的关键。新生代富豪从很小就开始储蓄和投
资,最重要的区别就在这里。一般人在年轻时期却疏于储蓄,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一包烟钱里隐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
严昶豪先生(41岁)是某金融公司的职员,他边工作边利用休闲时间投资股票,获得了巨额收益。他说:“我的大部分同事都是大学毕业
之后进了公司才开始储蓄,但由于刚踏进社会,处处都要用钱,于是有人就自我安慰道,等我工作稳定些,把房贷还了以后,一定要开始储蓄
投资了,然而,等真正还完了贷款,又会增添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消费支出,储蓄或投资只能一拖再拖。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收入也
会相应增加,然而消费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如果能看透这一定律,你就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
之路。”
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教授整理而成的理论,它指出支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并不是收入多的人就
一定会无条件地成为富豪,钱挣得越多,其储蓄或投资的余地也越大,这是事实,但支出也可以随之而扩大。相反,收入虽然不多,也不代表
成为富豪的路就绝了。只要高效地对收入进行管理,将其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并选准投资时机,谁都有可能成为富豪。
由此可见,成为富豪的关键不在于挣了多少,而在于支出的合理性。相对来说,尽可能地在年轻时开始储蓄,这样成为富豪的可能性就更
大一些。你一定要记住,20岁开始储蓄,其所获绝对是21岁才开始储蓄的人望尘莫及的。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8)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早一年投资跟晚一年投资在最终的投资收益上有什么样的差异吧。
现在,我们就以韩国的房地产市场12。2%的年平均回报率为假设利率,假设甲从20岁开始每年储蓄90万韩元,乙从21岁开始每年储蓄90万韩
元。40年后,等他们60岁光荣退休时,甲的存款金额是8。1978亿,乙是7。2984亿,两人的储蓄金额相差8 994万韩元。甲只比乙早一年加入节约
储蓄的大军,为何两人在40年后的差距如此之大?
让我们来听一下海外基金投资专家沈根洙先生(36岁)是怎么说的:“大体上来说,人们在学生阶段只顾着用心读书,进公司之后用心工
作,结婚生孩子之后就一门心思地想把房贷还完,等这一切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