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

第5章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第5章

小说: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比亚  副总统姆瓦佩2005年访华期间和回国后多次向中方提出,赞政府计划辟出北方省一块60-8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农业开发区,提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希望我国投资者前往考察、投资。2006年3月,赞比亚总统、副总统及农业部长接见来访的中国商务部魏建国副部长和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万宝瑞副主任率领的农业代表团,双方举行亲切会谈,赞对我国企业加大对赞比亚农业开发力度抱有一定期待。赞比亚现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将之视为与采矿业、旅游业并列发展的重点行业,现政府实施的农业政策和优惠措施包括:土地采用租用形式,一次租用年限为99年,并可续租99年,承租方可在租赁期结束前转租他人;建立自由贸易区,增强与周边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在铁路和公路等道路沿线设立了农业开发区;取消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值税;对大规模的农业投资者,头五年的红利免税;用于农业的机械设备,前两年每年可按50%的折旧率计算;对用于农业的绝大多数资本货物和机械设备免除进口关税;对进口的原材料免征关税,如有机和无机化肥、橡胶、钢材和塑料,等等。
  
    莫桑比克  总理迪奥戈于2006年3月22日亲切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和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万宝瑞率领的农业代表团。迪奥戈欢迎中国企业来莫桑比克投资,希望中方在农业人力资源培训、农产品加工、水利、煤炭、石油开采、矿产开发以及旅游等方面加强与莫合作。其中,莫政府已经将农业问题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中国在发展农业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和成功的经验,更希望加强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验,消除国内贫困。莫桑比克农业政策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鼓励外资以货币和机器、设备以及经营外资项目所需进口的物资进行投资,也可以技术转让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允许外商开办独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销售本企业产品;享  受2─10  年的免税政策;免除进口税、增值税以及减免50%海关手续费;大豆出口不征关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5年内免征所得税;农业投资土地使用费每年每公顷0。25至1美元,使用期限50年,到期可续延,等等。

    卢旺达  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戚德恩大使在2006年4月28日应约会见了卢旺达政府农牧业部长安纳斯塔斯•;穆莱凯兹,就卢方希望加强双方在农业技术合作事宜上交换了看法。部长说,中国给予了卢旺达包括在农业在内多方面的援助与合作,卢政府和人民非常感谢和赞赏。目前卢旺达农业方面仍十分落后,粮食短缺问题严重,农村人口摆脱贫困问题远未解决。而中国在农业技术方面有非常好的、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卢政府和人民迫切希望能向中国学习农业发展技术,亟盼中国在农业多个方面给予技术援助,并欢迎中方企业来此投资。  

    加蓬  联合国粮农组织、加蓬、中国在2006年5月于利伯维尔签署一项名为“食品安全特别计划”协议。旨在利用中国农业技术帮助加蓬提高农业生产力,向加蓬传播中国的蔬菜、粮食、家禽养殖方面的技术。中国将在头三年派出8名农业专家、36名农业技术员到加蓬工作。据加蓬农业部长透露,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项目,也是联合国实现千年减贫发展目标的一部分。
……





    行业可行性投资项目链接

    应该说,赴非创办农场,形势一片大好,起码这属于中国人的优势项目,但笔者建议投资人士,与其他行业一样,进军农业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当实地考察,详细论证,谨慎行事。中国人现在非洲经营农场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多,其中不乏失败者,在此,笔者给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非洲地处热带,适合种植热带气候下的农作物和经济类作物,最好从中国南方选派农业技术人员赴非进行技术指导。

    2,开办农场,所需资金较多,实际花费比预算也多,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先缩小规模,部分运营,在实际操作中磨合环境,亡羊补牢,积累经验,待熟悉情况、有把握后才循序渐进,扩大规模。

    3,对于私营企业来说,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酌情上马家畜家禽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规模大小自己控制,进行多品种经营,形成良性循环。

    4,对于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来讲,非常想到非洲开发农业项目,但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干什么为好!鉴于此,不妨先到非洲某首都大城市郊区租地种菜,投资少,风险小,周期快,做好“菜篮子”工程,不愁无钱可赚!

    如何走进非洲投资农业,国人可以先从网上收集信息,选择项目。非洲各国政府一般设有投资促进中心,专门负责联系投资事宜。另外,政府和私人也会不定期发布招商信息和出售农场公告,可从网上及时联系。例如,纳米比亚首都温德和克以南85公里的雷霍博特,是农业环境较好的区域之一,水源充足,土壤适合种植大豆、花生、土豆、西红柿等经济作物,现寻求中方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合作;布隆迪工商会主席恩迪库马萨博(NDIKU  MASABO)先生拥有的400公顷私人农场及牛奶加工厂一座,现寻求与中方合作;莫桑比克现有一家中资农场和2家华侨农场,寻求合作或转让。莫农业部也有一些面向中国人的农业合作项目;赞比亚购买和转让土地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成熟的农场待售。赞比亚投资中心提供了两个农业开发项目,供我国投资者参考,有意者可从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参处获取更多、详细的信息。



图片说明:农业最好与养殖业合起来做

    行业可行性投资项目部分如下,仅供参考。
        
    一,粮油、副食、机械等对非贸易

    1,粮油、精米、面粉、玉米面等粮油作物对非出口。
  
    2,方便食品、挂面、蘑菇、酱醋调料、袋装各类蔬菜、各种糖果、副食品的出口。

    3,化肥、农药、兽药、蔬菜种子、农机农具、农用车辆、水泵、喷灌设备、粮油加工设备、饲料饲养设备、养殖机械的出口。

    二,农作物的种植与加工            
  
    1,玉米、水稻、小麦、豆类、薯类等粮食种植。

    2,西红柿、黄瓜、洋葱、土豆、生菜、豆角、芹菜、香菜等蔬菜种植。

    3,草莓、西瓜、甜瓜、咖啡等经济作物种植。

    4,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的培育及种植。

    5,农业技术、劳务输出。

    6,原粮加工、粮食制品的加工;精制米厂、面条厂。

    7,蔬菜加工。

    8,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的加工。
      
    三,油类作物种植与加工    
        
    非洲盛产花生、大豆、玉米、向日葵、蓖麻、棕榈油、油橄榄等油类、果类经济作物,可建立榨油厂对此榨油并精炼。原料价格低,市场销量大,利润丰厚。

    四,蔬菜种植
种植面向当地人喜食的各类蔬菜,打造“菜篮子”精品,努力将精加工的蔬菜打入各大超市,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利润;同时种植韭菜、中国大白菜,制作豆腐,附带经营中国白酒、大蒜、方便面、调料副食等,面向所在国中资公司和个体华人。

    五,番茄加工厂
据笔者了解,非洲沿海国家一般建有鱼罐头加工厂,在加工海鱼过程中,需要添入大量的番茄酱。例如,纳米比亚每年出口鱼罐头需进口约19000吨番茄酱,喀麦隆著名企业FOKOU集团也在求购番茄酱生产线。所以,赴非考察,寻求鱼罐头加工厂配套产业商机,然后建立番茄种植基地,建立一个番茄酱加工厂。

    六,蘑菇食用菌栽培
        
    非洲人喜食蘑菇,但市场供应较少,非洲气温高,木材多,中西部非洲以及沿海国空气较为潮湿,种植条件很好。国内每公斤售价3元左右,但在非洲价格在10元左右。中国有蘑菇种植的成熟技术和养殖高手、专业户,可去非洲大显身手。据南非华人报纸称,中国食用菌技术专家将蘑菇种植技术引入南非,并教会祖鲁族人成功种植出蘑菇,当地政府已把此项技术作为脱贫致富项目加以推广。

    七,木薯粉条厂      
        
    非洲大多数国家种植木薯,且极易生长,产量很高。木薯是非洲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木薯淀粉含量很高,可依此加工食品,制成粉丝、粉条、方便粉丝,市场潜力巨大。也可以加工成木薯粉或木薯干出口,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八,花卉种植

    东部非洲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很适合花卉种植,像莫桑比克、津巴布韦、肯尼亚等国,所产花卉基本直接出口至南非或欧洲国家。园艺业市场周期短,外汇回收较快,鲜花市场前景看好。




连载之五:经济作物

    非洲大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撒哈拉以南广袤的地区多为平原或起伏不大的丘陵,连绵沃野,一年两季(旱季和雨季)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河流纵横,为植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中小企业赴非投资,除了开办农场,开发廉价的土地资源外,对于土地上生长的多种经济作物不应忽视。2006年11月初,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为鼓励对非投资,增大中非贸易,将非洲出口到中国享受零关税的190种商品的数量扩大至440多种。我们一直提倡到非洲开发资源类产业,不仅因为非洲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原料有保证,还在于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战略物资,原材料越发体现其重要地位。中国企业可到非洲设厂,利用自身的技术、设备对相关经济作物进行粗、细加工,也能从事贸易,把资源购回国内,享受零关税待遇,改善中非贸易结构。非洲经济作物品种较多,这里只能择要粗略述之。

    信息采集
    
    咖啡    咖啡是埃塞俄比亚主要的出口商品。西南部省咖法(Kaffa)遍植咖啡,是咖啡的故乡,咖啡即从“咖法”一词转化而来。咖啡是安哥拉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已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该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布隆迪产的咖啡香味浓郁,粉末细腻,质量上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是该国首要的出口物质。科特迪瓦的咖啡产量占据世界重要位置,以产量高、味道香、质量优而闻名国际市场。咖啡曾是肯尼亚最大的创汇行业,但在后来被旅游业超出。乌干达的咖啡以单位面积产量高闻名非洲,曾经是仅次于科特迪瓦、安哥拉的非洲第三大咖啡生产国。

    可可    加纳,又称“可可之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近年来年产量不断增多,与木材和矿产品一起构成国家三大出口物资。科特迪瓦早已跃居世界可可产量大国的地位。尼日利亚是个农业大国,可可的产量曾进入世界前3位之列。

    腰果    坦桑尼亚年产腰果25万吨,现是非洲最大的腰果生产国。莫桑比克盛产腰果,上世纪70年代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腰果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该国又有“腰果之乡”的称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