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

第19章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第19章

小说: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供住处的地方精选如下(2006年底实地采访的价格)。 


图片说明:

    行  莫桑比克说葡萄牙语,语言不通,这是每个新来者普遍头疼的问题,出门最好有人陪同,以免不小心走丢自己。马市出租车少,费用贵,不易辨认,只能根据车顶是否涂有黄色来判断。中国人常住于此,一般是花几千美元买台二手日本车。在莫桑比克驾车,车主须持以下有效证件:护照或绿卡等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  or  Passport,经过公证的复印件也可);驾照(Driver‘s  License);车本(Car  Registration  Book);保险单据(Insurance  Papers);若属入境车辆,仍需在边关办理入境许可证明(Temporary  Import  Permit)。 

连载之二十一:  开店必读

    在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印巴人不论在经贸往来中,还是政治活动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初来的国人普遍感到意外的事情。在莫桑比克,大型的跨国公司、矿业、制造业、旅游业多是白人开发经营,而大城市的商业却不可思议地掌握在印巴人手中。现在,中国个体华商已成功地进入马普托及各省会城镇的批发和零售业,都是面向普通民众较低层次的日用百货消费品,但随着中国扩大对非投资规模,越来越频繁的中非经贸合作,将会有更多的同胞来此创业,拓展其它商业领域。所以不久的将来,中国个体商人在这片非洲土地上,可能不是与其本国的非洲人,不是与其宗主国的白人,而是与印巴商人,悄悄地展开商贸争霸战。

    中国厂家在产品外包装的日期印刷上应当与国际接轨,否则会给海外的销售商带来不便和麻烦,甚至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全军覆没”。例如,在非洲某地一商业区内,有顾客向政府工商部门举报,反映中国人开办的一家超市内,销售大量的“过期食品”。于是,一波人马开进超市,封门调查,果然查出有多种商品“已经过期”,而经营超市的中国商人却捶胸顿足,大喊冤枉,原来,问题就出在产品日期上。这儿的商品包装依据欧洲人的标准,在注写日期时多标明失效年月(日),例如,某食品为“Best  Before:2007…12…30”(最好在2007年12月30日前食用)。再看中国的食品印刷为“生产日期:2005。12。30  有效期二年”。在我们看来,该食品同样至2007年12月30日到期,关键是阿拉伯数字世界通用,但有几个外国人能读懂汉语呢?所以,语言的差异、行业习惯的不同无意间将中国产品推入“生产之时即是失效之日”的尴尬境地。后来,超市主人费劲周折,找到懂语言有权威的知名人士向工商人员深度解释后,问题才得以解决。1998年,曾有一位上海人发往东非一个货柜的副食商品,结果赔了20多万元人民币,就是由于商品的制造日期所致,成箱的“××奶糖”因此滞销,最后全部发给华人“共产”了。这种现象不仅在非洲,在世界各地同样发生过,奇怪的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并未见诸报端,真不明白中国商人还要吃多少哑巴亏,才能引起厂家及媒体的高度重视!

    中国商品非常具有竞争力,但中国商人却缺乏竞争实力,所以,我们要明白:是中国的商品将中国商人带进非洲,而不是中国商人将中国的商品带入非洲,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喜欢扎堆开店、难以突出重围、开展其他经贸领域的原因。华人来此开店经商,虽然不少人已生活多年,却突破不了语言关,缺乏对这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基本了解,甚至连他们开店本身也是糊里糊涂。例如,中国商店都雇有当地员工,但绝大多数的华商都未看过该国劳动法(语言不过关,看了也不懂),在处理劳资矛盾时感到无据可依,力不从心。像雇员的亲属(配偶、兄弟、父母等)病故后,可以有6天的合法丧假,而华人老板听到后不准假或不给足假,因为不懂,无法判断真假,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侵害员工利益。而对于不服领导或懒惰拖沓或经常旷工或钻营偷窃的雇员,本来有几种方式可以处罚或者依照劳动法给予解雇,却因不懂法规无计可施,暗自苦恼。本书在后面特意附上“莫桑比克劳工法”部分实用条款,希望大家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妥善解决与非洲雇员的劳资冲突问题。

    笔者在市场调查时还发现,相当多的华人店主对商店每年应交的税费比较模糊,看不懂送达的葡语文件和单据,对于不合理的搭车收费等不能明辨。中国商人在国外因语言障碍“挨宰”的事例层出不穷,外语成为他们发展中的一根软胁。



图片说明:莫桑比克虽是黑人国家,但商业却不可思议的由印巴人控制

    以下为笔者采访莫桑比克的政府会计师而写出的材料,仅供参考。设立商店,交税(费)情况如下:

    1,公司收入所得税(IRPC)  交税与否或多少根据会计公司做帐结果而定,若当年度收支顺差,交税标准为利润的32%;若收支逆差入不敷出,免税。该税种一年一交,可以分三次交清。

    2,个人收入所得税(IRPS)  个人的薪水或收入达到一定的标准而需纳税。公司或单位每月代为扣除,一年一次交清。

    3,营业税(Imposto  de  Actividade  Economica)  该税交于市政厅,一年一交,可以分三次交清。

    4,雇工社会保险(Segurancia  Social)  数额为雇工工资的7%  ,其中4%  为雇主支付,3%  由雇工交纳,一月一交。

    5,增值税(IVA)  税率为17%  。  

    6,人头税(Imposto  Pessoal  Autárquico)  一年一交,具体数额为5万梅蒂卡尔。

    7,雇工意外伤害险(Accidental  Seguro)  一年一交。

    8,招牌税(SIGHN  BOARD  TAX)  一年一交。

    9,车辆牌照税。
  
    10,车辆第三意外险。



图片说明:

    走进非洲,留给全体中国人很深的印象大概就是非洲人(黑人)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和极高的乐观主义精神。撒哈拉以南占人口多数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还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但人们无事可忧、及时享受生活的准则处处得以体现。只要是今天有米下锅,绝不会为明天断顿而发愁;哪怕是弹尽粮绝、饥肠辘辘,只要音乐一放,马上就扭起身闻之起舞;啤酒一端,载歌载舞是他们享受生活最灿烂的时刻。对此,华人想不通:非洲人在这种状态下应该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待发家致富后才能量力而行,为何中间缺乏这个应有的链条呢?在这里,笔者尝试来点“妄加评断”。 


图片说明:中国会馆的文物流落至马普托美术馆,竟被当成花盆使用

    非洲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虽然非洲的殖民主义统治已经结束,但殖民时代造成的对强国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并未消除,非洲的后遗症就是那时留下的。现在,欧洲人反过来援助非洲,并成立以同宗语言为纽带的英联邦、法语国家共同体、葡语国家共同体等组织,非洲人对白人侵略的历史虽然心理复杂,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对自己的宗主国感情依旧存在,电视里普遍转播宗主国制作的节目,宗主国足球队员赢得国际大赛胜利也能让他们欣喜若狂,而西方世界在精神上倡导生活情趣、在物质上及时享乐的人生价值观(人家有这个资本)也随着媒体传向非洲大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非洲人,这也是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非洲国家在提倡今后富国强民、“向东看齐”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在行动上借鉴东亚各国的成功经验,更应在文化上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而这些文化底蕴、精神支柱、民族的气节及凝聚力等看不见的东西胜过财富和经验,恰恰才是最重要的。 


连载之二十二:投资信息咨询台

投资信息咨询台

1,宏观经济指数表(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年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十亿梅蒂卡尔)

            (单位:百万美元)

GDP实际增长率(%)
 76;544。9

3;697

13。1
 96;883。5

4;094

8。2
 113;810。7

4;786

7。8
 137;424。8

6;086

7。2
 159;912。4

8;240

7。7
 
人口数量(单位:千人)

年增长率(估计数字)        

人均GDP(单位:百万梅蒂卡尔)

         (单位:美元)
 17;656

2。20

4。3

209。4
 18;083

2。10

5。4

226。4
 18;535

2。50

6。1

258。2
 18;905

2。00

7。3

322。0
 19;246

1。80

8。3

428。2
 
通货膨胀

年增长率(%)

年末增长率(%)
  

9。1

21。9
  

16。8

9。1
  

13。4

13。8
  

12。6

9。1
  

8。0

8。0
 
外汇兑换(梅蒂卡尔/美元)

        (梅蒂卡尔/兰特)
 20;707

2;553
 23;666

2;399
 23;782

3;225
 24;150

3;550
 25;000

3;900
 
外贸差额

出口(FOB单位:百万美元)

大型的工程企业

进口(FOB单位:百万美元)

大型的工程企业
  

703。0

441。0

…957。0

…225。0
  

680。2

436。9

…1;262。9

…404。2
  

1;043。9

680。9

…1;671。7

…303。6
  

1;451。9

1;084。5

…1;753。9

…229。7
  

1;529。0

1;132。0

…2;158。0

…460。0
 


2; 进出口(Import and Export)

    A.主要进口产品:运输和电器设备、机器、石油产品、粮食、食品。

       主要进口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印度、葡萄牙、中国、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英国。

    B.主要出口产品:电能、对虾、棉花、糖、木材、壳腰果、腰果仁、轮胎、铝锭。

主要出口国:比利时、南非、西班牙、葡萄牙、马拉维、英国、意大利、挪威、津巴布韦、斯威士兰、美国、日本。

3,土地(Land)

根据莫桑比克宪法,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个人或单位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不动产允许进行买卖、租借、抵押或其它性质的商业活动,但土地本身并不允许交易;当建筑物和不动产物主出现变更后,土地的使用权也相应发生转移。

土地的使用和转移可依据莫桑比克政府制定的“土地法”(Land Law和Land Regulationgs )。土地的申请使用期最多长达50年,期满后地主可根据需要另续50年。

4,最低工资标准(Minimum Wage)

截止2005年底,政府规定的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为1;450;000梅蒂卡尔;农业为1;023;800梅蒂卡尔。

5,税务系统(Taxation System)

    A.公司(法人组织)所得税:目前公司所得税的标准为32%;农业活动中的收益税率至2010年12月31日为10 %。

    B.个人收入所得税 

净收入(梅蒂卡尔)
 B类所得税税率%
 C类所得税扣减常数
 
至28;000;000
 10
 N/A
 
从28;000;000至112;000;000
 15
 1;400;000
 
从112;000;000至336;000;0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