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

第14章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第14章

小说: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以免到达后因客满而无法安排食宿。近年来,因旅游事业的发展,来自欧洲的游客也明显增多。

    笔者在马普托工作时早有这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实地考察水上旅馆投资规模、如何解决污水排放、用水用电等技术性问题,将这种奇思妙想的版本引进国内。我了解到的相关数据如下:火烈鸟水上旅馆动工兴建于2004年9月,由南非约翰内斯堡的Dave  &  Jicc  Law负责投资,一年之内全部完工,2005年9月投入使用。因原料就地取材,不但价格低廉,还保持了原始生态,前后共耗资1300万兰特。11月至次年2月为旺季,住宿费是每天每屋200美元(包含早、晚餐),余下月份是188美元,当然,团体优惠!用水方面,旅馆在12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上打有水井和蓄水池,通过PVC管道流至此,再用细水管输送到各个房间;用电方面,电从岸边采用,通过防水管线直接相连;污水排放方面,在每间客房的下面都固定有一个大塑料桶,专门用于收集厕所污水和其它生活用水,这些废水将用泵经粗水管抽到陆地另行处理。通向水上客房的所有管线全部安装在长长的木桩走廊铺板下面,从表面看不见任何东西,所以,并不影响美观。



图片说明:

    结合水上旅馆投资成功的实例,笔者粗略地谈几点看法。

    一是选址。中国企业进军非洲旅游业时,在非洲有名的沿海旅游城市或沿岸海岛,寻找一处风景奇丽的海湾、海滩或河流入海口作为海上宾馆的地址,同时考察避风、潮汐落差、地势等其他条件是否理想。当然,放开思维,非洲内陆众多的河流及星罗棋布的湖泊,只要是流经或处在大城市的市区或近郊也可考虑,毕竟是水上宾馆,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水。

    二是选材。可以参考马尔代夫或莫桑比克水上旅馆的模式,按照某种图形搭建若干座木屋;因所用材料为木头、竹子和草料,投资成本并不高昂;另外,石屋、砖瓦结构的平房防风抗震性能更强,也可以考虑。

    三是客源。在非洲,每年都会兴建若干座豪华宾馆,但它们全部建在陆地上,若需提高知名度,需要巨额资金来支媒体宣传,若兴建首批海上宾馆或水上旅馆,这本身就是新闻。蜚声全球的肯尼亚树顶旅馆事实上是一座在高木桩上架起的三层木屋,早年大英帝国年轻的伊丽莎白公主,曾携夫尼菲利普亲王前往肯尼亚观光。所以,仅从人们强烈的猎奇心理而言,这类水上宾馆不愁没有生意,即便是价格高出许多,人们仍会趋之若鹜,火烈鸟水上旅馆已经得到证实。

    四是规模经营。考虑到此类水上宾馆的独创性和社会效应,宾馆拥有者在管理时应采取规模经营的方式,依托原有的住宿、餐饮和会议功能为基础,参考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同时开发其它经营项目,如钓鱼、划船、出租游艇、水上风筝、滑翔机、游泳、水上滑板、帆船、四轮沙滩摩托车,等等,将其建成集旅游、住宿、餐饮、商务会议、观光、娱乐和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最大程度地挖掘水上宾馆蕴含的资源,在水上大做文章。

    将莫桑比克奇特的水上旅馆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和将这种已经过检验的奇思妙想引荐给中国的投资人士,是本文作者的两大目的。若能引起商界朋友的共鸣并对兴建水上宾馆感兴趣,笔者将免费提供马尔代夫和莫桑比克水上旅馆的文字资料与图片,以供参考。


连载之十四:中医药业
                
    2000年4月25日,非洲各国首脑人物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市发表了《阿布贾宣言》,承诺到2010年将非洲大陆的疟疾数量减少一半。在短期计划下,非洲各国要倡导使用经过处理的蚊帐、正确的用药和治疗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艾滋病、疟疾及结核三种疾病高额治疗费就使非洲每年国民生产总值降低1。3%,其中,疟疾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一号热带病,全球每年疟疾感染者有3。5—5亿人次,100─0300万名患者死亡,70%死亡病人集中于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地区,每年疟疾使非洲损失掉120亿美元。疟疾肆虐的国家往往也是世界最穷国家,尤其是孕妇、5岁以下儿童和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得疟疾,这是导致非洲孩童死亡率高达20%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在坦桑尼亚,疟疾是第一致死性疾病,占死亡病人的30%,每年的疟疾病例大约在1600万至1800万之间,并导致10万人死亡,其中8万人是5岁以下的儿童。在埃塞俄比亚,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该国每天死于疟疾病的儿童约220名,每年约8万名。埃塞俄比亚卫生部称,境内大部分人口生活在疟疾病发区,疟疾为得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该国3/4的国土为疟疾病区,诊所和医疗机构每年报道400多万病例,反映出大量问题,气候变化和干旱的频发也成为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平均每年有40—60万疟疾病患者就医,疟疾引起疾病和死亡的占所有门诊病人的15。5%,占住院病人的20。4%,占死亡人数的21%。

    中国与非洲各国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交往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医药工业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是世界上医疗卫生器械生产和出口大国,疟疾在中国已几近根除;几十年来,中国援非医生以国家利益为重,在非洲辛勤工作,他们以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强烈的敬业精神一直在谱写中非友谊的新篇章,这使得非洲人非常喜欢和信任中国医生,许多国家的元首、政要都曾找到中国医生看过病。综合多方面考虑,我们或许认为有中国援外医生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国人到非洲投资医药业、中医药畅销非洲大陆不成问题。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现阶段我们只能在这方面说非洲存在巨大的商机及发展潜力,但尚未打开局面。中国人到非洲开设医院、诊所、药房十分不易,数量有限,不少国家还是空白,近几年,中药对非洲的出口额也徘徊不前,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过低,引起商务部及各方的关注。
          
    为什么目前中国医药产品(西药和中药)对非出口很不理想?一些非洲国家尚不批准中国人设立诊所及药房,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医疗体系问题。非洲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因为历史上漫长的殖民因素,形成非洲国家沿袭了欧洲人的语言体系、法律体系、医疗体系等各种社会体系的既定事实,非洲的医疗体系基本采用西医药学理论,虽然卫生事业很落后,却有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及诊所,多数医生接受的是西医理论的教育。中医与西医的医疗体系不同,导致非洲有些国家对我国中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抱着一种怀疑态度。
        
    药品注册标准问题。非洲国家采用欧洲的医疗体系,遵循其宗主国药典,依照西药检验标准和程序检验药品,严重制约中药打进非洲市场,是中药进入主流医药市场的最大障碍。目前,我国出口非洲的中成药多是技术含量低、在临床中根本起不到主导作用的传统品种。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红花油、花露水、六神丸等疗效好、价格低的中国传统中药产品在非洲非常走俏,作为早期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物资进入,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喜爱的日常用药。惟一科技含量高的是我国的青蒿素,在非洲销售已有10年以上。因药品注册难度较大,我国出口的部分中药产品只冠以食品或保健品名义,间接进入非洲市场,无法在正规药店销售。
        
    对中医理论了解问题。中国与非洲相距甚远,非洲人缺乏熟悉中药的环境条件,认知有限,对中医理论不了解,因此给中药的推广带来难度。一些国家受西方影响较深,人们认同西药,对植物药的认识不深,大都认为植物药只能起保健作用,而没有治病功能。看来,开发非洲医药市场,仍将任重而到远。
        
    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医药市场的垄断、中医理论的深邃带来语言翻译上的不便、中药产品说明书不太适合非洲人要求,产品剂型也不符合国际植物药的惯例等,也是阻碍中国人开拓非洲医疗行业或中国医药产品进入非洲主流市场的组成原因。




     虽然上面列出不少不利因素,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有利的积极的方面,而且,情况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由于卫生状况相当落后,造成非洲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多数国家每万人拥有的医护人员数量、医院病床数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国民看病相当困难,医疗水平十分低下。非洲医药市场不仅短缺抗疟药物,也需要大量的抗生素、维生素、外科急救药品以及医疗器械。长期以来,非洲药品市场为西方国家医药公司所垄断,产品价格昂贵,常规药品和常用卫生器材的价格一般是中国的5倍左右,超出非洲患者的承受能力,迫使许多非洲国家将采购医疗卫生器材的目光转向中国,转向亚洲,这给我国医药工业开辟非洲市场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国人进军非洲医药行业,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开办医院、诊所和药房,实行“以医带药”的方式,开阔市场,促进中国医药出口。虽然还有部分非洲国家尚未向中国人敞开国门,这也意味宝藏有待发掘,谁先进入,谁最早获取丰厚的收益。阴忠起,祖籍山东肥城市,现为斯威士兰王国皇威中医药及保健品公司董事长,2000年1月初到斯威士兰开创中医药事业时,该国人民不知中医中药为何物。他积极向相关管理部门宣传中医药的原理和疗效,并通过关系向主管负责人介绍中医在南非、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几经周折终于心想事成,同年10月获准开设中医诊所和药房,6年后,他已成为斯威士兰同行业中规模最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华人代表人物,下设两家中医诊疗院及两家中国大药房,从中国直接进口药品、保健品等多达3000种,几年来估计治愈各种病患者多达6万例,同时在向斯威士兰人普及中华医药的理论知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加纳曾是英殖民地,受西方影响较深,认同西药,对药的检测标准依照英制标准。近年来,陆续有我国医生到加纳以中医诊所名义注册行医,并获得一定权利进口诊所需要的中药。中药在加纳越来越受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人们对植物药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现有6家中国医药公司在此注册经销中草药等品种,但中国药品进入加纳的主要途径通过欧洲代理转口,而抗疟药是加纳从中国主要的医药进口品种。南非是此行业中属于比较成功的典范,经过华人的努力,在约翰内斯堡建有中医诊所,获得当地政府及居民的认可。南非还成立有中医协会,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随着该国政府、医疗界对中医认识的不断加深,现已允许中医医师考取南非行医执照,获得合法地位,为促进中医药业在南部非洲的拓展起到了榜样作用。

    二,注意收集商业信息,以贸易、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进入非洲。中国的医疗器材厂或实力雄厚的医药公司可采用同非洲国家的有关单位开展合资或合作的形式,生产优质的器具和高附加值的药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