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励志]星云大师_宽心 >

第13章

[励志]星云大师_宽心-第13章

小说: [励志]星云大师_宽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谎崭ё糯蟮兀挥刑跫恢竿蛭锒运ǔ辏醯谜馐亲约河〉囊逦瘛!�
  佛经上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这个意思。 
  佛光菜根谭 
  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傲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 
  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嗔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 
  处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 
  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 
  涅槃之乐 
  涅槃,当下烦恼的止息。 
第52节:我找到了(1)   
  我找到了 
  希迁和尚10多岁就到曹溪,拜六祖慧能大师为师。不久六祖即将入灭,希迁问:〃您入灭后,弟子依靠谁呢?〃〃寻思去!〃六祖回答。 
  此后,希迁日日深思、打坐、参禅,有位长老见了,觉得奇怪,问道:〃怎么你老是沉思、打坐呢?〃〃师父入灭前曾吩咐我要寻思去啊!〃 
  长老笑道:〃师父是告诉你,在青原山有一位师兄,名'行思',要你参访师兄去!〃 
  于是希迁到了青原山,行思见希迁前来,问道:〃从哪里来?〃 
  〃从曹溪来!〃这一句话很要紧,等于是告诉行思说:我从师父那里来,你便是我的师兄。 
  〃你得什么来?〃行思又问。 
  〃未到曹溪也未失!〃希迁答。 
  〃既未得到什么,又何须到曹溪白走一趟呢?〃 
  〃但是,假如未至曹溪,又怎能知道自己未曾失去什么呢?〃 
  这是一则充满禅机的公案,如今提起还引人深思。记得几年前,台北公共汽车的车壁上曾经贴有一则广告,上写〃我找到了!〃这么一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什么呢? 
  首先,我想应该是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呢?在佛教中凡被称为真理的,都必须具备有三种条件:第一,普遍如是;第二,本来如是;第三,必然如是。 
  举个例子说,我会死,你也会死,人人都会死,古今中外的人有生都会有死,所以生死无常,合于普遍如是、本来如是、必然如是,因为生死无常就是世间的真理。就佛教因果论来说,什么因就招什么果,也是如此。因果遍于一切事理,因果便是真理。再如,为什么要吃饭呢?因为肚子饿。为什么要睡觉呢?因为疲倦。吃饭的结果,是饱了;睡觉的结果,是恢复精神了。连这最平常的吃饭、睡觉都在因果中,由此可见因果的普遍性、本来性、必然性。 
  佛教里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呢? 
  比如业感。人生之所以生生不息、轮回不休,乃是由于起惑、造业、受报的结果。人之所以有荣华富贵与贫贱困顿之差,也都是由于受到自业牵制的结果。并非什么神明所能赐与及主宰,真正能掌握命运的完全是我们自己。业的价值便是自己的行为决定一切。业的意义是非常自由平等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谁也改变不了。释迦牟尼佛当初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所彻悟的宇宙人生真理,便是觉悟了生命的轮回,体证了〃生命随业在流转〃、〃维系生命的力量是业力〃。 
  比如因缘。佛陀悟道,悟了什么道呢?是觉悟了宇宙人生,一切都在因缘、缘起当中。宇宙中的万法都仗缘而生起,一切法不能独自存在,有其一定相互存在的关系。我们生存世间,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要感谢因缘。譬如每餐所吃的饭来自于商人贩卖的米,商人贩卖的米又来自于农夫的耕种,农夫所播下禾苗种则需依赖阳光、空气、雨水、肥料……如此等等因缘的集合,才能成长!从这一粒小小的米中就包含了那么多人的血汗辛劳、那么多种的因缘条件,可知来之不易,难道我们不应为此而感谢吗?我们要搭车,要有司机的驾驶;要看电视,要有演艺人员的表演……宇宙之间事事物物皆是由因缘才能相互依存的,所以任何事物都值得我们铭谢再三!但是,因缘观不是知识论辩的范围之内,因缘必须要从修证中才能真正地体验,才能真正地了悟。 
  比如空性。一提到〃空〃,人们就会想到〃四大皆空〃,然而〃四大皆空〃还是〃有〃,有什么呢?有〃空〃的观念! 
  其次,我想应该找到大我的人生。光是为了自己,光是为了个人的物质生活庸庸碌碌地穿衣吃饭,如同衣架饭桶一样的人生就太没有意义了!所以要找到大我的人生,把我们的生命和一切众生相应成为一个共同的生命;把我们的生命扩大到世间之上,到处都有我们的生命,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到处都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若能把自私小我的藩篱拆除,则那光明朗朗的世界就能展现在眼前男女老少无所差别,你与我与他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我们生命的本体是一而不二,就算死亡来临也只死了肉体,死不了永恒的真我。 
第53节:我找到了(2)   
  当衣服破了,可换套新的衣服;身体坏了,同样可换个新的色身。这道理虽然相同,但当〃我〃搬家时,由于业力的不同,因而有住体面的高楼大厦与微贱的茅舍矮屋之差。唯生命的价值是不二不异。 
  懂了以上的道理,就能感到人生前途的无限光明,就能对未来的生命生起无穷的希望。这便是学佛给我们的真正受益。我们若能进一步追寻到佛法的真理,则更能感受到青青翠竹、绿色杨柳无非如来法身,潺潺流水、鸟啼莺叫皆是如来说法。此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是也。从前的禅师们有些闻打铁而开悟,有些见花落花开而见道,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什么?我找到了我自己!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什么?我找到了本来面目! 
  佛光菜根谭 
  关闭六根之贼,禁足妄想之心; 
  正观三毒魔军,清净身口意业; 
  了悟五蕴非有,不受烦恼缠缚; 
  如是实践之人,方为有道圣者。 
第54节:精神修持的好处(1)   
  精神修持的好处 
  时自在命自在;处自在心自在; 
  物自在舍自在;周遍自在业自在; 
  大小自在生自在;有无自在心自在; 
  动静自在信自在;深浅自在愿自在; 
  无碍自在法自在;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 
  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最主要是重视实践,也就是修持。《金刚经》有一句经文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说:〃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我觉得这两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有很深的涵义。将此二句经文演绎开来,即为: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相反,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譬如念佛是佛法,拜佛是佛法,诵经、打坐、布施、持戒全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你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时心里一直在打妄想,一直在起贪嗔痴,当你在行布施时一直抱着沽名钓誉的心,这时,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修养,我以为用佛教的方法来修炼精神不失为一种好的修行。修持有很多好处,我归纳为下列六种: 
  一、训练身心强健。 
  修持可以使身心强健。譬如拜佛,晨起拜佛,睡前拜佛,是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如饭后跑香,帮助消化,〃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又如朝山礼佛,一则可以接触大自然,舒展心胸,二则可以增长信心,广结善缘。 
  称名念佛,是修养心性的一种妙法。譬如等候公车时百无聊赖,与其为车久久不来而烦躁,不如静心念佛,毫无气恼。打坐、修观,亦是澄净思虑的最好方法。 
  信仰佛教,不可把它看成百宝灵丹。一般人的无理要求,是以为一有信仰就没有痛苦、没有死亡。其实,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的现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力量加强了,才可以无惧于生老病死之苦,如证果阿罗汉,一日一食,树下一宿,山林水边,逍遥自在。原因是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抵抗力增强,对于外在物质的缺乏、灾难苦恼等都能够忍受。若无修行,则心力脆弱,见到别人轿车洋房的生活,内心受不了诱惑,因此苦恼不堪。所以说修行可以令身心强健。 
  二、净化烦恼习气。 
  一个人的大小烦恼之多,如同恒河沙数,若没有修行则绝对无法对治。习气亦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欲净化这些习气,唯有修行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当你烦恼的时候,该怎么对治?诵经、拜佛、观想佛陀的慈容,或者高声念佛,借助佛的慈悲力来化除你的烦恼。当你拜佛时,专心一意,头虽然低下去,心灵却因此而升华。当你拜佛而获得法喜时,无明烦恼也因此而消失净尽。一个不懂得修行的人,当烦恼生起,无法自抑,因此大发脾气,与人争执,非但烦恼不能消除,反而旧恨未去,又添新愁。在《普门品》中,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修行可以获得很多益处。 
  三、蒙受三宝加护。 
  一个修行的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嘴巴不乱说,心里不乱想,身体不乱做坏事。当身口意三业清净时,即使三宝慈光不加被,本身亦会清净。何况做各种功德,修各种善行,人间天上都赞美了,三宝岂能不加护持呢?所谓〃得道者昌〃,一个善良的人尚能获天降祥瑞,何况一个修行的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曾感猿猴献果。唐朝善导大师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念至流汗,以表至诚。后来善导大师每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声百声,光明也是一样,旁人皆能见到。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说,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力的缘故。又说,如果面临伤害或杀害的时候,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地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些都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修行,随时都能获得三宝的加护。 
第55节:精神修持的好处(2)   
  四、常得人天尊敬。 
  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举止安详、语言慈和、富于慈悲心,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 
  佛住世时,大弟子须菩提在岩中宴坐,入定在空三昧的禅思中,那很深的功行感动了护法诸天。很多的天人出现在空中,散着天花,一朵朵色彩缤纷,都飘落在须菩提面前,并且合掌赞叹道:〃尊者!在世间上做人,有高远的名闻,有众多的财宝,并不让人觉得尊贵。即使那些国王、富豪,他们一样终日给烦恼欲望所囚。尊者!世间上真正尊贵的是如你这样的大修行者,你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伟大的须菩提,请接受我们天花的供养,我们向你顶礼,表示我们的敬意!〃 
  五、可以明心见性。 
  古时磨镜,若不经过一番琢磨,则镜子的亮光就显现不出来。越是上等的艺术品,所需的琢磨工夫越多。人类亦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空中的乌云覆住了太阳的亮光,唯有除去烦恼的乌云才能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