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

第32章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32章

小说: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治疗方法
  对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
  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
  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求件,让求治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
  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
  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级被称为冲动事件层次。治疗开始,首先让求治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愈来愈沉重,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肩变得愈来愈轻松。。。。。。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求治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报告SUD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求治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第三章 精神分裂
1.认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要想战胜它,就让我们先来认识它,看清它的真面目吧。。。。。。
  1.何谓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问题,导致不正常的思维、情感及行为的疾病。它是属于重性精神病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顾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系多发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0/10万,终生患病率为1%。我国现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约800万,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2.精神分裂症是由精神刺激引起的吗?
  精神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失业穷困等,精神创伤和重大生活事件均可诱发精神分裂症,这些精神刺激属于心理社会因素之一,心理负担重和心理社会应激多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
  3.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遗传确实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但不能算是决定性的因素。通过对本病患者的家系研究发现,双生子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患者一级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普遍型的遗传危险性高于特定型,父亲或母亲有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有13%~28。7%机率在一生中患上此病,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发病率为38。7%~68。1%。以上研究提示了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能存在着生物遗传因素。但这只说明有遗传素质的人易感性增高,而是否发病则由内外因素共同决定。现实生活中由遗传因素引发的只占所有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患者不必为害怕会遗传祸及后代而过分担心。
  4.精神分裂症与个性及环境有关吗?
  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有特殊的个性,如孤僻、少言、怕羞、敏感、多疑、懒散、沉溺于幻想等,这种个性偏离正常者称为分裂样人格障碍。有人提出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以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说精神分裂症与个性有一定关系。另外,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是否显现需决定于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影响。
  5.精神分裂症与年龄有关吗?
  青春期是一个内分泌系统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敏感。精神分裂症易发于这一时期,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6.精神分裂症是如何引起的?
  通常,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但还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某人会得精神分裂症而别人不会得精神分裂症。到目前为止,精神分裂症还未能确定病因,大体上是由生理及心理相互影响而成。在生理方面,主要有遗传因素及器质性因素,患病者的直系家属较普通人患病机会更高,尤其以孪生兄弟姐妹为最高;在器质性方面,研究发现患病者多有脑部功能失调及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在心理方面,主要是长期或急剧的压力(如天灾人祸等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往往是触发此病的诱因;另外也与其个性有关。
2.精神分裂的类别
  (1)单纯型:多在青少年时发病,起病缓慢,诱因不明显。可先有头疼、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等早期症状,逐渐对环境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懒散。与家人情感疏远,言语和动作缓慢减少,少有幻觉和妄想。预后多不良。
  (2)青春型: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缓慢,表现独僻怪异。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妄想荒谬,常有幻觉,表现古怪愚蠢、淘气、幼稚、变鬼脸等行为。此型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衰退较。
  (3)紧张型:青壮年起病。急性、亚急性起病居多。少数缓慢起病。早期精神不振、乏力、少动、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缄默不语,动作被动,出现典型的木偶型状态,或紧张兴奋状态出现,此型预后较好。
  (4)妄想型:发病较单纯型或青春型晚,起病多缓慢,常以敏感、多疑开始,如怀疑别人陷害他、议论他。常有各种妄想和幻觉,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作用妄想,及评论性幻听多见。情感不稳定,行为常受妄想幻觉支配,有时会有攻击、自伤行为。
3.哪些人容易患精神病
  目前对精神病的起因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精神刺激: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产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超过一定的限度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但一般认为,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个性素质:在同样的环境中,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质差、对精神刺激耐受力低的人易发病。通常情况下,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分自尊的人,不与人交往、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3)遗传因素: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人群,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愈高。此外,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性在发病因素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4)躯体因素:感染、中毒、颅脑外伤、肿瘤、内分泌、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这类疾病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而缓解。脑萎缩属于不可逆性疾病,由此引起的精神障碍也不易缓解。但应注意,精神障碍伴有的躯体因素,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些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则是以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诱因而存在。
4.精神剌激与精神疾病
  因为〃生气〃而出现精神异常的人在生活中并非少见,有关医学资料也表明,至少有一半左右的精神病人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科学家推测,生活事件引起精神疾病的生理心理机制,可能与神经介质有关。应激反应初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分泌量增多,并迅速达到顶点,然后又迅速降到正常基线以下(心理否定期),并维持相当长时间。正是由于这种变化,使得人的心理生理产生致病性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的失调,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进而发生精神疾病。
  精神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关系,即精神因素是疾病的直接原因,精神刺激一旦消除,精神症状也便随之消失,临床上称为〃心因性反应〃。另一种是互助关系,即精神因素只是诱发了精神疾病,没有精神刺激,患者也迟早会发病,精神因素只是加速了疾病的进程,且疾病一旦发生,便循着其本身的规律发展,不再与精神刺激有明显的联系。精神刺激消除后,疾病也不会痊愈。
  不管精神因素引起的是何类精神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减缓和消除精神疾病有利。生活事件发生后,如果及时采取预防心理治疗,予以安慰、劝导、鼓励或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使心理否定期尽快消除,即可使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这是预防精神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5.受剌激应不应进行心理疏导
  专家提醒市民,当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遭遇两次车祸以后,女孩雯雯出现烦躁、焦虑等症状,并最终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痛失重病胞弟,哥哥小刚长期内疚,结果罹患癔病性失语。昨日,记者从解放军463医院获悉,通过对600余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查访,医生发现六成以上的患者是由于遭受强烈刺激或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神病。专家表示,由于缺乏心理治疗,一些市民从心理障碍演变成心理疾患、甚至精神病。
  悲剧1
  两次车祸后女孩变癫狂
  今年23岁的雯雯(化名)曾经是一名健康、活泼的女孩,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当她立志求学、报答父母之际,两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