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

第3章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第3章

小说: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方治内伤之湿,不治外感之湿。若欲多服,去栀子。 



湿症门

瘅症

属性:此症虽因风寒湿而来,亦因身中元气之虚,邪始得乘虚而入。倘攻邪而不补正,则难愈矣。今于补正之中,佐以 
祛风寒湿之品,而瘅症失,方用∶ 
白术(五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一两) 柴胡(一钱) 附子(一钱) 半夏(一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湿症门

香港脚

属性:今人以五苓散去湿,亦是正理,然不能上升其气而尽去其湿也。必须提其气,而水乃散也。方用∶ 
黄 (一两)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薏仁(五钱) 芡实(五钱) 肉桂(一钱) 
白芍(五钱) 半夏(二钱) 防风(一钱) 柴胡(一钱) 陈皮(五分) 
水煎服。 
此方乃去湿之圣药。防风用于黄 之中,足以提气而去湿。又助之柴胡舒气,气升则水散。且有白术、茯 
苓、薏仁、芡实,俱是去湿之品,有不神效者乎? 
凡有湿者,均可以此方治之。 



郁结门

开郁

属性:如人头痛身热,伤风咳嗽,或心不爽,而郁气蕴于中怀;或气不舒,而怒气留于胁下;断不可用补药,方用∶ 
当归(三钱) 白芍(五钱) 柴胡(一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丹皮(一钱) 薄荷(一钱) 
半夏(二钱) 枳壳(一钱) 
水煎服。 
头痛,加川芎一钱;目痛,加蒺莉一钱、甘菊花一钱;鼻塞,加苏叶一钱;喉痛,加桔梗二钱;肩背痛,加 
枳壳一钱、羌活二钱;两手痛,加姜黄或桂枝一钱;两胁痛,倍柴胡、白芍;胸痛,加枳壳一钱;腹痛不可按者, 
加大黄二钱;按之而不痛者,加肉桂一钱。 



郁结门

舒肝

属性:治肝气方∶ 
当归(二钱) 白芍(钱二分酒炒) 焦白术(钱五分) 茯苓(钱五分) 柴胡(八分醋炒) 
生甘草(五分) 丹皮(一钱) 黑山栀(一钱) 炮姜(三分) 
水煎服。 



郁结门

关格

属性:怒气伤肝,而肝气冲于胃口之间,肾气不得上行,肺气不得下达,而成此症,以开郁为主,方用∶ 
白芍(三钱) 柴胡(一钱) 郁金(一钱) 荆芥(一钱) 苏子(一钱) 白芥子(一钱) 
甘草(五分) 茯苓(一钱) 花粉(一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平常,而有至理。盖肝气之郁,必用柴、 
芍以舒之。然过多则必阻而不纳,方中以此二味为君,而佐以郁金之寒散,芥子之去痰,天花粉之散结,甘草之 
和中,茯苓之去湿,气味和平,委婉易入,不争不战、相爱相亲,自能到门而疑关,不致扣关而坚壁也。 
x又方∶x 
用阴阳水各一碗,加盐一摄,打百余下起泡,饮之即吐而愈。凡上焦有痰,欲吐而不能吐者,饮之立吐。 
x又方∶x 
用生半夏为末,水丸,绿豆大,入鼻孔中,则必嚏喷不已,用水饮之立止。通治中风不语,及中恶、中鬼等 
症俱妙。 



脾胃病门

辨脾胃症

属性:凡人能食而不能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当宜补脾。而补脾尤宜补肾中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 
凡人不能食,食之而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也,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中之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 
世人一见不饮食,动曰脾胃病,殊不知胃之虚寒责之心,脾之虚寒责之肾,不可不辨也。 



脾胃病门

气虚胃虚

属性:凡人病气虚者,乃身体羸弱,饮食不进,或大便溏泄,小便艰涩。方用∶ 
人参(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泽泻(三钱) 车前子(一钱) 
水煎服。 
此方用人参为君者,开其胃气也。盖胃为肾之关,关门不开,则上之饮食不能进,下之糟粕不能化,必用人 
参以养胃土,茯苓、车前以分消水气也。〔且胃之性最喜温和而不喜湿,湿者必上壅而呕、下积而泄矣。今顺土之 
性而温补之,则饮食自进、而大小便安其位矣。〕 
或服此方而未愈,兼服八味丸,最能实大肠而利膀胱也。 



脾胃病门

气虚饮食不消

属性:饮食入胃,必须胃气充足,始能化糟粕而生津液。今饮食不消,气虚故也。方用: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三钱) 陈皮(五分) 神曲(五分) 黄 (三钱) 
麦芽(五分) 山楂(五粒) 炮姜(一钱) 
水煎服。 
伤面食,加萝卜子。有痰,加半夏、白芥子各一钱。咳嗽,加苏子一钱、桔梗二钱。伤风,加柴胡二钱。夜卧 
不安,加炒枣仁二钱。胸中微痛,加枳壳五分。 
方内纯是开胃之品,又恐消食难消,更加消导之味,则饮食化而津液生矣。 



脾胃病门

倒饱中满

属性:气虚不能食,食则倒满。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三分) 山药(三钱) 萝卜子(一钱) 
薏仁(五钱) 芡实(五钱) 
水煎服。 
下喉虽则微胀,入腹渐觉爽快。 



脾胃病门

胃气虚寒

属性:心肾兼补,治脾胃两虚者固效矣。若单是胃之虚寒,自宜独治心之为妙。方用∶ 
人参(一两) 白术(三两) 茯神(三两) 山药(四两) 半夏(三两) 菖蒲(五钱) 远志(一两) 
白芍(二两) 枣仁(五钱) 莲子(三两) 白芥子(四钱) 良姜(五钱) 附子(三钱) 
蜜丸,每日滚水送下三钱。 
〔此方补心火并疏肝气,内加附子、良姜,以助火热之气,心火足,自然生胃土;胃土足,饮食自然能进而无 
害矣。〕 



脾胃病门

健脾丸

属性:炒白术(二两半) 莲子(二两半) 炒山药(二两半) 山楂(二两半) 芡实(一两) 茯苓(一两) 
以上六味,俱饭上蒸晒两次,加神曲五钱,白芍五钱,白色大米虫五钱,陈皮二钱,泽泻二钱,蜜丸,空心 
米饮送下二、三钱,宜常服。 
如瘦极成疳,加芦荟三钱、杜仲二钱。如泄泻,加白果煨三钱。如内热口干,大便结,加黄连二钱姜炒。如 
潮热,加柴胡三钱。如骨蒸,加地骨皮五钱。如有虫,加使君子三钱。如肚腹胀大。大便闭塞,肠鸣作响,加槟 
榔五分、木香一钱。 



脾胃病门

大健脾丸方

属性:焦白术(三两) 人参(一两) 扁豆(一两) 莲子(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山药(一两) 芡实 
(二两半) 陈皮(二两) 神曲(二两) 山楂(二两) 薏苡仁(三两) 麦芽(一两半) 黄连(三两半) 
泽泻(四钱) 藿香(五钱) 桔梗(五钱) 
炙甘草(五钱) 白 蔻(四钱) 
蜜丸,每日早晚米饮送下。 





脏治法门

属性:脏治者,五脏中有病而治之者也。脏有五,治法惟三∶脾肺同一治,肾肝同一治,心肾同一治也。 



脏治法门

肺脾双亏

属性:(肺气之伤,必补脾气;脾气既伤,肺气亦困;故补肺必须补脾,补脾必须补肺也。)如人咳嗽不已,吐泻 
不已,此肺脾之伤也。人以为咳嗽宜治肺,吐泻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于脾气之衰,斡旋之令不行,则上为咳嗽 
矣。吐泻由于肺气之弱,整肃之令不行,则上吐而下泻矣。方用∶ 
人参(一钱) 麦冬(三钱) 茯苓(三钱) 柴胡(一钱) 神曲(五分) 车前子(一钱) 薏苡仁(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此方乃治肺、治脾之药,合而用之,咳嗽、喘病之尽除,呕吐、泻症之各去,所谓一方而两用之也。 



脏治法门

肾肝两虚

属性:肾肝同治者,肾水亏不能滋肝木,则肝木抑郁而不舒,必有两胁饱闷之症。肝木郁不能生肾中之火,则肾水 
日寒,必有腰背难于俯仰之症。〔故补肝必须补肾中之水;补肾中之水又不可不补肝木。倘补肝而不补肾,则胁 
痛何以顿除?补肾而不补肝,则腰脊何以立愈?〕 
方用∶ 
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当归(五钱) 白芍(五钱) 柴胡(二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 
此方熟地、山萸,补肾之药;当归、白芍、柴胡、肉桂,补肝之品。既云平肝补肾,似乎用药不宜有轻重, 
今补肝之品多于补肾者何也?盖肾为肝之母,肝又为命门之母也,岂有肝木旺而不生命门之火者哉?〔命门是一 
身主宰,当生五脏之气,不宜为五脏所生。然而五脏叠为生克,肝既是木,岂有木不能生命门之火乎?此有至理存焉, 
愿世人勿惊为创说奇闻,而疑为不可执之以治病也。〕 



脏治法门

心肾不交

属性:肾;水脏也。心,火脏也。是心、肾二经为仇敌,似乎不宜牵连而一治之。不知心,肾虽相克而实相须,无 
心之火则成死灰,无肾之水则成冰炭。心必得肾气以滋养,肾必得心火而温暖。如人惊惕不安,梦遗精泄,岂非 
心肾不交乎?人以惊惕不安为心之病,我以为肾之病;人以梦遗精泄为肾之病,我以为心之病。非颠倒也,实有 
至理焉。方用∶ 
熟地(五两) 山萸(三两) 山药(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五两) 芡实(五两) 茯神(三两) 
菖蒲(一两) 炒枣仁(三两) 远志(一两) 五味子(一两) 麦冬(三两) 柏子仁(三两) 
蜜丸,早晚温水送下五钱。 
此方之妙,治肾之药少于治心之味。盖心君宁静,肾气自安,肾气既安,何至心动?此治心正所以治肾,而治 
肾正所以治心也,所谓心肾相根据。 



两病同治门

便血又尿血

属性:血分前后,便血出于后阴,尿血出于前阴,最难调治,然总之出血于下也。方用∶ 
生地黄(一两) 地榆(五钱) 
水煎服,二症俱愈。 
盖大小便虽各有经络,而其源同,因膀胱之热而来也。生地、地榆俱能清膀胱之热,一方而两用之,盖分之 
中又有合也。 



两病同治门

腰痛又头痛

属性:腰痛又头痛,上下相殊也,如何治之?治腰乎、治头乎?谁知是肾气不通乎?盖肾气上通于脑,而脑气下达于 
肾,上下虽殊,而气实相通。法当用温补之药,以大益其肾中之阴,则上下之气通矣。方用∶ 
熟地(一两) 杜仲(五钱) 麦冬(五钱) 北五味(二钱) 
水煎服,一剂即愈。 
方内熟地、杜仲,肾中之药也,腰痛是其专功。今并头痛而亦愈者,何也?盖头痛乃肾气不上达之故,用熟地 
补肾之味,则肾气旺而上通于脑,故腰不痛而头亦不痛矣。〔合中有分,分中又有合也〕。 



两病同治门

遗精又健忘

属性:遗精,下病也。健忘,上病也。何以分治之而咸当乎?方用∶ 
人参(三两) 莲须(二两) 芡实(三两) 熟地(五两) 山药(四两) 麦冬(三两) 五味子(一两) 
生枣仁(三两) 远志(一两) 石菖蒲(一两) 当归(三两) 山萸(三两) 柏子仁(一两) 
蜜丸,每日服五钱,白水下。 
〔此方乃治健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