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心法要诀 >

第7章

外科心法要诀-第7章

小说: 外科心法要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应效,诚疮科之要药也。 
南星 陈皮 苍术(各二斤) 黄柏(五斤) 姜黄(五斤) 甘草(二斤) 白芷(五斤) 
上白天花粉(十斤) 浓朴(二斤) 大黄(五斤) 
上十味共为咀片,晒干磨三次,用细绢罗筛,贮瓷罐,勿泄气。凡遇红赤肿痛,发 
热未成脓者,及夏月时,俱用茶清同蜜调敷。 
如欲作脓者,用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 
证,俱用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所生,皮肤亢热,色亮游走不定,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 
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证,俱用大蓝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汤泼火烧, 
皮肤破烂,麻油调敷。以上诸引调法,乃别寒热温凉之治法也。 
【方歌】如意金黄敷阳毒,止痛消肿实良方,南陈苍柏姜黄草,白芷天花朴大黄。 
x五龙膏x 此膏治痈疽阴阳等毒,肿痛未溃者,敷之即拔出脓毒。 
五龙草(即乌蔹。详《本草纲目》蔓草部。俗名五爪龙,江浙多产之) 金银花 草 
车前草(连根叶) 陈小粉(各等分) 
上四味俱用鲜草叶,一处捣烂,再加三年陈小粉,并飞盐末二三分,共捣为稠糊。遍 
敷疮上,中留一顶,用膏贴盖,避风为主。若冬月草无鲜者,预采蓄下,阴干为末,用陈 
米醋调敷,一如前法并效。如此方内五龙草,或缺少不便,倍加 草亦效。 
【方歌】五龙膏用拔脓毒,平剂五龙草银花, 草车前俱捣烂,小粉飞盐搅糊搽。 
x四虎散x 此散治痈疽肿硬,浓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者,宜用此方。 
草乌 野狼毒 半夏 南星(各等分) 
上四味为细末,用猪脑同捣,遍敷疮上,留顶出气。 
【方歌】四虎散敷阴疽痈,顽肿不痛治之平,浓似牛皮难溃腐,草乌野狼毒夏南星。 
x真君妙贴散x 此散治痈疽诸毒,顽硬恶疮,散漫不作脓者,用此药敷之,不痛者即 
痛,痛者即止。如皮破血流,湿烂疼苦,天泡火丹,肺风酒刺等证,并用之皆效。 
荞面(五斤) 明净硫黄(为末,十斤) 白面(五斤) 
上三味,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赶成薄片微晒,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 
用。临时研细末,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者,用麻油调敷。天泡、火丹、酒刺者, 
用靛汁调搽并效。 
【方歌】真君妙贴硫二面,水调顽硬不痛脓,油调湿烂流血痛,靛汁泡丹酒刺风。 
x二青散x 此散治一切阳毒红肿,疼痛 热等证,未成者即消。 
青黛 黄柏 白蔹 白薇(各一两) 青露(即芙蓉叶,三两) 白芨 白芷 水龙骨(即多年 船 
旧油灰) 白鲜皮(各一两) 天花粉(三两) 大黄(四两) 朴硝(一两) 
上十二味为末,用醋、蜜调敷。已成者留顶,未成者遍敷。 
【方歌】二青散用敷阳毒,肿痛红热用之消,黛柏蔹薇青露芨,芷龙鲜粉大黄硝。 
x坎宫锭子x 此锭子治热毒肿痛, 赤诸疮,并搽痔疮最效。 
京墨(一两) 胡黄连(二钱) 熊胆(三钱) 麝香(五分) 儿茶(二钱) 冰片(七分) 
牛黄(三分) 
上七味为末,用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取汁,酽醋各少许,相和药成锭。 
用凉水磨浓,以笔蘸涂之。 
【方歌】坎宫锭子最清凉,热肿诸疮并痔疮,京墨胡连熊胆麝,儿茶冰片共牛黄。 
x离宫锭子x 此锭子治疔毒肿毒,一切皮肉不变,漫肿无头,搽之立效。 
血竭(三钱) 朱砂(二钱) 胆矾(三钱) 京墨(一两) 蟾酥(三钱) 麝香(一钱五分) 
上六味为末,凉水调成锭,凉水磨浓涂之。 
【方歌】离宫锭治诸疔毒,漫肿无头凉水涂,血竭朱砂为细末,胆矾京墨麝蟾酥。 
x白锭子x 此锭专敷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包恶毒,及耳痔、耳挺等证。 
白降丹(即白灵药,四钱) 银黝(二钱) 寒水石(二钱) 人中白(二钱) 
上四味,共为细末,以白芨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每用以陈醋研敷患处,如干再上, 
自能消毒。 
【方歌】白锭专敷初起毒,痈疽疔肿与痰包,降丹银黝人中白,寒水白芨醋研消。 
x蝌蚪拔毒散x 此散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敷之神效。 
寒水石(研极细末) 净皮硝(研极细末) 川大黄(研极细末,各等分) 蛤蟆子(初夏时,河内 
有蝌蚪成群,大头长尾者捞来,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化成水) 
上用蝌蚪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瓷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 
【方歌】拔毒散治无名毒,火毒瘟毒俱可施,寒水硝黄蝌蚪水,浸干药末水调之。 
x二味拔毒散x 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 
明雄黄 白矾(各等分) 
上二味为末,用茶清调化,鹅翎蘸扫患处。痒痛自止,红肿即消。 
【方歌】二味拔毒消红肿,风湿诸疮痛痒宁,一切肌肤疥痱疾,雄矾为末用茶清。 
x回阳玉龙膏x 此膏治痈疽阴疮,不发热,不 痛,不肿高,不作脓,及寒热流注,冷 
痛痹风,香港脚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鹤膝风等证。但无肌 
热者,一概敷之,俱有功效。 
军姜(炒,三两) 肉桂(五钱) 赤芍(炒,三两) 南星(一两) 草乌(炒,三两) 
白芷(一两) 
上六味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 
【方歌】回阳玉龙阴毒证,不热不疼不肿高,军姜桂芍星乌芷,研末须将热酒调。 
x冲和膏x 此膏治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宜用此膏敷之。能行气疏风,活 
血定痛,散瘀消肿,祛冷软坚,诚良药也。 
紫荆皮(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白芷(三两) 赤芍(炒,二两) 石菖蒲(一两五钱) 
上五味共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 
【方歌】冲和发背痈疽毒,冷热相凝此药敷,行气疏风能活血,紫荆独芷芍菖蒲。 
x铁桶膏x 此膏治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疮不收束者,宜用此药围敷。 
胆矾(三钱) 铜绿(五钱) 麝香(三分) 白芨(五钱) 轻粉(二钱) 郁金(二钱) 
五倍子(微炒,一两) 明矾(四钱) 
上八味共为极细末,用陈米醋一碗,杓内慢火熬至一小杯,候起金色黄泡为度,待 
温,用药末一钱,搅入醋内,炖温,用新笔涂于疮根周遭,以棉纸覆盖药上,疮根自生 
绉纹,渐收渐紧,其毒不致散大矣。 
【方歌】铁桶膏收毒散大,周遭敷上束疮根,胆矾铜绿及轻粉,五倍明矾麝郁金。 
x乌龙膏x 此膏治一切诸毒,红肿赤晕不消者,用此药敷上,极有神效。 
木鳖子(去壳,二两) 草乌(半两) 小粉(四两) 半夏(二两) 
上四味于铁铫内,慢火炒焦,黑色为度,研细,以新汲水调敷,一日一换,自外向里 
涂之,须留疮顶,令出毒瓦斯。 
【方歌】乌龙膏用治诸毒,赤晕能收治肿疡,木鳖草乌小粉夏,凉水调敷功效良。 
x神效千捶膏x 此膏专贴疮疡、疔毒初起,贴之即消。治瘰 连根拔出,大人 疮,小 
儿拱头等证,并效。 
土木鳖(去壳,五个) 白嫩松香(拣净,四两) 铜绿(研细,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蓖麻子(去壳,七钱) 巴豆肉(五粒) 杏仁(去皮,一钱) 
上八味合一处,石臼内捣三千余下,即成膏;取起浸凉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 
捻成薄片,贴疮上用绢盖之。 
【方歌】千捶膏贴诸疔毒,瘰 疮 拱头,木鳖松香铜乳没,蓖麻巴豆杏仁投。 
x马齿苋膏x 马齿苋性味清凉,能解诸毒。今用此一味,或服或敷,甚有功效,所治诸证列后∶ 
一、治杨梅遍身如癞,喉硬如管者,取苋碗粗一握,酒水煎服出汗。 
一、治发背诸毒,用苋一握,酒煎或水煮,冷服出汗,再服退热去腐,三服即愈。并杵苋敷之。 
一、治多年顽疮、 疮,疼痛不收口者,杵苋敷之,取虫。一日一换,三日后腐肉已 
尽,红肉如珠时,换生肌药收口。 
一、治面肿唇紧,捣汁涂之。 
一、治妇女脐下生疮,痛痒连及二阴者,用苋四两,青黛一两,研匀敷之。 
一、治湿癣白秃,取锻石末炒红,用苋汁熬膏,调匀涂之。 
一、治丹毒,加蓝靛根,和捣敷之。 
【方歌】马齿苋膏只一味,杨梅发背服敷之,顽疮面肿捣汁用,妇女阴疮共黛施,湿癣白秃加灰末, 
丹毒蓝根相和宜。 

卷二
溃疡主治类方
属性:x四君子汤x 
人参 茯苓 白术(土炒,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四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四物汤x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酒洗,三钱) 白芍(炒,二钱) 地黄(三钱) 
上四味,水煎服。 
x八珍汤x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炒,一钱) 地黄(一钱) 
上八味,水煎服。 
x十全大补汤x 
于八珍汤内加黄 、肉桂,水煎服。 
x人参养荣汤x 
于十全大补汤内去川芎,加陈皮、远志、五味子,水煎服。 
x内补黄 汤x 
于十全大补汤内去白术,加远志、麦门冬,水煎服。 
【按】四君子汤,补气不足者也。四物汤,补血不足者也。八珍汤,双补血气不足者也。十全大补汤, 
大补气血诸不足者也。人参养荣汤,去川芎者,因面黄血少,加陈皮以行气之滞,五味子以收敛气血, 
远志以生心血也。内补黄 汤,治溃疡口干,去白术者,避其燥能亡津也,加远志、麦冬者,以生血生 
津也。如痛者,加乳香、没药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消硬也。以上诸方,凡痈疽溃后诸虚者, 
悉准于此,当随证酌用之。 
【方歌】四君参苓白术草,四物芎归芍地黄,二方双补八珍是,更加 桂十补汤。荣 
去芎加陈远味,内去术加远冬良,痛甚乳没硬穿皂,溃后诸虚斟酌方。 
x异功散x 
人参(二钱) 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 甘草(炙,五分) 陈皮(五分) 
上五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理中汤x 
人参(二钱) 白术(土炒,三钱) 干姜(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四味,水煎服。 
x六君子汤x 
人参(二钱) 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 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制,一钱五分) 
上六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香砂六君子汤x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一钱) 甘草(炙,五分) 藿香(或木香,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制,一钱五分) 砂仁(五分) 
上八味,姜三片,水煎服。 
【按】四君子汤加陈皮,名异功散,溃后脾虚气滞者宜之。四君子汤减茯苓,加干姜, 
名曰理中汤,溃后脾虚寒滞者宜之。盖气虚则阳虚,阳虚生寒,故于补气药中,加温热 
之味也。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溃后气虚,有痰者宜之。六君子汤加藿 
香(或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溃后, 
胃虚痰饮呕吐者宜之。无痰饮气虚,呕逆甚者,加丁香、沉香。溃后,气虚有寒,加肉 
桂、附子。溃后泻者,加诃子、肉豆蔻。肠滑不固,加罂粟壳。食少咳嗽者,加桔梗、 
麦冬、五味子。渴者加干葛。伤食脾胃虚弱,加山楂、神曲、谷芽(或麦芽)。此皆溃后气 
不足者,以四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也。 
【方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