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心法要诀 >

第5章

外科心法要诀-第5章

小说: 外科心法要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以湿纸覆其上,视其先干处,置蒜片灸之。两三处先干,两三处齐灸之。有一点白 
粒如粟,四围红肿如钱者,即于白粒上灸之。若疮势大,日数多者,以蒜捣烂,铺于疮上, 
艾铺蒜上灸之。蒜败再易,以知痛甚为效。凡痈疽流注、鹤膝风,每日灸二三十壮。痈疽 
阴疮等证,艾数必多,宜先服护心散,以防火气入内。灸小儿,先将蒜置大人臂上,燃 
艾候蒜温,即移于小儿毒上,其法照前。经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 
不通则卫气从之,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则肉腐为脓。盖毒原本于火,然与外 
寒相搏,故以艾火、蒜灸之,使开结其毒,以移深居浅也。 
x黄蜡灸法x 
凡痈疽、发背、恶疮、顽疮,先以湿面随肿根作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如井口形, 
勿令渗漏,圈外围布数重,防火气烘肤,圈内铺蜡屑三四分浓,次以铜漏杓盛桑木炭火, 
悬蜡上烘之,令蜡化至滚,再添蜡屑,随添以井满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度、 
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去火杓,即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冷起蜡,蜡底之色青 
黑,此毒出之征也。如漫肿无头者,亦以湿纸试之,于先干处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消, 
已成者二三次即溃。疮久溃不敛,四围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蜡从孔入,愈深愈妙, 
其顽腐瘀脓尽化,收敛甚速。 
x附子饼灸法x 
生川附子为末,黄酒合作饼如三钱浓,安疮上以艾壮灸之,每日灸数壮,但令微热,勿 
令疼痛。如饼干,再易饼灸之,务以疮口红活为度。治溃疡气血俱虚,不能收敛,或风 
寒袭之,以致血气不能营运者,实有奇验。 
x豆豉饼灸法x 
痈疽发背,已溃未溃,用江西淡豆豉为末,量疮大小,黄酒合作饼,浓三分,置患 
处灸之,饼干再易饼。如已有疮孔,勿覆孔上,四布豉饼,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热,勿 
令肉破,如热痛急易之。日灸三度,令疮孔出汗即瘥。 
x蛴螬灸法x 
疳 恶疮,诸药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 
七枚,无不效者。 
x麦冬粳米饮x 
此方治痈疽阴疮,法当艾灸,或灸太过者,或阳疮不应灸而误灸者,以致火毒入里, 
令患者头项浮肿,神昏痰涌,吁吁作喘,急服此药,以清解火毒甚效。 
麦门冬(去心) 粳米(各三钱) 
水二盅,煎一盅,徐徐热服。 
【方歌】麦冬粳米各等分,能医灸后头项肿,神昏痰涌作喘声,水煎徐徐功最勇。 

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
痈疽烙法歌
属性:烙针二枚须一样,箸大头圆七寸长,捻时蘸油烧火上,斜入向软烙斯良。一烙不透 
宜再烙,脓水流出始安康。再用纸捻入烙口,外贴膏药古称强。此法今时不常用,惟恐患 
者畏惊惶。今时多用阳燧锭,代火针烙实奇方。 
【注】痈疽流注,经久不消,内溃不痛,宜用火针烙之。二枚一样,形如箸粗,头圆, 
长七寸。捻时蘸香油炭火上烧红,于疮头近下斜入,向软处烙之。一烙不透再烙,必得 
脓水不假手按流出,方用绵纸撮捻如绳状,随深浅捻入烙口,余纸分开,外贴膏药,此古 
法也,今罕用之。盖恐患者惊惧,故以阳燧锭代之。 
x阳燧锭x 
蟾酥(末) 朱砂(末) 川乌(末) 草乌(末,各五分) 直僵蚕(末,一条) 
以上共和匀,用硫黄一两五钱,置杓内,微火炖化;次入前蟾酥等末,搅匀;再入当 
门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搅匀;即倾入湿瓷盘内,速荡转成片,俟冷取收瓷罐内。用 
时取甜瓜子大一块,要上尖下平,先用红枣肉擦灸处,粘药于上,用灯草蘸油,捻火 
药锭上,灸五壮或七壮、九壮毕,即饮米醋半酒盅。候起小 ,用线针串破,出黄水些 
须,贴万应膏,其毒即消。如风气痛,用箸子于骨缝中按之,酸痛处以墨点记,灸之。 
再诸疮初起,于肿处各灸三五壮,立瘥。 
【方歌】阳燧锭灸寒肿疮,朱砂二乌僵硫黄,火炼加蟾共冰麝,乘热倾出成片良。 

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
神灯照法歌
属性:痈疽轻证七日时,神灯照法最相宜,未成自消已成溃,即发即腐实称奇。油浸灼火 
周遭照,初用三根渐加之,照后敷药贴患上,有脓汤洗不宜迟。 
【注】凡痈疽轻证,初起七日前后,神灯照法最宜。能使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不 
起发者即起发,不腐者即腐,实有奇验。将神灯照麻油浸透,用火点着,离疮半寸许,自 
外而内,周遭徐徐照之,火头向上,药气入内,毒瓦斯随火解散,自不致内侵脏腑。初用 
三根,渐加至四五根,候疮势渐消时,仍照之。但照后即用敷药,围敷疮根,比疮晕大 
二三分为率。疮口用万应膏贴之。如干及有脓,用猪蹄汤润洗之。如已溃,大脓泻时,不 
必用此照法。 
x神灯照法方x 
朱砂 雄黄 血竭 没药(各二钱) 麝香(四分) 
共为细末,每用三分。红绵纸裹药搓捻,长七寸,麻油浸透听用。 
【方歌】神灯照法功速急,麝没雄朱血竭 
宜,为末纸裹麻油润,火点熏疮火毒离。 

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
桑柴火烘法歌
属性:痈疽初起肿且疼,重若负石不溃脓,桑柴烘法能解毒,止痛消肿有奇功。新桑树根 
劈条用,木枝长有九寸零,劈如指粗一头燃,吹灭用火患处烘。片时火尽宜再换,再用三 
四枝方灵,每日须烘二三次,肿溃腐脱新肉生。 
【注】凡痈疽初起肿痛,重若负石,坚而不溃者,桑柴烘之,能解毒止痛,消肿散瘀, 
毒水一出,即能内消。若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助阳气,散瘀毒,生 
肌肉,移深居浅,实有奇验。法用新桑树根,劈成条,或桑木枝,长九寸,劈如指粗,一 
头燃着吹灭,用火向患处烘片时,火尽再换。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二三次,以知热、肿 
溃、肉腐为度,此古法也。但桑柴火力甚猛,宜用于未溃之先,可以生发阳气,速溃速腐。 
若已溃之后,或疮口寒,或天气寒,或肌肉生迟者,亦须烘之,使肌肉常暖。法以桑木 
烧作红炭,以漏杓盛之,悬患上,自四围烘至疮口,或高或低,总以疮知热为度。每日 
烘后,再换敷贴之药。盖肌肉遇暖则生,溃后烘法,亦疡科所不可缺也。 

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
牛胶蒸法歌
属性:痈疽发背痔漏疮,牛胶蒸法最相当。熬稠摊纸贴患上,醋煮软布热蒸良。温易疮痒 
脓出尽,洗法胶纸贯众汤。 
【注】痈疽、发背、痔漏、恶疮、 疮、久顽不敛等疮,用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 
所,摊浓纸上,每剪一块贴疮口。次用酽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蒸之,稍温再易, 
蒸至疮痒脓出至尽。预用贯众二两,煎汤热洗,去胶纸,外用膏药贴之。次日照前蒸洗, 
直至脓尽疮干为度。 

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
药筒拔法歌
属性:痈疽阴证半月间,不发不溃硬而坚,重如负石毒脓郁,致生烦躁拔为先,铍针放孔 
品字样,脓鲜为顺紫黑难。 
【注】痈疽阴证,十五日前后,疮不起发,脓至深不能外溃,疮势坚硬,重如负石,毒 
脓内溃好肉,致生烦躁。宜用药筒拔法为先,令毒脓得门路而出。预将竹筒药水煮热;次 
用铍针置疮顶一寸之内,品字样放开三孔,深一寸或半寸,量疮之高下,取竹筒乘热合于 
疮孔上,拔出脓血,红黄鲜明者,为顺证,易治;若脓血紫黑者,为败证,难治。 
x煮竹筒方x 
羌活 独活 紫苏 蕲艾 菖蒲 白芷 甘草(各五钱) 连须葱(二两) 
水十碗,熬数滚听用。次用鲜嫩竹一段,长七寸,径口一寸半,一头留节,刮去青皮, 
浓约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之,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滚,将药水锅置患人榻前, 
取筒倾去药水,乘热急合疮顶针孔上,按紧自然吸住。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杉木塞子, 
其筒易落,外用膏药盖贴,勿令受风。脓血不尽,次日再煮,仍按旧孔再拔,治阴疮挤 
脓不受疼之良法也,勿忽之。如阳疮,则不必用此法,恐伤气血,慎之。 
【方歌】药水煮筒有奇能,令疮脓出不受疼,菖苏羌独艾芷草,整葱竹筒水煮浓。 

卷二
肿疡主治类方
属性:x仙方活命饮x 此方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化脓生 
肌,散瘀消肿,乃疮痈之圣药,诚外科之首方也,故名之曰“仙方活命饮”。 
穿山甲(炒,三大片) 皂刺(五分) 归尾(一钱五分) 甘草节(一钱) 金银花(二钱) 
赤芍药(五分)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花粉(一钱) 防风(七分) 贝母(一钱) 
白芷(一钱) 陈皮(一钱五分) 
上十三味,好酒煎服,恣饮尽醉。 
【方歌】仙方活命饮平剂,疮毒痈疽俱可医,未成即消疼肿去,已成脓化立生肌。穿 
山皂刺当归尾,草节金银赤芍宜,乳没天花防贝芷,陈皮好酒共煎之。 
x神授卫生汤x 此方治痈疽发背,疔疮对口,一切丹瘤恶毒诸证。服之宣热散风,行 
瘀活血,消肿解毒,疏通脏腑,乃表里两实之剂,功效甚速。 
皂角刺(一钱) 防风(六分) 羌活(八分) 白芷(六分) 穿山甲(炒,六分) 
连翘(六分) 归尾(一钱) 乳香(五分) 沉香(六分) 金银花(一钱) 石决明(六 
分) 天花粉(一钱) 甘草节(一钱) 红花(六分) 大黄(酒拌,炒,二钱) 
上十五味,水二碗,煎八分。病在上部,先饮酒一杯后服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一杯, 
以行药力。 
如气虚便利者,不用大黄。 
【方歌】神授卫生表里剂,痈疽诸疮恶毒良,行瘀活血兼消肿,表里疏通实剂方。皂 
刺防风羌芷甲,连翘归尾乳沉香,金银石决天花粉,甘草红花共大黄。 
x清热消风散x 此方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无表无里,故外不恶寒,内不便秘, 
惟红肿 痛,高肿有头者,宜服此药以和解之也。 
皂角刺(一钱) 防风(五分) 陈皮(一钱) 连翘(去心,一钱) 花粉(五分) 
柴胡(一钱) 黄芩(五分) 川芎(五分) 白芍(五分) 甘草(五分) 当归(五分) 黄 
(一钱) 金银花(五分) 苍术(炒,一钱) 红花(一钱) 
上十五味,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清热消风无表里,痈疽诸毒和解方,皂刺防风陈翘粉,柴芩芎芍草 当,银 
花苍术红花入,妇女还加香附良。 
若妇人加香附子,用童便炒。 
x乳香黄 散x 此方治痈疽发背诸毒,疔疮疼痛不可忍者,乃气虚不胜毒之故也。服 
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不用刀砭,恶肉自脱。并治打扑损伤,筋骨疼痛之证。 
当归(一钱) 白芍(炒,一钱) 人参(一钱) 生黄 (一钱) 川芎(一钱) 熟地(一钱)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陈皮(一钱) 粟壳(去筋膜,蜜炙,一钱) 甘草节(一钱) 
上水二盅,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方歌】乳香黄 治气弱,痈疽诸毒痛难当,未成即消已成溃,归芍参 芎地黄,乳 
没粟陈甘草节,更医打扑筋骨伤。 
x内疏黄连汤x 此方治痈疽阳毒在里,火热发狂发热,二便秘涩,烦躁呕哕,舌干口 
渴饮冷等证,六脉沉数有力者,急宜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