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心法要诀 >

第42章

外科心法要诀-第42章

小说: 外科心法要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防风通灵散x(见头部秃疮)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x二味拔毒散x(见肿疡门) 

卷十三发无定处(中)
枯筋箭
属性:枯筋箭由肝失荣,筋气外发赤豆形,破突筋头如花蕊,或系或灸便成功。 
【注】此证一名疣子,由肝失血养,以致筋气外发。初起如赤豆,枯则微槁,日久 
破裂,钻出筋头,蓬松枯槁,如花之蕊,多生于手足胸乳之间。根蒂细小者,宜用药线 
齐根系紧,七日后其患自落,以月白珍珠散掺之,其疤收敛,根大顶小者,用铜钱一文 
套疣子上,以草纸穣代艾连灸三壮,其患枯落,疣形若大,用草纸蘸湿,套在疣上灸之。 
r枯筋箭图p04…34a247。bmpr 
x药线x(见臀部痔疮) 
x月白珍珠散x(见溃疡门)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疥疮
属性:疥疮干湿虫砂脓,各经蕴毒风化成,治论上下分肥瘦,清风利湿兼杀虫。 
【注】此证有干、湿、虫、砂、脓之分,其形虽有五种,总由各经蕴毒,日久生火, 
兼受风湿,化生斯疾,或传染而生。凡疥先从手丫生起,绕遍周身,瘙痒无度。如肺经 
燥盛,则生干疥,瘙痒皮枯,而起白屑;如脾经湿盛,则生湿疥, 肿作痛,破津黄水, 
甚流黑汁;如肝经风盛,则生虫疥,瘙痒彻骨,挠不知疼;如心血凝滞,则生砂疥,形 
如细砂, 赤痒痛,抓之有水;如肾经湿热,则生脓窠疥,形如豆粒,便利作痒,脓清淡 
白;或脾经湿盛,亦生脓窠疥,但顶含稠脓,痒疼相兼为异。疥虽有余之证,而体虚之人 
亦生,以便秘为实,便利为虚。亦有虚而便燥者,如风秘则便燥,血分枯燥则便涩。又 
在疮形色重色淡,及脉息之有力、无力辨之。初起有余之人,俱宜防风通圣散服之,虚者 
服荆防败毒散透发之。及情势已定,则无论 
虚实,干疥服消风散,湿疥服苍术膏,虫疥服芦荟丸,砂疥服犀角饮子,脓窠疥服秦艽 
丸,经久不愈血燥者,服当归饮子。外治∶干疥者,擦绣球丸;湿者,擦臭灵丹,润燥 
杀虫俱效。疥生上体多者,偏风热盛;下体多者偏风湿盛。肥人多风湿,瘦人多血热, 
详辨治之。 
r疥疮图p04…34a248。bmpr 
x苍术膏x 
南苍术(切片,入砂锅内水煮减半,取汁再加水煮如前,以术无味为度,并汁一处, 
用小砂锅再煎,如干一寸加汁一寸,煎成膏,加蜂蜜四两和匀,十斤) 
每服二羹匙,空心,白滚水调服。 
【方歌】苍术膏医湿疥疮,切片入锅煮取汤,熬膏加蜜空心服,湿除热散胜群方。 
x犀角饮子x 
犀角(镑) 赤芍 甘菊花 元参 木通 赤小豆(炒) 石菖蒲(各一钱五分) 甘草 
(生,一钱) 
生姜三片,水二盅,煎八分服。 
【方歌】犀角饮子砂疥生,痒疼色赤出心经,芍菊元参通赤豆,菖蒲姜草水煎成。 
x秦艽丸x 
秦艽 苦参 大黄(酒蒸) 黄 (各二两) 防风 漏芦 黄连(各一两五钱) 乌蛇肉(酒 
浸,焙干,五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温酒送下。 
【方歌】秦艽丸服脓疥愈,清热痒除疮自去,苦参大黄风漏芦,乌蛇黄连 蜜聚。 
x当归饮子x 
当归 生地 白芍(酒炒) 川芎 何首乌 荆芥 防风 白蒺藜(各一钱) 黄 甘草 
(生,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当归饮子脓疥久,痒添血燥不能除,四物黄 何首草,荆防蒺入风自疏。 
x绣球丸x 
川椒 轻粉 樟脑 雄黄 枯白矾 水银(各二钱) 大风子肉(另研,一百枚) 
共研细末,同大风子肉再碾匀,加 油一两,化开和药,搅匀作丸,以二掌合搓, 
如圆眼大。先以鼻闻,次擦患处。 
【方歌】绣球丸用椒轻粉,樟脑雄黄矾水银,大风子研 油兑,干疥搓擦效如神。 
x臭灵丹x 
硫黄末 油核桃 生猪脂油(各一两) 水银(一钱) 
捣膏,用擦患外。 
【方歌】臭灵丹擦脓湿疥,硫黄末共油核桃,生猪脂油各一两,水银一钱同捣膏。 
x防风通圣散x(见头部秃疮) 
x荆防败毒散x(见项部脑疽)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x芦荟丸x(见牙齿部牙衄)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属性:癣证情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原,干湿风牛松刀癣,春生桃花面上旋。 
【注】此证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搔痒之无休也。其 
名有六∶一曰干癣,搔痒则起白屑,索然凋枯;二曰湿癣,搔痒则出粘汁,浸淫如虫形; 
三曰风癣,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搔则痹顽,不知痛痒;四曰牛皮癣,状如牛领之皮,浓 
而且坚;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六曰刀癣,轮廓全无, 
纵横不定。总以杀虫渗湿,消毒之药敷之。轻者羊蹄根散,久顽者必效散搽之。亦有脾、 
肺风湿过盛肿而痛者,宜服散风苦参丸,解散风湿,其肿痛即消,又有面上风癣,初如 
,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 
又名吹花癣,即俗所谓桃花癣也,妇女多有之。此由肺、胃风热,随阳气上升而成,宜 
服疏风清热饮,外用消风玉容散,每日洗之自效。 
r癣疮图p04…34a249。bmpr 
x羊蹄根散x 
羊蹿根(末,八钱) 枯白矾(二钱) 
共研匀,米醋调擦癣处。 
【方歌】羊蹄根散敷诸癣,羊蹄根共枯白矾,二味研末加米醋,搽患渗湿痒可痊。 
x必效散x 
川槿皮(四两) 海桐皮 大黄(各二两) 百药煎(一两四钱) 巴豆(去油,一钱 
五分) 斑蝥(全用,一个) 雄黄 轻粉(各四钱) 
共研极细末,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方歌】必效大黄百药煎,川槿海桐巴豆斑,雄黄轻粉阴阳水,调搽诸癣久年顽。 
x散风苦参丸x 
苦参(四两) 大黄(炒香) 独活 防风 枳壳(麸炒) 元参 黄连(各二两) 
黄芩 栀子(生) 菊花(各一两)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滚水送下,日用三服,茶 
酒任下。 
【方歌】散风苦参风湿盛,癣疮多痒肿痛兼,大黄芩独防风枳,元参栀子菊黄连。 
x疏风清热饮x 
苦参(酒浸,蒸晒九次,炒黄,二钱) 全蝎(土炒) 
皂刺 猪牙皂角 防风 荆芥穗 金银花 蝉蜕(炒,各一钱) 
酒、水各一盅,加葱白三寸,煎一盅,去渣,热服,忌发物。 
【方歌】疏风清热风癣患,时作痛痒极缠绵,苦参蝎刺猪牙皂,防风荆芥银花蝉。 
x消风玉容散x 
绿豆面(三两) 白菊花 白附子 白芷(各一两) 熬白食盐(五钱) 
共研细末,加冰片五分,再研匀收贮。每日洗面以代肥皂。 
【方歌】消风玉容绿豆面,菊花白附芷食盐,研加冰片代肥皂,风除癣去最为先。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黄水疮
属性:黄水疮如粟米形,起时作痒破时疼,外因风邪内湿热,黄水浸淫更复生。 
【注】此证初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 
外受风邪,相搏而成。宜服升麻消毒饮,热甚外用青蛤散敷之,湿盛碧玉散敷之即效, 
痂浓用香油润之,忌见水洗。 
r黄水疮图p04…34a250。bmpr 
x升麻消毒饮x 
当归尾 赤芍 金银花 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 栀子(生) 羌活 白 
芷红花 防风 甘草(生) 升麻 桔梗 
每味用二钱为大剂,一钱五分为中剂, 
一钱为小剂。水二盅,煎八分,食远热服。 
如疮生头面,减去归尾、红花。 
【方歌】升麻消毒却风湿,归芍银花翘蒡栀,羌芷红花防草桔,黄水浸淫服渐失。 
x青蛤散x(见鼻部鼻 疮) 
x碧玉散x(见面部燕窝疮)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暑令疡毒小疖
属性:暑令疡疖 肿疼,头晕口苦背肌红,较之痈疽发热异,不分日夜似火攻。 
【注】此证系暑令所生疡毒小疖。初发背心肌肤红晕,次生肿痛,发热无时,日夜 
不止,兼头目晕眩,口苦舌干,心烦背热,肢体倦怠。初宜荆防败毒散加霍香、黄连、 
石膏服之,外治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r暑令疡毒小疖图p04…34a251。bmpr 
x荆防败毒散x(见项部脑疽)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瘴疽
属性:瘴疽因受山瘴毒,伏藏久痛附筋骨,初黑次青如拳打,急砭恶血后脓熟。 
【注】此证因受山岚瘴气,伏藏筋骨之间,年月久远,令人痛附筋骨,始发黑色, 
顽痹如木石。其毒附着于筋骨,重按方知微痛,五七日后毒势涌出浮肿,次变青色,如 
拳打之状,寒战似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 
黑睛紧小。始见黑色时,急用砭法,令出恶血,随服不换金正气散加羚羊角以泄邪毒, 
次按痈疽肿疡、溃疡治法。脓熟溃黄白脓为顺,出黑汁者险。 
r瘴疽图p04…34a252。bmpr 
x不换金正气散x 
苍术(米泔水浸,炒) 浓朴(姜制) 陈皮 藿香 半夏曲(炒,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盅,去渣,稍热服。忌生冷、油腻。 
【方歌】正气散因山瘴感,伏久生疽身战寒,平胃散加半夏曲,藿香姜枣服平安。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产后痈疽
属性:产后痈疽最属险,七情之伤六淫感,瘀血稽留成痈疽,势溃托里不宜缓。 
【注】此证因产后气血经络俱虚,或因七情所伤,或因六淫所感,与瘀血相稽而成, 
最属险候,法宜大补,扶助根本,兼活瘀生新为要,其客病以末治之。初服生化汤,随 
证加减,以消毒;有表邪服清魂散,有里热服回生丹。势欲溃脓时,急宜托里,迟则恐 
毒内陷,药味宜和平纯善,最忌汗下峻剂。其余肿溃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r产后痈疽图p04…34a253。bmpr 
x生化汤x 
当归(八钱) 川芎(四钱) 姜炭 甘草(炙,各四分) 桃仁(去皮尖,研泥,十粒) 
水一盅半,煎六分,加无灰酒一小杯和服。 
【方歌】生化汤宜产后疽,通滞和荣又补虚,归芎姜炭炙甘草,桃仁酒服善消瘀。 
x清魂散x 
荆芥(一钱) 川芎(五分) 人参 甘草(炙) 泽兰叶(各三分) 
为末,黄酒调服。 
【方歌】清魂产后风邪侵,荆芥川芎与人参,炙甘泽兰同作剂,能疏表证效通神。 
x回生丹x 
黑豆(煮熟取,汁三碗,去豆,三升) 红花(炒黄色,入醇酒,大壶同煮三五滚 
,去红花用汁,三两) 生大黄(研末,一斤) 苏木(锉,用河水五碗煎汁三碗,去渣,二两) 
先将大黄末,以好米醋三四碗搅匀,文武火熬成膏,如此二遍;次下红花酒、苏木 
汤、黑豆汁共熬成膏,离火再入后药∶ 
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茯苓 延胡索 乌药 香附 蒲黄 牛膝 桃仁(另研) 苍术 
(米泔水浸,炒,各二两) 白芍(酒炒) 甘草(炙) 羌活 山萸肉(酒浸) 三棱 陈皮 
地榆 木香 五灵脂(各五钱) 人参 白术(土炒) 青皮 木瓜(各三钱) 良姜(四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共研细末,用大黄膏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黄酒炖化,通口服。 
【方歌】回生产后存恶露,致发痈疽服可逐,除热活瘀荣卫和,红花大黄豆苏木, 
八珍羌萸棱延胡,乌药青陈榆香附,乳没蒲黄良膝瓜,木香灵脂桃苍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