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6-医学摘粹 >

第11章

596-医学摘粹-第11章

小说: 596-医学摘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耳者肾之官也,耳黑肾之病也。色深黑者,邪实也。色浅黑者,正虚也。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宜合五部
属性:左颊肝之部也,右颊肺之部也,额上心之部也,颏下肾之部也,鼻者脾之部也。本部见五色,或浅淡不 
及,或深浓太过,皆病色也。假如鼻者脾之部位,见黄本色,则为本经自病在邪也。苦见白色,则为子盗母气 
虚邪也。若见赤色,则为母助子气实邪也。若见青色,则为彼能克我贼邪也。若见黑色,则为我能克彼微邪 
也。余仿此类推。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主病
属性:黄、赤为阳色,主风主热。青、白、黑为阴色,主寒主痛。若黑甚在脉则麻痹,在筋则拘挛。微黑色, 
主肾病水寒。若浅淡白色,主大吐衄下血脱血,若不吐衄下血,则为心不生血,血不荣于色也。痿黄色,主诸 
虚病。两颧深红赤色,主阴火上乘,虚损劳疾也。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合五脏之病
属性:肝化青色,其病善怒,脐左动气,转筋胁疼,诸风掉眩,疝气耳聋,此皆肝实之病也。若肝虚则目视KT 
KT而无所见,胆小惊恐,如有人将捕之状也。心化赤色,其病善喜,脐上动气,心胸烦痛,舌红口干,健忘 
惊悸,怔忡不安。如热乘心实,则发狂昏冒。如神怯心虚,则凄然好悲也。脾化黄色,其病善忧,当脐动气 
,善思食少,倦怠乏力,腹满肠鸣,痛而下利,此皆脾虚之病也。若脾实,则身重、腹胀满、便闭也。肺化白 
色,其病善悲,脐右动气,洒淅寒热,咳唾喷嚏,喘呼气促,肤痛胸痹。若肺虚,则喘咳气短,不能续息也 
。肾化黑色,其病善恐,脐下动气,腹胀水蓄,肿满或喘,溲便不利,腰背骨痛,呵欠不已,心悬如饥,足 
寒厥逆。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合五脏之病宜分顺逆
属性:假如肝病见青色,是正病正色主顺。若反见他色交错主逆。若见黑色,为母乘子,相生之,顺也。若见 
赤色,为子乘母,相克之,逆也。若见黄色,为病克色,其病不加,凶中顺也。若见白色,为色克病,其病 
必甚,凶中逆也。余四脏仿此。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以内外上下左右分顺逆
属性:凡病相传相乘,当视其色之锐处,所向何官、何部,则知起自何官、何部,传乘何官、何部,生克顺逆 
,自然明矣。锐处向外,是内部走外部,则为脏传腑,腑传表,易治之病也。锐处向内,是外部走内部,则 
为表传腑,腑传脏,难治之病也。凡病色从下冲明堂而上额,则为水克火之贼邪,主逆也。从上压明堂而下 
颏,则为火侮水之微邪,主顺也。男子以左为主,女子以右为主。男子之色,自左冲右为从,自右冲左为逆 
。女子之色,自右冲左为从,自左冲右为逆。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以浅深晦明聚散分顺逆
属性:凡病色深为沉,主病在内。若更浊滞晦暗,主久病与重病也。色浅为浮,主病在外,若得光泽明显,主 
新病与轻病也。若其色虽不枯晦,亦不明泽,主不甚之病也。凡诸病之色,如云彻散,主病将愈,易治也。 
如雾搏聚,主病渐进,难治也。 

四诊要诀望色
辨目色
属性:目睛清莹,为神足不病之候也。目光晦暗,为神短将危之候也。或神或色,如单失为久病,如双失即死 
矣。再面与目,各有相当之色。如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惟面青目赤,面赤 
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盖以黄为中土之色,病患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则吉。面 
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则凶。若伤寒,两目 红,则为发疹疡之兆;两目 黄,则为病将愈之征;若两睛 
通黄,主发黄胆之候也。凡病者,闭目病在阴也,开目病在阳也,朦胧昏不了了者,为热盛伤神也,视而时瞑 
者,为衄血之常 
候也。戴眼为阳绝之候也,目盲为阴脱之候也,目眶忽陷为气脱之候也,睛定不转为神亡之候也。 

四诊要诀望色
辨舌色
属性:舌本赤色,若津津如常,邪尚在表。若见白苔而滑,邪在半表半里,见黄苔而干燥,热已入于里。见黑 
苔有二∶如黑而焦裂硬刺者,为火极似炭之热;苔如黑而有水,软润而滑者,为水来克火之寒苔。又蓝色 
为白色之变,主寒。紫色为红色之变,主热。此伤寒证辨法也。凡舌肿胀,舌焦干,舌生芒刺,舌苔黄燥, 
皆主热。舌白润,舌黑滑,皆主寒。舌硬,舌强,舌卷,舌短缩,皆主危候。又舌出数寸者死,沿边缺陷如 
锯齿者不治。 

四诊要诀望色
辨口唇色
属性:唇色黄主脾病,唇色青黑主病危笃,如环口黧黑、死证也。 

四诊要诀望色
辨鼻色
属性:鼻头色青,主腹中痛。鼻头色微黑,主有水气。鼻头色黄,主胸上有寒。鼻头色白,主亡血。如色见微 
赤,而非其应见之时者,则死。 

四诊要诀望色
辨耳色
属性:耳黑主肾病,耳焦干死证也。 

四诊要诀望色
五色危候
属性:黑色出如拇指,见于天庭;赤色出如拇指,见于两颧;此皆水火相射之候,病虽小愈,亦必卒死。如唇 
面青黑,及五官忽 
起黑色,白色如擦残汗粉之状,虽不病亦必卒死也。 

四诊要诀闻声
五声通五脏
属性:角属木,通乎肝。 属火,通乎心。宫属土,通乎脾。商属金,通乎肺。羽属水,通乎肾。 

四诊要诀闻声
声发于形
属性:凡物中空有窍皆能鸣,故肺象之以出声也。喉为声之出路,会厌为声之门户,舌为声之机关,牙齿唇口 
为声之扇助。但喉有宽隘,宽者声大,隘者声小。舌有锐钝,锐者声辨,钝者不真。会厌有浓薄,浓者声 
浊,薄者声清。唇亦有浓薄,浓者声迟,薄者声急。牙齿有疏密,疏者声散,密者声聚。此皆无病之声也。 

四诊要诀闻声
声感于情
属性:喜心所感,欣散之声。怒心所感,忿厉之声。哀心所感,悲嘶之声。乐心所感,舒缓之声。敬心所感, 
正肃之声。爱心所感,温和之声,此亦无病之声也。 

四诊要诀闻声
五声主病
属性:肝呼而声急,知病生于肝也。心笑而声雄,知病生于心也。脾歌而声漫,知病生于脾也。肺哭而声促, 
知病生于肺也。肾呻而声微,知病生于肾也。假如肝病呼急,得相克之白色主凶。余脏仿此。 

四诊要诀闻声
辨声于息
属性:喘息肩摇者,心中坚满,气无降路,故逆冲而肩摇也。息引胸中上气者,气逆必生咳嗽也。息张口而 
短气者,肺痿而胸满,清气堙塞,常生唾沫也。如吸气微数。此中焦盛实,肺气不降,下之腑清,而气降则 
愈矣。若中虚而吸数,此气败而根绝,法为不治。气逆于上焦则吸促,气逆于下焦其吸远,此皆中气之败, 
升降失职,最难治也。如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四诊要诀闻声
辨声于言
属性:好言者,热病也。懒言者,寒病也。发言壮厉者,实也。发言轻微者,虚也。欲言不能复言者,气已夺也。 
谵言妄语、不别亲疏者,神明已失也。如失音声重,内火外寒之病也。疮痛流连,劳哑之病也。如小儿抽风不 
语,大人中风不语,皆极危之候也。 

四诊要诀问证
问视五入以察病情
属性:肝主五色,肺主五声,前已详言之矣。如心主五臭,凡病者喜臭恶臭,皆主于心,此统而言之也。若分而 
言之,则自入喜焦,病生心也。入脾喜香,病主脾也。入肾喜腐,病生肾也。入肺喜腥,病生肺也。入肝喜臊 
,病生肝也。脾主五味,凡病者喜味恶味,皆主于脾,此统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则自入喜甘,病生脾也。 
入肝喜酸,病生肝也。入心喜苦。病生心也。入肺喜辛,病生肺也。入肾喜咸,病生肾也。肾主五液,凡病者 
多液少液,皆主于肾,此统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 
则自入出而为唾,病生肾也。入心出而为汗,病生心也。入肝出而为泪,病生肝也。入脾出而为涎,病生脾 
也。入肺出而为涕,病生肺也。其色之顺逆、声之微壮、法同推也。 

四诊要诀问证
问精神以察盛衰虚实
属性:凡病朝慧者,以朝则人气始生,卫气始行,故慧也。昼安者,以日中则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也。夕 
加者,以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也。夜甚者,以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此百病消长 
,邪正进退之常也。凡病来潮,发作之时,精神为贵。病至精神不衰,则为邪气不能胜正,正气实也。病至 
精神困弱,则为正气不能胜邪,正气虚也。 

四诊要诀问证
问昼夜起居以辨阴阳气血
属性:凡病昼则增剧烦热,而夜安静者,是阳自旺于阳分,气病而血不病也。凡病夜则增剧寒厥,而昼安静者, 
是阴自旺于阴分,血病而气不病也。凡病昼则增剧寒厥,而夜安静者,是阴上乘于阳分之病也。凡病夜则增 
剧烦热,而昼安静者,是阳下陷于阴分之病也。凡病昼夜俱寒厥者,是重阴无阳之病也。凡病昼夜俱烦热者, 
是重阳无阴之病也。凡病昼则寒厥,夜则烦热,名曰阴阳交错者,饮食不入,其人之死,终难却也。 

四诊要诀问证
问饮食以辨寒热虚实
属性:凡食多气盛,此其常也。若食多气少,非胃病火化,即新愈之后,贪食而谷气未足也。凡食少气少,此 
其常也。若食少气多,则必是胃病不食,肺病气逆,两经之愆也。喜冷者,中必有热;喜热者,中必有寒;虚 
热则饮冷少,实热则饮冷多,虚寒则饮热少,实寒则饮热多,是寒热虚实,辨在多少之间也。如 
伤食不思食。若杂证思食,为有胃气则生,绝食为无胃气则死。 

四诊要诀问证
问大小便以辨寒热虚实
属性:大便之利不利,关乎里之虚实也。闭者为实,若内外并无热证,则为阴结便闭也。通者为虚,若内外并 
无寒证,则为阳实热利也。小便之红与白,主乎里之寒热也。红者为热,若平素浅红淡黄,则为阴虚也。 
白者为寒,若平素白浑如米泔,则为湿热所化也。 

四诊要诀问证
附录十问歌
属性:一问寒热二问汗; 
问其寒热多寡,以审阴阳,以辨真假。问其汗之有无,以辨风寒,以别虚实。 
三问头身四问便; 
问其头痛为邪甚,不痛为正虚。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土虚气陷。问其身之部位,以审经络。亦以一 
身重痛为邪甚,软弱为正虚。问其小便红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辨寒热虚实。 
五问饮食六问胸, 
问饮食以察其胃气之强弱。问胸者,该胃口而言也。浊气上干,则胸满痛为结,胸不痛而胀连心下 
为痞气。 
七聋八渴俱当辨, 
问聋者,伤寒以辨其在少阳与厥阴,杂病以聋为重,不聋为轻也。问渴者,以寒热虚实俱有渴,大抵以 
口中和,索水不欲饮者为寒;口中热,引饮不休者为热;大渴谵语,不大便者为实;时欲饮水,饮亦不多,二 
便通利者为虚。 
九问旧病十问因, 
问旧病以知其有素病与否,问其致病之因,以为用药之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