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6-医学摘粹 >

第1章

596-医学摘粹-第1章

小说: 596-医学摘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医学摘粹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一
属性:云阁太守,与予既同乡、又同部,意夙洽也。予于去夏观察是邦,云阁亦于今夏典膺斯郡, 
相逢旧雨,何乐如之?乃云阁下车伊芳始,予适以心、肺、胃三经之火上冲,遂至龈烂唇肿,作脓 
作痛,烦躁不堪;蒙投以甘露饮,一剂而轻,再剂而愈。噫!何其术之妙,而技之神乎!迨以手 
刊《医学摘粹》见示,方悉浸沉于其中者二十余年。其书提要钩元,削肤存液,于方脉、杂证以 
及药性、均有心得,诚寿民之宝籍,济世之奇编。适萧锡三司马急请重付枣梨,以惠久远。予故不 
揣谫陋,谨缀数语于简端,以志钦佩。 
x光绪丁酉孟秋乡愚弟明保拜识于五凉官舍x 


序二
属性:浩浩乎!医学如海,茫无津涯,不有人授以宝筏,谁得道岸之先登。范非精于医者也, 
何敢侈口而谈医。乃谬膺师席。不研求医术,又何以启迪后生?于是考药性于神农,探病本于 
轩岐,采方书于仲景,复参以后世哲学大家,无不旁搜而远览,研究数年之久,终日犹兢兢业 
业,惟恐不得此道之真传。今幸遇庆云阁先生临学,手出《医学摘粹》一书。范读之恍然如得 
渡津之宝筏焉。观其所着伤寒,将表、里、寒、热、虚、实之专证,兼证,分类列清,以补原书 
所未及,发二千年未发之秘,真仲景之功臣也。所着杂证,专取古方。其有古方所未备者,即取时 
方,亦必合乎古法,纯与伤寒金匮一气贯通,酌古准今,悉臻美善,先生煞费苦心矣。至于药性, 
四诊法,辨证法,亦各有精义存焉。总之,择群书之纯粹者,搜辑为一编,无非示人以简易也。古人 
云∶“易则易知,简则易能”天壤间何事不当如此,况医学乎。有志斯道者,诚于此编熟读而揣摩之, 
庶不致望洋兴叹矣。余谓斯书为渡津之宝筏,良非虚语也。爰为叙。 
x古乐郊后学史民范秩铭拜序x 
x中华民国二年岁次癸丑秋九月既望x 


序三
属性:吾乡庆云阁先生,以名儒,为名宦。公余之暇,术演轩岐。当其供职部曹,一时彼都人士, 
问方求诊者,接踵其门,投以刀圭,无不立瘥。前清光绪甲午岁,鄙入都赴秋围,因友人疾而 
造访焉。先生为之理方诊脉,立起沉 ?惜维时不知医,第知先生治疗之效,而不知先生医术之神 
也。洎今春倡办中国医学研究所,适直先生解组归来,举充为名节所长,全所学员,得叨钧诲, 
无异饮上池水。后手出斯编相示,观其发明《灵》《素》,取法长沙,知其寝馈古圣先贤者深矣, 
而复远溯前朝,近衷当代,作宜古宜今之计,知先生无书不读,洵于斯道三折肱者也。其救世之心 
苦,其医医之心切,其传道之心殷,医国医人之目,微先生其谁与归?故谓为名儒也可,谓为名宦也可 
,即谓为名医也亦无不可。兹因本所学员等请将原书付梓,俾作后学津梁。爰赘数语,以志景慕之意云尔。 
x奉天抚顺县后学张奎彬得珊拜序x 
x中华民国二年十月十五号癸丑秋九月既望x 


序四
属性:铭醉心于医学也久矣,盖见夫人生所最重者,莫若性命,财产两大端。然性命倘不存,则财产 
又焉附,是性命比财产为尤重也。试思当时欲保此性命者,不读医书从何处觅长生之术?乃医书 
自汉唐以来,不下数万卷,纷纭错杂,不经人指示,谁识响往之门,渡海迷津,只望洋而兴叹;登山 
失径,欲造极而无从;正徘徊歧路间,适遇庆云阁先生,面谈古今医理,恍如云开见月,石破惊天。并 
手出《医学摘粹》一书,铭敬览一周,即折节倾心,愿请登堂而受业焉。从此即亲炙门墙,得细阅先生 
著作∶见其所着伤寒,迷途顿辟,荒径别开,发前人之秘蕴,得斯道之真传,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也。见其 
所着杂证,立论简明,选方纯粹,探古学之渊源,定后人之趋向,亦当世渡人之宝筏也。至于药性,辨证 
,四诊法各书,亦皆条分缕析,示人以简易之门。铭得斯书,而朝夕研求,庶可得造道之指归,满学医 
之志愿也,此生何幸如之。兹值医学研究所重印是书,不揣冒昧,愿缀数语于简端,以期垂诸久远云尔。爰 
为叙。 
x受业书铭谨叙x 
x民国四年七月x 

伤寒十六证类方
自叙
属性:粤自轩岐立言,仲景立法,遂为后世医学之祖。而《伤寒》一书,尤无法不备,无病不疗,洵为医 
林之至宝。但注《伤寒》者,不下百余家,纷纷聚讼,互相抵牾,抑且篇章次第,任意倒乱,致令阅者 
心迷目眩,莫得适从。余读徐氏《伤寒类方》,见其从流溯源,芟除一切葛藤,颇觉精简可取,但彼就 
方分类,而表、里、寒、热、虚、实并未分焉。余留心《伤寒》十余年,朝夕揣摩,颇有心得,因手辑 
一编,卷首仍按照黄氏所着《伤寒悬解》,将六经纲领厘清,某经应现某证,某证应用某方,条分缕晰, 
令人一目了然。后因分为十六证,按证类方,将表、里、寒、热、虚、实之专证、兼证,分类列清,一类 
之中,先论证,后列方,并节录黄氏方解,务求明白简当,俾后之读《伤寒》者,按经认证,按证寻方, 
头头是道,庶无望洋兴叹之虞矣。 
x光绪二十一年岁在乙未二月六日云阁氏自叙x 

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六经提纲
太阳经提纲
属性: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 
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 
数七,阴数六也。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 
皮肤,热在骨髓也。 
按太阳以寒水主令,外在皮毛,卫护周身,为六经之纲领,故其脉浮。一被风寒,则皮毛闭塞,此 
经先病。其经起两目之内 ,自头下项,行身之背,挟脊抵腰,由外踝而走小指。风寒外束,经脉不舒, 
故头项、腰脊、骨筋疼痛,其脉连于督脉之风府穴,在头后,其窍常开,风寒伤人,皆由风府之穴入, 
传之太阳。肝司营血,行于经络;肺司卫气,行于皮毛;而皆统于太阳。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感 
伤,太阳所以病也。 
按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 
一汤主之。中风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伤寒而内有水郁,以小青龙汤主之。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 
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 

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六经提纲
太阳经坏病提纲
属性: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先本下之, 
而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按太阳病三日经尽,发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此非入阳明之府,即入太阴之脏,是为 
太阳坏病。是缘下汗补泄,治法错误而然。盖阳盛而亡其阴,则入于腑;阴盛而亡其阳,则入于脏。虽 
太阳表证未解,然不可作太阳病治。相其脉证,知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可也。 
按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表解而内燥, 
以人参石膏汤主之。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入太阴去路∶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主之。表 
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主之。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 
之,后以桂枝汤主之。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 
芩黄连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实,以桂枝加 
浓朴杏仁汤主之。表解而里湿,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表虚而里实,以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 
参汤主之。里实而宜吐,以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随证主 
之。入少阴去路∶表虚汗漏,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里虚恶寒,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里寒有湿,以茯 
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主之。里寒有水,以真武汤主之。里虚亡阳,以桂枝甘草汤主之。里寒欲作奔豚, 
以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里虚亡阳惊狂,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里虚亡阳 
烦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表解而里阳虚,以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主之。 

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六经提纲
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提纲
属性: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按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于阳 
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于太 
阴之脏。病发于阳者,俟其热邪传里,已入胃腑,非不可下,方其在经,法应汗解,而反下之,表阳内陷, 
而成结胸。病发于阴者,内寒郁动,易入脾脏,始终忌下。方其在经,亦应汗解,而反下之,里阴上逆, 
则成痞证。太阳之病不解于太阳之经,而内传脏腑,生死攸关,是皆太阳之坏病也。然入腑则用承气,入脏 
则用四逆,犹有救坏之法。至于未入胃腑,下早而为结胸,未入脾脏,误下而成痞证,则坏而又坏矣。 
仲景变承气而为陷胸,变四逆而为泻心,所以救坏中之坏也。 
按结胸证重者,以大陷胸汤,大陷胸丸主之。轻者以小陷胸汤主之。痞证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 
人参汤主之。表已解而里实,上有热,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表已解而里实,下有寒,以附子泻心汤 
主之。表解而里有水,以十枣汤主之。表解而里有寒、有热,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里湿而便滑 
,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里湿而水停,以五苓散主之。表解而里郁,以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里寒而可 
吐,以瓜蒂散主之。 

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六经提纲
阳明经提纲
属性: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病虽得 
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 
此为阳明病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 
,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烦实,大便难是也。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 
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是名阳明也。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