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证治全书 >

第21章

外科证治全书-第21章

小说: 外科证治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敷金银散自愈。即绣球丸搽亦效。 
一、有经久不痊,体虚极而疮之甚者,内服神仙枣,外敷二黄丹可愈。 
一、小儿疥疮,用 本煎汤洗浴,并浣衣,最妙。 
一、疮愈后及年年发者,用独圣丸常服调理,最妙。 
x当归饮子x 
当归(三钱) 生地黄(四、五钱) 白蒺藜(去刺) 荆芥 赤芍 连翘(去心) 金银花 
僵蚕(各二钱,生研) 
上加竹叶五片水煎,食远服。干疥加丹皮二钱,沙疥加枯芩一钱五分。 
x黄 饮子x 
生黄 (四钱) 荆芥穗 云苓 归身(各二钱) 忍冬(三钱) 防风 白芷(香者) 连翘 
(各一钱,去心) 甘草(八分) 
上加大枣十枚,水煎温服。湿疥加制乳香一钱五分,脓窠疥加木通一钱五分。 
x神仙枣x 
归身(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甘草(三钱) 白僵蚕 白芷 黄 (各五钱) 红枣(二斤) 
上水六碗,共煎三碗,渣如前再煎,共汤六碗,去渣以汤、枣匀四、五日食,食完痊愈 
。 
x独圣丸x 
荆芥(连穗) 
上一味为末,用地黄自然汁熬膏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茶酒任下。服此须忌鱼蟹。 
x绣球丸x 
川椒红 轻粉 樟脑 雄黄 枯白矾 水银(各二钱) 大风子肉(一百粒另研) 
上共研细末,同大风子肉再研匀,加地沥青一两五钱和药搅匀,作丸如圆眼大。先以鼻闻 
,次搽患处。 
x参椒汤x 
苦参(一两) 花椒(三钱) 
上用米泔水煎,候温洗之。洗后避风,拭干搽药。 
x二黄丹x(孙真人方。) 
黄柏(五钱) 轻粉(一钱) 
上共研末,鸡子黄,熬油调搽。凡疥疮脓窠痛甚者,宜此搽之,止痛立愈。 
x荆防败毒散x(通用四。) 
x金银散x(通用七十。) 
x苦参丸x(见前痘毒。)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属性:凡患疮误用攻劫之药,致毒瓦斯入内,腹大胀满,名曰疮 ,枣蚕丸主之。如痛势危笃不 
及合 
于前,则 全消矣。再按疮治。盖疮 死证也,疮易愈也,不可畏其发而自贻伊芳戚也。 
x枣蚕丸x 
白僵蚕 红枣(各四两) 
上先用水煮红枣一、二滚,取汤洗蚕弃汤,以枣去皮核捣烂,将蚕晒干为末二两,同枣 
捣和为丸。每服三钱,早中晚仍用红枣汤送服三次,服完痊愈。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傲冬疮
属性:凡人每至秋冬,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交春暖即愈, 
名傲 
汤实表,外搽绣球丸即愈。 
x荆防败毒散x(通用四。) 
x补中益气汤x(通用三十。) 
x绣球丸x(见前疥疮。)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属性:湿热怫郁,先见红晕,次发肿痛,患不满寸,名曰疖毒,解暑汤主之。初起以发面一块 
调稀贴疖上,中留一孔即消。或以点毒丹点之亦消。如溃脓作痛者贴洞天膏。 
一、头上软疖,大芋头捣敷,妙。 
一、疮疖久不收口,用白木槿花 存性为末,掺上神效。 
x又方∶x 
用鳖甲烧存性,研末掺之亦效。 
x解暑汤x 
连翘 金银花 赤芍 天花粉 滑石(飞) 车前子(炒研) 甘草 泽泻 
上加淡竹叶十片,水煎,温服无时。 
按此方清暑利湿,凡男妇大小,无论有疖无疖,时逢酷暑,俱宜服之。 
又按天时炎暑酷热,人未有不伤其正气者,故凡解暑用之,更加蜜炙黄 五、七钱以 
助益元气尤妙,名为黄 解暑饮。如疖毒溃脓亦可加生 与群药等分用。 
x点毒丹x 
黄柏研极细末,入雄猪胆汁调如粘。凡热疖初起未出头,用少许点疖中间即消。 
x飞龙丹x 
寒水石(三钱) 血竭 没药(去油) 红砒(三分) 乳香(去油) 胆矾 雄精 蜈蚣(三 
钱, 
各三分) 
上各制为末用蟾酥三钱酒化,共捣为丸,胖绿豆大,金箔为衣。每用葱白裹一丸,嚼烂 
酒下,醉盖取汗,小疖初起服即全消。白疽忌用。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痱(俗名痱子)
属性:夏月汗湿怫郁毛窍,发痱如疹。用绿豆粉一两、滑石五钱、轻粉二钱,研和匀,以软绢 
蘸扑患处,或以东壁土研细搽之。 

卷四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属性:(一名鬼饭疙瘩、俗名风乘疙瘩。) 
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由汗出乘风,或夜受露,风湿相搏 
而发 
外取百部浸烧酒,以蓝布蘸搽之。 
x荆防败毒散x(通用四。)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葡萄疫
属性:此症多生于小儿,盖感四时不正之气,郁于肌肤不发,发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 
头面遍身随处可发,身热口渴者羚角化斑汤主之,不渴倦怠者,补中益气汤加生地主之。 
一、有邪毒传胃,牙根腐烂出血者,内用羚角化斑汤去苍术加升麻、葛根服之,外搽珍 
珠散。 
x羚角化斑汤x 
羚羊角(八分) 石膏(三钱) 知母 人参 甘草 元参 防风 苍术 牛蒡子(各一钱) 
上加淡竹叶十片,水煎六分,食远服。 
x补中益气汤x(通用三十。) 
x珍珠散x(见喉部喉痈。)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赤白游风
属性:肌肤初起霞晕,由小渐大,浮肿成片,或高累如粟,发热、痛痒相兼,游走无定。赤曰 
赤游 
消风饮,白者次服补中益气汤更加防风、蝉衣、苏叶、鲜首乌;外皆用广胶炖熔涂之,涂至 
愈 
游入胸腹者逆。忌猪、羊、鸡、鹅、鱼腥,一切动风燥血之物。 
一、小儿赤游丹,由胎中受毒,多先患于腿,红肿成片,游走遍身则死。治法必先用细 
瓷锋 
延迟爱惜不砭者不救。服药如前。 
x荆防败毒散x(通用四) 
x四物消风散x(通用八。) 
x补中益气汤x(通用三十。)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瘾疹
属性:红色小点,有窠粒隐行于皮肤之中而不出者是也。属心火伤血,血不散传于皮肤,四物 
消风饮去柴胡加连翘、木通主之。 
x四物消风饮x(通用八。)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疡风
属性:多生于颈项胸腋之间,其色紫白,点点相连成片如糙皮,却不蔓延,亦无痛痒。由邪风入 
于肌肤,居久不散而成。用加味二陈汤加荆芥、防风、蝉衣各二钱,川芎一钱,酒水各半煎 
服。外以荆芥煎汤洗之,敷雄蛇散即愈。 
x雄蛇散x 
雄黄(一钱) 蛇蜕(一条, 存性,) 
上共为末,麻油调敷。 
x加味二陈汤x(通用十八。)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紫白癜风(俗名汗斑。)
属性:初起斑点游走成片,久之可延蔓遍身,初无痛痒,久则微痒,由汗衣经晒着体,或带汗 
行日 
,至黑退便愈。此证古方治法虽多,取效甚少。得此证者忌食鱼腥、火酒、动风发物。 
x五神散x 
雄黄 硫黄 黄丹 密陀僧 南星 
上为细末,先用葱搽患处,次用姜蘸药末搽之,搽后渐黑,搽至黑散则愈。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白(一名风)
属性: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浓而 
莫能 
用生猪脂搽之。 
x生血润肤饮x(见面部面游风)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血箭(一名肌脉。)
属性:血从毛孔中射出如箭,由心肺火盛,逼血妄行于外,宜服凉血地黄汤,外用生猪肉一片 
贴之,其血即止。或以京墨研末醋调涂亦愈。 
x凉血地黄汤x 
生地(三、五钱) 黄连(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甘草 栀子 元参 黄芩(各一钱五 
分) 
上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血痣
属性:初起红痣,渐积大如赤豆。触破则血出不止,欲死。系肝经怒火郁血。用五灵脂研末掺 
之即止,内服加味逍遥散。 
x加味逍遥散x(通用十六。)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五窍出血
属性:耳目口鼻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倾刻。先将永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 
层, 
。然后以四物汤加人参、五味为丸服,愈。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血汗(一名脉溢。)
属性:周身毛窍汗出如血,盖心主血又主汗,虚极有火则见血汗,脉溢汤主之。如搔痒血出不 
止,用粪桶 烧灰敷之。凡人夹肢窝出汗,衣服染黄者亦为血汗,因虚而致。 
x脉溢汤x 
人参 黄 归身 茯神 麦冬 石莲肉 生地黄 五味子 朱砂 
上或丸或煎俱可,如煎则以朱砂和服。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痛风
属性:痛风即痛痹,周身痹痛或手足不仁,遍身麻木,皆由血虚,风湿凝滞。用祛风逐湿散, 
每服二钱 
。服后不觉痛麻,连服数剂,至知觉乃止。 
x祛风逐湿散x 
番木鳖(制净末) 穿山尾甲(制净末,各三钱) 熟附子 桂枝 当归 延胡索(各末一 
两) 
上一处研匀,每服二钱,陈酒调下,尽醉取汗。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小儿胎风(一名胎赤。)
属性:婴儿初生身热皮红,状如汤泼火烧,由孕母过食辛香热物,致儿脾胃积热,乳母宜用清 
胃汤 
忌服煎药。 
一、有儿大能食米面而身热皮红者,系脏腑热蒸,湿气外乘之故,名玉烂疮。用螵蛸散 
蜜水调敷,内服导赤汤。 
x清胃散x(见齿部走马牙疳。) 
x螵蛸散x(通用六十八。) 
x导赤汤x(通用十。) 

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痒风
属性:遍身搔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妄投风药,养血定风汤主 
之。外用地肤子、苍耳叶、浮萍煎汤暖浴。 
x养血定风汤x 
生地(五钱) 当归(三钱) 赤芍(二钱) 川芎(五分) 天冬(二钱) 麦冬(二钱) 僵蚕 
(二钱,生研) 鲜首乌(五、七钱) 丹皮(一钱五分或二钱) 
上加桑枝二十寸,水煎温服无时。或为丸服亦可。 

卷四内景证治(计八证)
内景
属性:x肺x 喉下为肺,在咽前,主出气。喉系坚空,接连肺管,为气息之道路,呼吸出入,下 
通心 
此肺之象也。 
x心包络x 胸下 即心之位,包络捧护位居心之四旁,即两乳之中,膻中穴是也。凡筋 
脉 
中。 
x鬲膜x 人心下有鬲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着脊,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 
肺。十二经脉惟膀胱脉不贯膜。 
x三焦x 隔下为胃上口,在脐上五寸上脘穴,即上焦,脐上四寸为中脘即中焦,肺脉起中 
焦在此。脐上二寸为下脘,即胃下口属下焦。 
x胃x 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故胃气为一身之本。咽下柔空,下接胃,为饮食 
之路 
幽门,传入小肠。 
x脾x 脾在胃左,与胃同膜而附其上,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x大小肠x 小肠在胃之左,胃下口曰幽门,即小肠上口,盘十六曲至下口曰阑门,分泌别 
清浊,即大肠上口。大肠即回肠,当腑之左,亦盘十六曲至广肠。广肠即直肠,下至肛门。 
x肝胆x 包络下有鬲膜,肝在鬲膜之中,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上络心包为血海 
,下无窍。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