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37-松峰说疫 >

第23章

537-松峰说疫-第23章

小说: 537-松峰说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丁卯,三年后也。药宜泽泻、知母、青黛、元参、连翘、童便各一钱,煎汤量冷,研化五瘟丹, 
并青黛末,调服。 
庚子 庚午(天刑之年,俱同天符) 
上少阴君火司天,中太商金运,下阳明燥金在泉。庚子庚午年,运同司地,曰燥金太过之运, 
加地气曰同天符。天刑之年,火下克金也,故曰不相得则病。虽有杂症,而无瘟疫。本年金运太 
过,而君火司天制之,则金得其平,所谓坚成之纪。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萧 ,其变肃杀凋零, 
其病下清。(谓二便清泄,及下体清冷。金气之病也。) 
丙子(岁会) 丙午(天气不和之年) 
上少阴君火司天,中太羽水运,下阳明燥金在泉。丙子年,运临本气之位,曰岁会,子水位 
也。运克天气曰不和。水上克火,故病甚也。杂病虽多,而无瘟疫。其运寒,其化凝惨栗冽,其变 
冰雪霜雹。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此即阳明司地,燥极而泽之义。民病咳喘,血溢 
血泄,鼽嚏目赤 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痛等症。 
初之气,客气太阳寒水,加厥阴用事。地气迁,热将去。上年乙亥,少阳终之气,至此已尽。 
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寒水之气客于春前,故其为候如此。民反 
周密,关节禁固,腰 (音谁,尻骨。)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寒气为病。然少阴君火司 
天,又值二之主气,故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风木之客,加于君火 
之主,故阳气风行春气,万物荣也。司天君火未盛,故寒气时至,水火应时,故民气和。其病淋, 
目赤,气郁于上而热,君火为病也。 
三之气,客气君火司天,加于相火之主,故大火行,庶类蕃鲜,火极水复,热极寒生,故寒 
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二火交炽。 
四之气,客主之气皆湿土用事,故为溽暑,大雨时至,寒热互作。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 
渴饮,湿热之病也。 
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乃荣,民乃康。(畏火,相火,当秋而 
阳化,故物荣民康。) 
终之气,燥令行,燥金之客,加于寒水之主,金气收,故五之气,余火内格,而为病咳喘, 
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 翳,皆金水之化也。 
丑未之岁(丁丑 丁未 辛丑 辛未 癸丑 己丑 己未 乙丑 乙未 癸未) 
太阴湿土司天,岁气湿化之候。司天者,天之气也。太阳寒水在泉,在泉者,地之气也。湿 
土者,足太阴脾经也。脾主中央戊己土,每季寄旺十八日,合为七十二日,以应一岁六六三百六 
十之数。太阴司天,土气在天为湿化。凡云雨滋润,津液充实,皆土之化。湿淫于上,故沉阴雨 
变。浸渍为伤,故物枯槁。民病 肿痛等症,皆土旺克水,肾经病也。按经脉篇云∶以腰脊头项痛, 
为足太阳膀胱病。以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为足少阴肾经病。肾与膀胱为表里,水为土克, 
故诸病皆本于肾。太溪,足少阴肾经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应手。水不胜土,则肾气竭,而 
太溪绝,死不治。丑未之岁, 虫属土,同天之气,故安静无损。麟虫属水,同地之气,故育。 
在泉水盛则火衰,故羽虫胎孕不成。 
太阳寒水在泉,寒淫胜于下,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嗌痛,颔肿, 
血见。(寒淫于下,自伤其类则膀胱与肾受之。膀胱居腹,故少腹痛;肾主阴丸,故控睾;太阳 
之脉,挟脊抵腰中,故引腰脊;肾脉络心,故上冲心痛;心主血,而寒逼之,故见血。嗌痛颔肿, 
为小肠经病,亦水邪侮火而然。)麟虫属水,同其气,故育。羽虫属火,受其制故耗。水土之气 
不相合,故 虫不育。太阳寒水在泉,寒在地中,故热毒之物不生。 

卷之六·运气六气天时民病
丑未之岁
属性:丁丑 丁未 
上太阴湿土司天,中少角木运,下太阳寒水在泉。运克天气曰不和,木上克土也,故病甚。 
灾三宫,三者,东方震宫也。木气不及,故灾及之。二年杂症甚多,而有微疫,作杂症治之。 
癸丑 癸未 
上太阴湿土司天,中少征火运,下太阳寒水在泉。运生天气曰小逆,火上生土也,故病亦微。 
火运不及之年,热病亦微,而无瘟疫。灾九宫,九,南方离宫也。火运不及,故灾及之。 
己丑 己未(俱太乙天符。凡此日得病主危。) 
上太阴湿土司天,中少宫土运,下太阳寒水在泉。运临本气之位曰岁会,土运临之,辰戌丑 
未土也。其病危,运与气相同,曰天符。灾五宫,五,中宫也,土运不及,故灾及之。土运不及, 
而有司天之助,其病亦少。 
乙丑 乙未 
上太阴湿土司天,中少商金运,下太阳寒水在泉。天气生运曰顺化,土下生金也,民舒无病。 
灾七宫,西方兑宫也。金运不及,故灾及之。丑未之岁,太阳当迁正在泉,而厥阴风木,以上年 
司天之右间,当降为今岁在泉之左间,故畏地 ,金气窒之也。以上年子午岁气有余,司天少阴 
不退位,则右间厥阴,亦不能降下也。 
金运承之,降之不下,抑之变郁,郁而为病,木郁金胜,故苍埃见而杀令行。此二年厥阴风木当 
降在泉,遇金运承之,降而不下,则木郁于上,发为木疫。药宜龙胆泄肝汤,加羌防研化五瘟丹 
送下。 
辛丑 辛未(天刑之年。) 
上太阴湿土司天,中少羽水运,下太阳寒水在泉。辛年水运不及,而湿土司天胜之,所谓流 
涸之纪。天刑之年,土下克水,故曰不相得则病。灾一宫,一,北方坎宫也,水运不及,故灾及 
之。丑未年,太阴湿土当迁正司天,而少阳相火以上年在泉之右间,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故畏 
天蓬,水胜之也。丑未阴年不及,故太阴司天未迁正,则少阳左间,亦不得其位。遇辛丑辛未 
天蓬之年,则少阳相火被抑,故升天不前,则为火郁,水之胜也。火郁不升,则人病在心包络。 
天时则寒 反布,凛冽如冬,水复涸,冰再结,寒暄不时。民病伏阳在内,烦热于中,心神惊 
骇,寒热间争,火郁既久,暴热乃生,郁疠乃化,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此相火郁发 
为病。此二岁少阳相火当升司天,遇水运升之不前,则为火郁,药宜凉 
膈散,加知母煎汤量冷,研化五瘟丹服之。阳气退避,大风时起。司天之气,乃湿气下降,地气乃 
寒气上升。故原野 ,白埃四起。司天主南,而太阴居之,故云奔南极,雨湿多见于南方。夏 
尽入秋,谓之差夏。民病寒热腹满,身胀满, 肿痞逆,寒厥拘急,皆寒湿所化之病。阴凝于上, 
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本年寒政太过,故谷气有余者,宜高宜晚, 
以其能胜寒也。不及者,宜下宜早,以其不能胜寒也。民之强弱,其气亦然。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至,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 
民病血溢,(风胜于肝。)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风病在筋,湿病在肉,故为此病。) 
二之气,大火气正,物承化,民乃和。客主之气,皆少阴君火用事。其病瘟疠大行,远近咸 
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三之气,天政布,太阴湿土司天,故湿气降地,气腾而为雨。三气之后,则太 
阳在泉主之,故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 肿,胸腹满,寒凝湿滞。 
四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其气尤烈,故曰畏火,皆相火也。客以相火,主以湿土,火土合气, 
溽蒸上腾,故天气痞膈。然太阳在泉,寒风发于朝暮,湿蒸相薄,以湿遇火,故湿化不流,白露 
布阴,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痢,心腹满热,胪胀,甚则 (同浮。)肿,湿热并行, 
故为是病。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客主之气,皆阳明燥金用事,故其政令如 
此,民舒无病。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在泉客主之气,皆太阳寒 
水用事,故其政令如此。感于寒则病,令人关节禁固,腰 痛。(腰 与膀胱,皆寒水同类为病。) 
以上十年,上湿下寒,故寒湿持于气交。然太阴司天,则水郁,太阳在泉,则火郁。 
寅申之岁(戊寅 戊申 甲寅 甲申 庚寅 庚申 丙寅 丙申 壬寅 壬申) 
少阳相火司天,岁气火化之候。司天者,天之气也。厥阴风木在泉,地之气也。少阳相火, 
炎上克肺金,金受克,则肾水失母,上盛下虚,上攻变生诸疾。其化以火,少阳属相火,亦曰畏 
火。凡炎暑赫烈,阳气盛极,皆相火之化,而为炎光赫烈,燔灼焦然。相火淫胜,则金受其制, 
故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 
浮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火克肺金。) 
相火用事,金气受伤,客热内燔,水不能制,故现诸疾。天府,手太阴肺脉也,在臂 内廉腋下 
三寸,动脉应手。金不胜火,则肺气竭而天府绝,死不治。羽虫同天之气故静,毛虫同地之气 
故育,在泉木胜则土衰,故 虫不成。 
厥阴风木在泉,风淫于地,则木胜土。风胜湿,尘埃飞扬,故地气不明,平野昏昧。木气有 
余,故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数欠,为阳明胃病。自食则呕,身体皆重,为太阴脾病。且厥 
阴肝脉,贯膈布胁肋,故又为心痛支满等症。皆木邪淫 
胜,脾胃受伤。毛虫属木,同其气故育。木克土,故 虫耗。风木在泉,风行地中,故清毒之物 
不生。 

卷之六·运气六气天时民病
寅申之岁
属性:壬寅 壬申(运同司地曰同天符) 
上少阳相火司天,中太角木运,下厥阴风木在泉。运生天气曰小逆,木上生火也,故病亦微。 
运于四孟月同,曰支德符。壬寅年木运临之,寅属木,春孟月也。太过之运加地气曰同天符。壬 
寅壬申二年,运同司地曰风木。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掉眩,支胁惊骇, 
二年病少无瘟。 
戊寅 戊申 
上少阳相火司天,中太征火运,下厥阴风木在泉。运与司天之气相同曰天符。其运暑,其化暄 
嚣郁燠,(此戊年太征之政化。)其变炎烈沸腾,(太征之变。)其病上热郁, 
血溢血泄,心痛。(火之为病,内应于心。)寅申年,少阳相火当迁正司天,而阳明燥金,以上年在 
泉之右间,当升新岁司天之左间,故畏天英,火星胜之也。遇戊寅戊申,戊为中运,阳火有余, 
其气先天而至,金欲升天,火运抑之,故升之不前。金郁不升,人病在肺。金郁欲发,必须待德 
位之时而后作。戊申年刚柔失守,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金疫发也。速在庚戌,迟则辛亥,即 
瘟疫热症。药宜泻白散,煎汤量冷,研化五瘟丹服。天气时雨不降,(燥金郁于地)。西风数举, 
碱卤燥生。民病上热喘嗽,血溢。(火盛于上,肺金受伤。)金郁之发,肃杀气行,民病胁满悲 
伤。(金邪伐肝。)金气寒敛而燥,故为嗌干,手足拆,皮肤燥等症。 
甲寅 甲申 
上少阳相火司天,中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