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丹溪心法 >

第23章

丹溪心法-第23章

小说: 丹溪心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之无不愈者。分痰与热, 
有热者,以凉药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药,吐后用东垣安神丸。大法宜吐,吐后用平肝 
剂,青黛、柴胡、川芎之类,龙荟丸正宜服之。且如痫因惊而得,惊则神不守舍,舍空而 
戴云∶痫者,俗曰猪癫风者是也。 
〔附录〕痫症有五∶马、牛、鸡、猪、羊。且如马痫,张口摇头,马鸣;牛痫,目正直视 
,腹胀;鸡痫,摇头反折,喜惊;羊痫,喜扬目吐舌;猪痫,喜吐沫。以其病状偶类之耳, 
无痰涎壅塞,迷闷孔窍。发则头旋颠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胸背强直,叫吼吐沫,食 
顷乃苏。宜星香散加全蝎三个。 
x附方x 
x续命汤x 主痫发顿闷无知,口吐沫出,四体角弓反张,目反上,口噤不得言。 
竹沥(一升二合) 生地黄汁(一升) 龙齿(末) 生姜 防风 麻黄(去节,各四两) 防己 附 
子(炮,各二两) 石膏 桂(二两) 
上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气,加紫苏、陈皮各半两。 
但小儿痫,《千金》有风、食、惊三种,《本事》方又有阴阳、痫、慢脾风三证。慢脾 
即食痫,宜醒脾丸、人参散。 
x古方三痫丸x 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 
荆芥穗(二两) 白矾(一两,半生半枯) 
上为末,面糊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姜汤下二十丸。如慢惊,用来复丹;急惊,三 
痫丸;食痫,醒脾丸可也。 
《本事》x人参散x 治慢脾风,神昏痰盛。 
人参(半两) 圆白大南星(一两,切片以生姜汁并浆水各半,荫满煮,带性晒)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三片,冬瓜仁擂细少许,同煎,取半盏,作两三次 
x宁神丹x 清热养气血,不时潮作者可服。 
天麻 人参 陈皮 白术 归身 茯神 荆芥 僵蚕(炒) 独活 远志(去心) 犀角 
麦门冬(去心) 酸枣仁(炒) 辰砂(各半两,另研) 半夏 南星 石膏(各一两) 甘草(炙) 白附 
子川芎 郁金 牛黄(各三钱) 珍珠(三钱) 生地黄 黄连(各半两) 金箔(三十片)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服五十丸,白汤下。 
x东垣安神丸x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一钱;水飞) 酒生地黄 酒归身 炙甘草(各五分) 
上除朱砂水飞外,四味捣为末,和匀,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后津咽 
x星香散x 见中风类。 

卷四
癫狂六十
属性: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脉虚者可治,实则死。大率多因痰结于心 
间,治当镇心神、开痰结。亦有中邪而成此疾者,则以治邪法治之,《原病式》所论尤精。 
盖为世所谓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是也,大概是热。癫者,神不守舍,狂言如有所见,经年不愈, 
心 
邪所 
则耳鸣,用天门冬去心,日干作末,酒服方寸匕。癫证,春治之,入夏自安,宜助心气之 
药。阳虚阴实则癫,阴虚阳实则狂。狂病宜大吐下则除之。 
x入方x 
治癫风。 
麻仁(四升) 
上以水六升,猛火煮至二升,去滓,煎取七合。旦,空心服。或发或不发,或多言语, 
勿怪之,但人摩手足须定,凡进三剂,愈。 
x又方x 治狂邪发无时,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 
苦参(不以多少)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煎薄荷汤下。 

卷四
惊悸怔忡六十一
属性: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定志丸加琥 
、郁金。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瘦人多因是血少,肥人属痰,寻常者多是痰。真觉心跳者是血少,四物、朱砂安神之类。假 
如病因惊而得,惊则神出其舍,舍空则痰生也。 
戴云∶怔忡者,心中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者是也。 
〔附录〕惊悸,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曰惊、曰悸,其可无辨乎?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心虚而郁痰,则耳闻大声, 
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心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状,是则为惊;心虚而停水,则胸中 
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为悸。惊者与之 
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所谓扶虚,不过调养心血,和平心气而已。 
x入方x 
治劳役心跳大虚证。 
朱砂 归身 白芍 侧柏叶(炒,五钱) 川芎 陈皮 甘草(各二钱) 黄连(炒;一钱半) 
上为末,猪心血丸服。 
x附方x 
x养心汤x 治心虚血少,惊悸不宁。 
黄 (炙)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 当归 川芎(各半两) 远志(去心,姜汁炒) 辣桂 
柏子仁 酸枣仁(炒) 五味 人参(二钱半) 甘草(炙;四钱) 
上每服三钱,水煎姜三片,枣一个,食前服。治停水怔忡,加槟榔、赤茯苓。 
x宁志丸x 治心虚血虚,多惊。若有痰惊,宜吐之。 
人参 白茯苓 茯神 柏子仁 琥珀 当归 酸枣(温酒浸半日,去壳,隔纸炒) 远志 
(各半两,炒) 乳香 朱砂 石菖蒲(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食后煎枣汤吞下。 
x朱雀丸x 治心病怔忡不止。 
白茯神(二两) 沉香(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x加味四七汤x 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二两半) 白茯苓 浓朴(各一两半) 茯神 紫苏(各一两) 远志(炒) 甘草(炙;半两) 
上每服四钱,生姜五片,石菖蒲一寸,枣一个,水煎服。 
x朱砂安神丸x 
朱砂(五钱水飞过,另研) 黄连(酒洗,六钱) 甘草(炙,二钱半) 生地黄(一钱半) 当归(二 
上四味为末,蒸饼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服二十丸或五十丸,津下。 
x定志丸x 见健忘类。 

卷四
健忘六十二
属性: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戴云∶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此以为病之名,非比生成之愚顽不知人事 
〔附录〕健忘者,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乃思虑过度 
,病在心脾。又云∶思伤脾,亦令朝暗遗忘,治之以归脾汤,须兼理心脾,神宁意定,其证 
x附方x 
x归脾汤x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白术 茯神 黄 圆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两) 人参 木香(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x定志丸x 治心气不定,恍惚多忘。 
远志(二两) 人参(一两) 菖蒲(一两) 白茯苓(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服二十丸,米汤下。 

卷四
痛风六十三
属性:(附肢节痛) 
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因于 
续命汤;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佐以竹沥;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 
术;因于血虚者,用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大法之方,苍术、川芎、白芷、南星 
、当归、酒黄芩。在上者,加羌活、威灵仙、桂枝; 
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血虚,《格致余论》详言,多用川芎、当归,佐以桃 
红花、薄桂、威灵仙。治痛风,取薄桂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 
x又方x 治上中下疼痛 
南星(姜制) 苍术(泔浸) 黄柏(酒炒,各二两) 川芎(一两) 白芷(半两) 神曲(炒,一两) 
桃仁(半两) 
行臂) 红花(酒洗,一钱半) 草龙胆(半钱,下行) 
上为末,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 
张子元,血气虚有痰,白浊,阴火痛风。 
人参(一两) 白术 熟地黄 黄柏(炒黑,各二两) 山药 海石 南星(各一两) 锁阳(半两) 
干姜(烧灰,半两,取其不走) 败龟板(酒炙,二两) 
上为末,粥丸。一云酒糊丸。 
x臂痛方x 
苍术(一钱半)半夏 南星 白术 酒芩(炒) 香附(各一钱) 陈皮 茯苓(各半钱) 威灵仙 
(三钱) 甘草(少许,别本加羌活一钱) 
上 咀。作一服,入生姜二三片。 
x二妙散x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者加补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 
黄柏(炒) 苍术(米泔浸炒) 
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若 
痰带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 
x趁痛散x 
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 地龙(酒炒) 牛膝(酒浸) 羌活 甘草 五灵脂(酒 
淘) 香附(童便浸) 或加酒芩 炒酒柏 
上为末。酒调二钱服。 
x八珍丸x 治痛风走注,脚疾。 
乳香 没药 代赭石 穿山甲(生用,各三钱) 羌活 草乌(生用,各五钱) 全蝎(二十一个 
炒) 川乌(生用,一两,不去皮尖)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二十一丸,温酒送下。 
x四妙散x 痛风走注。 
威灵仙(酒浸,五钱) 羊角灰(三钱) 白芥子(一钱) 苍耳(一钱半,一云苍术) 
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一大片,擂汁,入汤调服,及二妙散同调服。 
x又方x 治酒湿痰痛风。 
黄柏(酒炒) 威灵仙(酒炒,各五钱) 苍术 羌活 甘草(三钱) 陈皮(一钱) 芍药(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沸汤入姜汁调下。 
治气实表实,骨节痛方。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香附 片芩(各三钱) 
上为末,姜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吞下。 
x又方x 
糯米(一盏) 黄踯躅根(一握) 黑豆(半合) 
上用酒水和一碗煎,徐徐服之。大吐大泻,一服便能行动。 
治食积肩腿痛。 
龟板(酒浸,一两) 酒柏叶 香附(半两) 辣芥子 凌霄花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煎四物汤加陈皮、甘草汤下。 
x附方x 
x控涎丹x 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甘遂(面裹煨) 大戟(制) 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渐加至十丸,临卧姜汤下。 
x龙虎丹x 治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痛。 
草乌 苍术 白芷(各一两,碾粗末拌发酵, 过入后药) 乳香 没药(各二钱,另研) 当 
归牛膝(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如弹大。每服一丸,温酒化下。 
〔附录〕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并宜加减地仙丹,或 
青龙丸、乳香丸等服之。 
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凡治臂 
痛以二陈汤加酒炒黄芩、苍术、羌活。 
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 
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节痛,是血虚,宜四物加防风、羌活;如瘦人性急燥而肢节痛发 
,是血热,宜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黄柏;如肢节肿痛脉滑者,当用燥湿,宜苍术、南星, 
行气药木香、枳壳、槟榔,在下者加汉防己;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 
花、当归、川芎及大黄微利之;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 
术、星、半。丹溪无肢节痛条,此文又纯似丹溪语,姑书以俟知者。 
x小续命汤 地仙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