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丹溪心法 >

第22章

丹溪心法-第22章

小说: 丹溪心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为末,炊饼丸。 
〔附录〕五脏之积曰五积,六腑之积曰六聚。积有定形,聚无定处。不问何经,并宜服十 
味大七气汤,吞下尊贵红丸子。凡木香、槟榔,去气积;神曲、麦芽,去酒积;虻虫、水蛭 
去血积;礞石、巴豆,去食积;牵牛、甘遂,去水积;雄黄、腻粉,去涎积; 砂、水银 
去肉积。各从其类也。肝积曰肥气,肺积曰息贲,心积曰伏梁,脾积曰痞气,肾积曰奔豚。 
其如积聚之脉,实强者生,沉小者死。 
x附方x 
x乌梅丸x 治酒毒,消食化痰。 
乌梅(一斤) 半夏(八两) 白矾(八两) 生姜(一斤) 
上件石臼捣细末,新瓦两片夹定,火上焙,三日三夜为度 
。次入神曲、麦芽、陈皮、青皮、莪术、枳壳、丁皮、大腹子各四两,用酒糊为丸。每服 
四五十丸,姜汤下。 
x备急丸x 大治心腹厥痛,食积胸膈,下咽气,便速行。 
大黄(一钱) 巴豆(去油膜心) 干姜(半钱) 
上用蜜丸。白汤下。 
治吐虫有积。 
上以黑锡灰、槟榔末,米饮调下。 
x大七气汤x 
三棱 莪术(各一两半) 青皮(七钱半) 陈皮(一两半) 藿香 桔梗 肉桂(各七钱半) 益智 
(一两半) 香附(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上锉。水煎服。 
x散聚汤x 
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七钱半) 陈皮 杏仁(炒) 桂心(各二两) 茯苓 甘草(炙) 附子( 
炮) 川芎 枳壳(炒) 浓朴 吴茱萸(各一两) 
上锉。水煎,姜三片。大便不利,加大黄。 
x香棱丸x 治五积六聚气块。 
三棱(六两,醋炒) 青皮 陈皮 莪术(炮或醋炒) 枳壳(炒) 枳实(炒) 萝卜子(炒) 
香附 
砂仁 归梢 木香 甘草(炙,各一两) 槟榔(六两) 山楂(四两) 
上为末,醋糊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 
x龙荟丸x 见胁痛类。 
x红丸子x 见疟类。 

卷三
香港脚五十五
属性:(附足跟痛) 
香港脚,须用升提之药,提起其湿,随气血用药,有香港脚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 
再宜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炙,泄引热下。 
入方 
x防己饮x 
白术 木通 防己 槟榔 川芎 甘草梢 犀角 苍术(盐炒) 黄柏(酒炒) 生地黄( 
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加杜牛膝;有热,加黄芩、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石膏; 
有痰,加竹沥、姜汁。如常肿者,专主乎湿热,先生别有方。 
x又方x 治湿热食积痰流注。 
苍术 黄柏 防己 南星 川芎 白芷 犀角 槟榔 
血虚,加牛膝、龟板。 
上为末,酒糊丸服。肥人,加痰药。 
x健步丸x 
生地黄(半两) 
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各一两) 吴茱萸 条芩(各半两) 牛膝(一两) 桂枝(二钱) 大腹子 
上为末,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白术、木通汤下。 
x又方x 一妇人足胫肿。 
红花 牛膝(俱酒洗) 生地黄 黄柏 苍术 南星 草龙胆 川芎 
有筋动于足大指上,至大腿近腰结了,乃因奉养浓,遇风寒,宜四物汤加酒芩、红花、 
苍术、南星、生姜煎服。 
湿痰香港脚,大便滑泄。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槟榔(六钱) 香附(八钱) 川芎(六钱) 条芩(四钱) 滑 
石(一两,二钱) 甘 
上为末,或丸或散,皆可服。 
x脚软筋痛x 
牛膝(二两) 白芍(一两半) 龟板(酒炙) 黄柏(酒炒,一两) 知母(炒) 甘草(半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 
x应痛丸x 治香港脚痛不可忍,此药为劫剂。 
赤芍药(半两,煨,去皮) 草乌(半两,煨,去皮尖)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服十丸,白汤下。 
x又方x 治香港脚肿痛。 
芥子 白芷(等分) 
上为末,姜汁和敷贴。或用仙术、羌活、独活、白芷、细辛为末,入帛内作袜用。 
x又方x 炸洗香港脚。 
威灵仙 防风 荆芥 地骨皮 当归 升麻 蒴 
上煎汤炸洗。 
〔附录〕香港脚,有湿热,有食积流注,有风湿,有寒湿。胜湿以仙术、白术、防己、川芎 
为主,或六物附子汤,或当归拈痛汤。香港脚气郁甚者,舟车丸、除湿丹;有饮者,东垣开结导 
饮丸。香港脚解表,用麻黄左经汤等药,随经选用。有兼痰气寒湿者,五积散加木瓜。若双解,以 
大黄左经汤、东垣羌活导滞汤;若理血,以八味丸,或四物加羌活、天麻,又或四物加黄 
柏、南星,或健步丸;若疏风养血,用独活寄生汤最效。 
x附方x 
x六物附子汤x 
附子 桂 防己(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白术 茯苓(各三钱)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煎。 
x当归拈痛汤x 
羌活(半两) 人参 苦参(酒制) 升麻 葛根 苍术(各二钱) 炙甘草 黄芩(酒制) 茵陈 
(酒炒,各半两) 防风 归身 知母(酒炒) 泽泻 猪苓 白术(一钱半)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空心服,临睡再服。 
x舟车丸x 见水气类。 
x除湿丹x 
槟榔 甘遂 威灵仙 赤芍 泽泻 葶苈(各二两) 乳香 没药(各一两) 牵牛(半两) 大戟 
(炒,三两) 陈皮(四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下。 
x东垣开结导饮丸x 
白术 陈皮 泽泻 茯苓 神曲(炒) 麦 曲 半夏(各半两) 枳实(炒) 巴豆霜(各一钱 
半) 青皮 干生姜(各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或七十丸,温水下。 
x麻黄左经汤x 
麻黄 干葛 细辛 白术 茯苓 防己 桂 羌活 甘草 防风 
上 咀。每半两,入姜枣煎服。 
x五积散x 
白芷(一两半) 陈皮(三两) 浓朴(姜制,二两) 桔梗(六两) 枳壳(三两) 川芎 甘草(炙) 茯 
苓(各一两半) 桂 芍药 半夏(泡,各两半) 当归(一两半) 麻黄(三两,去节) 干姜 
(三两) 苍术(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茎,煎 
至七分,热服。冒寒用煨姜,挟气加茱萸,妇人调经催产入艾醋。 
x大黄左经汤x 
细辛 茯苓 羌活 大黄(煨) 甘草(炙) 前胡 枳壳 浓朴(制) 黄芩 杏仁(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枣煎。 
x东垣羌活导滞汤x 
羌活 独活(各半两) 防己 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煨,一两) 枳实(炒,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或七钱,水煎服。 
x八味丸x 见诸虚类。 
x独活寄生汤x 见腰痛类。 
足跟痛,有痰,有血热。血热,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 

卷四
痿五十六
属性: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有湿热、湿痰、气虚、血虚、瘀血。湿热,东垣健 
步丸,加 
沥、姜汁;气虚,四君子汤加黄芩、黄柏、苍术之类;血虚,四物汤加黄柏、苍术,煎送补 
阴丸;亦有食积死血妨碍不得下降者,大率属热,用参术四物汤、黄柏之类。 
〔附录〕谨按五痿等证,特立篇目,所论至详。后代诸方,独于此证盖多缺略,考其由, 
皆因混入中风条内故也。丹溪先生痛千古之弊,悯世之罹此疾者,多误于庸医之手。有志之 
士,必当究其心焉。夫陈无择谓痿因五内不足所致,诚得之矣。然痿之所不足,乃阴血也。 
方悉是补阳补气之剂,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且无择以三因立方,可谓诸方之冠。其余此证 
x附方x 
x健步丸x(东垣方) 
防己(酒洗,一两)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甘草(炙) 栝蒌(酒洗,以上各半两) 泽泻 
防风(各三钱) 苦参(酒洗) 川乌(各一钱) 肉桂(五分) 
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葱白煎愈风汤下(见中风类)。 
x补阴丸x 见诸虚类。 
x清燥汤x 治湿热成痿,以燥金受湿热之邪,是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 
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 
黄 (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 白术 橘皮 泽泻(各半钱)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麦 
门冬 归身 生地黄 曲末 猪苓(各二分) 酒柏 柴胡 黄连(各一分) 五味子(九个) 甘草 
(炙,二分) 
上每服半两,水煎,空心服。 

卷四
厥五十七
属性:(附手足十指麻木) 
厥,逆也,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因气虚为主,有因血虚。气虚脉细,血虚脉大, 
热厥脉数 
,外感脉沉实,有痰脉弦。因痰者,用白术、竹沥;气虚,四君子;血虚,四物;热厥 
,用承气;外感,用双解散加姜汁、酒。有阴厥阳厥,阴衰于下则热,阳衰于下则寒。 
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 
〔附录〕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证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姑撮大 
概,且如寒热厥逆者,则为阴阳二厥也。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作阴证 
,而用热药治之,精魂绝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气汤,随其轻重治之。所谓阴厥者,始得之 
身冷脉沉,四肢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候也。治之以四逆、理中 
之辈,仍速灸关元百壮。又尸厥、飞尸、卒厥,此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 
足 
,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以苏合丸灌之。候稍苏 
,以 
附汤, 
中汤加 
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 
x附方x 
x八味顺气散x 见中风类。 
x调气散x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钱) 藿香 甘草(炙,各八钱) 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x平胃散x 
苍术(泔浸,五斤) 浓朴(姜制炒) 陈皮(各三斤) 甘草(炒,三十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个,煎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x四七汤x 
浓朴(二两) 茯苓(四两) 半夏(五两) 紫苏(二两) 
上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个,煎服。 
x承气汤x 见痢类。 
x四逆汤 理中汤 姜附汤x 并见中寒类。 
x乌梅丸x 见心痛类。 
x导痰汤x 见痰类。 

卷四
五十八
属性:,切不可作风治,兼用风药 
。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甚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 
〔附录〕古方,风痉曰 也。经云∶“诸痉项强,皆属 
直,皆属于风”。是阳明内郁,而阴行于外。又曰∶“阳 
,故湿过极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实非风也。 
x附方x 
x葛根汤x 治 病无汗而小便少,反恶寒者,名刚 。 
葛根(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三钱炙) 
上 咀。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覆取微 
桂枝加葛根汤 治 病有汗,不恶寒者服之,此名柔 
葛根(四钱) 生姜(三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枣一个,煎服,二 皆可用小续 
命汤加减服。若胸满口噤,咬齿脚挛,卧不着床者,以大承气汤下之,无疑矣。 
x小续命汤x 见中风类。 
x大承气汤x 见痢类。 

卷四
痫五十九
属性:惊与痰宜吐,大率行痰为主,用黄连、南星、栝蒌、半夏,寻火寻痰,分多分少 
,治之无不愈者。分痰与热, 
有热者,以凉药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药,吐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