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98-金匮要略浅注 >

第24章

498-金匮要略浅注-第24章

小说: 498-金匮要略浅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而吐者有别。以由病络而涉于经。宜从治络血之法。引其归经可也。又五脏有血。六 
腑无血。(试观剖诸兽腹中。心下夹脊包络中多血。肝内多血。心中有血。脾中有血。 
肺中有血。肾中有血。六腑无血。)吐心脏之血者。一二口即死。吐肺脏之血者。形如 
血丝。吐肾脏之血者。形如赤豆。五七日必死。若吐肝脏之血。有生有死。贵乎病者能 
自养。医者善调治尔。脾脏之血若罗络。即前咯血是也。(按。此脾络血。非脾脏血也。 
有因腹满而使血唾者。为脾虚不能统摄也。)凡吐血多者。乃胞中血海之血。医者学不 
明经。指称胃家之血。夫胃为仓廪之官。受承水谷。并未有血。谓包中血海之血。为六 
淫七情所逼。上冲于胃脘而出。则可。若谓胃中有血。则不可也。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属性:夫(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各不相同。今)呕家(因内)有痈脓。(与诸 
呕自当另看。切)不可治呕。(俟其痈已)脓尽(则呕)自愈。 
此以痈脓之呕撒开。以起下文诸呕也。 
(呕家必有停痰宿水。若)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此为欲解。 
先渴却呕者。(因热而饮水过多。热虽去而饮仍留。此)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新 
水之致呕者其一。又)呕家(水从呕去。)本(当作)渴。今(反)不渴者。心下(着)有 
支饮(愈动而愈出)故也。此属支饮。(宿水之致呕者又其一。) 
此以呕后作渴为欲解。先渴后呕为停饮。呕而不渴为支饮也。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热则)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数不 
尽为热也。而虚者亦见数脉。)以(过)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其)脉乃数。(此) 
数(不为胃热。而)为客热。(揆其所以)不能消谷。(皆)胃中虚冷故也。(又)脉 
弦者。(肝邪之象也。土虚而木乘之。)虚(则受克)也。(今)胃气(匮乏)无余。 
朝食暮吐。变为胃反。(推其致病之由。)寒(本)在于上。(而)医反下之。(土气 
大伤。)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此言误汗而脉数。误下而脉弦。当于二脉中认出虚寒为胃反之本也。 
(上言数为客热。今则推言及脉微而数乎。盖)寸口脉微而数。微则(卫虚而)无 
气。无气则荣(气随卫气而俱)虚荣。(气随之)虚则血(日见)不足。血不足(虽见阴 
火之数脉。而上焦之宗气大虚。)则胸中(必)冷。 
此承上节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 
尤在泾云、合上二条言之。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 
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真气为主。真气。冲和纯粹之气。此气浮则生热。沉则生冷。 
温之则浮热自收。养之则虚冷自化。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 
而其病愈甚矣。 
(上言胃气无余。变为胃反。今且由胃而推言及脾乎。盖胃者阳也。脾者阴也。)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胃之阳)虚。涩则(为阴虚而)伤(在)脾。脾伤则(胃中所纳之 
谷。而)不(能消)磨。(化为糟粕而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不下行 
而上出。)名曰胃反。(若)脉和缓。其土气尚未败也。倘若邪甚而紧(液竭)而 
涩。其病难治。 
此承上节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 
病患欲吐者。(病势在上。)不可(强)下之。 
哕(虽在上。)而腹满。(却不在上。是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当)视其(二阴之在 
)前(在)后。知何部不利。(以药)利之(而)愈。 
此二节。言病势之欲上欲下。宜顺其势而利导之也。哕病应归橘皮竹茹汤节中。此 
特举之。与上节为一上一下之对子。非错简也。 
(胸为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中阳气足以御邪。则不呕。即呕而胸亦不满。若)呕 
而胸满者。(是阳不治。而阴乘之也。以)吴茱萸汤主之。 
此言浊阴居阳位。呕而胸满也。 
x吴茱萸汤方x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无物则所)吐(者尽是)涎沫。(更兼)头痛者。(是寒 
气从经上攻于头也。以)吴茱萸汤主之。(温补以驱浊阴。又以折逆冲之势也。) 
此承上节而补出吐涎沫头痛。以明此证用此汤之的对也。 
李氏云、太阴少阴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 
会于巅。故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 
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阳不下交而上逆。则)呕(阴不上交)而(独 
走。则)肠鸣。(其升降失常。无非由于)心下痞(所致)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此为呕证中有痞而肠鸣者。出其方也。此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但治其 
中。而上呕下鸣之证俱愈也。 
x半夏泻心汤方x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胃气逆也。若下利清谷。乃肠中寒也。今)干呕而(下)利(浊粘)者。 
(是肠中热也。可知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此言热邪入里作利。而复上行而为呕也。与伤寒论大同小异。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 
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诸呕吐(有寒有热。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 
寒也。而此则非寒非热。但觉痰凝于中。食)谷不得下(咽)者。(以)小半夏汤 
主之。(祛停饮。散气结。降逆安胃。自效。) 
此为呕吐而谷不得下者。而出其总治之方也。 
x小半夏汤方x(见痰饮) 
呕吐。而(饮)病在(于)膈上。(饮亦随呕吐而去。故呕吐之)后思水者(知其病已) 
解。急(以水少少)与之。(以滋其燥。若未曾呕吐。而先)思水者。(为宿有支饮。 
阻其正津而作渴。渴而多饮。则旧饮未去。新饮复生。法宜崇土以逐水。以)猪苓散主 
之。 
此遥承第二节之意而重申之。并出其方治也。 
x猪苓散方x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心烦心中懊 。内热之呕也。今)呕而脉弱。(正气虚也。)小便复利。(中 
寒盛也。)身有微热。见厥者。(正虚邪盛。而阻格其升降之机也。此为表里阴阳之气。 
不相顺接。故为)难治。(以)四逆汤主之。 
此为虚寒而呕者。出其方治也。阴邪逆则为呕。阳虚而不能摄阴。则小便利。真阴 
伤而真阳越。则身有 
微热。虚阳又不能布护周身。而见厥脉弱者。此表里阴阳气血俱虚之危候也。此症虚实 
并见。治之当求其本矣。 
x四逆汤方x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 
两。 
(四逆汤。为少阴之专剂。所以救阴枢之折也。然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病主 
呕。今)呕而(不厥。)发热(不微)者。(是少阳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 
汤主之。 
此与上节。为一阴一阳之对子。少阴厥而热微。宜回其始绝之阳。少阳不厥而发热。 
宜清其游行之火。 
x小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 
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主纳谷。其脉本下行。今反挟冲脉之气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 
以)大半夏汤主之。 
此为胃反证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台治呕。心下痞硬者。 
可知此方泛应曲当之妙也。俗医但言半夏治痰。则失之远矣。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 
服。 
(又有阳明有热。大便不通。得食则两热相冲。)食已即吐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 
此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东垣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本诸此也。外台治吐 
水。可知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矣。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二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病为胃虚挟冲脉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汤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养胃也。今有挟 
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 
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 
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此为胃反之因于水饮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饮。人尽知之。而治胃反。则人未 
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参之本论猪苓散。伤寒论五苓散猪苓汤。可以恍然悟矣。 
且外台用此汤治消渴脉绝胃反者。有小麦一升。更得其秘。 
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证无表热。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于 
攻表之药也。乃彻上彻下。可外可内。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x茯苓泽泻汤方x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 桂枝(各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 
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先吐却渴为欲解者。以其水与热随吐而俱去。今)吐后渴欲得水。(且以水 
不足以止其燥。)而贪饮(不休)者。(是水去而热存也。以)文蛤汤主之。(方中有 
麻杏生姜等。除热导水外。)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此为吐后热渴而出其方治也。 
x文蛤汤方x 
麻黄(三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甘草 石膏 文蛤(各五两) 
生姜(三两)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干姜散 
主之。 
此为胃寒干呕者而出其方也。 
徐忠可云、此比前干呕吐涎沫头痛条。但少头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汤。此 
用半夏干姜散。何也。盖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头痛。是浊阴上逆。格邪 
在头为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而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 
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 
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别。特未至 
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 
x半夏干姜散方x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病患(寒邪抟饮。结于)胸中(阻其呼吸往来出入升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