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妻子这么说,丈夫觉得有理,于是认真地陷入了沉思:
“为了防止被人毒死,想想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什么禁忌才好呢。禁忌的东西,最好是难吃的东西。绝对不能把鲍鱼这样的美味拿来当禁忌……”
看他喃喃自语,为自己考虑得还真够周到的。
“广大教主”猪肉
妻子说:“到现在,我们介绍的可全都是海味呢。”
做海产品贸易出身的丈夫,似乎有点歉疚地回答道:“嗯。也该说说陆上的东西了。”
请客吃饭要有“山珍海味”。因此,单说海味显得有所偏颇,也该介绍一下山珍了。
“那说什么好呢?”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4)
“最好跟前面能够顺利衔接的。”
“前面正好说到禁忌,那我们就颠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说说猪吧!”
丈夫本以为说了一个巧妙的双关语,没想到妻子却皱起眉头:
“颠倒过来的话,我脑子里还想着那个长音符呢。”
“脑子里的长音符又不会出声,舍去不说。”
“真是歪理。”
又把中年夫妻之间的斗嘴玩笑话公开给读者看了。后面少不了还要再争辩几句,不过总归是无聊的话,这里就姑且舍去不说。
那就开始谈谈猪的话题吧。猪可是堂堂的陆地动物。我们知道,猪肉是回教徒的禁忌,这和上一篇谈禁忌的内容就衔接上了。
小时候,我们把现在的什锦烧称作“煎饼”。
关于什锦烧的叫法,我们夫妻俩又起了争论。
在妻子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人们已经普遍使用“什锦烧”的名称了,她并不知道“煎饼”为何物。夫妻两人的年龄相差不过五岁,就已经有了代沟,连说话的词语都有了微妙的区别。丈夫自己也很注意,不过有时仍然会把电影说成“活动照片”,故意引孩子们发笑。
“叫煎饼还是叫什锦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有十好几个朋友,把它叫做‘一钱洋食’的哩!说来说去,也不过就是同一样东西。”
丈夫像发连珠炮一样,说了一大通。
在我们小时候,常常可以见到红发碧眼的西洋小孩子光顾煎饼店,要买煎饼吃。他们总会说:
“阿姨,别放猪肉,要牛肉。”
因为从来没有例外,在我们儿时的回忆中,便认定这并非只是个人的喜好使然,西洋人原本就是不吃猪肉的人种。
正文 鸡恩人与鲍恩人(5)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所认为的西方人,实际上是当年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流亡到日本的土耳其鞑靼人的小孩。他们是回教徒,因此不能吃猪肉。
汉人则大吃特吃。一般只说“肉”的话,指的就是猪肉。如果要说其他肉,就一定会像说“牛肉”、“羊肉”那样,不能省略。
根据香港屠宰场的统计,牛、猪的比例是一比七十。虽然一头牛和一头猪的大小有区别,但这个数字对比显然说明,香港人所吃猪肉的数量是压倒性的。
《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将猪肉称作“广大教主”。也就是说,猪肉是大众食品中的老大。在这么爱吃猪肉的中国人当中,有数千万的回教徒,他们是绝对不能吃猪肉的。
中国的回教徒把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称作“清真教”,其寺院则称为“清真寺”,为教徒开设的餐馆,悬挂的招牌上写着“清真馆”或“教门”。这种餐馆完全没有猪肉,主要供应羊肉。这阵子走在东京的街上,就能看见“清真料理”的招牌,大概应当都是做羊肉的餐馆吧。
在除了几千万回教徒以外的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如果没有猪,将是无法想象的。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猪浑身是宝。
其毛称为猪鬃,很早以前就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猪鬃可用于制作刷子,其品质之优,是其他化学制品所望尘莫及的。
猪骨可粉碎后用作肥料。连最下面的猪蹄部分,也是熬炖的好材料。猪蹄也称为“猪脚”,是神户、东京等地台湾菜馆的著名菜肴。广东人好像还把猪的前脚称为“猪手”。因为与后脚相比,“猪手”稍微小一些,更易于烹调处理。
产妇如果奶水不足,可以喝猪脚汤。可单独熬汤,也可加入通草,效果更佳。
也就是说,催乳固本,首先从吃猪脚开始。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1)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
吃眼补眼,吃脚补脚
说到猪脚,我想起台湾的一个风俗,人们在生日那天要吃“猪脚面线”。
在猪脚面线里,一般还会加上一个用食用红染过的煮鸡蛋,表示庆贺之意。
红色是中国喜庆场合用的颜色。面线很长,寓意长寿。这都是好理解的。
但是,猪脚跟生日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年纪增长,首先是腿脚开始变弱。
支撑着身体的腿脚开始变弱,恰恰意味着生命的衰弱。
为了防止老化具体来说是防止腿脚的衰弱,怎样做才好呢?
正所谓“吃眼补眼,吃哪补哪”。
此话不假。吃脚补脚,这样,大概就能强健腿脚了吧。
这么说,难怪广东人用鸡脚和香菇炖汤,作为长寿的药膳饮用,这个前面我们已经提过。
据说野蛮人的部落存在一种迷信,即杀死敌方的勇武之人并吃食其肉,就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狮子肉本身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可是非洲那边的人却冒着生命危险猎杀狮子,也是希望吸取狮子身上勇猛气概的缘故。
用敌将的骷髅斟酒畅饮,确实使对手感到备受侮辱,实际上也是为了据此摄取敌人之豪胆。
猪一定有相当强韧的脚,才能支撑起肥硕的躯体。体力渐衰的人类为补充腿脚力量,猪脚不正好就是理想的食物吗?
即便是文明人,也是由野蛮人开化而来,过去的迷信记忆,也牢牢地潜藏在大脑的某个角落。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吃哪补哪的想法。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2)
用脑过度的人
稍微转换一下话题。二战期间,日本曾经一度像现在一样,出现了中国热。那个时候,人们大量阅读与中国有关的书。
其中包括林语堂写的书。他思维敏锐,但属于温和的非实践派,跟鲁迅他们关系并不好。中国人把他称为“幽默大师”。
林语堂这位“幽默大师”曾经这么说过:
“中国人惰性重,就因为是吃猪肉的影响。外国人蛮性重,就因为是吃牛肉的影响啊。”
当然,林语堂在这里用的是他擅长的幽默和嘲讽的手法。
但是,这不过是为嘲讽而嘲讽罢了。不像鲁迅的讽刺或反讽那样,字里行间渗透着血与泪。
因此,虽然林语堂以中国的解说者自居,最终并没有赢得中国人的认同。
当然,他的话既没有科学的依据,也不具有振奋国人的任何力量。大概只不过是典型的闲文字而已。
不过,属于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各个器官,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组织。因此,说胃弱的人进食猪肚能有补强的效果,这在科学上也不无道理。猪脚、鸡脚都含有丰富的胶质,这也是很好的成分。
现在,从牛、猪的脑垂体中提取出来的荷尔蒙,可用于治疗记忆衰退或脑神经衰弱,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人认为,猪脑有很好的“补脑”功效。
过去用猪脑和枸杞炖汤,给用脑过度的人喝,据说可以治疗头痛头晕。
日本的肉店好像没有卖“猪头”的,只有向肉店特别拜托交代,才能买到。不过,即便买到了猪头,一般在家里大概也不好处理。
因此,猪头的烹制法,请大家只是了解一下即可。
猪头一个,放入足量的酒、葱三十根、八角三个(约十克),开火烧煮。然后再加入酱油和白糖。火候控制似乎非常难。不管怎么说,猪头总归是不常见的材料,没有必要勉强进行烹制。
正文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3)
其次,猪肺也可作为治疗肺病的药,配合杏仁一起食用。
洗猪肺是挺麻烦的事情。煮熟之后猪肺收缩,《随园食单》将其形容为“如白莲一般”。
我们家一般只炒不煮。猪肺洗净后切成薄片,先用酱油和烧酒稍加腌泡,然后加入姜一起炒。
民间疗法把猪肺用作止血剂。据说对鼻血、牙龈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均有效果。
投入与效果成正比
下面介绍猪肾。
在汉语中,猪肾一般称作“猪腰”。
猪腰也是不好处理的材料。即便是美食大家随园老人,也发出这样的牢骚:
炒枯则木,炒嫩则令人生疑。
不仅如此,猪腰还“最能夺味”(随园老人语),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跟猪腰一起,就会变得很腥。因此,不与别的材料一起混合,只能单独使用。大概最多也就是配上香油和姜爆炒,再浇上烧酒。
将炒好的猪腰盛在盘子里端到饭桌上,丈夫没想到是菜,而误以为是“药”。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这道菜除了猪腰之外什么都没加,看上去很不雅观。
毕竟食物除了味道之外,外部观感也很重要呀!
猪的心脏这么说,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吧适合用来做心悸亢进、血压不安症等病患者的药膳。中国民间疗法“安心剂”也是用猪心和朱砂炖汤做成的。
我们家则用猪心配高丽参隔水炖,炖好后喝汤。
只要花费心思投入去做,心里就会觉得效果显著。
正文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1)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
内脏便宜的好处
五十多年前,当我们的母亲来到日本时,她们发现,日本的物价比国内贵了不少,风俗习惯也大不相同,因而不由得感到日本是个不适宜生活居住的地方。于是,常常萌发回归故土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她们总会自言自语地说道:
“不过,猪的内脏还真便宜。”
当时日本人是不吃猪、牛内脏的,因此这些内脏卖出的价钱差不多就跟白送一样。只有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或朝鲜人才会买。
中国人经常吃内脏,因此在故乡那边,其售价常常比肉还贵。出于这个原因,单就能够便宜地吃到内脏这一点而言,日本可说是天堂。
听说比母亲她们更早一代的华侨,只要去屠宰场,不花钱就能得到内脏。
不过,据说就连那个时候的华侨,也都不能在屠宰场说:
“请给我一些猪血。”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喜欢吃猪、牛的内脏了。另外,由于内脏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制药公司大量收购,因此其价格也不能说一定很便宜。
但是,不论爱吃内脏的人增加了多少,好像喜欢吃动物血的人还是很少。
吃血野蛮吗?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营养观念“吃血补血”来看,猪血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也并不是直接喝生血。不论怎么说,那样实在太恶心了,而且生血的味道也不好。
往新鲜的血里加上盐,凝结之后就会变成像豆腐一样。切成小块后,和豆腐、蔬菜以及其他调味料一起烹煮。一般认为,猪血对贫血有很好的疗效。
虽然外国人皱着眉头说这种习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