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0-轩岐救正论 >

第7章

590-轩岐救正论-第7章

小说: 590-轩岐救正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痰也。又有似疟。阴阳两亏。寒热往来。脉亦见弦。急扶真元。亦有生者。若误作疟 
治如近岁闽司理王讳猷公所以枉没于见病治病之舛剂也。大要弦脉而病属经者。易治属腑 
者。难治属藏者。不治指下细别吉凶胤列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濡弱微细四种相类
属性:濡脉极软。如水面浮绵。轻诊则得。重按无有。弱脉极软。重按乃得。轻诊无有。脉学 
云浮 
细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而极细如绝曰微。沉而极细不断曰细。又云轻诊即见重按如欲 
绝者微也。往来如线而常有者细也。仲景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萦萦如蚕丝细者阴气衰 
。此四脉者虽形体不一。大较皆阴阳两亏。病从内得。或失精亡血。或泄汗伤湿。或气促心 
惊。或虚胀消瘅。或筋骨痿痹。老弱久病见之顺。少年春夏见之逆。治法皆宜调营益气。填 
精补髓。固脾健胃急施拯救。方得全生。凡诊此脉。须察胃气多少。预示吉凶。庶不召谤。 

卷之二四诊正法
革牢不同
属性:革脉如按鼓皮。主病为亡血遗精半产崩漏胀满中风感湿诸症。牢脉似沉似伏。大而长。 
微弦 
。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徐东皋云沉而有力。动而不移 
。牢之体也。主病为心腹疼痛疝颓 瘕。为气短息促。为皮肤着肿。是革牢二脉。固判若天 
渊也。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主亡血失精。女人主半产 
漏 
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濒湖曰∶此即芤弦二脉相合。故均主失 
血之候。诸家脉书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 
实。形症皆异也。又牢为元气将绝者凶。牢忌见阴虚失血之病为虚病见实脉也。不可不辨 
。 

卷之二四诊正法
牢实相类
属性: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明主阴寒凝固之象也。若实脉则浮沉皆得。大而且长。指下鼓 
击。 
息数往来。动而能移。乃主阳盛实热之病。脉体固依稀相似而主病则已悬甚均一动也。只争 
移与不移此徐东皋独得牢脉之。 
神识超千古矣。及阅方书谓洁古实脉而投姜附此。必非实脉。乃牢脉也。不容不细别之。 

卷之二四诊正法
芤革不同
属性:芤形大如慈葱。两傍有中央空。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 
。革脉则形按如鼓皮。虽体不同。大抵主病则皆失血亡阴之证。 

卷之二四诊正法
芤虚散不同
属性: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有。隐指豁豁然空。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主伤暑怔 
忡 
自汗惊悸发热阴虚腹胀痿痹遗精便泄诸症。经曰血虚脉虚。又曰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又 
曰久病脉虚者死。若芤脉则大如慈葱与虚脉豁豁然。空不同也。所谓散脉者其形如杨花散漫 
。去来无定。息数难齐。无统纪。无约束。涣散不收。稍按便四散不聚。主病为溢饮。为血 
耗 
。为怔忡。为脱汗。为 肿 。产妇得之生。妊妇得之坠。平人见之死。难经曰散脉独见者 
危。柳氏曰∶散为血气。俱虚根本脱离之脉。若两尺见之魂断归冥。心脉洪大微散。肺脉浮 
涩微散。独此不妨耳。此散与虚异。而虚又与芤异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结代不同
属性:结脉缓而一止。止无常数。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止有常数。脉学云数 
而时 
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涂。然代为气衰。固云死脉。 
而又宜于风家痛极。孕妇霍乱。是代亦有生者。至结脉虽为阴凝痰结积聚痈肿瘕疝诸病。每 
见脱血逢此终不免于死者。是又不拘于常数。总之结脉多生代脉多死耳。濒湖曰∶脉一息五 
至 
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 
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息。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息。盖一藏之气衰而代藏之。气代至也。滑 
伯仁曰∶若无病羸瘦而脉代者危脉也。有病而气血乍损。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伤寒心悸 
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卷之二四诊正法
代脉有二
属性:代为气衰。固止有常数。此死脉也。经又云黄脉代。此盖指脾脉而应于四时 
。遇春得胃气而兼见微弦。遇夏得胃气而兼见微洪。遇秋得胃气而兼见微浮。遇冬得胃气而 
兼见微石。此乃四时更代之代。而非死脉之代。此代之义。又不可不知。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如促脉
属性:促脉乃数而一止。此为阳极亡阴。主痰壅阳经。积留胃府。或主三焦郁火炎盛。或发狂 
班。 
或生毒疽。五积停中。脉因为沮。最不宜于病后。若势进不已。则为可危。五积者血气痰饮 
食也。若此得之新病。元气未败。不必深虑。但有如促之脉。或渐见于虚痨垂危之顷。死期 
可卜。或暴作于惊遑造次之候。气复自愈脱阴见促终非吉兆。肿胀见促不交之。否促脉则 
亦有死者矣。 

卷之二四诊正法
动脉有三
属性: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忽忽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 
汗出 
。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主病为痛为惊为泄痢为亡精为失血。虚者倾摇。胜者 
自安。此皆病脉也。又有平人而动者。太素云∶三部宽长是上贤。更于胆脉带长弦。豁然应 
指如龙动。翊赞明君万万年。又云∶肾部忽然动滑时。为官必定有迁移。更看三部宽洪应。 
用意消详仔细推。素问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是皆吉兆之脉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真藏脉
属性:肝绝之脉。循刀贲贲。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 
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 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意。 

卷之二四诊正法
七情脉
属性:七情之脉。内伤五志。喜则脉缓。悲短忧涩。思结恐沉。惊动怒急。七脉宜先。审而处 
治。 

卷之二四诊正法
妊娠脉
属性: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 
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病逆顺
属性:岐伯曰∶凡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死。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气相得者生。 
三五 
不调者病。人有强弱盛衰之不一。而脉实应焉。脉有阴阳虚实之不同。而病实应焉。脉病形 
证相应而不相反。每万举而万全少有乖张良工不能施其巧矣。故脉之于病。有宜有不宜。为 
医不可以不辨也。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上病下痛。下病上痛。此为逆。死不可治 
。腹胀脉浮大生。沉小死。壮热脉浮大有力生。无力及沉微小死。癫痫脉亦然。谵语洪大生 
。厥逆微小死。暴忤脉实大生。虚弱伏细死。中毒洪大紧急生。微细不齐危。 
头痛浮大安。短涩危。吐血发热洪大生。细微死。不发热细少生。洪大危。伤寒发热后脉沉静者生。洪 
躁危。自汗脉虚细安。躁盛危。厥逆沉涩生浮大危。诸失血小弱生。洪大危。久病脉细软 
生 
。洪大危。泻利微细弱生。浮大危。滞下洪大数或缓生。微小弱危。产后微小生。洪大数危 
。胎前忌微小涩。咳嗽浮大缓生。沉弦小危。细疾结代死。中风口噤浮迟身静者生。洪数搏 
指 
气粗者死。上气喘急。面目俱浮脉浮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小肢厥者死。疮疽洪大生。沉细危 
。既 
溃脉静安。溃后洪大危。阳病得阴脉。阴病得阳脉。皆死。消渴诸疽数大生。虚细死。霍乱 
浮洪生。虚细死。诸水浮缓生。数疾死。沉迟小死。痿痹紧急或中病脉坚。外病脉涩。汗出 
脉盛。虚劳心数。风家脾缓。人瘦脉大而喘。形盛脉微短气。更有伤寒厥利而脉不至。脉微 
厥冷烦躁。脉迟而反消食。与夫人短脉长。人长脉短。人滑脉涩。人涩脉滑。皆死脉也。 

卷之二四诊正法
脉色逆顺
属性:玉机真藏篇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 
之且 
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乃死。此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 
。至肺乃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 
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 
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生死之早暮也。大骨枯槁大肉 
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 
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KT 。真藏见。十日之内死。大骨枯 
槁。大肉陷下。肩髓肉消。动作益衰。真藏未见。期一岁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 
满。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KT 。肉脱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 
所不 
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不可为期。其脉绝不 
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 
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脉。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众藏相失者 
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眶内陷者死。肉脱身不去者死。乍数乍疏者死。真脏见形者胜死 
。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脉。无胃曰逆。逆则死。肝见 
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 
色弊。绵绵其去如悬绝者死。脉忽去忽来。暂止复来者死。脉中侈者死。脉分绝者死。三部 
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半夜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 
。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 
者以日中死。风病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日乘四季者死 
。脉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浆不入。身体不仁。乍静乍喘者死。汗出发润。喘不 
休。肺气绝也死。阳病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口不能言。心先绝也。唇吻青。四肢 
汗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虚汗发黄。脾先绝也。身热喘粗。见阴多躁。或目眶深陷。瞳 
不转移。戴阳上视。肾绝也。皆死。头目痛。卒视无见者死。三部脉紧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阴阳尺寸俱虚者死。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温病禳禳大热。脉细小者死。咳而形脱 
发热。脉坚急者死。皮肉着骨者死。发直如麻者死。口臭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