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0-轩岐救正论 >

第26章

590-轩岐救正论-第26章

小说: 590-轩岐救正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窃谓病者身之贼也。药治病之兵也。朝廷不得已而用兵。人有病而始用药。病实者尚 
虞 
骤补。病虚者更畏妄攻药其可漫尝乎。岁巳巳家大人佐郡锦官。由渝州登陆以进。道经永川 
两昌内江诸邑。目击井里萧条。民怀菜色。因询诸父老曰。尔蜀古天府之国。土沃人殷。风 
俗醇美。今何若是之凋残乎。诸父老曰。正苦十年来奢酋构难。间经援兵四集。淫虐悍暴。 
尤甚于贼也。尚悲风鹤已邈。泽雁未归称民贼者又HT 辐叠至既罹烽烟之祸复遭涂炭之苦民 
愈 
不堪命矣始信将愎兵骄害甚乎贼。语不诬。于是家大人抵官励操。以治楚者治蜀。及屡署郡 
邑符。八载敷仁。皆一意恬静慈和。为挽复元气之善图。耻事针砭之速。究竟功牧参苓。苏 
生重困。时蜀臬江右曾铭石先生秉宪清严。执鉴人伦。每与当事击楫寮采。则曰守令者亲民 
之官。官以清着固难。但未免尚峻刻耳。若清且和。留心民瘼。如锦官萧司马者则尤难其人 
也。噫治病与治国一也。久病而服误剂。犹青苗之厉法。无病而轻服药。乃黩武之危。图均 
害民也。伤生也。 

卷之六病鉴
药随病施
属性:先哲有云用得其宜。虽乌罔亦可奏功。不得其宜。至参苓亦能为害。夫药何定施哉。昔 
有人 
患阳明胃腑证。法须承气。因误投参术。几殆。后以他病阳虚发热。宜用参术。却为前故畏 
而不服。亦致留连增剧是犹因噎废食者也吁同一药石耳。用之有宜有不宜。而生死系之。益 
见病者须择好医耳。 

卷之六病鉴
草药
属性:无知愚民每每擅一二单方草药。为能立奏殊功。且复省费。谁不悦从。但此须村里坚刚 
异禀。别具一副耐毒肠胃者用之极验。若元气稍虚。误服旋倾。目击者屡矣。书此为戒。 

卷之六病鉴
针灸
属性:针灸理极玄微。必按穴精详。视人肥瘦短长。以意消息。毫芒不瘥者。一着可胜百药。 
今之 
称善此术者亦犹盲瞽索途。反滋祸害耳。此亦只是泻法。而非补法。即云为补亦泻中补也设 
若精气两亏。敢妄施乎。大抵阳衰虚寒。六脉沉迟者。亦借外火以资内火。于法得矣。若乎 
阴虚火旺。脉数发热之病。灸之则 害立生。内经东垣。论之详矣。 

卷之六病鉴
伪药必辨
属性:今病者既择名手。复得好方。而药非地道。杂以伪者。非惟无功。适足取害耳。如沙参 
之 
假人参。苜蓿根之假黄 。 本头之伪川芎。浙贝母之伪川贝母。广黄连之伪川黄连。紫楝 
根之伪巴戟。南当归之充秦归。浙地之充怀地。建山药之充怀山药。丁茄叶之伪藿香。染独活 
之伪当归。粗鹅管之伪钟乳。金莲根之伪肉苁蓉。浙枸杞之伪甘枸杞。黄丝子之伪菟丝。西 
五味之乱北五味。杜蘅之乱细辛。枫香之杂乳香。黑束之乱沉香。沙石之杂灵脂。牛胶。之 
伪阿胶川 
乌之伪附子。土防己野马肝之乱何首乌。诸如此类。不可胜穷小人既售赝器君子当具灼鉴。 

卷之六病鉴
制药必亲
属性:陶弘景曰王公贵胜。合药之日。群下窃换好药。终不能觉。以此疗病。故难责效余以为 
制药必亲者非亲自监督。必委之素亲信之人。始可托也。若窃换犹是小事。甚有仇家妒嫉。及竞 
产争宠。萧墙内寡因而暗藏杀机。或赂奸医。或诱婢仆。加入砒 。或乘顺便投入蛊毒。每 
见病家不及觉察。屡被倾生。迨至事泄。噬脐何及。此不容不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