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77-伤寒括要 >

第4章

477-伤寒括要-第4章

小说: 477-伤寒括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阴虚劳倦。或梦遗精滑。或脐旁动气。或风温。湿温。中暑。或疮痛。或厥。或产后。或经水 
适来适断。或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眩冒。心下痞。头痛而热。脉弦细。属少阳经。 
或脉沉。或脉微弱。并不可汗。 

卷上
可下
属性:蒸蒸发热。便闭。或潮热腹满痛。或潮热谵语。或阳明自汗。胃燥谵闭。或阳明无汗。 
小便不利。懊 。必发黄。或脉滑谵语。或潮热。手足腋下汗出。谵闭。或目中不了了。便闭。 
或 
下利脐腹硬痛。或痞满燥实。 黄狂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汗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 
便难。或转失气。或小腹满痛。小便利。大便黑为蓄血。皆可下也。 

卷上
不可下
属性:脉虽沉。有表症。或恶风寒。或头背项腰。强痛拘急。或呕吐。或腹胀。时满时减。或 
不转失气。或腹胀可按。或有动气。或腹如雷鸣。或阳明面赤。或咽中闭塞。或夹阴面赤。或硬 
在心下。或小便清白。或内伤或房劳。或胎前。或产后。或崩漏。或经水适来适断。或脉虚 
。或脉浮大。或紧皆不可下。 

卷上
可吐
属性:病在膈上。或胸满多痰。或食在胃口。或胸满微烦。或胸中懊 或胸中痛欲按。或寸口 
脉滑。或寒气在胸烦满。或寸脉沉伏。或干霍乱。心腹刺痛。皆宜吐之。 

卷上
不可吐
属性:邪在膈下。或膈上寒干呕者。宜温忌吐。或老弱。或素虚。或阴虚。或房劳。或胎前产 
后。经水适来适断。或脉虚细。皆不可吐。 

卷上
可温
属性:直中阴经。或无热恶寒。或呕吐不止。或冷痛泄泻。或战栗蜷卧。面如刀括。或四肢逆冷 
。或夹阴面青。或下后利不止,或舌卷囊缩。厥冷。或胃寒呃逆脉沉迟无力者。悉当温之 

卷上
不可温
属性:燥渴咽干。或身热。小便赤。或喜饮冷。或大便闭或脉数大有力。皆不可温。 

卷上
急下
属性:(五症) 
急者病势危笃不可稍缓也。少阴舌干口燥。恐热消肾水。大承气汤急下之。少阴自利纯 
清水。心下硬痛。燥渴。大承气汤急下之。阳明汗多热甚。恐胃汁干。大承气汤急下之。目睛不明 
。肾水已竭。热而便闭大承气汤急下之。阳明腹满痛为土实。急用大承气汤下之。 

卷上
急温
属性:(二症) 
少阴。内寒已甚。阳气欲绝。急用四逆汤。少阴。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者。急用四 
逆汤温之。 

卷上
发热
属性:(发热者无休止也潮热者时热时止如潮之有汛也烦热者虚而烦躁发热也) 
太阳发热。头痛。项强。腰脊痛身痛。骨节痛。恶寒无汗。脉紧。(麻黄汤)恶风有汗脉 
浮。(枝桂汤)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太阳传本病。(五苓散)阳明发热。目痛。鼻干。不眠。微 
恶寒。头额痛。脉洪长。(葛根汤)表里俱热。口渴。脉洪数。(白虎汤)谵狂渴闭。恶热。脉沉 
数。(承气汤)少阳发热。耳聋。胁痛。寒热呕。口苦。头角痛。脉弦数。(小柴胡汤)三阴惟 
少阴有表热。但脉沉。足冷。(麻黄附子细辛汤)下利厥。里寒外热。(人参四逆汤)汗后。发 
热脉躁疾。下利。热不止。皆死。 

卷上
恶寒
属性:(寒邪客于荣卫故恶寒身虽热不欲去衣被也虽里症悉具而微恶寒亦表未解当先解 
其外俟不恶寒方可攻里) 
太阳发热。恶寒。(麻黄汤)少阴无热。恶寒。(四逆汤)汗后。恶寒。(桂枝芍药汤)阳明 
背微恶寒。口渴。心烦。(白虎加人参汤)少阴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少阴恶寒。厥冷自利。 
烦躁脉不至者死。 

卷上
恶风
属性:(邪风伤 卫故恶风悉属于阳三阴经症并无恶风也) 
太阳无汗。恶风。(麻黄汤)有汗。恶风。(桂枝汤)汗后不解。表里俱热。时时恶风。烦 
渴。(白虎加人参汤)汗多亡阳。恶风。(桂枝术附汤)风湿相搏。骨节痛。短气。小便不利。自汗 
。恶风。(甘草附子汤) 

卷上
潮热
属性:(一日一发属阳明症如潮之有信旺于未申故日晡乃发) 
阳明潮热。大便硬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先与小承气。转失气者。燥粪也。可与 
大承气。不转失气者。初硬后心溏。慎勿攻。攻之则胀满不食。太阳病。小有潮热。大结胸。( 
大 
燥屎。(大承气汤)潮热。大便溏。小便利。胸胁满。(小柴胡汤) 

卷上
往来寒热
属性:(邪在半表半里表多则寒甚里多则热甚或往或来日二三发非如疟疾之止作有 
时也)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大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满。心烦。喜呕。或心 
下悸 
热。(柴胡桂枝干姜汤) 

卷上
烦热
属性:(心中热而烦扰亦有属寒者或在表或在里或半表半里或因阴虚火动或因气虚或因 
心虚) 
太阳汗解后。复烦脉浮数。(桂枝汤)太阳汗后。脉浮数。烦渴。(五苓散)太阳吐下后。 
表里 
(栀子浓朴汤)汗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小承气汤)悸而烦。(小建中汤)阳明下利 
后。虚烦。(栀子豉汤)下后烦。尚有燥屎。(大承气汤)少阳胸满而烦。寒热。(小柴胡汤)兼 
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少阴欲寐而烦。自利而渴。小便白。(四 
逆汤)服白通汤后。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白通汤加猪胆汁)心烦。不得卧。(黄 
连阿胶汤)厥阴厥冷而烦。脉乍结乍紧。心中满。(瓜蒂散)阴虚火动而烦。(生脉散)气虚自 
汗。脉虚而烦。(补中益气汤) 

卷上
烦躁
属性:(烦为烦扰心病也故烦字从火躁为愤躁肾病也故躁字从足有在表在里之分有火劫 
阳虚之异) 
太阳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急。(大青龙汤)太阳 下后。胃干。烦躁不眠。欲 
饮水 
利。屎硬。乃可攻。(大承气汤)下后复汗。烦躁不眠。夜则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 
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汗下后不解。烦躁不渴。脉沉微。(茯苓四逆汤)阳明病。五 
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有燥屎。(承气汤)少阴吐利厥冷。烦躁者死。(吴茱萸汤)厥阴 
脉沉而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为脏结。死。 

卷上

属性:( 即恼字古人通用郁郁不舒愦愦无奈比之烦躁殆有甚焉因误下故表邪乘虚内陷 
伏于胸间故懊 也) 
太阳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汗出。恶寒。表未解也。短气懊 。(栀子柏皮汤)汗吐下 
后。不眠懊 。 
(栀子豉汤)阳明下后。外有热。手足温。懊 。头汗出。(栀子豉汤))阳病下之 
懊。尚有燥屎。(大承气汤)阳明无汗。小便不利。懊 。必发黄。(茵陈汤) 

卷上
头痛
属性:(巅顶脑后痛者太阳也头额痛者阳明也头角痛者少阳也三阴脉至颈而还故无头痛 
惟厥阴脉会于巅故亦有 
头痛然风温病在少阴经温病在太阴而头反痛至于阴毒亦然此痰与气逆壅而上气不得降故头痛 
是又不可拘拘为也) 
太阳头顶痛。有汗。恶风。(桂枝汤)无汗。恶寒。(麻黄汤)阳明头额痛。目痛。鼻干。 
不 
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调胃承气汤)潮热。谵闭。渴而头痛。脉沉数有力。(小承气汤)少 
阳头角痛。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厥阴头痛。吐涎沫。(吴茱萸汤)太阴头痛。气逆有痰 
也。(二陈汤加枳实川芎细辛)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麻黄附子细辛汤) 

卷上
项强
属性:太阳项强。无汗。脉浮紧。(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 
。(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卷上
摇头
属性:内有痛则摇头里症也。风痉则独摇头。心绝则头摇。状如烟煤。直视者死。风主摇动。 
故头摇多属风。风脉必弦。(神术汤加天麻羌活防风僵蚕) 

卷上
头眩
属性:(眩者头旋眼花也因汗吐下后上焦虚也少阳发窍在目且居表里之间表邪渐入于里 
表中阳虚故目眩也发汗过多言乱目眩者死) 
太阳汗吐下后。表里俱虚。必眩冒。(真武汤加川芎天麻)太阳汗后不解。心下悸。头眩 
。肉 。振振擗地。(真武汤加川芎天麻)阳明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 
加川芎天麻)少阳目眩运。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天麻)挟血虚者。(四物芎麻汤)有痰火 
者。加酒芩竹沥。挟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芎麻)少阴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卷上
身体痛
属性:(体痛乃六经俱有之症有表里寒热风湿之分太阳宜汗汗后脉沉迟者宜温中 者 
宜白虎汤里寒外热者宜先救里而后攻表寒在三阴者脉沉风在三阳者脉浮中湿者身重痛不可转侧阴 
毒者身大痛宛如被杖) 
太阳体痛。无汗。恶寒。脉浮紧。(麻黄汤)体痛。有汗。恶风。脉浮缓。(桂枝汤)少阴 
体痛。吐利肢冷。(四逆汤)厥冷。下利。身痛如被杖。呕逆。(茱萸四逆汤)一身尽痛。发热。面黄 
。热结在里。小便利。大便闭。为蓄血。(轻则犀角地黄汤重则桃仁承气汤)风湿一身尽痛。 
身重不可转侧。小便不利。(五苓散加苍术羌活)霍乱体痛。脉沉。(桂枝汤)表里俱寒。下利 
清谷。身痛。救里(四逆汤)后救表。(桂枝汤) 

卷上
无汗
属性:(有邪在表者有邪行里者有水饮内蓄者有阳虚者捣生姜绵裹周身擦汗自出) 
太阳无汗而喘。(麻黄汤)太阳无汗。烦躁。(大青龙汤)阳明无汗。渴欲饮水。无表症者 
。(白虎加人参汤)少阴脉沉。发热无汗。(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 
口鼻。或从目出。名下厥上竭者死。投麻黄汤三大剂。而不得汗者死。汗虽出。不至足者死。 
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死。 

卷上
自汗
属性:(不因发散自然汗出也伤风则发热自汗中 则汗出恶风风湿则汗多而濡惟伤寒无 
汗及传 
者皆表虚也宜温之汗出不恶风寒里症也宜下之阳明发热汗多宜急下汗出如油如贯珠凝而不流 
皆死 将发披水盆中足露于外用糯米粉龙骨牡蛎为细末周身扑之) 
太阳风伤卫。脉浮缓自汗。(桂枝汤)表虚。汗不止。(黄 建中汤)太阳过汗。遂漏不止 
。恶风者。(桂枝附子汤)阳明自汗。不恶风寒。反恶热。谵渴。便秘。(调胃承气汤)阳明自汗。 
小便不利。津液竭也。急下之。(大承气汤)肢冷。额上手背汗出。脉沉细。(四逆汤)自汗。 
小便难身不热。足冷。脉沉。(四逆汤加桂枝苓术)吐逆。厥冷。脉沉。身痛。大汗。(人参 
四逆汤加桂枝 术) 

卷上
盗汗
属性:(睡而汗出觉即汗止故名盗汗睡则胃气行里而表中阳气不致故津液泄也觉即气行 
于表而止矣杂病盗汗主于阴虚伤寒盗汗邪在半表半里也) 
阳明潮热。脉浮盗汗。(黄芩汤)三阳合病。目合则汗。胆有热也。(小柴胡汤) 

卷上
头汗
属性:(诸阳经络皆循于头邪搏诸阳乃为头汗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