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儿科四诊 >

第3章

儿科四诊-第3章

小说: 儿科四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之不坚,并有按乒乓球下陷之感觉,称之为乒乓头。
 
    2。按颈腋 主要触摸颈项部及腋下有无结节包块。正常小儿在颈项、枕后、腋下可触及少许绿豆大小结节,活动自如,属小的淋巴结,不为病态。若小儿颈项两侧结节肿大,按之疼痛,伴有高热,多为痰毒蕴结,如急性淋巴结炎。颈部结节肿大,按之不痛,坚硬成串,推之不易移动,多为瘰疬,即淋巴结结核。
 
    3。按胸胁 胸骨高突为“鸡胸”,是脾肾不足所致,为佝楼病主要体征之一;脊柱高突,按之不痛为“龟背”;胸骨处下陷如漏斗状,这种骨胳畸形,也是佝偻病所致。心尖搏动处,古书称之为“虚里”,是宗气会聚之处,若搏动太强,或节律不匀,是宗气外泄,病情严重;若动而微弱,触之不甚明显,此为宗气内虚;若搏动过速,伴有喘急,此为宗气不继,症情危重。胸胁触及串珠,两肋外翻,可为佝倭病体征。
 
    4。按腹部 正常小儿在3~4岁前肝脏每能触及,但4岁以后逐渐缩入肋下,不能触及。若肝脾肿大,且有触痛,或质地较硬,均为病态。左肋下按之有块,属脾肿大,右肋下按之有块,为肝肿大。按压小儿腹部,必须取得小儿合作,在安静不哭时进行,此时应叫其父母亲陪伴在旁,以减少恐惧心理;若出现哭叫反抗,则应停止检查。当腹部有压痛时,则应从无痛处开始触按,最后才检查痛处,若过早检查痛处,因腹肌收缩,将影响进一步检查。
 
    小儿腹部柔软温和,按之不胀不痛为正常。腹痛喜按,按之痛减多为虚痛、寒痛;腹痛拒按,按之胀痛加剧为里实腹痛;脐周腹痛,按之有条索状包块,按之痛减者,多属蛔虫病;腹胀形瘦,腹部青筋显露,多为疳证;腹部胀满,叩之鼓声,多为气滞腹胀;腹部胀满,叩之有液体波动感,多为腹内积水。检查腹部时,还须注意观察小儿面部表情,以推测疼痛或不适之处。年龄较大的学龄期儿童,可边按压边询问,也可较快确定痛处。
 
    5。 按四肢 主要按摸四肢冷热及肌肉、关节、皮肤情况。四肢厥冷,多属阳气虚弱,或阳气不达;手足心发热,体温正常,为阴虚内热;手足心、手足背面发热,体温上升,为外感发热,属实热证;四肢挛急抽动,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两侧肢体细弱,不能活动,肌弱无力,为小儿麻痹症;暑温证热退之后,出现肢体强直,手足颤动或拘挛,属虚风内动,为后遗症。
 
    6。按皮肤 主要了解寒、热、汗的情况。肢冷汗多,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甚所致。皮肤按之凹陷不起,多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肌肤,见于阴水;按之凹陷,放手即起者,多为风水相搏,见于阳水;皮肤干燥而松弛,少弹性,常见于吐泻之后,为气虚液脱之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