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84-麻疹备要方论 >

第3章

184-麻疹备要方论-第3章

小说: 184-麻疹备要方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渐次消解。至于舌乃心之苗,舌苔薄热亦轻,舌苔浓热亦重,或生疮蕈,白屑肿痛, 
皆心火炎灼,惧宜清凉疏利治之。惟黑苔枯燥起刺,火亢而兼水化,则胃败矣。凡出疹 
之先,或有胃火,及出疹之后,余毒不散,热毒积聚于牙龈,若不知早为解毒,多变走马 
疳症。又有热重切牙者,此阳隐于阴,必多渴而手足俱热,喜饮冷水,宜滋阴降火。如 
食辛辣助热之物,必致下血,咽痛痰响而死。盖热毒上攻咽喉,轻则肿痛,重则汤水难下, 
最为可虑。表邪郁遏疹毒,不能发舒于外,而咽喉肿痛者,元参升麻汤主之。里热壅盛,疹 
已发于外,而咽喉作痛者,凉膈消毒饮主之。若热毒闭塞肺窍,以致失音,初出用元参升 
麻汤,已出用加减凉膈散,没后宜儿茶散主之。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论汗
属性:凡出疹最喜有汗,有汗则腠理开通,毒从汗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用人参白 
虎汤,或合黄连解毒汤治之。若皮肤干燥无汗,闭而难出,或致内攻,为腹胀气急等症。 
此外为风寒所折,夏秋用轻剂宣发肌表,春冬用重剂升散寒邪。如果属火热,闭郁无汗, 
必唇红破裂,二便结涩,浑身胀痛,多致喘促, 痰鸣,速用寒凉,清肺降火,俾肌 
表透达而有汗,疹即随汗而尽出于外,后可无余毒,不然即成败症,故麻症始终以微汗 
为吉。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腹痛
属性:麻症腹痛,由于食滞凝结,热毒不能宣发于外,故有时曲腰啼叫,两眉频蹙,须用 
加味平胃散治之。若不因食积,全是热毒内结,治宜疏托,使疹子尽出,痛自止矣。没 
后见此,又宜清凉解毒,使毒内消,痛亦随减。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泄泻
属性:麻本火候,大便溏泻,黄褐色为正。初热正出时,下利数次,毒瓦斯得泄,但不宜多, 
久久则脾气下陷。毒难发越,后恐变痢,初起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 
泻主之。已出作泻者,以黄连解毒汤主之。若水泻黄色有沫,小便赤,唇燥口干,乃毒热 
移入肠胃,传化失常,亦宜清凉利水,俱不可用温热之剂。如自利不止,水泻频数,最 
为恶候。若疹子稠密,或紫红色,则又无妨。盖以毒在大肠,非泻不解,宜平胃散加黄连、 
葛根、连翘以解之。疹子发透,自然泻止。有没后仍不止者,此未出尽,再用前药,倍连 
翘、黄连,加木通,泽泻、牛蒡子分利之,切勿治以固涩,致腹胀痞满,喘急不治。景岳 
以为泻利一症,果由疹毒,固不可以温补,若其人脾气本弱,或过用寒凉之药,或误食生 
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虽曰由疹而发,而实非疹毒之病矣。但察其无热症热脉,而 
兼色白气馁者,便宜温胃饮、五君子煎、胃关煎之类主之。若执谓疹毒不可温,则无不 
危矣。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痢疾
属性:麻疹作痢,谓之夹疹痢,因毒热未解,移于大肠所致。有腹痛欲解,或赤或白,或赤 
白相兼者,悉用清热导滞汤主之。若见痢色紫黯,或如痈脓,屋漏水,鸡肝色,黑豆汁, 
气喘燥渴,发呃不食,皆不可治。若麻出之时,曾作泻痢,未经清解,至没后变成休息 
痢,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此余毒留于大肠,须分虚实用药。实者三黄丸利之,虚者香连 
丸和之,再以黄芩汤养血行气,血和则便脓自愈,气行则后重自除,正此谓也。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大小便闭
属性:麻疹大便闭者,乃火邪留结大肠,结而不解,致毒内攻,故无论前后,即与润利无妨。小水赤涩者,初起正出 
时为正候,若见于正没及没后,为遗毒不散,宜用导赤散治之。如仍不通,或因大便闭结所致,通其大便,小便自利。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沉睡
属性:凡麻疹热轻,神安气安,醒睡如常吉也。设当发热正出之时,昏昏沉睡,必是火邪内郁,未透于表,速宜胜药 
宣发,佐以清热,免致后患。若正没及没后见此,又是热退神清,多睡以养元复元气,不为害也。倘昏睡不省人事, 
不知痛痒,或似睡非睡等症,皆在不治。又有一等面肿目闭者,乃脾经火旺,治以泻黄利水,火退,目闭自开。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麻疳
属性:麻后发热成疳,初时夜间身热自汗即退,或日晡时面红神倦嗜卧,微热得汗稍解,日复如是,宜早为施治,用黄连 
解毒汤主之。倘延迟失治,或四五十日、或百日、或一二年,形体日瘦,腹膨泄泻,不可救药。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妊娠出疹
属性:凡妇人怀胎出疹,不可与寻常同论,须以安胎清热为主,使胎无犯,而麻易没也,宜四物汤,加条芩、白术、 
艾叶、砂仁。如胎气上冲,急用苎根、艾叶煎汤,磨槟榔少许,服之即安。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盖痘疹
属性:凡小儿出痘方愈,随即出疹,名盖痘疹。因痘后余毒未尽,更兼不戒口腹,外感风寒,以致遍身出疹,色赤 
作痒,如如粟米,渐成云片,宜加味消毒饮,疏风清热,疹即愈矣。 

分论麻疹始终杂症
瘾疹
属性:瘾疹者,发必多痒,色则红赤,隐隐于皮肤之间,乃心火灼于肺金,又兼外感风湿, 
先用加减羌活散,疏风散湿,继以加味消毒饮,清热解毒,表里清而疹自愈。 


禁忌
属性:凡麻疹初出,切戒风寒生冷,如一犯之,则皮肤闭密,毒瓦斯壅滞,遂变浑身青紫,而 
毒反内攻,烦躁腹痛,气喘闷乱,诸症作矣。欲出不出,危亡立至,首宜慎之。至于饮食, 
尤宜戒忌,鸡鱼炙 ,盐醋五辛之类,须过七七之后,方宜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纵口, 
致生他疾。若误食鸡鱼,则终身粟起如鸡皮之状,误食猪肉,则每岁出疹之月,多致下 
利,误食盐醋,必致咳嗽,亦遇出疹时必发,误食五辛,则不时多生惊热。此皆出疹之家, 
不可略意,而遗小儿终身之患也。戒之慎之。 


麻疹备用诸方
属性:x宣毒发表汤x 
升麻 葛根 荆芥 防风 薄荷叶 枳壳 桔梗 前胡 连翘 牛蒡子 木通 生 
甘草 淡竹叶 
引加芫荽,水煎。外感寒邪,加麻黄,夏月勿用。食滞加南山楂。内热加黄芩。 
x升麻葛根汤x 
升麻 葛根 赤芍 生甘草 
引加芫荽。水煎。 
x防风解毒汤x 
荆芥 防风 连翘 枳壳 牛蒡子 桔梗 石膏 知母 木通 生甘草 淡竹叶 
引加灯心,水煎温服。 
x加味黄连解毒汤x 
黄芩 黄连 黄柏 元参 山栀仁 桔梗 石膏 荆芥 防风 牛蒡子 知母 木 
通生甘草 
水煎服。 
x桂枝解毒汤x 
麻黄 桂枝 赤芍 甘草 荆芥 防风 川芎 羌活 桔梗 人参 牛蒡子 
生姜引,水煎。 
x升麻解毒汤x 
升麻 葛根 荆芥 防风 柴胡 前胡 甘草 桔梗 羌活 牛蒡子 连翘 赤芍 
引用竹叶,水煎。 
x荆防败毒散x 
羌活 荆芥 独活 防风 茯苓 生甘草 枳壳 柴胡 前胡 川芎 桔梗 
引用生姜,水煎服。 
x当归六黄汤x 
当归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 山栀仁 生地 熟地 
引加浮小麦,水煎服。 
x茅花汤x 
生地 丹皮 归身 甘草 茅花 元参 百草霜 
水煎服。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 丹皮 生地 白芍 
水煎服。 
x竹茹石膏汤x 
半夏(姜制) 赤苓 石膏( ) 陈皮 生甘草 竹茹 
引用生姜,水煎服。 
x升麻泽泻汤x 
赤苓 猪苓 泽泻 甘草 滑石 升麻 
用引灯芯,水煎服。 
x黄芩芍药汤x 
黄芩 黄连 当归 白芍 升麻 甘草 生地 木通 枳壳 
或加大黄。水煎服。 
x羌活散x 
羌活 防风 川芎 前胡 枳壳 桔梗 薄荷 甘草 
引用生姜,水煎服。加连翘、蝉蜕、茯苓,名加味羌活散。 
x消毒饮x 
荆芥 防风 桔梗 枳壳 牛蒡子 升麻 苏叶 甘草 石膏 
引用生姜,水煎服。 
本方去枳壳、桔梗、苏叶、石膏,加连翘、赤芍、山楂,名加减消毒饮。 
x养营汤x 
人参 当归 赤芍 红花 甘草 
水煎服。 
x羌防内托散x 
羌活 防风 葛根 桔梗 楂肉 地骨皮 蝉蜕 僵蚕 连翘 甘草 
引用姜、枣,水煎服。 
x清热黄芩汤x 
黄芩 赤芍 木通 防风 葛根 桔梗 楂肉 元参 连翘 蝉蜕 僵蚕 花粉 石膏 地骨皮 
引用灯芯,水煎服。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 黄芩 黄柏 黑山栀 
水煎服。 
x滋阴凉血汤x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葛根 牛蒡子 黄芩 连翘 红花 
水煎服。 
x大青汤x 
大青草 元参 桔梗 石膏 知母 人中黄 栀子仁 木通 升麻 
水煎服。 
x元参解毒汤x 
元参 甘草 桔梗 山栀 黄芩 葛根 荆芥 生地 
水煎服。 
x柴连解毒汤x 
柴胡 黄芩 黄连 元参 知母 贝母 防风 赤芍 连翘 牛蒡子 陈皮 甘草 
水煎服。 
x化斑汤x 
人参 知母 石膏 牛蒡子 连翘 升麻 地骨皮 竹叶 甘草 粳米 
水煎服。 
x人参白虎汤x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水煎服。去人参即白虎汤。 
x疏风解毒饮x 
荆芥 牛蒡子 丹皮 元参 贝母 苏叶 黄连 甘草 麦冬 
水煎服。 
x小柴胡汤x 
人参 半夏 甘草 黄芩 柴胡 
引用生姜,水煎。 
x黄芩橘皮汤x 
黄芩 陈皮 干葛 杏仁 枳实 麻黄 浓朴 甘草 
水煎服。 
x凉血解毒汤x 
当归 生地 紫草 红花 丹皮 连翘 白芷 川连 甘草 桔梗 
引用灯芯,水煎服。 
x小承气汤x 
大黄 浓朴 枳实 
水煎服。 
x却暑丹x 
黄芩 甘草(各五钱) 朱砂(二钱) 
研末蜜丸,麦冬汤下。 
x泻白散x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水煎服。 
x甘桔汤x 
甘草 桔梗 连翘 元参 防风 牛蒡子 
水煎服。 
x千金散x 
黄柏(钱半,酒炒) 黄芩(二钱) 元参(五分) 硼砂(三分) 乳香(二分) 儿茶(四分) 
雄黄(五分) 
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吹之。 
x玉锁匙x 
硼砂(一钱) 朴硝(五分) 僵蚕(二条) 冰片(五厘) 
共为细末,用竹管吹之。 
x荆防解毒汤x 
荆芥 薄荷 黄连 防风 大青草 黄芩 犀角 人中黄 连翘 牛蒡子 
引用灯芯、芦根,水煎。 
x四物汤x 
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水煎服。 
x柴胡四物汤x 
即四物加人参 柴胡 淡竹叶 地骨皮 知母 黄芩 麦冬 
引用姜、枣,水煎。 
x枣麦四物汤x 
即四物加麦冬 枣仁 黄连 石菖蒲 淡竹叶 龙胆草 茯神 甘草 
引用灯芯,水煎。 
x柴苓四物汤x 
即四物加茯苓 黄芩 陈皮 甘草 柴胡 黑山栀 木通 
水煎服。 
x芦荟肥儿丸x 
芦荟 龙胆草 木香 蝉蜕 人参 胡黄连 川黄连 槟榔 芫荑 使君子肉 麦 
芽当归 连翘 
各制为末,猪胆汁丸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饮下。 
x五苓散x 
白术 泽泻 茯苓 猪苓 官桂 
水煎服。本方除桂,即四苓散。本方加辰砂,即辰砂五苓散。 
x凉膈散x 
大黄 朴硝 黑山栀 连翘 黄芩 薄荷 甘草 
水煎服。 
x辰砂益元散x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辰砂(三分) 
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灯芯煎汤调服。 
x连芍汤x 
当归 白芍 黄芩 黄连 甘草 枳壳 葛根 陈皮 苍术 乌梅 
水煎服。 
x清肺饮x 
知母 贝母 甘草 桔梗 杏仁 牛蒡子 石膏 马兜铃 粳米 
水煎服。 
x麦冬清肺饮x 
即前清肺饮加麦冬 连翘 
水煎服。 
x紫苏清脾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