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37-理瀹骈文 >

第11章

337-理瀹骈文-第11章

小说: 337-理瀹骈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炒各半) 羌活 益智仁 砂仁 木瓜 牙皂 荜茇 甘松 三奈 木香 丁香 檀香 降 
香大茴 雄黄 莪术 槟榔 官桂 吴萸 干姜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黑丑头(生 
熟各半) 白丑头(生熟各半) 各二钱巴霜一钱研末○或用郁金(五钱)苍术川芎浓朴乌药青 
皮莪术草果元胡槟榔没药(去油)香附(生熟各半)灵脂(生熟各半)黑丑头白丑头(皆生熟各半) 
各二钱丁香木香巴霜各一钱沉香五分研(一有黄连) 
又附白附子散(治跌打各伤以少许糁散阴 
膏贴如破者干糁肿者用葱汁和醋调敷)○白附子(八两) 大黄(四两) 川乌(二两) 草乌(八 
钱) 羌活 防风 半夏 南星 天麻 白芷 细辛 麻黄 马前子 当归(尾) 白芍 川 
芎生地 苏木 红花 骨碎补 灵仙 续断 延胡 灵脂 刘寄奴 五倍子 绛香 儿茶 
黄丹 石膏(以上皆生晒) 松香(去油)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两雄黄(一两) 轻 
粉(三钱) 龙骨(杵) 象皮生龟板各七钱蝉蜕(身)蛇蜕 山甲 朱砂 芸香 官桂(锉)发灰 
各五钱共末血结(三两单研在后和入)酌加冰麝又附苍已散(旧名湿热散治湿热病糁行水膏贴) 
原有浓朴姜黄(各一两) 苍术 防己(各二两) 黄芩 半夏(生) 黄柏 防风 白芷 南星 
独活 陈皮 花粉 川芎 赤芍 甘遂 大戟 大黄 商陆 大通 黑丑(头末) 苦葶苈 
枳(实) 硝(各一两) 马前子 蓖麻仁 白芥子 花椒 枯矾 轻粉 雄黄 青黛 铜绿 
干地龙 蛇蜕 皂角(各五钱) 陀僧(二两) 滑石 寒水石 松香(去油) 铅粉(炒各四 
两) 研(治烂腿不必贴膏用此散一两加黄丹黄蜡各一两生石膏八两生桐油调涂)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补录阳痧救急膏
属性:(治感受风寒暑湿饮食失余霍乱吐泻贴心脐照金仙膏加药) 
苍术( 
活防风 荆芥 川芎 白芷 杏仁 香附 乌药 青皮 大腹皮 槟榔 草果 木瓜 郁 
金细辛 香薷 白术 车前子 黄连(姜汁炒透) 大黄 猪苓 木通 泽泻 莱菔子(各 
一两) 紫苏(子同) 柴胡(炒) 干葛 薄荷(各七钱) 吴萸 川乌 甘草(各五钱) 滑石( 
四两)○生姜 薤白 葱白 大蒜头 菖蒲(各二两) 凤仙(一株) 白芥子 川椒 陈佛手 
干(各一两) 油丹熬 入雄黄朱砂砂仁明矾绛香木香丁香官桂(各五钱)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补录阴痧急救膏
属性:(治麻脚痧冷汗厥逆者加附桂丁麝末贴胸脐须参金仙膏注) 
生附子 
萸苍术 草乌 独活 故纸 良姜 延胡 灵脂 草蔻仁(各一两) 川芎 防风 桂枝 
细辛 酒芍 当归(各七钱) 陈皮 浓朴 荜澄茄 乌梅 炙甘草 巴戟 益智仁 大茴 
姜黄连 乌药 麦冬 五味子 肉蔻仁(各五钱)○或加党参黄 各一两○生姜(二十片)薤白( 
七个)韭白 艾(各二两) 菖蒲(三钱) 凤仙 白芥子(五钱) 白胡椒(一两) 油丹熬 入 
雄黄朱砂矾檀香木香丁香砂仁乳香没药(各五钱)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霍乱厥汗)温胃膏
属性:(附子二两炮姜白术吴萸官桂一两丁香五味艾叶五钱熬贴加扑汗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麻痧躁渴)滋肾膏
属性:(附子二两炮姜党参吴萸麦冬一两黄连五味知母五钱熬贴并用回 
本汤人参麦冬钱半附子炮姜肉桂五味陈皮腊茶一钱炙草五分如姜枣煎浓汁调蜜擦心口) 
按黄 
按徐子默论治麻脚痧云阴寒直中三阴于素体虚寒饱 
。劳顿肥胖之人为多。其症舌苔色白。渴而不燥。(白为寒宜温药若转黄苔方可清凉有舌现 
镜面红色而仍杂白苔者乃阳药太过胃中寒邪未尽肾中阴精已涸难治)胸中气闷。(未吐泻者用 
藿香神曲杏仁陈皮半夏干姜佛手干白蔻仁等)呕吐(寒邪上冲于胃胃窍闭则吐下冲于脾脾窍闭 
则泻吐用吴萸炒黄连广皮半夏桂枝干姜生姜乌梅等可止)下利(用参术姜草吴萸桂枝白芍附子 
小茴五味陈皮肉蔻仁半夏等有食加山楂麦芽)厥逆。(中土衰而气不布于四肢也先冷手者责在 
脾肺先冷足者责在脾肾用参麦味附桂半陈萸椒生姜等如抽掣者加木瓜)烦躁(阳上格则心烦阴 
先竭则肾躁此真寒假热也用川连附子麦冬白芍桂枝五味归身干姜甘草焦术 牡蛎等)口渴。( 
此津液下拔所致用参连麦术姜桂芍归石斛乌梅甘桔等或但用姜梅)冷汗(真阳外越也若周身汗 
气喘则脱矣用参附 术姜桂归芍麦味茯甘 牡蛎等)转筋。(寒主收故筋脉抽掣也热症抽掣不 
甚痛而手足温和寒症必大痛而手足大冷间有不抽者或寒轻或气败也气败者外象必重虽不抽必 
伤命)治法不外温经通阳。以祛寒邪以归阴火。遵仲景治三阴之旨而已。(诸药均可用以煎抹 
炒熨)○热膏心口皆忌(只可三分)如误贴(鼻干喉痛)清阳膏解之。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补录单方膏
属性:(各用数两油熬丹收临症和调加以末子可应万变汤头合膏亦照此推) 
姜葱 
葱豉膏 薄荷膏 竹叶膏 桑枝膏(连皮并叶)菖蒲膏 菊花膏 银藤膏 紫苏膏(连子) 柏 
叶膏(或同艾用) 羌活膏(二活并用) 荆穗膏 防风膏 香芷膏 乌药膏○○ 柴胡膏(或 
同前胡) 连翘膏 川芎膏 麻黄膏 桂枝膏 当归膏 芍药膏(须分赤白) 地黄膏(须分生 
热) 元参膏 丹参膏 甘草膏 麦冬膏 细辛膏 皂角膏 黄连膏 黄芩膏 黄柏膏 栀 
子膏 大黄膏 龙胆膏 栝蒌膏(连根用) 地骨膏 丹皮膏 知母膏 款冬膏(用去毛枇杷 
叶) 贝母膏 黄 膏 苍术膏 白术膏 防己膏(汉防己) 首乌膏(赤白) 附子膏(或另同 
干姜合) 吴萸膏 益智膏 椒芥膏 大茴膏 良姜膏 乌头膏(二乌并用) 远志膏 牵牛 
膏(黑白) 甘遂膏 大戟膏 香附膏 郁金膏 三棱膏(或同莪术) 葶苈膏 延胡膏 灵脂 
膏(或同蒲黄) 灵仙膏(或用 本) 半夏膏 南星膏 橘皮膏(青陈并用) 草果膏(草蔻并用) 
肉果膏 苁蓉膏 杜仲膏(或同续断) 山萸膏 巴戟膏 故纸膏 枳实膏(同壳) 槟榔膏 升麻膏(或同干葛) 五 
味 
膏山楂膏(或同麦芽) 木瓜膏 乌梅膏 红花膏 文蛤膏 车前膏(或同苓泻木通) 樗皮 
膏槐角膏(或同马苋地榆) 羚角膏 苍耳膏 益母膏 凤仙膏 
上二十一膏与加药法皆局中 
所用已有年矣。(制膏加药之法均载略言此乃局中所用亲反知其有验索方者众因刊之以俟高 
手斟酌)局中延老成有德明医理者一人。主治内外症之事。(此席最重慎选得人诸事皆有倚矣 
)四胗中以望闻问三胗为主。而切脉则略焉。盖脉理幽微。非息心静气不能得。人多则必淆 
惑。不如望闻问之确也。(望为色胗通于相法极有神验小儿尤非望不可外症则一望可知闻即 
在于望之时问是医家最有把握处其法俱载在骈文内有此三者病情已得脉有凭而无凭前贤论之 
详矣无庸假此为名或重症切之与色相参可耳)又以勤敏者一人。司摊膏研药之事。(合膏须另 
请铺中老手为之并须设局者亲考其药料之优劣察其火候之浅深及合既成权其分两付局摊用) 
粗工一人。备其给及使令之事。每日自辰至戌。来胗者不以时限。(不以过午为限盖穷民 
非独惜钱并惜工夫也)随到随给。(姓名症候给时随手录簿不惟可知人数多寡膏药出入重症复 
胗亦有查对)人咸乐其便。而胗者亦宽然有余暇焉。(代带不亲到者不给恐有错误如实有病不 
能来者须将病源开来其有指名何膏愿出钱买者或者有家或系医之所使与之以示通融其所入之 
钱仍归功德)统计此局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末药锭药副 
之。为费三百金。(以百金充局用余皆归于药材)虽不能尽人皆愈。而十亦愈其八九。诚事简 
而功倍矣。既刻全方。遂书此于后。古云施药不如传方。局中二者并行合药施送以救目前穷 
人之疾苦。刊书传播。令天下皆得观览。有不信者。自有信者。不必人人皆信也。惟独力难 
遍。及道路远隔。又往往不能寄。如有能翻刻者实余所深望。盖乡村寒士。托医术以谋生者 
甚众。得此法而遇疑险之症。可不至于枉人。若药肆有合诸方售者。多寡人皆可买。亦为有 
便于民也。(现下山东安徽汉口上海常州等处医家有用吾法者药店亦有用余方合者皆友人在 
此目睹其效携书至彼所传也)闻潞安赵太守欲将此书改雕大字。存板于学宫。俾诸生刷印 
。以诸生多聪明达理之士。能知文。自能知医。不以内外分别也。医师列于天官。调和王躬 
。兼养民病。方周之时。其职甚重。在宋亦有翰林学生之选十道六通之试。(宋太宗校医术 
人优者为翰林学生仁宗诏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固应储材以待。 
而外治一法。于事亲之道尤宜。昔宋陈直撰奉亲养老书。(言高年不可乱投汤药因着食治之 
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至正时范阳张壬宏命工镌梓于学宫。赵君今倡此举。乃与张合。其所 
见大非徒为余书翻刻者也。因并书之。同治九年六月安业识于有正味斋传砚之室。是书之成 
。历二十年。一句一字。皆具苦心。十数易其稿。三锓其板。时有改窜。亦时有增益。而意 
犹未惬也。诚以外治一门。前人所略。然其方散见于诸书。尚可搜集。且方者仿也。即举一 
以例。余亦不嫌于挂漏善悟者自能推也。所难者发明其理耳。苟非屏去雷同。独探幽奥。无 
悖圣经。有裨世道。不必作也。自惭浅学徒费空言。乃挟此意以就正时贤。合志者甚鲜。或 
拘守旧编而不知所变也。或但取其方而不知求其理也。或知理之当然。而不知所以然也。其 
以外治为欺人之术。(药不对症试之无验)与不解外治二字之义而目为疡科者。固可不议也。 
老辈中蒙嘉赏者许滇生乔鹤侪许辛木三先生而已。愧未能副耳。(友人阮序亭曾以鹤翁书示 
余云是文包罗百病说理精深书卷之富笔力之遒卓然超出时流之上不朽之业也)理无穷尽。衰 
老不能更进。思张子和之书。为儒生桑氏所润色。心窃慕之。恨未之遇也。此二十一方之刊 
。聊徇世情。并非定本。其理在骈文。其制膏加药之法在略言。能手可自为之。然识者见 
此 
。不免笑我为画蛇已了。又添足也。同治九年秋七月安业复识于扬州之寓斋治心病方(心病 
聪明读书人为多治法在国小近思录感应篇今虽不能讲道学未可不信果报也)按几希录良 
方载先正格言钱青抡验方载无相真人药十二味。皆所以治心病也。今仿其意为八方焉。 
一立志 
人要立志做正人君子。有德性气节。人人钦敬。不可趋于下流。卑鄙苟且。寡廉鲜耻。 
丧行败名。为人谈笑。 
一存心 
心要整肃。不可放荡。时时以礼义自防。心要宽浓。不可刻薄。处处以情理相体。久之 
少。忿嫉平。胸中清静。满腔皆慈祥矣。鬼神难欺。意恶甚重。人情莫测。怨毒常深。有梦 
神责身死。被人仇家亡者。宜凛凛也。 
一谨口 
古云群居守口。又曰祸从口出。言总以寡为贵。不要无事寻话。说至公门。内客席间。 
在我无意。在人有心。造孽构舋甚易。好谈闺阃。终有家丑。动笔更当三思。 
一用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