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85-伤寒论辑义 >

第63章

485-伤寒论辑义-第63章

小说: 485-伤寒论辑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擗地者。为寒犯少阴。真武汤。 
又夏月感冒吐泻霍乱。甚则手足厥逆。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而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 
黄赤者。此火伏于厥阴也。为热极似阴之候。急作地浆。煎竹叶石膏汤。误作寒治必死。 
夷坚志。袁州天庆观主首王自正病伤寒。旬余。四肢乍冷乍热。头重气塞。唇寒面青。累日不能食。势 
已甚殆。医徐生诊之曰。脉极虚。是为阴证。必服桂枝汤乃可。留药而归。未及煮。若有语之。曰何故不服竹 
叶石膏汤。王回顾不见。如是者三。遂买见成药两帖。付童使煎。即尽其半。先时头不能举。若戴物千斤。倏 
尔轻清。唇亦渐暖。咽膈通畅。 
无所碍。悉服之。少顷。汗出如洗。径就睡。及平旦脱然如常时。自正为人谨饬。常茹素。与人斋醮尽诚。故 
为神所 如此。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病患。 
玉函。作伤寒。) 
〔喻〕脉已解者。阴阳和适。其无表里之邪可知也。日暮微烦者。日中卫气行阳。其不烦可知也。乃因脾 
胃气弱。不能消谷所致。损谷则脾胃渐趋于旺。而自愈矣。注家牵扯日暮为阳明之王时。故以损谷为当小下。 
(成注)不知此论瘥后之证。非论六经转阳明之证也。(方注)日暮。即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衰之意。所以不能 
消谷也。损谷。当是减损谷食。以休养脾胃。不可引前条宿食例。轻用大黄。重伤脾胃也。〔魏〕损其谷数。 
每食一升者。食七合。食五合者。食三合。俟胃脾渐壮。谷渐增益。亦节饮食防病复之一道也。 
玉函经。病后劳复。发热者。麦门冬汤主之。方与金匮要略咳嗽篇所载同。○此条今本遗脱。当是仲景旧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