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伤寒大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而亡阳恶寒也。然亡气中之阳,用四逆汤;亡血中之阳,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x附子汤x
附子 白术 白芍药 人参 茯苓
此方即真武汤加人参,仲景治少阴背恶寒,口中和者。因此悟得仲景用八味肾气丸,补水
中之火,补天一生水。用真武汤,补土中之火,补地二成之也。
卷一
发热
属性:发热有翕翕发热,蒸蒸发热。翕翕发热者,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如鸟羽之合而不发舒,此
邪伤于表,郁于肌肤,表热而里未热,治宜发散表邪。蒸蒸发热者,手足遍身 多汗,热
而润泽,此表邪已散,热郁于里,蒸汗时时外出也,治宜清热。若便结腹胀,有下症者,下
之。此以表热里热分两大法也。若发热无汗,脉浮紧,此太阳伤营之表症也。冬月西北人,
用麻黄汤。余三时用羌活冲和汤、羌活败毒散。若发热有汗,脉浮缓,此太阳风伤卫之表症
也。冬月西北人,用桂枝汤。余三时用加减防风汤。若脉浮,外发热,内烦躁,作渴饮水,
小便不利者,此太阳热结膀胱之里症也,仲景以五苓散。清利膀胱。余今广推羌活木通汤,
双解太阳表里。若头痛额痛,目痛,鼻干,发汗无汗,微恶寒,脉浮而长,此阳明表症也,
治以干葛解肌汤。若发热有汗,口渴引饮,六脉洪数,不恶寒反恶热,此阳明经症也,白虎
汤加葛根。若发热烦躁,口渴唇焦,小便闭结,手足时时汗出,六脉沉数,此阳明里症也,
宜三黄巨胜汤、导赤各半汤、凉膈散。若口干舌刺,小腹硬满,欲大便而不得便,脉沉数
者,此阳明之下症,宜承气汤下之。若时寒时热,头侧作痛,两耳常聋,呕而口苦,此少阳
经症也,脉弦而紧无汗者,柴胡防风汤散表;脉弦而数有汗者,小柴胡汤和解。若身虽寒
热,大便闭结,腹痛胀满,脉见沉数,时时汗出者,此少阳里热下症也,宜大柴胡汤下之。
按三阳发热之症,要分别有汗无汗,汗多汗少。夫无汗发热,为表热,易知者也。亦有汗出
未多,而发热不减,人多误为里热矣。汗出未多而热不减,犹易知其表热也;至汗出多而发
热不减,尚是表邪,则难分别矣。例如太阳中风症,自汗出而热不愈,此表热症也。若但以
汗多妄用清里,则碍表邪矣。又如风温症,自汗出而热不退,此三阳经表热症也。若误以中
风症,用桂枝汤解肌,是犯辛温误治风温矣。若以汗多身热,阳明里热治之,是犯失散在表
之风温矣。夫太阳自汗出发热之中风,极似风温症。不知太阳中风恶风寒,风温症则不恶风
寒;太阳症口不渴,风温症口多渴;太阳症鼻不塞,风温症鼻塞多眠睡,此症之各别者也。
太阳症脉浮缓,风温症脉浮数,此脉之各别者也。夫阳明里热,自汗出热不退之症,又与太
阳中风、三时风温症亦相似。然中风风温症,必带恶寒恶风、身痛头痛之表症;若阳明里热,
自汗出热不退,则无恶寒身痛之表症,反有恶热口渴里热之症,此症之分别者也。中风、风
温之症,脉必浮数;若阳明里热之症,脉必洪大沉数。夫发热而分无汗脉浮以别表热,有汗
脉沉以别里热,此经之常、理之正也。然亦有有汗发热脉沉而见表症,但坐以汗出不彻,仍
用发汗退热者。夫无汗发热脉浮,人人知其表热,然有火闭无汗之症,其脉亦浮数,连服发
表之药,汗不出,后服清里之药,汗出热减而愈者。又如三阳经有表复有里之症,先服散表
之药,汗不出热不退,复服和解药,而汗出热退者。总之,发热无汗,表散不得外泄者,宜
发汗解表。发热有汗,里热蒸汗自出者,宜清里退热。又汗出身热,微恶风寒,脉见浮大
者,此汗出邪不出,尚宜发表。又发热无汗,时或汗出,则热暂退,少顷汗干,或停一日半
日,又复发热,仲景但坐以汗出不彻,宜再发汗。更有发热无汗,不恶风寒,脉见沉数者,
此里热火闭,不能作汗外解,清其里热,则汗出身凉。另有痰饮积热,郁结肠胃,外冒表邪
而发热,用散表之药,汗出而发热不减,用清里而里热不除,此热而有滞之症,又宜消痰化
滞,疏散肠胃郁热,则胃气宣扬敷布,里热从上而汗解。
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详注前章。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名中风,桂枝汤主之。
此条明风伤卫,汗出恶风,脉浮缓者,用桂枝汤也。
桂枝本为解肌,若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此申桂枝汤,治不得寒伤营、脉浮紧、汗不出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此申发热汗出之症,营血无邪而弱,卫气有邪而强,故宜用桂枝汤。
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按发热自汗有三症∶有太阳风伤卫之症,用桂枝汤以解肌;有阳明发热自汗之里热症,用
白虎汤以清里;有春三月发热自汗之风温症,用防风石膏汤以和解。前章无时发热之句,
此章有时发热之症,故立先其未发热之时,服桂枝汤以发其汗。推而广之,则时寒时热之
柴胡症,发作有准之似疟症,皆宜先其时而服药者。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之,多服暖水,汗出则愈。
言中风发热至六七日,有表里症,饮水不得消水,而水逆上吐,此膀胱热结,不通调水道
下行,以五苓散散太阳表邪,利膀胱结热,多服暖水,上润皮毛助汗出,下润膀胱宣水道。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此条辨太阳病如此症象,乃寒伤营,宜麻黄汤者。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症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
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泻心汤。详注结胸门。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发热恶寒,肢节烦疼,宜麻黄桂枝汤,今因微呕,心下交结,又兼少阳症,故用柴胡桂枝汤。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
身黄发热,有从表发散之治。今里热蒸黄,故用此方。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
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
太阳中风,又恶寒身痛,汗不出而烦躁,名营卫两伤。脉浮紧,用大青龙汤。若脉微而
弱,汗出恶风寒,不可服大青龙汤。若误用,则手足厥冷,筋惕肉 ,故以真武汤救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疾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
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
色者,邪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详注似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理宜发汗。然脉微者,阳津不足,故不可发汗。
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太阳症,脉似少阴之条。太阳症,故发热。正气衰微,故脉沉。今以四逆汤温里逐邪,
以代麻黄汤,非阴症温经也。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
曰横,刺期门。
伤寒发热,本非肺病,今洒洒恶寒,大渴饮水,此肺热不能通调水道,其腹必满。若自汗
出,小便利,则肺病得解。设汗不出,小便不利,此肝胆热邪,乘侮肺金,急刺期门。
太阳病,发热汗出,身仍灼热,脉浮汗出,身重多眠鼻鼾者,风温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身仍灼热,脉浮汗多,绝似桂枝汤症;但无恶寒头痛,而有多眠鼻
鼾,此风温也,切不可用桂枝汤。
发热汗出,解半日许,复烦躁,脉浮大者,可更发汗。
发热汗出,止解半日许,复烦躁,脉浮大,则表邪仍在,故更发汗。
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利者,大柴胡汤。
发热汗出热不解,心下痞硬,已是下症,但呕不宜下,故用大柴胡汤。
瘥后,更发热,脉浮数者,以汗解之;脉沉数者,以下解。
此示人不论初病久病,惟见症治症,凭脉用药。
发热未有汗者,不可与白虎汤。若大渴引饮无表症者,仍与白虎汤。
发热未有汗,表邪未解,故不可用白虎汤。大渴引饮无表症者,故仍与白虎汤。互相告
戒,有一定之理。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者,小青龙汤主之。
心下素有水气,又得寒邪相搏,故用小青龙汤,外散表邪,内散水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此申明上文,服小青龙汤已,渴者,此水寒已去,不可再服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句,当在
发热不渴句下看。
阳明病,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可
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
言阳明病,汗虽多,仍见微发热恶寒,则表邪尚在,况无潮热,故未可与承气汤。即腹大
满,大便不通,亦只用小承气汤。
阳明中风,若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似传里矣。若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尚是阳明太阳表症。若
反下之,则邪从内陷而腹愈满,小便不利矣。
伤寒发热无汗,呕而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本太阳表症。今呕而不能食,反汗出 然,故为转属阳明也。以其有呕
吐无下症,故不立下法。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较上章多蒸蒸有汗,且无呕吐,故用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汗多发热,津液有立尽之势,故急下之。三章次第,详注后自汗门,以为下法的诀。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
和则烦而悸。
头痛发热,本是太阳汗症。但脉弦而细,此是少阳也,故误用麻黄、桂枝,则谵语。此症
全赖胃气冲和可愈,若胃气不和,则烦而悸矣。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
上二焦,必自愈。
两条详注热入血室,皆不立方,但曰无犯胃气,此禁汗吐互词。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此即少阴症似太阳也。少阴经表有寒邪,理当散表,但不同太阳方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