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忍之绝学 >

第6章

忍之绝学-第6章

小说: 忍之绝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谏议大夫,石显就主动跟他拉关系、套近乎,又在汉元帝面前极力推荐他,使他步步高升,
最后当上了御史大夫。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改变了对石显的看法,说:“石显这人还挺不
错的嘛!原来说他妒忌、陷害萧望之,看来是误会了!”
石显就凭着这样的巧妙安排,不断地巩固了自已的地位。
!有容乃大———妒忌之忍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惠帝的时候。有一位十分残酷暴虐的皇后贾南风,因皇帝痴痴
傻傻,这位皇后就更加专权。当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因妒火中烧,曾经亲手砍杀了几个
宫人,又用铁戟掷怀了孕的美女,用刀刃划破肚子,胎儿立即随着号哭和血崩落在地下。
她的公公,当时的皇帝司马炎听说此事之后,气得不知如何是好,下令囚禁贾南风这个凶
狠的妒妇。当时不少大臣和皇后杨芷都上书求情营救她,说:“贾南风年纪小,嫉妒是女人
!!〃 〃忍之绝学〃
的正常心理,等年事稍长,自然也就会改过的。”司马炎的皇后杨芷也劝他说:“贾南风是贾
充的亲生女儿,贾充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杀死宫人是不对,不过太年轻了,容易吃醋
罢了,怎么也不能忘了她的父辈对朝廷的贡献,就暂且饶她这一次吧。”这样贾南风才没有
被废掉,也就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后患。
妒忌之心人皆有之。就一般中国人而言,总是愿意大家彼此差不多,他好我也好,否
则就会是“枪打出头鸟”。而这句话也是说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贡
献而冒尖了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受打击的对象。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要是
谁在哪一方面出人头地,便往往会受到人们的攻击、嘲讽、指责。更有甚者,由于妒忌心重
还可能给你使绊子。让你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时时处处都有障碍,让你人做不
好,事干不成。可以说妒忌是人世间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它可以使妒忌者自己形成一种
非常低下的、丑陋的心态,使妒忌者走向一条狭窄的人生道路,也使受妒者受到极大的伤
害。
日常生活、工作中这种妒忌却又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妒忌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的。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而兄弟姐妹之间,也都会出现妒忌现象。由于每个
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不同,所获得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认同也就相应不同。人在一
起工作生活,自然要相互攀比,而妒忌也就是通过比较,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看到他人的
成功之处,而使自己产生了羡慕、烦恼和痛苦,于是对别人的才能、地位、名誉优越于自己
而产生了怨恨,妒忌之心便存在了。
对任何人讲忍受别人的长处,克制自己的妒忌心态,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看
到别人在一些方面强于自己,心中自然不平衡,不舒服,尤其是此时再遇到一些不顺利的
情况,那就不仅仅是妒忌了,甚而有些人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打击别
人,自己也同样受害不浅。所以妒忌心要忍,忍妒忌不是不承认别人的优点、业绩,而是要
正确地认识他人的成绩,不自卑、不自满。正确地评价他人,评价自我,从而克制和避免妒
忌心的形成。
古人论及妒忌之忍时说:“君子以公义胜私欲,故多爱,小人以私心蔽公道,故多害。
多爱,则人之有技若己有多;多害,则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士人入朝而见嫉,女子入宫而
见妒。汉宫与人彘之悲,唐殿有人猫之惧。萧绎忌才而药刘遴,隋士忌能而刺颖达。僧虔
以拙笔之让而获免,道衡以燕泥之诗而被杀。噫,可不忍欤!”
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讲:人的妒忌心是十分有害的,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以公道
正义克制私欲,所以他充满爱心;小人以私欲取代公道,所以多有害人之心。多有爱心,则
别人有技能如同自己有技能;多有害人之心,则别人有技能就必然妒嫉忌恨。士人任职于
朝廷,就要被人忌恨;女人进入宫中,就要被人妒嫉。汉代宫中出现了“人彘”的悲剧,唐朝
宫廷则有对“人猫”的恐惧。萧绎忌才而毒死刘之遴,隋代众儒妒能而欲杀孔颖达。王僧
虔自谦书法拙劣而免祸,薛道衡因诗句而被杀。唉,怎么能不忍呢!
《尚书?秦誓》中说:“假如有一个耿介独立的人,虽然他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但他的心
地善良,就会有宽广的胸怀;别人有才能,就好像自己有了才能;对别人的美德,他总是真
诚地称慕。这种人具有以天下为公的胸怀,是真正能容纳别人才德的人。所以说爱心多
!忍之绝学! !!〃
的人能够战胜私心的欲望。至于有些人,昧着良心违背天理,看见别人有才能,就妒嫉厌
恶他人,看见别人的美好品德,就扰乱妨碍、伤害他人,这就是不能容忍有才能的人。正如
《大学》中所说的,像这种妨害贤能,有碍于国家的人,应该把他们流放到不毛之地,让他们
抵御外族入侵,而不要让这些人居位在中原上,这样做只是因为极其厌恶他们,恨不得杜
绝这种人。
古人以上的论述,其实也谈到了妒忌的害处,有这样几点:一、妒贤忌能不仅害人而且
害己。二、妒忌还是侵蚀人心的一种蛀虫。这种卑下的情惑不仅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
常关系,同时也会有损整个社会的稳定。三、妒嫉他人的才能,排斥他人,也不利于国家的
事业。所以人应该抵制这种卑鄙情惑的侵扰,放宽自己的胸怀,忍住妒忌之情对自己的腐
蚀,尽量消除它。
自古至今妒忌不忍的事例很多。例如上文提过的“人彘”惨案,说的是汉代吕后嫉妒
汉高祖宠幸的戚夫人,使用毒药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又砍断了戚夫人的手和
脚,挖去了她的眼睛,弄聋了她的耳朵,又给她喝了哑药,让她居住在窟室中,给她取名叫
“人彘”。并叫汉惠帝来观看她。惠帝一见大吃一惊,放声痛哭,因此大病一场。吕后的歹
毒可见一斑了。
邹阳是汉景帝时的人,曾经在吴国做官。有一次,上书劝阻吴王造反,吴王不听,邹阳
就离开他,去了梁孝王那儿,结果被陷害进了监狱。在狱中,他上书说:“女人无论美或丑,
入宫便会受到嫉妒;士不管是贤还是不贤,入朝便会遭到嫉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普遍存
在的一种现象。今天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一些有才能的人也同样遭到他人的妒忌,就是这
种情况的延续。不忍妒忌的结果是妒人者和被妒者同样受到伤害。
据史书记载:隋时的薛道衡,字去卿,是河东汾阳人,! 岁时就变成了孤儿。他特别喜
欢学习,〃# 岁时,就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做内史侍郎,隋炀帝时任茨州刺史。
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书《高祖颂》。炀帝看了很不高兴,说:“这只是词藻华丽。”授他为
司隶大夫。炀帝认为自己文才很高,因而蔑视天下有才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已。御史
大夫上书说薛道衡凭借才能不听训示,有违抗君主的意思,于是薛道衡便被杀死了。天下
人都认为薛道衡死得冤枉。他临死时,炀帝问他:“他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吗?”这句话,
出自薛道衡的《昔昔盐》。薛道衡是死于炀帝的妒嫉之心。
唐朝的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人。他 岁上学,每天朗诵章句千余。他长大后,很
会写文章,并且通晓天文历法。隋朝大业初年,他考明经,成绩上等,被授为博士。隋炀帝
征召天下儒学之官,集合在东都洛阳,让朝中学士和他们讨论商议国事。孔颖达年纪最
小,但道理说得最出色。那些年纪大资望高的儒者耻于孔颖达超过了他们,暗地里派遣刺
客刺杀他,孔颖达藏在杨元感家中才得以幸免。等到唐太宗即位,孔颖达屡次上诉忠言,
因此得到了国子司业的职位,后任祭酒的职务。太宗来到太学视察,命令孔颖达讲经。太
宗认为他讲得好,下诏表彰他。后来他辞官回家,死在家中。同样一个孔颖达,不同的君
主,有不同的心胸,对人才的态度也不一样,隋炀帝时期由于他本人的妒贤厌能,使得社会
中妒忌成风。孔颖达只因才高于人,受人妒嫉,几乎丧命。而到了唐初,由于唐太宗重视
人才,他才有了和隋朝时完全不同的命运。
%% !忍之绝学!
有口蜜腹剑,就自然会有笑里藏刀。前文中所讲的“人猫”是指唐朝的李义甫,瀛州
人,高宗时任参知政事,参与朝政。他表面很温和、恭敬,和人说话,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
实际上狡猾恶毒,总是暗地里中伤别人。别人说他笑里藏刀,表面温柔,却很会害人。后
来被流放到嶲州,死在那里。因为他不能克制自己对他人的妒忌之心,害人太多最终害
己。
南朝的刘之遴,字思贞,是南阳人。梁武帝时为太常卿。刘之遴学识渊博,善于写文
章,曾经做过湘东王萧绎长史的官职。一次,他准备回江陵,已到了夏口,萧绎平素就能忌
妒他的才能,就派人送毒药给他,把他给毒死了。萧绎自己给刘之遴写了墓志铭,并给他
的家属送了许多厚礼。这又是一个不能忍耐住对他人的妒忌而下手杀人的例子。妒忌他
人因而对他人下毒手实在再卑鄙不过的事,但是写写墓志铭或是给死者家属送点东西,也
抹杀不了妒能忌贤的罪恶。所以因为怕别人的妒忌,不少人只能掩藏起自己的才干。南
朝刘宋王僧虔,是王导的后代。文帝时官至太子中庶子,武帝时做了尚书令。他年轻时就
擅长写隶书,宋文帝看见他在素扇上题的字,自叹着说:“不是他的书法超过王献之,而是
他的器具雅度超过了他。”当时孝武帝自认自己的书法为天下之最,王僧虔不敢显示出他
的笔迹,经常用笨拙的书法展示于世人,因此受到孝武帝的宽容,而免于获咎被贬的命运。
妒忌他人是无能的表现,也是可悲的。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怕别人妒忌,也不
去妒忌他人,这是忍妒忌的重要环节。
!物极必反———权势之忍
刘伯温的《郁离子》一书说:现在有的人坐在高堂之上,指使奴婢干这干那,十有七八
不合他的心意。不遂意他就怒叱左右,有时甚而是暴跳如雷。左右的人看他的脸色行事
答话,生怕他迁怒于自己。左右的人不明白他发火的原因何在,就仓惶失措,而且行动起
来就越发容易出错,这样就越不遂他的心愿,他的怒气自然也愈发加大,赶出去的人也就
越多。这怎么行呢?所以君子使用人时,应该酌量他的才能来任用,揣摸他的能力而役
使,用人之长,避其短处,使被你所用的人精神振奋而不懈怠。有能力有权势,善于用人的
人应该对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人给以指教,而不应该以自己所知去责备他;对那些没
能力做的人给以引导,而不以自己的所能去训斥他,埋怨他。要诲人不倦,忍住急躁的情
绪,不震吓,不发怒,只有这样才能惩戒犯错的人而使他不敢发怒,对他加以刑罚他也不敢
抱怨。有权势不可以乱逞威风,而更应平易近人。只有平易之中才能显示真正的威严。
什么是得势?有了权势又该忍什么呢?古人对此有这样的说法:“迅风驾舟,千里不
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