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之绝学-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心跌了一跤,把盘子摔破了,惊惶失措,赶忙叩头谢罪,头都流血了。裴行俭笑着说:“你
#〃%!忍之绝学!
并非故意的。”脸上毫无吝惜的表情。
古代有一种冒犯别人的现象,就是犯了别人的讳。上级的名讳下边的人不能乱叫。
据说观音菩萨原为观世音,在唐朝因为犯了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所以改称为观音,连菩萨
都要改名,何况凡人呢?五代人石昂上朝,当时杨延郎任知留后事,通报的人因为杨延郎
名石,就把石昂改成右昂。石昂说:“我姓石,不姓右。”杨延郎听了之后大怒,认为冒犯了
自己的尊严,是一件不能饶怨的事情。
只为一个字,两个人结成怨,有了仇,这实在是不知道忍受别人对自己的忤逆造成的。
相反,北魏度支尚书宗如周,有一次有人来上诉,他只知道如周曾做如州官,于是说:“我有
冤事,来投诉如州官。”如周说:“你是何人,敢直呼我的名字?”那个人道歉说:“只听说如州
官简称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字也叫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叫如周,就不叫如州官作如周了。”
如周大笑道:“我让你自己检讨,却反而受到你侮辱。”众人都佩服他的大度。
一心想去做的事情,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其实未必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
事,也未必就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好事。自己身在其中,难以认清此中的利与害,旁观者
却能看得很清楚。当别人给你指出来的时候,你也许套认为这是违背了你的本意,破坏了
你的计划,扰乱了你的美事,于是就大怒,或是进行对抗。须知忤逆不忍、忠言不听,势必
会造成众叛亲离,自己最后成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人。历史上的明君,大多都认识到这一
点,他们或是礼贤下士,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是纳谏如流,倾听他人的批评,不以此为逆。
遇到破坏自己情绪的事,虽然一时心头不快,但考虑到大局,以事业为重的时候,一个暂时
的不快又算什么呢?忤逆之情不能不忍,但也不能只是一味地忍耐,不去触怒别人,忠奸
不辨,做个好好先生。该去进行说理辩论的应该去说理辩论,该去批判揭露的就应该去批
判揭露,而不应以忍忤逆为借口,曲迎奸人的心意,这是有识之士所不齿的。
!听人劝,吃饱饭———刚愎之忍
春秋时,燕文公有一次走到半路上,驾车的马突然死了,他不得不再去找马来驾车。
有人对他说:“卑耳氏的马非常好,去请求他给几匹马。”不想找到卑耳氏,他却一口回绝
说:“我的马都是野马,不听使唤,不能够用来充当君王的驷马。”燕文公一听,气不打一处
来,派人去强夺他的马来驾车,这一来人和马都逃跑了。另一个叫苏代,想把自己的马卖
给燕文公,燕文公一是在气头上,二是看不上他的马,怎么都不肯要,两人僵持在那里。巫
闾大夫走过来说:“君王的马是用来驾车的吧?何必舍弃眼前想出售给我们现成的马不
要,非要去找那不想卖马的呢?”燕文公振振有辞地说:“他们的马不怎么样,却自以为是好
马,我最讨厌自卖自夸的人了。”巫闾大夫一听点头称是,接着说:“我也是很讨厌自夸的
人。咱们不说这事了。我听说从前中行伯向齐国求婚的时候,高家和鲍家都答应了他的
请求,中行伯一时不知该怎么是好,找叔向帮他做参谋。叔向对他说:“你要媳妇是为了传
宗续代,侍奉祭祀,不能草率,也不能只看表面,要看那个女子是否贤惠才行。”“嗯!”燕文
公听着。巫闾大夫接着说:“大王找马,也只是看他能否驾好车子而已,只要能拉好车,不
就行了吗?过去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从,逃避了此事,但尧帝也不强求于他,终
于得到了舜;宁戚是一个喂牛的,自荐给齐桓公,桓公录用了他,后来又得到管仲。倘若尧
〃忍之绝学〃!〃#
帝不听任许由逃走,怎么能有舜帝?齐桓公不录用宁戚又怎么能有管仲?所以大王用苏
代的马有什么不行?为什么非要固执己见而误事不可呢?”燕文公听罢,也就不再坚持了。
巫闾大夫用生动的前例说服了燕文公克制自己固执的毛病。一个人不听别人的劝
告,固执、偏执,就会刚愎自用,这是不智之举。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说:“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行之。其
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万民,汤武
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所事不当,其行不遂? 。故曰莫急于智。智者见祸福远,
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无敢哗,立之而不可废,
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恩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
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作为智者,对于事物的判断,先阐明出来,而后能证明是恰当的。人要做件什么事,都
要通过理智,先规划然后再去做。规划得好,其所作所为则有所得,而且合时宜,能够成
功,名声荣耀,没有祸患,而且福及子孙,像商汤就是这样。相反的话,不智之举,遗害无
穷,害人害己,累及子孙。所以说没有比一个人理智、智慧更为重要的事。一个智者,能看
到未来的福与祸,能预先判断出事情的利与害,事物一开始露出苗头,就知道他的变化,事
情一发生就能知道它的趋势。智者的话简短却内容充实,精练而容易理解,简单而意思明
确,简略而具备大体,看似简洁却无可增加,繁多而不可减少。行动言语合时务,可以说是
智者的表现。
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就不是一个智者。“痛莫大于不闻过”,闻过要能改。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要克服刚愎自负,则首先要做一个智者。要明辨事理,勇于闻过,改过才有利于
自己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可以说文过饰非,既是不道德的,
也是可悲的。闻过则喜,不固执己见,才是强者的气度。诚然,改过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
程,这也是一个有道德、有作为的人的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生活中的强者和
弱者,道德上的高尚和卑下,泾渭分明。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但也有固执己见的地方。他这个人喜欢方术之士,爱听术士们每
天神聊瞎侃,一听说人间能够找到生长不老的神仙药,更是天天想得到。虽有不少人多次
向他进言这是方术之士欺骗你的,根本不可能,但他就是不信。东方朔知道了以后,跑到
汉武帝面前煞有介事地说:“皇上,您让那些方士、术士寻找的所谓长生不老的药,是自然
之中的药,这种药绝对不会让人长生不老的,唯独有天上的药才真正让人长生不老。”汉武
帝一听来了兴趣,忙问他:“天上的长生不老药怎么取到呢?”东方朔神秘地说:“臣有上天
的本领,愿意为陛下去取。”汉武帝回过味来,知道他在说假话,就一再追问:“你确能上
天?”
“确实能,臣怎么敢欺骗陛下呢!”
“好,既是这佯。你到天上走一趟,把天上的长生不老药给朕取来。”汉武帝也把话说
死了,即命令东方朔上天取药。东方朔马上起身告辞,不想刚出大殿,他又折返回来对汉
武帝说:“陛下,我现在上天,让你觉得我在说假话,最好您能派个神人与我同行。以证实
我的真伪。”汉武帝就派一名方士与东方朔同行,约定!〃 天之后带着长生不老药回来。
#〃%!忍之绝学!
东方朔知道术士们一天到晚在皇帝面前不干正事,蛊惑人心,就特意带着这名方士每
天都轮流到王侯贵族家饮酒作乐。眼看期限就在眼前了,他依然饮宴不止,丝毫没有上天
的意思,随行的方士则不断地催促他上天。东方朔则说:“你急什么?神仙鬼怪的事情是
很难预料的呀!不久就会有神仙接我来。”过了几天,有一次方士白天在睡觉,东方朔突然
叫醒了他,嗔怪他说:“我叫了你这么半天,你都不醒,我刚从天上下来了。”方士大吃一惊。
汉武帝知道了此事,认为他有欺君之罪,要杀了他。东方朔涕泪横流,一边哭一边说:
“唉,顷刻之间我就要死两次!”一听此话汉武帝觉得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上
了天,玉皇问我人间老百姓靠什么穿衣服?我说靠虫子。玉皇问我虫子什么样,我说嘴毛
乎乎的像马,颜色黄黄的像老虎。玉皇大怒,认为我在骗他,派天神下来一查,回报说是有
这种虫子,名字叫蚕,于是赦我无罪,才回到人间,见到陛下。如今您又说我骗您,希望您
能派个人上天去查问。”聪明的汉武帝听了以后,知道东方朔在委婉地批评自己,于是就罢
掉诸方士不用,专心于朝政。汉武帝知过则改,不再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心神,被传
!!!!!!!!!!!!!!!!!!!
!!!!!!!!!!!!!!!!!!!!!!!!
!!!!!
〃
〃 〃 〃
为佳话。
致富之忍
#欲海无边———贪欲之忍
见到利益,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越多越好,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
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不能贪心不足。人过于贪,
则会被他人利用,忍贪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国君如果太过贪婪,那么灭亡的日子就不
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贪
心不忍,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人由于贪欲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
果是利也没有得到,害反而先来临了。
《郁离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虎追赶一只麇鹿,糜鹿为了生存狂奔不
止,仓皇之际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了也随着它跳了下去,结果都摔死了。麇鹿从
悬崖上跳下去,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前面是悬崖,后边是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向
前冲去虽然必定坠落,但万一还有一线生的希望呢?也胜过坐以待毙,被老虎吃掉的好。
而老虎进退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只是由于贪欲,随麇鹿一起摔死了。
冯梦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嘉靖年,松江有一个监生。博学有口才,本来还是
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他酷信炼丹术,被一个号称能炼丹的骗子骗去了一大笔银子。这个监
生自然又气又恨,想到各地去漫游,能抓住那个炼丹的人。事有凑巧,忽然有一天,他在苏
州的闾门碰上了那个炼丹的人。不等他开口,炼丹的骗子就盛情邀请他去饮酒,并且诚恳
地向他道歉,说是上次很对不起监生,请他原谅。过了几天,那个炼丹的人又跟监生商量,
忍之绝学!〃#
说:“我们这种人,银子一到手,马上就都花了,当然也没有钱还给你。现在我有个办法,东
山有一个大富户,和我已经说好了,等我的老师一来,就主持炼丹之事,可我老师一时半会
儿又来不了,您要是肯屈尊,权且当一回我的老师,从那富户身上取来银子,作为我对您的
抵偿,那就又快又容易,怎么样呢?这个监生因为急着找回自己损失的银子,也顾不得许
多,就答应了那个炼丹的人的要求。于是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