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1-本草从新 >

第5章

021-本草从新-第5章

小说: 021-本草从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双叶者用。恶黄 、山茱萸。畏硝石、滑石。反藜芦。危亦村得效方、暗风卒倒、不省人 
事 

卷一草部
远志
内容:x宣、散郁、通心肾。x 
苦泄热。温行气。辛散郁。主手少阴。(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聪耳明 
目。 
利九窍。治迷惑善忘。惊悸不寐。(诸证皆因心肾不交所致。)皮肤中热。肾积奔豚。一切痈 
疽。敷服皆效。(缪希雍本草经疏曰∶痈疽皆从七情忧郁恼怒而得、远志辛能散郁。)并善豁 
痰。远志交通心肾。并无补性。虚而挟滞者。同养血补气药用。资其宣导。臻于太和。不可 
多用独用。纯虚无滞者忌。山西白皮者佳。(山东黑皮者、次之。)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 
畏珍珠、藜芦。得茯苓、龙骨良。叶(名小草)益精补阴气。治虚损梦泄。(可于统柴胡内 
拣 
出用之。) 

卷一草部
金毛狗脊
内容:x平补肝肾、除风寒湿。x 
苦坚肾。甘益血。(滋肝、)温养气。治失溺不节。(益肾、)脚弱腰痛。寒湿周痹。(经 
曰∶ 
内不在脏腑、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曰周痹。)除风虚。强机关。 
利俯仰。(滋肾益肝、则骨健而筋强。)有黄毛如狗形。故名。去毛切。酒拌蒸。萆 为使 
。熬膏良。 

卷一草部
淫羊藿
内容:x补肾命门。x 
辛香甘温。入肝肾。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治绝阳不兴。绝阴不产。冷风 
劳气 
。四肢不仁。(手足麻木。)相火易动。远之。一名仙灵脾。北部淫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 
致。故名。去枝。羊脂拌炒。山药为使。得酒良。(牙齿虚痛、仙灵脾为粗末、煎汤频漱、 
大效。) 

卷一草部
巴戟天
内容:x补肾祛风。x 
甘辛微温。入肾经血分。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散风湿。治风气香港脚水肿。阴虚而相 
火炽 
真也。蜀产佳。(山 根似巴戟、但色白、人或醋煮以乱之。)去心。酒浸焙用。覆盆子 
为使 
。恶丹参。 

卷一草部
琐阳
内容:x补阳滑肠。x 
甘温补阴。益精兴阳。润燥养筋。(强筋、故能兴阳。)治痿弱。滑大肠。(便燥者啖之、 
可 
代苁蓉、煮粥弥佳。)泄泻及阳易举而精不固者。忌之。鳞甲栉比。状类男阳。酥炙。 

卷一草部
肉苁蓉
内容:x补肾命门、滑肠。x 
甘酸咸温。入肾经血分。补命门相火。滋润五脏。益髓强筋。治五劳七伤。绝阳不兴。 
绝阴不产。腰膝冷痛。峻补精血。(时珍曰∶补而不峻、故有苁蓉之号。)骤用恐妨心 
。滑大便。功用与琐阳相仿。禁忌亦同。长大如臂。重至斤许。有松子鳞甲者良。酒浸一宿 
。刷去浮甲。劈破。除内筋膜。酒蒸半日。又酥炙用。忌铁。(苏恭注唐本草曰∶今人所用 
、多草苁蓉、功力稍劣。) 

卷一草部
白芨
内容:x涩、补肺、化瘀生新。x 
苦辛而平。性涩而收。得秋金之令。入肺止吐血。(摘元去、试血法、吐水内浮者肺血 
也、 
沉者肝血也、半浮沉者心血也、各随所见、以羊肺肝心、蘸白芨末、日日服之、佳。)肺损 
者。能复生之。(以有形生有形也、人之五脏、惟肺叶损坏者、可以复生。)治跌打折骨。( 
酒服二钱。)汤火灼伤。(油调末敷。)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去腐。逐瘀。生新。除面上 
。( 音干、去声、面黑气、 音炮、面疮也。)涂手足皲裂。令人肌滑。紫石英为使。畏 
杏仁。反乌头。(重舌、鹅口、为末、乳汁调、涂足心。) 

卷一草部
三七
内容:x一名山漆泻、散瘀定痛。x 
甘苦微温。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痈肿。(醋磨涂、即散、已破者、 
为末 
掺之。)为金疮杖疮要药。(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敷之、去瘀消肿、易愈、大 
抵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治血病。)能损新血。无瘀者勿用。从广西山洞来者。略似白芨。 
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颇似人参。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真。(又有一种、 
叶似菊艾而劲浓、有歧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而气不香、根大 
如牛蒡、味甘、极易繁衍、云是三七、治金疮折伤血病、甚效、与南中来者不同。) 

卷一草部
地榆
内容:x涩、止血。x 
苦酸微寒,性沉而涩。(收汗止血、皆酸敛之功。)入下焦。除血热。治吐衄崩中。肠风 
(血 
鲜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粪前为近血、出肠胃、粪后为远血 
、出肺肝。)血痢。(苏颂本草图经曰∶古方断下、多用之。)气血虚寒。及初起者。禁用。 
似柳根。外黑里红。取上截。炒黑用。梢反行血。得发良。恶麦冬。 

卷一草部
丹参
内容:x补心、去瘀生新。x 
气平而降。味苦色赤。入心与包络。破宿血。生新血。(瘀去、然后生新。)安生胎。(养 
血 
。)堕死胎。(去瘀。)调经脉。(风寒湿热、袭伤营血、则经水不调、先期属热、后期属寒、 
又 
阻之不同、大抵妇人之病、首重调经、经调则百病散。)除烦热。 
功兼四物。(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女科要药。治冷热劳。骨节痛。风痹不随。(手 
足缓散、不随人用、经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症瘕。(症者有块可征、瘕者假 
也、移动聚散无常、须分别治。)血虚血瘀之候。又治目赤疝痛。疮疥肿毒。排脓生肌。养 
神定志。通利血脉。虽能补血。长于行血。无瘀。斟酌用之。畏咸水。忌醋。反藜芦。 

卷一草部
元参
内容:x泻无根之火、补阴。x 
苦咸微寒。入肺肾二经。(景岳云∶本草言其入肾、而不知其尤入肺脏也、元素曰∶元 
参乃 
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清肃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活人书、治伤寒阳毒汗下后、毒不 
散、心下懊 、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者、俱用元参、以此论之、治胸中氤氲之气、泻无 
根浮游之火、当以元参为圣剂也。)除烦止渴。降火滋阴。明目(为末、米泔煮羊肝、日日 
蘸 
食之、亦治赤脉贯瞳神。)解毒。利咽喉。(通肺气。)通二便。下水气、治头痛。(火热生风 
。)鼻疮。(肺热也、末涂、或以水浸软、塞之。)瘰 鼠 。(俱生捣敷、日三易。)发斑咽 
痛。颈下结核。急喉痹风。(以上皆整肃肺气之功。)痈疽疝气。温疟游风。潮热骨蒸。(肺 
金为肾水之上源、肺金清、则肾水自生、故又能理痨。)脾虚泄泻者忌。取青白者。(元参色 
本青白、其黑色、乃后来湿蒸之坏色、若收采时即晒干、并不黑也。)蒸过再焙。勿犯铜器 
。恶黄 、萸肉、姜、枣。反藜芦。 

卷一草部
苦参
内容:x泻湿热、祛风。x 
大苦燥湿。大寒胜热。沉降入肾。消痈解毒。明目止泪。(泪为肝热。)治梦遗滑精。(白 
术 
牡蛎倍之、雄猪肚丸、亦治赤白带下。)热痢血痢。(纯下清血者、风伤肝也、宜散风凉血。 
)肠风泻血。溺赤黄胆。又能祛风(热极生风。)杀虫。(虫因湿生。)治大风疥癞眉脱。又 
能 
解酒毒。(酒为湿热之最。)肝肾虚而无热者忌。(其气能伤肾、沈括梦溪笔谈云∶久用苦参 
擦牙、逐病腰痛、由其气伤肾也。)糯米泔浸去腥气。蒸。元参为使。恶贝母、菟丝、漏芦 
。反藜芦。 

卷一草部
龙胆草
内容:x泻肝胆火、下焦湿热。x 
大苦大寒。沉阴下行。入肝胆而泻火。兼入膀胱肾经。除下焦之湿热。与防己同功。酒 
浸。 
亦能外行上行。治骨间寒热。(肾主骨。)惊痫邪气。(肝经风火。)时气温热。热痢疸黄。脚 
肿而痛者、为湿香港脚、宜清热利湿搜风、痛而不肿、挛缩枯细 
者、名干香港脚、宜养血润燥舒筋。)咽喉风热。赤睛弩肉。(泻肝胆火、能明目、元素曰∶柴 
胡为主、龙胆为使、目疾要药。凡目疾初起、宜发散、忌寒凉。)痈疽疮疥。大损胃气。 
无实火者忌之。甘草水浸一宿。曝用。小豆、贯众为使。忌地黄。 

卷一草部
黄连
内容:x泻火燥湿。x 
大苦大寒。入心泻火。(海藏曰∶泻心实泻脾也、实则泻其子。)镇肝凉血。(凡治血、 
防风 
为上部之使、黄连为中部之使、地榆为下部之使。)燥湿开郁。解渴除烦。消心瘀。(能去心 
窍恶血。)止盗汗。(凉心。)治热毒诸痢。(致痢之由不一、若止因湿热而气实者、连为要药 
、嘉言曰∶治痢必先汗解其外、后调其内、首用辛凉以解表、次用苦寒以清里。痢有虚实 
寒热之分、白属气分、红属血分、红热白寒之说非也、须凭脉证、而为凉泻温补。)痞满嘈 
杂。吞酸吐酸。(因肝火郁而成者、同吴萸降火开郁。)腹痛心痛伏梁。(心积。)目痛 伤。 
(人乳浸点、或合归芍等分、煎汤热洗、散热活血、亦佳。)痈疽疮疥。(诸疮痛痒、皆属心 
火。)酒毒明目。定惊止呕。(热郁恶心、兀兀欲吐、可用数分。)解毒除疳。杀蛔。蛔得苦 
则伏。)虚寒为病。大忌。(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火化也、盖炎上作苦、味苦必燥、燥则热 
矣、且苦寒沉阴肃杀、伐伤生和之气也。或用甘草以调其苦、或加人参以节制之、其庶几 
乎。)黄连种数甚多。雅州连,细长弯曲。微黄无毛。有硬刺。马湖连,色黑细毛。绣花针 
头硬刺。形如鸡爪。此二种最佳。云南连,体松。软毛。无硬刺。古勇连,(产云南古勇山 
。)体重无毛。无硬刺。此二种次之。水连头。(又名鲁连、产川中。)体松。有毛。无硬刺 
。又次之。新山连。(产广西。)光黄性重。断则淡黄色。土连。(产处州。)色黑。团节。( 
马药中用之。)鸡屎连。色黑细小。断则淡绿色。以上三种。服之害人。云景连。(产云南。 
)色黑。断则红色。不入药。川中种连。色黄。软毛。无硬刺。味微苦而薄。服之无效。去 
毛。治心火。生用。肝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 
。(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热在气分。吴萸汤炒。在血分。醋炒。(时珍曰∶诸法 
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制其苦寒、咸寒制其燥性、用者详之。)黄芩、龙骨为使。恶菊花、 
元参、僵蚕、白藓皮。畏款冬、牛膝。忌猪肉。(时珍曰∶方有脏连丸、黄连猪肚丸、岂忌 
肉而不忌脏腑乎。)杀乌头、巴豆毒。 

卷一草部
胡黄连
内容:x其性味功用、并似黄连、故名。x 
今诸家俱用以治小儿潮热五疳等证。(喻嘉言曰∶凡治小儿五疳、即大人五劳也、幼科 
知用 
五疳之成方、而不知五劳之曲折次第、初起者治之、可以得效、胃虚者服之、有死而已、盖 
胆草、芦荟、黄连、胡黄连之类、极苦大寒、儿不能胜尔、大方亦然、设妄谓五脏虚劳之 
外、又有实劳、而恣用苦寒诸药、如是死者、医杀之尔。)解吃烟毒。(二允曰∶解吃烟毒、 
合茶服之、效。)出波斯国。今秦陇南海亦有之。心黑外黄。折之尘出如烟者。乃为真也。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