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1-本草从新 >

第44章

021-本草从新-第44章

小说: 021-本草从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鳗鲡
内容:x补虚杀虫。x 
甘平。去风杀虫。(虫由风生、故风字从虫。)治骨蒸劳瘵。湿痹风瘙。阴户蚀痒。补虚 
损。 
其骨烧烟。蚊化为水。熏竹木。辟蛀虫。置衣箱。辟诸蠹。海鳗鲡、功用相同。血、疮疹入 
眼。以少许点之。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鳝鱼
内容:x宣、去风。x 
甘大温。补五脏。除风湿。尾血、疗口眼 斜。(少和麝、左 涂右、右 涂左、正即 
洗去 
。)滴耳治耳痛。滴鼻治鼻衄。点目治痘后生翳。(时珍曰∶鳝善穿穴、与蛇同性、故能走经 
络、疗风邪及诸窍之病、风中血脉、用血主之、从其类也。)头、治百虫入耳。(烧研、绵裹 
塞之。)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鳅鱼
内容:x俗名泥鳅。调中益气。x 
甘平。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同米粉煮羹食。调中收痔。煮食。疗阳事不起。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海螵蛸
内容:x一名乌贼骨。宣、通血脉、祛寒湿。x 
咸走血。温和血。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内经、血枯治之以乌 骨。) 
止 
吐衄。肠风崩漏。涩久虚泻痢。腹痛环脐。阴蚀肿痛。(烧末酒服。)疟证疳虫。目翳泪出。 
耳出脓。(性能燥脓收水、为末、加麝少许、掺入。)厥阴、少阴(肝、肾。)经病。肉、 
酸 
平 
。益气。强志益人。通月经。出东海。亦名墨鱼。(腹中有墨、书字逾年乃灭、常吐黑水、 
自罩其身、捕者、即于水黑处取之。)取骨。鱼卤浸。炙黄。恶附子、白芨、白蔹。能淡盐 
。(舌肿出血如泉、蒲黄等分。为细末、涂之、跌破出血、乌贼骨末敷。)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海蛇
内容:x泻、消积血。x 
咸平。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刘敬叔异苑云∶疗河鱼 
之疾 
。)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内容:x补阳。x 
甘温。托痘疮。下乳汁。吐风痰。(中风证、以 半斤、入姜葱酱料、水煮、先吃 、 
次吃 
汁、以鹅翎探引、吐出痰涎、随证用药。)壮阳道。(有毒、动风热。)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内容:x补风、杀虫。x 
甘咸平。治飞尸蛔虫、口中甘 、龋齿头疮。去疥癣、风痒、湿痒。疗山蚊子入人肉。 
初食 
疮发则愈。同猪肉食。令人多唾。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海马
内容:x补、温肾。x 
甘温。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毒。妇人产难及血气痛。(时珍曰∶雌雄成 
对、 
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故产难及阳虚、房中方术多用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河豚
内容:x补虚。x 
甘温。有大毒。(宗 曰∶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浓生者宜远之、时珍曰∶煮忌煤 落 
中、 
与荆芥、菊花、桔梗、甘草、附子、乌头相反、宜荻笋、蒌蒿、秃菜、畏橄榄、甘蔗、芦根 
、陶九成辍耕录云∶食河豚、一日内不可服汤药、恐犯荆芥、二物大相反、予亲见一人、因 
此 
曾以水浸之、一夜大如芡实、世传中其毒者、以橄榄及冰片浸水 
、皆可解、又一方、以槐花微炒、与干胭脂等分、同捣粉、水调灌之、大妙、又按物类相感 
志言、凡煮河豚、用荆芥同煮五七沸、换水、则无毒、二说相反、得非河豚之毒入于荆芥耶 
、宁从陶说、庶不致悔。)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去痔疾。杀虫。伏 砂。肝及子。尤毒 
。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带鱼
内容:x补脏。x 
甘温。补五脏。去风杀虫。作鲞尤良。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鲨鱼翅
内容:x补肺。x 
甘平。补五脏。尤有益于肺脏。清金滋阴。补而不滞。味甚美。食品珍之。肉亦肥美。 
补五 
脏。甚益人。一名鲛鱼。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鲟鱼
内容:x补虚益气。x 
甘平、有小毒。(食疗本草云∶味虽美而发诸药毒、动风气、发一切疮疥、久食令人心 
痛腰 
痛、服丹石人忌之、勿与干笋同食、发瘫痪风、小儿食之、发咳嗽及症瘕。)补虚益气。令 
人肥健。煮汁饮。治血淋。一名王鲔。(月令云∶季春荐鲔于寝庙、故有此名。)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鲟鱼
内容:x利五脏。x 
甘平。有小毒。(诜曰∶发气动风、发疮疥、和荞麦食、令人失音、宁原食鉴本草曰∶ 
多食 
生热痰、时珍曰∶服荆芥药、忌之。)利五脏。肥美人。一名 鱼。(亦鲟属也。)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海参
内容:x补肾。x 
甘咸温。补肾益精。壮阳疗痿。辽海产者良。(周栎园闽小记云∶闽中海参、色独白、 
类撑 
以竹签、大如掌、与胶州辽海所出异、味亦淡劣、海上人复有以生革伪为之以愚人、不足尚 
也、胶州所出、生北海咸水中、色又黑、以滋肾水、从其类也。)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 
光参。以上无鳞类。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龙骨
内容:x涩精回阳、镇惊。x 
甘涩平。入手足少阴(心、肾。)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能收敛浮越之正气。 
涩肠 
益肾。安魂镇惊。辟邪解毒。治多梦纷纭。惊痫疟痢。吐衄崩带。滑精脱肛。大小肠利。固 
精止汗。定喘(气不归元则喘。)敛疮。皆涩以止脱之义。(十剂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 
属是也。)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良。(出晋地川谷、及梁益巴中、今河东州郡多有之、剡州 
沧 
龙形、无云雨之助、不得升天而自谢者、人或以古矿灰伪之。)酒 
浸一宿。水飞三度。或酒煮。酥炙。火 。(亦有生用者。)忌鱼及铁。畏石膏、川椒。得人 
参、牛黄良。(许洪本草指南云∶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反良、有以制伏也。)龙角、辟 
邪。治心病。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龙齿
内容:x涩、镇惊。x 
涩平、镇心安魂。治大人惊痫癫疾。小儿五惊十二痫。(许叔微云∶肝藏魂、能变化、 
魂飞 
不定者、治之以龙齿、卫生宝鉴曰∶龙齿安魂、虎精定魄、龙属木主肝、肝藏魂、虎属金主 
肺、肺藏魄也。)修治同龙骨。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鲮鲤
内容:x一名穿山甲。宣、通经络。x 
咸寒。有毒善窜。(喜穿山。)颛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某处病、即用某处之甲。) 
入厥 
阴、阳明。(肝、胃。)治风湿冷痹。通经下乳。消肿溃痈。止痛排脓。和伤发痘。风疟疮科 
。须为要药。(以其穴山入水、故能出入阴阳、贯穿经络、达于营分、以破结邪、故用为使。) 
以其食蚁。又治蚁 。(有 
妇人项下忽肿一块、渐延至颈、偶刺破、出水一碗、疮久不合、 
有道人曰∶此蚁漏也、缘饭中偶食蚁得之、用穿山甲烧存性、为末敷之、立愈、多能鄙事云 
、油笼渗漏、剥甲里肉 投入、自至漏处补住、永州记云∶不可于堤岸杀之、恐血入土则堤 
岸渗漏、观此二说、其性之走窜可知矣。)性猛。用宜斟酌。痈疽已溃。痘疮挟虚。大忌。 
如鼍而小。似鲤有足。尾甲力更胜。或生或烧。酥炙、醋炙、童便炙、油煎、土炒。(蚁漏 
不止、穿山甲二七枚、烧灰、猪脂调敷、蚁入耳中、烧研、水调灌入。)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蛤蚧
内容:x补肺润肾、定喘止嗽。x 
咸温。补肺润胃。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能 
补肺 
、益水上源、时珍曰∶补肺上渴、功同人参、益气扶羸、功同羊肉。)咳嗽由风寒外邪者勿 
用。出广南。首如蟾蜍。背绿色。斑点如锦纹。雄为蛤。(鸣声亦然、因声而名。)皮粗口大 
。身小尾粗。雌为蚧。皮细口尖。身大尾小。雌雄相呼屡日乃交。两两相抱。捕者擘之。虽 
死不开。房术用之甚效。不论牝牡者。只可入杂药。口含少许。奔走不喘者真。药力在尾。 
(见人捕之、辄自咬断其尾、尾不全者不效。)凡使。去头足。(雷 曰∶其毒在眼、须去之 
。)洗去鳞内砂土及肉毛。酥炙或蜜炙。或酒浸焙。(喘嗽面浮、法制一对、三五钱、化蜡四 
两、和作六饼、每用一、化糯米薄粥内、热呷。)以上龙类。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蛇蜕
内容:x轻宣、去风毒。x 
甘咸。性灵而能辟恶。故治鬼魅蛊毒。性窜而善去风。故治惊痫风疟。重舌(圣惠方、 
烧末 
敷。)喉风。性毒而能杀虫。故治疥癣恶疮。疔肿痔漏。属皮而性善蜕。故治皮肤疮疡。产 
难目翳。用白色如银者。皂荚水洗净。或酒、或醋、或蜜浸。炙黄。或烧存性。或盐泥固 
。(小儿口紧、不能开合饮食、不语即死、烧灰敷、良。)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蚺蛇胆
内容:x泻热、明目护心。x 
蚺、禀己土之气。胆、属甲乙风木。气寒有小毒。其味苦而带甘。凉血明目。疗疳杀虫。 
主 
厥阴、太阴病。(肝木、脾土。)肉极腴美。主治略同。取胆粟许。置水上。旋行极速者真。 
(能护心止痛、受杖时噙之、杖多不死。)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白花蛇
内容:x宣、祛风湿。x 
甘咸温。有毒。蛇善行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花蛇又食石楠。(石楠辛苦、治风。)故 
能内 
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大风疥癞。(马志开宝本草云∶治 
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走窜有毒。唯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经疏云 
、前证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科、白花蛇非所宜也、宜辨。)凡服蛇酒 
药。切忌见风。出蕲州。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尾有佛指甲 
。虽死而眼光不枯。他产则否。头尾尤毒。各去三寸。亦有单用头尾者。酒浸三日。去尽皮 
骨。(有大毒。)大蛇一条。只得净肉四两。得火良。头、治癜风毒癞。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乌梢蛇
内容:x宣、祛风湿。x 
功用同白花蛇、无毒而力浅、性善。不噬物。眼光至死不枯。以尾细、能穿百钱者佳。 
重七 
钱至一两者上。十两至一镒者中。大者力减。去头与皮骨。酒煮。或酥炙。以上蛇类。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龟板
内容:x补肾阴。x 
咸寒至阴。属金与水。补心资智。益肾滋阴。(性灵故资智、通心入肾以滋阴。)治阴血 
不足 
。劳热骨蒸。腰脚酸痛。久泻久痢。(能益大肠。)久嗽 疟。(老疟也、或经数年、中结痞 
块、名曰疟母。)症瘕崩漏。五痔产难。(为末、酒服、或加芎归 发。)阴虚血弱之证。(益 
阴清热、故治之、时珍曰∶龟鹿皆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 
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首常返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以养阳也 
。)虽肾虚而无热者勿用。大者力胜。(自死败龟良、得阴气更全也。)酥炙。或酒炙、醋炙 
、猪脂炙。 灰用。(若入丸散、须研极细、否则恐着人肠胃、变为瘕也。)洗净捶碎。水浸 
三日。用桑柴熬胶。补阴之力更胜。(合鹿胶、一阴一阳、名龟鹿二仙膏。)恶沙参。龟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