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1-本草从新 >

第42章

021-本草从新-第42章

小说: 021-本草从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锉捣。或于银器中。以酒煎熟合药。(以汉椒樟脑同收、则不坏。局方有腽肭脐丸、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治虚损、亦可同糯米法面酿酒服。)以上兽类。 

卷十六禽兽部
鼠矢
内容:x宣、调阴阳。x 
甘微寒。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妇人伤寒初愈、即与交接、毒中男人、名 
阴易 
、若女人与伤寒男子交者、名阳易、活人有鼠矢汤。)两头尖者。为雄鼠矢。胆、明目。汁 
滴耳中。治老聋。肉、治儿疳鼠 。(河间曰∶鼠性善穿而治疮 、因其性为用也。)蛇骨刺 
人。(痛甚、用死鼠烧灰敷之。) 

卷十六禽兽部

内容:x古作汇、俗名刺 。泻凉血。x 
苦平。治胃逆。(宗 曰∶开胃气有功、其字从虫从胃、深有理焉。)肠风泻血五痔。(烧 
末 
、油调敷、水服亦佳。)阴肿。 黑存性。肉、甘平理胃气。治反胃。令人能食。煮汁饮。 
又主 。脂、滴耳治聋。胆、点痘后风眼。似鼠而圆大。褐色攒毛。外刺如栗房。以上鼠 
类。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内容:x化生类卵生类等x 
x古名桑蠹虫、又名桑蝎。宣、祛风。x 
甘温有毒。(时珍曰∶蝎化天牛有毒、蛴螬化蝉无毒、又可见蛴螬与蝎之性味良恶也。) 
祛风 
治障翳瘀肿。小儿惊风。口疮风疳。妇人崩中漏下赤白。堕胎下血。产后下痢。今人多用 
以发痘。(景岳曰∶桑虫、亦名桑蚕、不知创自何人、用以发痘、予尝遍考本草及痘证诸书 
、俱所不载、及审其质性、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尔、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 
所以最能败脾、顾发痘不从气血、而从毒药、此与揠苗者何异、矧其淫毒侵脾、弱稚何堪、 
故每见多服桑虫者、毒发则唇肤俱裂、脾败则泄泻不止、人但见痘证之死、而不知 
其败在虫毒也、前之既覆、后可鉴矣、其奈蒙蒙者、率犹长夜之不醒何、予欲呼之、用斯代 
柝、而并咎夫作俑者之可恨、洛按、桑虫能祛风而走窜经络、其性大约与穿山甲相近、故均 
能 
元气为毒所伤、今人治痘无不用之、其为害不知若干人矣、吾盐冯 
楚瞻、有锦囊秘录、其书庞杂浅鄙、全无足取、内有云∶大桑虫、有人参之功、噫、此黄口 
小儿之言也、何物匪才、敢无知妄作耶。桑虫、即桑蠹虫、别录、日华、蜀本、藏器、时 
珍、俱所收载、何景岳以为不载耶、但并未言其治痘、痘证诸书、从未有用之者。)虫矢、 
功用略同。俱烧存性研末。酒调。(按牛虱啖血、例比虻虫、尤非痘家所宜、而世习用之、 
伤人多矣。)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蝉蜕
内容:x轻、散风热。x 
土木余气所化。吸风饮露。其气清虚。而味甘寒。故除风热。其体轻浮。故发痘疹。其 
性善 
蜕。故退目翳。催生下胞。其蜕为壳。故治皮肤疮疡瘾疹。(与薄荷等分、为末、酒调服。) 
其声清亮。故治中风失音。又昼鸣夜息。故止小儿夜啼。蚱蝉、治小儿惊痫夜啼。杀疳去热 
。出胎下胞。(时珍曰∶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各从其类也 
。)蝉类甚多。惟大而色黑者入药。洗去泥土翅足。浆水煮。晒干。(痘后目翳、羊肝汤、下 
蜕末一钱。)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蝼蛄
内容:x通、行水。x 
咸寒有毒。通便而二阴皆利。逐水而十种俱平。贴瘰 颇效。化骨哽殊灵。(隐居曰∶ 
自腰 
以前甚涩、能止二便、自腰以后甚利、能通二便。)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虚人戒之。去翅 
足炒。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内容:x一名地鳖虫。泻、破血。x 
咸寒有毒。去血积。搜剔极周。主折伤。补接至妙。煎含而木舌冰消。水服而乳浆立至。 
( 
仲景有大黄 虫丸、以其有攻坚下血之功也。)虚人有瘀。斟酌用之。畏皂荚。菖蒲。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虻虫
内容:x一名蜚虫。泻、破血。x 
苦寒有毒。攻血遍行经络。堕胎只在须臾。(青色入肝、专啖牛马之血、仲景用以逐血、 
因 
其性而取用者也。)非气足之人。实有畜血者。勿轻与。去足翅炒。恶麻黄。以上化生类 
。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蜂蜜
内容:x俗名蜂糖、生岩石者、名岩蜜、亦名石蜜。补中、润燥滑肠。x 
采百花之精英。合露气以酿成。生性凉。能清热。熟性温。能补中。甘而和。故能解毒。 
柔 
而滑。故能润燥。甘缓可以去急。故止心腹肌肉疮疡诸痛。甘缓可以和中。故能调营卫。通 
三焦。安五脏。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止嗽治痢。(解毒润肠、最治痢疾、用姜汁和服、 
甚佳。)明目悦颜。同薤白捣。涂汤火伤。煎炼成胶。通大便秘。(乘热纳谷道中、名蜜煎导 
。)大肠虚滑者。虽熟蜜亦在禁例。酸者食之。令人心烦。同葱食害人。食蜜饮后。不可食 
。令人暴亡。白如膏者良。(汪颖曰∶蜜以花为主、闽广蜜热、川蜜温、西蜜凉、安宣州 
有黄连蜜、味小苦、点目热、良、西京有梨花蜜、色白如脂。)用银石器。每蜜一斤。入水 
四两。桑火慢熬。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用。黄蜡、甘淡而涩。微温。止痛生肌。疗下痢。 
(蜜质柔性润、故滑肠胃、蜡质坚性涩、故止泻痢。)续绝伤。(蜜与蜡、皆蜂所酿成、而蜜 
味至甘、蜡味至淡、故今人言无味者、谓之嚼蜡。)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露蜂房
内容:x宣、解毒杀虫。x 
甘平有毒。治惊痫螈 。附骨痈疽。根在脏腑。(和蛇蜕乱发烧灰、酒服、按附骨疽不 
破、 
附骨成脓、故名、不知者误作贼风治、附骨疽痛处发热、四体乍热乍寒、小便赤、大便秘而 
无汗、泻热发散则消、贼风痛处不热、亦不发寒热、觉身冷、欲得热熨则小宽、宜风药治之 
。)涂瘰 成 。(炙研、猪脂和涂。)止风虫牙痛。(煎水含漱、时珍曰∶阳明药也、取其以 
毒攻毒、兼杀虫之功尔。)敷小儿重舌。(烧灰、酒和、敷舌下、日数次。)其用以毒攻毒。 
痈疽溃后禁之。取露天树上者。(洗疮煎用、治痈肿、醋调涂。)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虫白蜡
内容:x生肌长肉。x 
甘温。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丹溪曰∶白蜡属金、受收敛坚强之气、为外 
科要 
药、与合欢皮同入长肌肉膏中用之、神效。)虫食冬青树汁。久而化为白脂。粘敷树枝。至 
秋刮取。以水煮溶。滤置冷水中。则凝聚成块。(人以和油浇烛、大胜蜜蜡。唐宋以前、 
浇烛入药所用白蜡、皆蜜白蜡也、此虫白蜡、则自元以来人知之、今则为日用物矣。头上 
秃疮、白蜡频涂、勿令日晒、久则自然生发。)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五倍子
内容:x一名文蛤。涩、敛肺。x 
酸涩能敛肺。咸寒能降火。生津化痰。止嗽止血。敛汗。(郑赞寰曰∶焙研极细、以自 
己漱 
口水、调敷脐上、治盗汗如神。)解酒。疗消渴泄痢。疮癣五痔。下血脱肛。脓水湿烂。子 
肠坠下。散热毒。消目肿。(煎水洗之。)敛疮口。(热散疮口自敛。)其色黑。能染须。(丹 
溪曰∶倍子属金与水、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黄昏咳嗽、乃火浮入肺、不宜用凉药、宜 
五味五倍、敛而降之、娄全善医学纲目云∶王元 虚而滑精、屡与加味四物汤、吞河间秘真 
丸、及真珠粉丸、不止、后用五倍子一两、茯苓二两、丸服、遂愈、此则倍子敛涩之功、敏 
于龙骨蛤粉也、 庵曰∶凡用秘涩药、能通而后能秘、此方用茯苓、倍于五倍、一泻一收、 
是以能尽其妙也。)嗽由外感。泻非虚脱者。禁用。生盐肤木上。乃小虫食汗。遗种结球于 
叶间。(故主治之证、与盐肤子叶同功。)壳轻脆而中虚。可以染皂。或生或炒。捣末用。( 
粪后下血、五倍子末、艾汤调服一钱、妇人阴血、因交接伤动者、以末掺之。)百药煎。功 
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造酿。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 
诸病。含噙尤为相宜。用五倍子为粗末。每一斤以真茶一两。煎浓汁。入酵糟四两。擂烂拌 
和。器盛置糠缸中罨之。待发起如发面状。即成矣。捏作饼丸。晒干。(风热牙痛、百煎泡 
汤、噙漱。)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桑螵蛸
内容:x补肾。x 
甘咸平。入肝肾命门。益精气而固肾。治虚损阴痿。梦遗白浊。血崩腰痛。伤中疝瘕。 
(肝 
肾不足。)通五淋。缩小便。(能通故能缩、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得所养、气化则能出、肾气 
既固、则水道安常、故又能缩也、寇宗 治便数、有桑螵蛸散、桑螵蛸、茯神、远志、菖蒲 
、人参、当归、龙骨、鳖甲等分为末、卧时、人参汤下二钱、能补心安神、亦治健忘。)炙 
饲小儿。止夜尿。螳螂卵也。须用桑树上者。(一生九十九子、用一枚、即伤百命、仁人君 
子闻之、且当惨然、况忍食乎。房长寸许、有子如蛆、芒种后齐出、故月令、仲夏螳螂生 
也、如用他树者、以桑皮佐之、桑皮善行水、能引达肾经。)炙黄。或醋煮。汤泡煨用。或 
蒸透再焙。畏旋复花。螳螂能出箭簇。(螳螂一个、巴豆半个、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 
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锻石敷之、杨氏方用螳螂出簇后、敷生肌散。)又治惊风。(古 
方治风、多用螵蛸、螳螂治风、同一理也。)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白僵蚕
内容:x轻、宣、去风化痰。x 
咸辛平。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故能治风化痰。散结行经。(蚕病风则僵、故因以治 
风、 
能散相火逆结之痰。)其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入肺肝胃三经。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 
痹咽肿。(炒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当吐出顽痰。)丹毒瘙痒。(皆风热为病。)瘰 结核。痰 
疟血病。崩中带下。(风热乘肝。)小儿惊疳。肤如鳞甲。(由气血虚、亦名胎垢、煎汤浴之 
。)下乳汁。灭瘢痕。诸证由于血虚。而无风寒客邪者。勿用。以头蚕色白条直者良。糯米 
泔浸一日。待桑涎浮出。焙干、去丝及黑口。捣用。恶萆 、桔梗、茯苓、桑螵蛸。(一切 
风痰、白直僵蚕七个、细研、姜汤调灌之、酒后咳嗽、蜜调末、服一钱。) 
蚕蛹、炒食。治风及劳瘦。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肉。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 
消渴 
。研敷 疮恶疮。(吴瑞曰∶缲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孙思邈曰∶ 犬咬者、终 
身忌食、发则难免。)蚕茧、甘温。能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止消渴。(蚕与马、并 
属午、为离主心、作茧退藏之际、故缲丝汤饮之、能抑心火而治消渴。)痈疽无头者。烧灰 
酒服。(服一枚、出一头、二枚出二头。) 

卷十七虫鱼鳞介部
原蚕砂
内容:x燥湿去风。x 
蚕食而不饮。属火性燥。燥能去风胜湿。(经曰∶燥胜风、燥属金、风属木也。)其砂辛 
甘而 
温。炒黄浸酒。治风湿为病。支节不随。皮肤顽痹。腰脚冷痛。冷血瘀血。炒热熨患处。亦 
良。(寇氏曰∶醇酒三升、拌蚕砂五斗、蒸热、铺暖室席上、令患冷风气痹人、以患处就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