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1-本草从新 >

第11章

021-本草从新-第11章

小说: 021-本草从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蒺藜
内容:x疏肝泻肺。x 
辛苦而温。散肝风而泻肺气。胜湿破血。催生堕胎。通乳闭。消症瘕。细审其质。性不过 
泻 
蒺藜末、日擦之、佳。) 

卷三草部
沙苑蒺藜
内容:x补肾固精。x 
苦温。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痔漏阴 。性能固精。若阳道数 
举。媾精难出者。勿服。出潼关。状如肾子。带绿色。(今肆中所卖、俱是花草子、真者绝无。) 
炒用。(亦可代茶。) 
x即益母草。通、行瘀血、生新血。x 
味辛。微苦微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瘀血 
去则 
经调。)治血风血晕。血痛血淋。胎漏产难。崩中带下。(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 
带、赤属血、白属气、气虚者、补中益气而兼升提、血虚者、养血滋阴而兼调气。)消疔肿 
乳痈。(亦取其散瘀解毒。)通二便。其性辛散滑利。全无补益。勿以其有益母之名而滥用之 
。瞳神散大者尤忌。(勒乳成痈、益母草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消、生捣亦得。) 
茺蔚子 调经明目。(血滞病目者、则宜之。)活血顺气逐风。(血和则气行、血活则风散。) 
治心烦头痛。(血热所致。)胎产崩带。令人有子。(凡妇人血滞血热者、服之有子、时珍曰 
、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同用、若治疮肿、胎产、消水行血、则宜并用、若治血分风热、明 
目调经、用子为良、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虽曰行中有补。终是滑利之 
品。非血滞血热者勿与。瞳神散大。均在忌例。微炒。忌铁。 

卷三草部
夏枯草
内容:x散结、消瘿、明目。x 
辛苦微寒。缓肝火。解内热。散结气。治瘰 鼠 。瘿瘤症坚。乳痈乳岩。目珠夜痛。 
( 

卷三草部
青蒿
内容:x泻热、理劳、清暑。x 
苦寒。得春木少阳之令最早。(二月生苗。)故入少阳、厥阴血分。(肝、胆。)治劳瘦骨 
蒸。 
(能除骨髓之热、用童便浸、捣汁熬膏。)蓐劳虚热。久疟久痢。虚烦盗汗。(能除阴分伏热 
。)风毒热黄。瘙疥恶疮。鬼气尸疰。(身中鬼气、接引外邪、有游走皮肤、洞穿脏腑、 
每发刺痛、变动不常者、为飞尸、附骨入肉、攻凿血脉、见尸闻哭便作者、为遁尸、淫跃四 
末、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恍惚、得风雪便作者、为风尸、缠结脏腑、冲引心胁、每发绞切 
、遇寒冷便作者、为沉尸、举身沉重、精神错杂、尝觉昏废、每节气大发者、为尸疰、时珍 
曰∶月令通纂言、伏内庚日、采青蒿、悬门庭、可辟邪、冬至元旦、各服二钱亦良、则青蒿 
之治鬼疰、盖亦有所伏也。)明目。清暑辟秽。凡苦寒药。多与胃家不利。惟青蒿芬芳袭脾 
。宜于血虚有热之人。以其不犯冲和之气尔。寒而泄泻者。仍当避之。使子勿使叶。使根勿 
使茎。熬膏良。(圣济总录、治鼻中息肉、青蒿灰、锻石等分、淋汁熬膏点之。) 

卷三草部
连翘
内容:x轻宣散结、泻火。x 
味苦微寒。而性升浮。其形似心。(实似莲房有瓣。)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 
而泻 
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利水通经。杀 
虫 
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 
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为十二经疮家圣药。(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苦寒 
之物。多饵即减食。痈疽溃后勿服。(集验方、治痔疮肿痛、连翘煎汤、熏洗后、以刀上飞 
过绿矾、入麝香贴之。) 

卷三草部
紫花地丁
内容:x泻热解毒。x 
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疮瘰 。无名肿毒。叶似柳而细。夏开紫花、结角。生平地 
者起 
茎。生沟壑者起蔓。(乾坤秘药、治稻芒粘咽不得出、地丁草嚼咽下。) 

卷三草部
漏卢
内容:x泻热解毒。x 
苦下泄,咸软坚,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 
肌杀 
虫。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卢汤为首称。)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 
甘草拌蒸。连翘为使。 

卷三草部
恶实
内容:x一名牛蒡子、一名鼠粘子。泻热解毒。x 
辛苦而寒。泻热散结除风。宣肺气。清咽喉。理痰嗽。治痘证。消斑疹。利二便。行十 
二经 
。散诸肿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性冷而滑。惟血热便闭者宜之。否则禁用。痘证虚寒 
泄泻者。切勿妄投。实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根苦寒。竹刀刮净。绞汁 
。蜜和服。治中风。汗出乃愈。捣和猪脂。贴疮肿及反花疮。(肉反出如花状。小儿咽肿 
、牛蒡根捣汁、细咽之。) 

卷三草部
大小蓟
内容:x泻、凉血破血。x 
甘苦凉。皆能破血退热。治吐衄肠痈。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不能如大蓟之消痈毒。 
(丹 
溪曰∶小蓟治下焦之结热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疼痛、煎大蓟汁服、立瘥。 
)两蓟相似。花如髻。大蓟茎高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根。(舌硬出血不止、或 
九 
窍出血、鲜蓟捣汁、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 

卷三草部
马鞭
内容:x泻、破血、消胀、杀虫。x 
味苦微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瘕。下部 疮阴肿。(捣涂、发背痈疽。杨 
梅毒 
气。颛以驱逐为长。疮证久而虚者。斟酌用之。下地甚多。春月生苗。方茎。叶似益母对生 
。夏秋开细紫花。作穗如车前穗。其子如蓬蒿子而细。根白而小。用苗叶。(集验方、男子 
阴囊肿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马鞭草捣涂之。) 

卷三草部
刘寄奴
内容:x泻、破血止血。x 
苦温。破血通经。除症下胀。止金疮血。多服令人吐利。一茎直上。叶尖长糙涩。花白 
蕊黄 
。如小菊花。有白絮如苦 絮。子细长。亦似苦 子。茎叶花子皆可用。(风入疮口肿痛、 
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 

卷三草部
红花
内容:x古名红蓝花。通、行血润燥。x 
辛苦甘温。入肝经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则血活、有热结于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为 
好、 
吐未尽、加桃仁红花行之、大抵鲜血宜止、瘀血宜行。)润燥。消肿止痛。(凡血热血瘀、则 
作肿作痛。)治经闭便难。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产后血晕口噤。(有产妇血闷而 
死、名医陆氏、以红花数十斤煮汤、寝妇于上而熏之、汤冷再加、半日而苏、金匮有红蓝花 
酒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证。)喉痹不通。痘疮血滞。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酒喷微焙。胭 
脂活血。解痘毒。敷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子功与花同。叶捣涂游肿。 

卷三草部
王不留行
内容:x通行血。x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 
冲任 
之药。(阳明多气多血。)除风去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气盛血滞者、可暂 
用以行之、否则宜慎。)治金疮。(止血。)痈疮疔疮。(散血。)出竹木刺。失血后、崩漏家 
及孕妇。并忌之。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 

卷三草部
瞿麦
内容:x通、利水破血。x 
苦寒。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若产后淋、宜与蒲黄同用、五淋 
大抵 
皆属湿热、热淋、宜八正及山栀滑石之类、血淋、宜小蓟牛膝膏、肾虚淋、宜补肾、不可独 
泻、老人气虚者、宜参术兼木通山栀、亦有痰滞中焦作淋者、宜行痰兼通利药、不可发汗、 
汗之必便血。)破血利窍。决痈消肿。明目去翳。通经堕胎。(性利善下。)小肠虚者忌服。 
恐心热未除。而小肠复病矣。当求其属以衰之。花大如钱。红白斑斓。色甚妩媚。俗呼洛阳 
花。用蕊壳。丹皮为使。恶螵蛸。(竹木入肉、瞿麦为末、水服方寸匕、或煮汁、日饮三次 
。) 

卷三草部

内容:x一名扁竹。通淋杀虫。x 
苦平。利小便。治黄胆热淋。杀诸虫。治蛔咬腹痛。女子阴蚀。(煮服。)疥疮诸疾。(皆 
去 
湿热之功。)叶细如竹。弱茎蔓引。促节有粉。三月开红花。 

卷三草部
车前子
内容:x通利水、清肺肝。x 
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开水窍以固精窍。令人有子。(男女阴中、各有二窍、 
一 
窍通精、一窍通水、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外泄、相火常宁、精窍常闭、久久精足、名 
医别录云∶服固精药久、服此行房即有子、五子衍宗丸用之。)治湿痹五淋。暑湿泻痢。目 
赤障翳。催生下胎。阳气下陷。肾气虚脱。勿服。入滋补药。酒蒸捣饼。入利水泄泻药。炒 
研。 
x车前草x(通、行水、泻热凉血。)甘寒。凉血去热,通淋明目。(凡利水之剂多损 
目、唯此能 
解肝与小肠之湿热、热去而目清矣。)使叶,勿使茎蕊。 

卷三草部
灯芯
内容:x轻、通、利水清心x 
甘淡微寒。降心火。清肺热。利小肠。(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清则肺清、小肠亦清、 
而 
热从小便出矣。)通气止血。治五淋水肿。烧灰吹喉痹。涂乳止夜啼。擦癣最良。(缚成把、 
擦摩极痒时、虫从草出、浮水可见、十余次可以断根。)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破伤出血、 
灯芯嚼烂敷之、即止。) 

卷三草部
地肤子
内容:x通、利水。x 
甘苦而寒。入膀胱。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时珍曰∶无阴则阳无以化、亦犹东垣治 
小 
便不通、用知 滋肾之意、王节斋云∶小便不禁或频数、古方多以为寒、而用温涩之药、殊 
不知属热者多、盖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也、老人多频数、由膀胱血少 
、阳火偏旺也、治法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如牡蛎山茱北味之类、 
补血泻火、治其本也、收之涩之、治其标也。)治 疝。散恶疮。(煎汤、洗疮疥良。)叶作 
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眼。除雀盲涩痛。叶如蒿。茎赤。子类蚕砂。恶螵蛸。(胁下疼 
痛、地肤子末、酒服方寸匕。) 

卷三草部
冬葵子
内容:x通、润肠利窍。x 
甘寒。淡滑润燥。利窍。通营卫。行津液。利二便。消水肿。(用榆皮等分煎。)通关格。 
下 
乳滑胎。秋葵复种。经冬至春作子者。名冬葵子。根叶同功。春葵子亦滑。不堪入药。蜀葵 
花。赤者治赤带。白者治白带。赤者治血燥。白者治气燥。亦治血淋关格。皆取其寒润滑利 
之功。(汤火伤疮、冬葵叶为末敷之。) 

卷三草部
海金沙
内容:x通淋、泻湿热。x 
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蓬砂。治伤寒热 
狂。 
(大热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唯热在太阳经血分者宜之。产黔中及河南。收曝日中。 
小 
干。以纸衬之。以杖击之。有细砂落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