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40-宁坤秘笈 >

第3章

540-宁坤秘笈-第3章

小说: 540-宁坤秘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第六十九胎前大便虚急x 
此症脾土燥,大肠涩。只宜理脾通大肠,不可用硝黄,宜用枳实汤。 
x枳实汤方六十九x 
枳实(二两) 
水二碗,煎七分,不拘时服。 
x第七十胎前遍身瘙痒出风脾x 
此症有风,不可服药,用樟脑酒调,擦之自愈。 
x第七十一胎前阴门痒甚x 
此症有孕,房事不节,阳精留蓄,因而作痒。宜川椒白芷汤并洗之。 
x川椒白芷汤方七十x 
川椒(一两) 白芷(一两五钱) 
水煎服。渣煎洗之。 
x第七十二胎前乳肿x 
或两乳或一乳肿痛作冷作热,名为内吹。用皂角一条烧灰存性,酒送下立消,不复发矣。 
x第七十三胎前咽痛x 
此乃寒攻下咽,胃有痰涎,宜去寒化痰。用升麻桔梗汤二剂即安。 
x升麻桔梗汤方七十一x 
升麻 桔梗 甘草(各八分) 防风 元参(各一钱) 
水煎服。 
x第七十四胎前消渴x 
此乃血少,三焦火炽而然。宜四物汤加生地、川柏,共六味丸自愈。四物汤方详五十八。 
x第七十五胎前耳鸣x 
此乃肾虚。宜猪肾丸,方详六十四。 
x第七十六胎前不降生x 
临产水干,孩子不下,用益母散生其水,水至胎下,若闭不生者死。 
x益母散方七十二x 
白芷 当归 滑石(各一钱) 益母(三分) 肉桂(八分) 麝香(一分) 
水煎温服。 
x第七十七秘传速产x 
用高墙上蛇蜕一条,要头向下者佳。瓦上焙干为末一钱,加麝香三分,乳调为膏,贴脐上即产,速去,切不可久贴。 
x第七十八胎衣不下x 
此症多因身弱血少水干而胎衣不下,宜用川归汤。在胸膈者难治。若在小腹,用破灵丹。妇人面色青黄, 
口舌黑,指甲青,此子死也。当用朝烂散打下死胎,急救其母。若面色青黄,指甲红色,其子久生不可轻用破灵丹。 
x川归汤方七十三x 
川芎(二钱) 当归(一钱) 益母草(二钱) 
取汁和老酒煎服即下。 
x破灵丹方七十四x 
红花 苏木(各五分) 
无灰酒煎服。 
朝烂散方未载。 
x第七十九产后血气痛x 
此乃余血不尽腹中痛,遍身热,恶血在腹当去其血,则热自退。宜红花当归散方。详第六症。 
x第八十产后血尽作痛x 
此乃腹中虚痛,若有潮热,亦是虚潮。宜四物汤加乌药。四物汤方详五十八症内。 
x第八十一产后恶血发热x 
此乃内伤外感之症。其方未载。 
x第八十二产后咳嗽x 
此乃产后伤风变为咳嗽。宜小青龙丹。 
x小青龙丹方七十五x 
甘草 干姜(各五分) 五味(三分) 杏仁(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 姜(三片) 
水煎服。 
x第八十三产后子宫突出x 
用鲤鱼烧灰,调清油,搽之即愈。 
x第八十四产后瘕疸突出x 
先用连翘散,后用黄蜡膏立效。 
x连翘散方七十六x 
黄 (炙) 花粉 连翘 防风 栀子(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服。 
黄蜡膏方。详六十二症内。 
x第八十五产后一月恶露重来如血水不止x 
昏迷倒地不知人事,此乃生产一月,夫妇交媾动摇骨节,以此血崩不止。急用金拘散方。详第七症内。 
x第八十六产后气急x 
或泄泻,气紧不止,烦热口渴,此乃内虚外热,必死之症。 
x第八十七产后舌黑如尘x 
口干绝无津液,此乃肾败,必死之症。 
x第八十八产后谵语又水泻x 
此乃恶血攻心,上盛下虚,必死之症。 
x第八十九产后吊阴产后浮肿x 
俱详调经门第一症内。 
x第九十难产方用活雄鼠肾一对x 
加麝香三分,捣烂,分作三丸,好朱砂为衣,白滚汤送下一丸。男左手,女右手握出,如死胎头顶也。 
按此方屡经奇验,丸出急用清水洗净,尚可再用一次,收藏不可轻泄其气。 
x第九十一凡人难得受孕x 
未期之时先服此方。 
白归身(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覆盆子(一钱,炒研) 熟地(三钱) 白芍(酒炒,二钱) 川断(去 
芦,二钱) 砂仁肉(一钱四分) 香附末(二钱) 杜仲(二钱,炒) 广皮(一钱) 丹参(二钱) 姜 
(一片) 黑枣(二枚) 空心热服。 
临期去黑枣、熟地、加红花一钱五分,苏木三钱(打碎),陈老酒一杯,服二帖。口忌净为要。 
x难产及子死腹中宜服龙虎散九二x 
败龟甲(一个,酥炙) 蛇蜕(两条,头尾俱全) 蝉蜕(四十八个,头尾俱全,以新瓦上焙干) 妇人 
乱发(一团,皂角水洗净,去油,火 存性) 滑石(二钱,飞) 
共为细末,瓷罐收贮,用黄蜡封口,每服二钱,老酒送下。不饮酒者,用益母草煎汤送下更佳,立产。 

上卷
世秘资生丹方
属性:治产后各项经脉之丸方。 
归身(酒洗) 川芎(酒洗) 香附末(去毛,醋炒, 
忌铁器) 苍术(米泔水浸炒) 玄胡(炒) 蒲黄(炒) 白茯苓(去皮) 桃仁(去皮尖) 淮熟地(酒蒸净) 
以上各二两,山茱萸(去核)、地榆(酒洗)、五灵脂(醋浸,瓦焙)、羌活、甘草(炙)、白芍( 
酒炒)、人参、陈皮、牛膝(去芦)以上各五钱,三棱(醋浸透,纸包煨)五钱, 
白术(土炒)、青皮、木瓜各三钱,良姜四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木香各一钱,天台乌药一钱 
五分,益母草一两五钱,忌铁器,阿胶(蛤粉炒成珠)八钱 
上药各制净,照分两配匀为极细末,用大黄膏为丸。 

上卷
大黄膏方
属性:锦纹大黄一斤(去黑皮为极细末),苏木三两(劈碎),河水五碗熬取三碗,红花三两(炒黄色, 
入好酒一大壶同煮六七碗,去渣存汁,另黑豆三升,用河水熬汁三碗)。 
凡修合时务要虔心,并忌妇人、鸡犬、孝服人不见之处方妙。先将大黄末入锅内,用米醋五碗搅匀 
熬至滴水成珠,又下醋四五碗熬,如此三次取膏,即入红花酒、苏木汤、黑豆汁搅开大黄膏,再熬成膏 
取出瓦盆盛之,即将此锅粑焙干为末,与前资生丹药末和匀,即将大黄膏为丸如弹子大,每一 
丸临用擂为细末,好酒调服,不拘时候,妙妙!各项产后症。并所用之,引开列于后。 
一、治子死腹中。娠母因染病,六七日间经传脏腑热极,以致子死母身,堕在脐下,不得分离, 
命在须臾,急服三丸,胸气热即生矣。 
二、因胎气以成子食母血。临月足余血成块俗呼为鬼枕,临产时鬼枕先破,血裹其子故难产耳。此药随去衣中败 
血,须臾生下。其横生逆生,胎衣不下等同。 
三、胎衣不下母子分解讫。母受其产血入中衣被血所胀,因此胎衣不下,令人汤水不进,胀闷, 
烦急,化服三丸随去衣中败血,自然即下。 
四、产后血晕,起床不得,眼目昏花,产后三日气血未定、还入五脏,奔血于肝,医者不识呼为暗风, 
用此丹即愈。 
五、产后口干心闷。产后六七日以母血气未定缘,三日后食面物,瘀血结聚在心,是以烦渴。医者呼 
为胸膛壅胀。服此丹即愈。 
六、产后寒热似疟。缘产后虚羸,血瘀心肺,则热入脾胃,则寒热极反渴,不识者呼为疟疾,误 
损多矣。服此丹效之。 
七、产后四肢浮肿。因败血走注五脏,转满四肢,停留回转不得,变为浮肿。不识者呼为水肿,不知水 
肿与血肿不同。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服此丹随去败血,后服别药调理气血。 
八、产后血邪如见鬼神,癫狂、言语无度。产后血邪,热气 
冲心,因物触动,所以心上烦燥,言语癫狂,若医者不识呼为风邪则误矣。急服此丹治之。 
九、产后失音不语。心有七孔三毛,败血入心被血所闷,言语不得,故医者不识呼为脱阴脱阳。失音 
虽是难治,殊不知审妊妇经脉行与不行,顺与不顺,致心气妄行流入心孔。宜服此丹即愈。 
十、产后泻痢。未盈月妊妇误食酸盐冷坚之物,与血相 
搏流入大肠,不得克化,或泻浓血或作污刺不得安稳。服此丹即愈。 
十一、产后骨节酸疼。缘生产百骨肢节开张,产后败血 
流入诸处停留日久,结聚不散,是以百节酸疼。不识者治以风湿,误损多矣。但服此丹其凝血即愈。 
十二、产后小便尿血似鸡肝。因妊妇月中将息失宜,饮食不得应口,兼以郁怒,以致败血流入小肠,闭 
却小道,是以小便肠涩。结形似鸡肝,流入大肠随至大涩难医。不识者呼为五脏淋漓。伤心肝以致瘀血成块, 
形如鸡肝,殊不知败血入肠,闭涩水谷道,以致如此。服此丹即愈。 
十三、产后崩中。因产后败血恶气未止之间,宜服药调理五脏;或食酸咸生冷寒热不一,因此荣卫不得调 
和,以致宫中便作崩漏,形色如肝,浑身潮热,背膊拘急,胸口中闷。医者不识呼为崩中。但妇人癸水将 
至暴下不止,愆期过度,故曰崩漏。今妊妇血气正行,失于保养,以成此病。但服此丹三丸即愈。 
十四、产后胸膈气呕逆不定。因产后血停于脾胃,食满冲心之气不平,胸膈胀满呕吐偏多,不识者呼 
为翻胃。是以谷气为主,胃喜容受而不运动,伤胃心而不容饮馔,故曰翻胃。妊妇停血于脾,心气相冲而为 
呕逆,何得谓之翻胃?但服此丹二三丸即愈。百发百中。 
十五、产后咳嗽,四肢寒热,心闷口干,浑身烦躁,睡梦多惊,体虚无力,经水不来名曰血闭。腹痛 
面赤,因此难治。变作骨蒸,治须仔细。若服此丹不应,纵有再生之术不能治也。 
十六、产后喉中似蟾鸣。败血冲遏于心,转入于肺。肺主气,血冲心,气与血俱结成一块于喉中, 
声似蟾鸣,人以为怪。得此症者十不救一,服此丹可愈。 
十七、产后面黄舌干,鼻口流血,遍身血点绕顶生斑。 
缘产后血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走流四肢,热结便住转还不得,故有此疾可畏可惧。此症十无 
一生。服此丹可愈。 
十八、产后便涩,腰痛似角弓。妊妇百日之外血气方满,今在月中七日以外食油面爽口之物, 
以致烦躁不得安宁,因循不肯服药兼伤房事,或久病后坐卧当风,取其一时 
之快,不肯房事将息,宜乎有此病也。急服此丹即愈。 
治产后小便赤涩,大便滞迟不通。服此丹即愈。 
治经脉不通。妇人经脉犹之沟渠也,沟渠壅塞则水道不行,妇人气闭则经水不通。切不可因循养病而 
丧躯,要急服此丹以流通之,保其天和,遂其化工美哉!妙哉! 
治室女经痼不通。室女经脉与妇人不同,隐匿于胞络渐入子宫,至十三四岁出现始知人事,苟或 
喜怒寒湿温热失宜,以此经不通。痼,涸也。室女身中亦犹是也。《易》曰∶天一 
生水地六成之。先服四物汤三五帖,使癸水生于宫中,然后服此丹引导流通,勿可听庸医作痨瘵治也。 
四物汤方详第二症内。 
治经行腹中疼痛,妇人每遇经来而脐腹撮痛者,益冲任两脉弱而血海与小肠二经虚,而受风便下 
之际,血气搏于风冷相攻而痛,但服此丹即愈。 
治产后头疼,身热有汗,谓之伤风。加桂枝二分,姜、葱煎汤化服立愈。 
治产后咳嗽,头疼,身热无汗,谓之伤寒。加麻黄末三分,葱、姜煎汤化服立愈。 
治产后无乳,加天花粉二分,归身三分,穿山甲三分(炙黄),俱为末入酒内化服,不拘时吃乳, 
母要揉奶千余转,其乳即如泉涌。 
x妇人阴中生虫x 
治室女经痼不通,加蓬术三分,姜黄末五分,赤芍二分,天花粉四分。 
俱为末,同入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