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5-医宗金鉴 >

第229章

575-医宗金鉴-第229章

小说: 575-医宗金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上下不交,各自为寒为热,各为凝结而生此证也。相 
近内地,间亦有之,边外虽亦有不甚多,惟内地人初居 
边外,得此证者,竟十居八九。盖中国之人,本不耐边 
外严寒,更不免坐卧湿地,故寒湿之痰生于下,至腿青 
肿,其病形如云片,色似茄黑,肉体顽硬,所以步履艰 
难也。又缘边外缺少五谷,多食牛、羊等肉,其热与湿 
合,蒸瘀于胃,毒火上薰,致生牙疳,牙龈腐肿,出血 
,若穿腮破唇,腐烂色黑,即为危候。边外相传,仅有 
令服马乳之法。麟初到军营诊视,青腿牙疽之证,亦仅 
知投以马乳;阅历既久,因悟马脑之力,较马乳为效倍 
速,令患者服之,是夜即能发出大汗,而诸病减矣!盖 
脑为诸阳之首,其性温暖,且能流通故耳。兼服活络流 
气饮、加味二妙汤,宣其血气,通其经络,使毒不得凝 
结。外用砭法,令恶血流出,以杀毒势;更以牛肉片贴 
敷,以拔出积毒,不数日而愈。盖黑血出,则阴气外泄 
,阳气即随阴气而下降,两相交济,上下自安也。由是 
习为成法,其中活者颇多,因不收自私,着之于书,以 
公于世,并将所着应验诸方,备详于后。 
方剂:服马乳法 
主治:治青腿牙疳。 
组成:用青白马乳,早、午、晚随挤随服,甚效。如无青、白 
马,杂色马亦可。 
又方:服马脑法 
主治:治青腿牙疳。 
组成:用马脑子一个,用竹刀挑去筋膜,放在碗内,先将马脑 
搅匀,再用滚黄酒冲服,或一斤或半斤俱可。倘一次不 
能服尽,分作二次冲服亦可。 
又方:活络流气饮 
组成:苍术 木瓜 
羌活 附子(生) 
山查肉 独活 
怀牛膝 麻黄(各二钱) 
黄柏 乌药 
干姜 槟榔 
枳壳(麸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黑豆四十九粒,生姜三片,水四钟,煎一钟服,渣 
再煎,水三钟,煎八分。 
如牙疳盛,减去干姜、附子,加胡黄连二钱,龙胆 
草二钱,如牙疳轻而腿疼重,加肉桂二钱。如寒热已退 
,减去羌活、麻黄,加威灵仙二钱,五加皮二钱。 
【方歌】活络流气去风强,青肿牙疳初服良,除湿清胃通经络, 
加减临时莫执方。苍术木瓜羌附子,山查独膝柏麻黄, 
乌药干姜槟枳草,引加黑豆与生姜。 
又方:加味二妙汤 
组成:黄柏(生) 苍术(米泔水浸,炒) 
牛膝(各三钱) 槟榔 
泽泻 木瓜 
乌药(各二钱) 当归尾(一钱五分) 
黑豆四十九粒,生姜三片,水三钟,煎一钟;再煎 
渣,水二钟半,煎八分。 
【方歌】加味二妙行步难,青腿牙疳龈肿宣,柏苍牛膝归榔泻, 
木瓜乌药豆姜煎。 
又方:砭刺出血法 
方法:用三棱扁针,形如锥挺者,向腿之青黑处,勿论穴道, 
量黑之大小,针一分深,或十针、二十针俱可,务令黑 
血流出;外以牛肉割片,贴针眼并黑处。次日再看,如 
黑处微退,仍针仍贴。如无牛肉,当顶刺破,用罐拔法 
。 
又方:搽牙牛黄青黛散 
组成:牛黄 青黛(各五分) 
硼砂(二钱) 朱砂 
人中白(〔火段〕) 龙骨(〔火段〕,各一钱) 
冰片(三分) 
共研细末,先以甘草汤将口漱净,再上此药。 
【方歌】牛黄青黛散硼砂,冰片朱砂中白加,龙骨共研为细末, 
牙疳肿腐此药搽。 
又方:一方用煮马肉汤烫洗。 
一方用羊肝割片,贴黑处。 
一方用芥菜子捣面,烧酒调敷黑肿处,。 
不治:一、形气衰败,饮食不思者不治。 
一、牙齿俱落,紫黑流血,腐溃秽臭者不治。 
一、腿大肿腐烂,或细干枯者不治。 

外科卷下膝部
膝痈疪疽
属性:【方歌】膝痈煟咨焯郏R疽如郁色不红,宜软为顺坚硬逆, 
脾肾肝经邪所乘。 
【注】膝痈生于膝盖,色红、煟住⑻弁矗羝担化R疽亦 
生在膝盖,肿大如痈,其色不变,寒热往来,属气血虚 
。宣软为顺,坚硬如石者为逆。经云:肉之小会为溪。 
溪者,二肘、二膝、四腕也。凡脾病在溪;肾有邪,其 
气留于两膝;凡筋病皆属于节,筋乃肝之余,故又属肝 
,是以溪会有病,皆从脾、肾、肝三经,邪气乘之也。 
始终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惟两膝俱生 
属败证,不可治也。 

外科卷下膝部
膝眼风
属性:【方歌】膝眼风在鬼眼生,疼痛如锥脾肿形,下虚风湿寒侵袭, 
屈伸不遂温散灵。 
【注】此证生于膝眼穴,又名鬼眼穴,在膝盖之下,左右两骨 
空陷中。由下焦素虚,外邪易于侵袭,先从膝眼隐隐作 
疼,如风胜,其痛则走注不定;寒胜,则痛如锥刺;湿 
胜,则外见胖肿。屈不能伸,其病在筋;伸不能屈,其 
病在骨;动移不遂,沈寒痼冷之候也,惟在临证宜详辨 
之。初服万灵丹温散之,其痛即止;次服独活寄生汤宣 
补之。效迟者,兼用火针针膝眼穴,此转重就轻之法也 
。单膝生者轻,双膝生者重。若左膝方愈,复病右膝, 
右膝方愈,复病左膝者,名过膝风,属险,治法同前。 
方剂: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 人参 
桑寄生(如无真者,以川续断代之) 
茯苓 川芎(酒洗) 
防风 桂心 
杜仲(姜汁炒,去丝) 牛膝 
秦艽 细辛(各一钱五分) 
当归 白芍(酒炒) 
熟地 甘草(各一钱) 
生姜五片,水二钟,煎七分,食前服。 
【方歌】独活寄生肝肾虚,寒湿注膝肿痛居,参苓四物防风桂, 
杜膝秦艽甘细宜。 
又方:万灵丹(见肿疡门) 

外科卷下膝部
鹤膝风
属性:【方歌】鹤膝风肿生于膝,上下枯细三阴虚,风寒湿邪乘虚入, 
痛寒挛风筋缓湿。 
【注】此证一名游膝风,一名鼓捶风,痢后得者为痢风。单生 
者轻,双生者最重。因循日久,膝肿粗大,上下股胫枯 
细。由足三阴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为是病也。 
膝内隐痛寒胜也,筋急而挛风胜也,筋缓无力湿胜也。 
初肿如绵,皮色不变,亦无煟龋弁慈赵觯蘼鄣ニ�
,俱宜服五积散汗之。次服万灵丹温散之,外敷回阳玉 
龙膏;常服换骨丹,或蛜〔虫祁〕丸,以驱其邪。若日 
久不消,势欲溃者,宜服独活寄生汤,或大防风汤补而 
温之,痛甚加乳香。溃后时出白浆,浮皮虽腐,肿痛仍 
前,不可用蚀药,只宜芙蓉叶、菊花叶各五钱,研末, 
大麦米饭拌均贴之,亦可止疼,或用豆腐渣蒸热捏作饼 
,贴之亦可。此证系外证中之败证也,收功甚难。 
方剂:换骨丹 
组成:苍术(四两) 枸杞(二两五钱) 
茄根(洗,二两) 当归 
牛膝 败龟板 
防风 秦艽 
独活 萆薢 
羌活 蚕沙 
松节 虎骨(酥制,各一两) 
共享酒浸晒干,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钱,食前白滚水送下。 
【方歌】换骨丹归膝枸苍,龟板风艽独薢羌,蚕沙松节茄根虎, 
鹤膝风生服最良。 
又方:蛜〔虫祁〕丸 
组成:蛜〔虫祁〕(即全蝎生者,一个) 
白芷 桂心 
安息香 
阿魏(以上各用童便、酒炒熟) 
威灵仙 白附子(童便、酒炒) 
当归 羌活 
桃仁(童便、酒炒) 牛膝 
北漏芦 地骨皮 
白芍(酒炒,各一两) 乳香 
没药(二味用童便、酒炒) 
共研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温酒 
送下。 
【方歌】蛜〔虫祁〕丸治鹤膝风,芷桂安息魏威灵,白附归羌桃 
乳没,膝漏骨皮芍蜜成。 
又方:五积散(见内痈部肾痈) 
大防风汤(见股部附骨疽) 
万灵丹、回阳玉龙膏(见肿疡门) 
独活寄生汤(见本部膝眼风) 

外科卷下膝部
下石疽
属性:【方歌】下石疽在膝上生,坚硬如石牵筋疼,皮色如常难溃敛, 
证由血滞外寒凝。 
【注】此证生于膝间,无论膝盖及左右,俱可以生。坚硬如石 
,牵筋疼痛,肿如鸡卵,皮色不变,并无煟龋严选�
溃,既溃难敛,最属疲顽。由身虚寒邪深袭,致令血瘀 
凝结而成肿溃。内外治法,俱与中石疽参考。但此证肿 
溃俱凉,若凉化为热,见诸善证者始吉;仍见恶证者, 
难痊。 

外科卷下膝部
缓疽
属性:【方歌】缓疽血滞外寒凝,肿硬如馒膝上生,紫黯溃迟多煟龋�
肿久渐腐烂皮疼。 
【注】此证由外寒深袭,血瘀凝滞而成。生于两膝上,或生于 
膝两旁,肿硬如馒,木痛日增,其色紫黯,积日不溃, 
证之情形,与下石疽相似,惟多煟龋拙迷蚋眉∪狻�
、皮肤。初服当归拈痛汤,以宣通湿热,次按中石疽治 
法,内宜温补,外宜灸法。虚甚者十全大补汤相兼治之 
。 
又方:当归拈痛汤(见股部腿游风)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委中毒 

外科卷下膝部
委中毒
属性:【方歌】委中毒在腘纹生,屈伸本硬微肿红,胆热流入膀胱遏, 
速宜活血刺委中。 
【注】此证生委中穴,穴在膝后腘中央约纹,动脉陷中即是。 
约纹者,折纹也,又名血郗,穴属膀胱经,俗名腿凹, 
经曰腘中。由胆经积热,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木 
硬肿痛、微红、屈伸艰难。治宜速用活血散瘀汤,逐下 
恶血为效,缓则筋缩而成废疾!诸书皆云:兼刺委中穴 
出血自消。然刺穴必兼有腰痛不能转移者,方可刺之, 
即出血亦不可过多,多则令人身扑,面见脱色。其余内 
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亦有煟础⑸唷⒗!�
速者,由湿热凝结所致,治法亦按肿疡、溃疡门。 
方剂:活血散瘀汤 
组成: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 大黄(酒炒,各二钱) 
川芎 苏木(各一钱五分) 
丹皮 枳壳(麸炒) 
栝蒌仁(各一钱) 槟榔(六分) 
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渣,再煎服。 
【方歌】活血散瘀委中毒,皆因积热肿其处,归芍丹皮桃枳榔, 
栝蒌大黄芎苏木。 

外科卷下膝部
上水鱼
属性:【方歌】上水鱼生委中旁,折纹两梢疼埂昂,长若鱼形瘀热结, 
外施砭血敷二黄。 
【注】此证生委中折纹两梢,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 
。由血热遇外寒稽留,则血瘀凝结而成。外用砭法,向 
肿埂上砭出恶血,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甚效。 
方剂:二黄散(即颠倒散,见鼻部肺风粉刺) 

外科卷下膝部
人面疮
属性:歌诀;膝肘疮生如人面,自古传来系孽因,流气苦参敷贝母, 
从善改恶自察心。 
【注】此证自古传来,乃奇病也。多生两膝或生两肘,肿类人 
形,眉目口鼻皆具。《本事方》云:疮口能饮食,施治 
诸药,绝无所苦,惟敷贝母,其疮皱眉闭口,自此日用 
贝母末和水敷灌,数日疮消结痂而愈。又诸书皆以为素 
积冤谴,须自清心忏悔。初宜服流气饮,日久宜用大苦 
参丸。今据所用之药,俱系辛热疏散之品,其证或因风 
、寒、湿三气,凝合之所化,亦未必尽由冤谴之所致也 
,根据古施治,谅可奏效。 
方剂:大苦参丸 
组成;苦参(二两) 蔓荆子 
赤茯苓 山药 
白芷 荆芥 
防风 白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