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你不知道的自己 >

第31章

你不知道的自己-第31章

小说: 你不知道的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没有男性朋友的男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他可能会有性别认同的障碍,表现得比较女性化,缺少男性应有的阳刚、坚韧、大气的品性;由于攻击性没有通过娱乐性的途径向外表达,攻击性就会转向自身,形成内向、抑郁、退缩的人格特质;没有从男性那里感受到友谊和温情,他就会把所有男性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从而失去在人际关系中的起码的安全感;而没有友好的竞争活动,直接会使他的生活变得单调和无趣。
最后的话是给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女性说的:你如果爱你的丈夫(或者男朋友),那就一定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跟男人“厮混”在一起。这会使他更像一个男人,也会使他在你给与他的幸福之外,又多一份对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快乐。 
2003…1…3
 

0pt;text…indent:…53。25pt;mso…list: l0 level1 lfo1;tab…stops:list 75。0pt〃》第三,              男人之间也是有温情的。不过这种温情跟男女之间的温情不太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人更容易受伤。因为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要多一些、高一些,而且,在他脆弱的时候,表达的途径也不如女人的表达畅通女人可以表现软弱,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男人却不行。在男人受伤的时候,女人给他的温情,就是护理他的伤口,给他安慰。但是,这经常是不够的。而男人给男人的帮助是这样一种感觉:我跟你站在一起,我要把你没搞定的事搞定,我要把欺负你的人打败。虽然他不一定要真的那么做,但那种感觉会传达出去,能够使受到关爱的另一个男人振奋。还有,从更深层说,男人接受另一个男人的关心,会让他隐隐地感到某种程度的父爱。父爱是一种强有力的爱,在强大的父亲的照顾下,会感到无比安全,安全正是脆弱着的男人最需要的东西。

第四,              再好的关系的男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我们甚至可以说,关系越好,比得就越厉害。这种竞争有时候会很残酷,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娱乐。这就象两各个好朋友下棋,友谊是一回事,输赢是另外一回事。从小的方面说,这种竞争有利于男人的心智的成长;从大的方面说,这种竞争可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没有竞争的友谊是不存在的,友谊只不过是竞争的缓冲剂和润滑剂而已。在友谊的平台上的竞争,是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温情的。没有竞争的友谊不会稳定,也有些虚伪。而没有友谊的竞争,就可能是你死我活的拼杀了。

 

当然,男人们在一起,不会象上面提到的那些女性说的那样,不干什么正经事。男人在一起干的最正经的事就是事业。这已经不需要举什么例子了。男人在事业中结成的关系,几乎可以用伟大来形容。我大学时候的一位女同学,在我们已经毕业了十年之后对我说:我现在明白了,男人与男人的友谊,可以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更深厚一些。他说的是我跟她丈夫的关系。我听了以后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一个女人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和悟性,还需要很博大的气度和胸襟。所谓的“小女人”是看不到这一点的,即使是看到了,也会要死要活地把自己的男人从别的男人那里抢过来,使自己成为自己的男人心中最重要的人。她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样做只会使自己的男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有人说,要了解一个男人,只要看他交什么样的朋友、以及怎样交朋友就可以了。这里所说的朋友,主要是指男性朋友。因为男人跟女性交朋友,他的大部分心思都要花在如何把握分寸上。距离太近太远都可能会出问题。跟男性交朋友,虽然也会考虑距离问题,但花的心思却要少得多。男人的朋友有两种,一种是跟他差不多的,有相似的性格、爱好等等;另一种是可以弥补他的不足的。还有一种分类法,就是看这个男人交的朋友有多少是跟他的利益有关的。只交对自己有用的朋友的男人,可能是很势力的男人,这样的男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实际上,现实的利益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应该是精神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纯友谊的资源,那一生都会过得十分贫乏和凄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能比没有女人的爱情更可悲。

一个没有男性朋友的男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他可能会有性别认同的障碍,表现得比较女性化,缺少男性应有的阳刚、坚韧、大气的品性;由于攻击性没有通过娱乐性的途径向外表达,攻击性就会转向自身,形成内向、抑郁、退缩的人格特质;没有从男性那里感受到友谊和温情,他就会把所有男性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从而失去在人际关系中的起码的安全感;而没有友好的竞争活动,直接会使他的生活变得单调和无趣。

最后的话是给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女性说的:你如果爱你的丈夫(或者男朋友),那就一定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跟男人“厮混”在一起。这会使他更像一个男人,也会使他在你给与他的幸福之外,又多一份对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快乐。 

2003…1…3 
 
疼 痛 感 与 成 就 感
曾奇峰
 
女儿一岁左右的时候,能辨认出家里的几个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炉等。每次她指认对了那些物品时,我们都会用掌声和欢呼声来赞扬她和鼓励她,她也会因此高兴得嘿嘿直笑甚至手舞足蹈。她还能扶着硬物慢慢地走路。学走路肯定是要摔跤的,摔痛了就哭是紧接着的一个必然程序。每当此时,我和她妈总会抱着她百般劝慰,但效果不太好。她总要哭上好几分钟才能慢慢停止。
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后大哭,我抱起她来,突然灵机一动,问她:微波炉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处寻找,然后抬起手准确地指出了微波炉的所在,同时还发出“嗯、嗯” 的声音,相当于我们说“那里、那里” 。在从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后,她得意地笑了,那种和着泪水的灿烂的笑容让我心疼无比也惊喜无比。她是忍着痛来完成任务的!而且,摔倒以后又岂止是疼痛而已!肯定还伴有恐惧、紧张、烦躁等负性情绪。但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却不仅可以使她能够忍受住疼痛,还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变好!
我一向认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为本质一些,因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后才是社会性的存在。但女儿的表现却证明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一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撒谎,她可以向我们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实。
由此想到战场上的英雄们,受了重伤还将最后的子弹射向敌人,或者引爆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对他们而言,完成了任务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仅超过了疼痛,而且超过了生命本身。
躯体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来减轻,心灵的痛楚也是如此。劳作和劳作以后的收获,除了物质的以外,还有无法测量的精神的。对很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做一点能很快获得结果的容易的事,并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小的成就感,也许是对抗烦恼的一剂良药。
有人说,烦恼即人生。如果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人们还有可能使人生变得不那么烦恼,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从起点到终点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实铺满。因为,对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体的疼痛感和一切负性情绪都更本质一些。
不必怀疑。因为这有一岁的孩子为证。 
2000/10/1 
 

New Roman〃〃》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后大哭,我抱起她来,突然灵机一动,问她:微波炉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处寻找,然后抬起手准确地指出了微波炉的所在,同时还发出“嗯、嗯” 的声音,相当于我们说“那里、那里” 。在从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后,她得意地笑了,那种和着泪水的灿烂的笑容让我心疼无比也惊喜无比。她是忍着痛来完成任务的!而且,摔倒以后又岂止是疼痛而已!肯定还伴有恐惧、紧张、烦躁等负性情绪。但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却不仅可以使她能够忍受住疼痛,还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变好!

我一向认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前者更为本质一些,因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后才是社会性的存在。但女儿的表现却证明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一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撒谎,她可以向我们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实。

由此想到战场上的英雄们,受了重伤还将最后的子弹射向敌人,或者引爆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对他们而言,完成了任务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仅超过了疼痛,而且超过了生命本身。

躯体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来减轻,心灵的痛楚也是如此。劳作和劳作以后的收获,除了物质的以外,还有无法测量的精神的。对很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做一点能很快获得结果的容易的事,并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小的成就感,也许是对抗烦恼的一剂良药。

有人说,烦恼即人生。如果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人们还有可能使人生变得不那么烦恼,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从起点到终点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实铺满。因为,对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体的疼痛感和一切负性情绪都更本质一些。

不必怀疑。因为这有一岁的孩子为证。 

2000/10/1  
 
  
  
外 表 与 内 心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 
去年春节,一位在南方工作的朋友回武汉时到我家来看我。一见面,我大吃一惊,他竟然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我简直不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打了近二十年交道的老朋友。
如果换另外一个人这样做,我吃惊的程度绝对要小得多。他是何许人也?是我在大学时的哲学老师,年龄比我大七岁。我们的关系虽然名义上是师生,实际上这种关系里朋友的成分要多得多。有几年我们几乎是形影不离,共同经历过很多事情,互相之间非常了解。作为哲学老师,十多年以前他是符合我们想象中的哲学老师应该有的形象的。不仅如此,他可能还比我们想象的形象更保守一些。读的都是宗教、哲学和艺术类的严肃书籍,听的全是欧洲古典音乐。而且还有一个很能说明他的风格的例子:有几年时间,他都是穿着最老气的、对襟衫式的棉袄过的冬天,那可是五、六十岁的人才穿的东西,而他那个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这样的一个人,你绝对想象不到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会做出染头发这样前卫的事情出来。
我从来都坚信,外面的变化的前提是内心的变化,或者说,如果内心不改变,外表的改变就不可能发生。在后来跟这位朋友的交谈中,也证实了我的这种信念。他是八年以前下海经商的,意气风发的商人的心态,与默默做学问的哲学教师的心态相比,当然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无法评价染发是对还是错,也不能说哪一种心态要更好一些。不管怎样,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和外表,只要他自己觉得那样的改变没有什么不好,那我们就该祝贺他,因为这些改变意味着经历和见识的增长,以及对自我的某种突破和超越。这种突破和超越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也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
最近读报,读到一则外表(毛发)与政治和宗教相关的新闻。该新闻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