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26-医学见能 >

第4章

626-医学见能-第4章

小说: 626-医学见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苡仁附子重加入,大枣和中煮要浓。 
腹中疼痛,有物自左冲上者,肝气之奔豚也。宜肝气奔 
豚汤。 
吴萸(一钱) 黄连(三钱) 云苓(二钱) 荔核(研,三枚) 乌梅(二枚) 香附(研,三钱) 
牡蛎(研,三钱) 
歌曰∶奔豚冲左属肝经,荔核梅连取用灵。 
香附吴萸同理气,再加牡蛎及云苓。 
(伯未按∶可加李根白皮二钱,效尤捷。) 
腹中大痛,有物突起拒摩者,虚寒见实象也。宜大建中原方。 
人参(三钱) 蜀椒(二钱) 干姜(二钱) 饴糖(三钱) 
歌曰∶有物攻冲拒按摩,腹间突起痛难过。 
虚寒实象姜椒用,参共饴糖胃气和。 
腹痛喜按,舌上有白花点者,内有蛔虫扰也。宜醋制乌梅丸。 
当归(三钱) 党参(三钱) 黄连(三钱) 黄柏(二钱) 细辛(一钱) 桂枝(三钱) 附片(三 
钱) 干姜(二钱) 川椒(二钱) 乌梅(蒸去核,七枚) 
歌曰∶舌上缘何起白花,蛔虫内扰痛频加。 
归参连柏辛椒共,桂附姜梅醋制夸。 
(伯未按∶小儿可用使君子炒食。) 
腹中绞痛,串走两胁鸣痛者,痰饮之积聚也。宜加味二陈汤。 
陈皮(三钱) 半夏(三钱) 云苓(三钱) 前胡(二钱) 甘草(一钱) 
白芥子(二钱) 苏枝(二钱) 
歌曰∶腹中绞痛胁常鸣,陈夏云苓甘草行。 
再用苏枝通络脉,前胡白芥使痰清。 
(伯未按∶服之不验,可加芫花五分。) 
腹中刺痛,脉涩痛如刀锥者,瘀血之阻滞也。宜加减桃仁汤。 
桃仁(三钱) 蒲黄(三钱) 赤芍(三钱) 白芍(三钱) 归尾(三钱) 灵脂(二钱) 黄芩(三 
钱) 川芎(一钱) 香附(三钱) 甘草(一钱) 郁金(一钱) 青木香(二钱) 
歌曰∶腹中刺痛主桃仁,二芍芩归芎草均。 
香附蒲黄脂郁木,酒军慎用告医人。 
腹中猝痛,由伤风邪而得者,肝气侮脾土也。宜柴胡桂枝汤。 
柴胡(二钱) 桂枝(二钱) 半夏(三钱) 人参(三钱) 青皮(一钱) 黄芩(二钱) 白芍(二 
钱) 甘草(一钱) 大枣(二枚) 生姜(三片) 
歌曰∶腹中猝痛系风伤,土侮脾经参枣姜。 
夏草青皮芩桂合,柴胡白芍细商量。 
腹中猝痛,由伤邪祟而得者,皆血乱正气也。宜加减正气散。 
苍术(三钱) 陈皮(一钱) 木香(一钱) 党参(三钱) 云苓(三钱) 桂心(二钱) 天麻(二 
钱) 半夏(二钱) 大枣(三枚) 生姜(五片) 龙骨(三钱) 麝香(少许) 
歌曰∶邪祟伤人腹痛增,苍苓陈夏有奇能。 
天麻麝木同龙骨,桂枣姜参正气升。 

卷一证治
小腹
属性:'总诀'膀胱胞室与肝经,时辈犹知此数层。独于瘕气和寒疝,此意从来少识人。 
小腹满痛,由于小便不通者,膀胱之水结也。宜加味五苓散。 
白芍(三钱)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杏仁(三钱) 桂枝(二 
钱) 
歌曰∶小腹疼时便溺穷,膀胱水结二苓攻。 
术和桂泽心阳导,芍杏还从肝肺通。 
小腹满痛,小便仍然通利者,胞宫之血结也。宜加减桃仁汤(重者加大黄)。 
桃仁(一钱) 蒲黄(三钱) 赤芍(二钱) 白芍(二钱) 灵脂(三钱) 郁金(一钱) 归尾(三 
钱) 木香(一钱) 香附(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一钱) 川芎(八分) 
歌曰∶疼居少腹便犹通,归郁灵桃蒲草攻。 
二芍木香香附子,芎芩或与大黄同。 
小腹绞痛,绕脐上下难忍者,下焦之寒疝也。宜乌头羊肉汤。 
当归(三钱) 生姜(三钱) 羊肉(四两) 乌头(二钱炮) 
歌曰∶绕脐疼痛下焦寒,羊肉乌头姜共餐。 
更有当归宜合用,须知四药总温肝。 
(伯未按∶感寒腹痛,用食盐川椒炒热,熨脐四周。) 
小腹旁痛,以及软肋俱痛者,厥阴血不和也。宜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钱) 桂枝(二钱) 细辛(五分) 白芍(二钱) 木通(一钱) 生地(二钱) 云苓 
(二钱) 香附(二钱) 灵脂(二钱) 甘草(一钱) 橘叶(三钱) 艾叶(二钱) 川芎(一钱) 
台乌药(二钱) 
歌曰∶小腹疼连软胁旁,归辛桂芍地通尝。 
芎灵香附台乌草,橘叶云苓艾煮汤。 
小腹疼痛,得屁腹鸣乃快者,小肠气不和也,宜普明橘核丸。 
楂核(二钱) 荔枝(三钱) 吴萸(一钱) 橘核(三钱) 香附(三钱) 小茴(一钱) 楝子(三 
钱) 
歌曰∶腹鸣得屁痛方轻,楂荔吴萸橘核呈。 
香附小茴和楝子,小肠疼痛此方平。 
小腹疼痛,由于淋 血虚者,胞宫瘀与热也。宜下瘀清热汤。 
黄柏(二钱) 黄芩(三钱) 白芍(二钱) 赤芍(二钱) 桃仁(三钱) 牛膝(一钱) 丹 
皮(三钱) 茜草(一钱) 归尾(三钱) 生地(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小腹疼因血结胞,柏芩二芍并甘梢。 
桃仁牛膝丹和茜,归地浓煎煮作胶。 

卷一证治
胁肋
属性:'总诀'侧边肝胆所分司,和畅阴阳两得宜。若绑定疼宜破利,非痰即血莫迟疑。 
两胁下痛,难于俯仰屈伸者,少阳气不和也。宜加减柴胡汤。 
党参(三钱) 柴胡(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 归尾(三钱) 青皮(一钱) 牡蛎(三 
钱) 生姜(三片) 甘草(一钱) 竹茹(三钱) 
歌曰∶胁下疼时碍屈伸,参柴芩草用通神。 
竹茹牡蛎姜归入,半夏青皮总要陈。 
(伯未按∶两胁不时作痛者,枳壳二钱为末,盐酒调服。) 
两胁下痛,穿透游走有声者,肝脾之痰饮也。宜加味二陈汤。 
陈皮(二钱) 半夏(二钱) 云苓(三钱) 甘草(一钱) 白术(二钱) 前胡(二钱) 紫苏 
枝(三钱) 
歌曰∶胁疼串走有声音,陈夏云苓甘草斟。 
白芥前胡痰饮涤,苏枝通络免寒侵。 
两软胁痛,以及小腹俱痛者,厥阴血不和也。宜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二钱) 桃仁(三钱) 红花(一钱) 枳壳(一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 
钱) 川芎(一钱) 桔梗(二钱) 牛膝(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胁同小腹痛牵连,四物归芎地芍全。 
桃核红花牛膝共,枳柴桔草逐瘀先。 
胁下偏痛,痞结硬满不去者,血、气、痰三积也。宜三消去痞汤。 
附子(二钱) 细辛(五分) 大黄(一钱) 白芥子(三钱) 灵脂(三钱) 香附(三钱) 
歌曰∶胁下缘何痛一偏,气痰与血积经年。 
辛军附芥同香附,灵脂加来喜破坚。 

卷一证治
腰中
属性:'总诀'腰为肾窍宜补温,湿着血瘀皆令疼。亦有痛连肩背者,太阳经病讨根源。 
腰间沉痛,如带五千钱重者,肾经受寒湿也。宜时方肾着汤。 
干姜(三钱) 白本(三钱) 云苓(五钱) 甘草(二钱) 
歌曰∶肾着腰疼若带钱,姜苓白术草梢连。 
除寒利湿无他术,漫道时方力不全。 
(伯未按∶《三因方》原注“如大便泄者,加苍术、陈皮、丁香”。) 
腰痛难忍,有如刀锥刺割者,瘀血积腰际也。宜鹿角利腰汤。 
鹿角(三钱) 归尾(三钱) 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红花(一钱) 牛膝(二钱) 续 
断(三钱) 
歌曰∶腰疼难忍似锥刀,归芍丹皮等分熬。 
鹿角红花同续断,再加牛膝煮成膏。 
腰痛软弱,或兼小便不利者,虚劳肾气弱也。宜金匮肾气丸。 
熟地(四钱) 山药(三钱) 云苓(三钱) 附子(三钱) 安桂(一钱) 泽泻(三钱) 丹皮 
(三钱) 山茱萸(三钱) 
歌曰∶腰疼软弱肾元虚,桂附丹萸药笼储。 
山药云苓兼泽泻,地黄滋补渐宽舒。 
(伯未按∶可用陈酒煮猪腰子啖之,或加杜仲、续断亦佳。一方用核桃肉四两、补骨脂一两同捣,日食三 
四钱。) 
腰痛连背,或兼寒热头痛者,风寒袭太阳也。宜人参败毒散。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柴胡(二钱) 前胡(二钱) 川芎(八分) 枳壳(一钱) 沙参 
(二钱) 桔梗(二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葛 
根(三钱) 
歌曰∶头疼腰痛总因风,药用人参败毒攻。 
二活柴前芎枳桔,苓甘葛枣杏姜通。 
腰痛溺赤,或兼曲而不伸者,阴虚筋骨缩也。宜加味补阴丸。 
生地(三钱) 知母(二钱) 黄柏(二钱) 龟板(炙,三钱) 续断(三钱) 山茱萸(三钱) 丹 
皮(二钱) 葳蕤(二钱) 竹茹(一钱) 牛膝(一钱) 鹿角屑(一钱) 
歌曰∶腰痛缘何曲不伸,阴虚筋缩地宜生。 
丹皮续断知萸柏,龟鹿茹蕤牛膝行。 

卷一证治
手臂
属性:'总诀'手为四末属脾经,两掌中心属少阴。厥热两条须辨治,热潮时节要分明。 
手发厥冷,或兼泄利清谷者,脾肾之虚寒也。宜附子理中汤。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党参(三钱) 白术(三钱) 甘草(炙,二钱) 
歌曰∶脾肾虚寒手冷僵,不离术附与干姜。 
再加参草调中胃,四末阳回正气昌。 
手发潮热,兼见谵语舌黑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调胃承气汤。 
枳壳(二钱) 朴硝(三钱) 大黄(二钱) 浓朴(二钱) 甘草(一钱) 
歌曰∶手热还同谵语增,胃中燥屎有明征。 
草梢枳朴能调胃,加入硝黄气可承。 
手心发热,多在入夜以后者,瘀血在阴分也。宜四物化瘀汤。 
生地(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桃仁(三钱) 荆芥(炒, 
二钱) 麦冬(三钱) 桑叶(三钱) 浮麦(三钱) 竹叶(三钱) 灯心(一钱) 蒲黄(二钱) 地骨 
皮(二钱) 
歌曰∶手心夜热地归芎,化血桃丹芍芥同。 
桑竹全蒲灯草心,麦冬浮麦养阴崇。 
手腕疼痛,或兼身痛拘急者,风、寒、湿合痹也。宜五物逐瘀汤。 
桂枝(二钱) 当归(三钱) 黄 (二钱) 苡仁(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歌曰∶手及身疼风湿痹,逐瘀汤内用 归。 
苡能除湿甘能缓,再入生姜与桂枝。 
(伯未按∶可加姜黄、秦艽各二钱。) 
手心发热,必在午饭以后者,脾胃停饮食也。宜加味平脾汤。 
苍术(二钱) 浓朴(二钱) 陈皮(二钱) 甘草(一钱) 神曲(二钱) 白芍(二钱) 酒军(一 
钱) 
歌曰∶手心饭后热脾伤,苍术陈皮浓朴良。 
再入草梢同建曲,酒军白芍细推详。 
手腕麻木,通腕皆痛不仁者,血虚生风湿也。宜养血消风汤。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一钱) 秦艽(二钱) 苡仁(二钱) 桑皮(二钱) 竹茹(二 
钱) 僵蚕(二钱) 红花(一钱) 荆芥(一钱) 续断(二钱) 生地(三钱) 钩藤(二钱) 清酒( 
一杯) 
歌曰∶血虚腕痛总因风,和血艽归地芍芎。 
苡竹桑藤蚕作引,红花芥续酒煎同。 
(伯未按∶大活络丹亦可服。) 

卷一证治
脚腿
属性:'总诀'足居下部肾之分,又属阳明灌大筋。寒热肿疼根据法治,总于胃肾问原因。 
脚冷厥逆,或兼下利清谷者,脾肾之虚寒也,宜加味四逆汤。 
干姜(二钱) 附片(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歌曰∶洞泻脾虚肾亦虚,阳微足冷厥难舒。 
茯苓术草和中胃,姜附回阳暖气嘘。 
脚发热厥,夜睡不欲被复者,肾中真阴虚也。宜六味地黄丸。 
熟地(五钱) 山萸(三钱) 山药(四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