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外台秘要-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用,终无益也,学人当要及时采掇,以供所用耳。
卷第三十一
药所出州土一首
内容:千金翼论曰,按本草所出郡县,皆是古名,今之学人卒寻而难晓,自圣唐开辟,四海无
外,州县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须甄明,即因土地名号,后之学人容易即知,其出药土地,
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故不繁录耳。
关内道
雍州 柏子仁 茯苓
华州 复盆子 茯神 杜蘅 柏白皮 茵芋 天门冬 木防己 麦门冬 黄精 王不留
行
小草 款冬花 桑螵蛸 白蔹 松子 松萝 玄参 兔肝 沙参 远志 续断 泽泻 山茱
萸五味子 萆 茯藜 白薇 桔梗 通草 石南 龟头 石苇
同州 ( 虫 麻黄根 斑蝥 芜荑 麻黄 蒲黄 寒水石 麻黄子)
岐州 (HT 鸡 及己 獐骨 藜芦 獐髓 秦艽 鬼督邮 甘草)
宁州 (芫青 荆子 子 虻虫 蓄 花)
(州芍药 黄芩 茹 秦艽)
原州 (兽野狼牙 黄 枫柳皮 白药 苁蓉)
延州 (芜荑)
泾州 (泽泻 秦艽 防风 黄芩)
灵州 (代赭 苁蓉 野猪黄 脂)
盐州 (青盐)
河南道
洛州 (黄鱼胆 黄石脂 秦椒)
州 (半夏 桔梗)
郑州 (秦椒)
陕州 (栝蒌 柏子仁)
汝州 (鹿角 鹿茸)
许州 (鹿茸)
虢州 (茯苓 细辛 茯神 白石英 桔梗 栝蒌 桑上寄生)
豫州 (吴茱萸 鹿茸)
齐州 (阿胶 防风 荣婆药)
莱州 (牡蛎 文蛤 茹 乌贼鱼 马刀 牛黄 海藻 海蛤 七孔决明)
兖州 (防风 紫石英 仙灵脾 云母 羊石 桃花石)
蜜州 (海蛤 牛黄)
泗州 (麋脂 麋角)
徐州 (桑上寄生)
淄州 (防风)
沂州 (紫石英)
江南东道
润州 (踯躅 鬼臼 贝母 半夏 卷柏)
越州 (榧子 刘寄奴)
婺州 睦州 歙州 建州(并出黄连)
泉州 (干姜)
江南西道
宣州 (半夏 黄连)
饶州 (黄连)
吉州 (陟厘)
江州 (生石斛)
岳州 (杉木 楠木 蝉蜕 鳖甲)
潭州 (生石斛)
郎州 (牛黄)
永州 (石燕)
郴州 (钓樟根)
辰州 (丹砂)
陇右道
秦州 (防葵 兽野狼牙 野狼毒 鹿茸 鹿角 蘼芜 芎 )
成州 (防葵 野狼牙)
兰州 (苁蓉 鹿角胶)
廓州 (大黄)
武州 (石胆 雌黄 雄黄)
宕州 ( 本 当归 独活)
河西道
凉州 (大黄 鹿茸 白附子)
甘州 (椒根)
肃州 (肉苁蓉 百脉根)
伊芳州 (伏翼 葵子)
瓜州 (甘草)
西州 (蒲暴)
沙州 (石膏)
剑南道
益州 (苎根 梅煎 枇杷叶 蜀漆 黄环 薏苡仁 郁金 百部根 百两金 恒山
姜黄 干姜 木兰 慎火草 沙糖)
眉州 (巴豆)
资州 (折伤木)
嘉州 (巴豆 紫葛)
绵州 (天雄 侧子 乌头 巴戟天 附子 甘皮 乌喙)
邛州 (卖子木)
沪州 ( 酱)
茂州 (升麻 马牙硝 羌活 朴硝 金牙 大黄 马齿矾 雄黄 芒硝 矾石)
州 (高良姜)
松州 当州(并出当归)
扶州 (芎 )
龙州 (侧子 乌头 巴戟天 乌喙 天雄 附子)
柘州 (黄进)
岭南道
广州 (石斛 决明子 白藤花 甘蕉根 丁根)
恩州 (蚺蛇胆)
贺州 梧州 象州(并出蚺蛇胆)
桂州 (滑石 蚺蛇胆)
春州 封州 泷州(并出石斛)
融州 (桂心)
韶州 (石斛 钟乳 牡桂)
柳州 (桂心 钓樟根)
州 (蚺蛇胆)
交州 (槟榔 龙眼 三百两银 木蓝子)
峰州 (豆蔻)
(马牙石一名长石一名太乳一名牛脑石,出在齐州历城县 空青出蔚州兰州宣州梓州宣
州者佳,蔚州者无空块大色深深 曾青鄂州蔚州者佳余州者恶 白青简州梓州者并佳
石胆蒲州虞乡东亭谷及薜集窟块如鸡子大者佳,芒硝同名为硝石岭南始安出者佳,莱州
齐州者恶,坚润服之胜乳。乳石第一出始兴其次连广澧朗柳等州,今陕州青溪房州三洞出者,
亚于始兴者自余不可用也。桃花石旧出中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不着舌;赤石脂虢州卢氏县
泽州陵川县慈州吕乡县并有,凡石中有石骨如玉;阳起石齐州历城县西北五六里,齐山西北
六七里卢山出白者佳黑者不堪;石脑一名石饴饼出徐州宋里山,入土一丈余得之大如鸡子触
着即破;青琅 出 州西乌白蛮中及于阗国一名青珠苍石梁州均州房州金州并出;疑水石出
同州韩城县,色青黄理如云母者佳澄城斜理文逆白者劣; 石汉川武当西辽 名 石谷即是
其真者梁州马道成涧中有;土阴柏色白如脂出渭州鄣县三交驿西北坡平地土窟中乳是也,有
六十余坎人云服之同钟乳不发热;戎盐沙州名为秃登盐,廊州名为土阴盐,生河岸山 之阴烧之
不鸣姜石齐州历城东者良;代赭今灵州鸣沙县大胜齐代所出者。)
论曰,既知无物非药,及所出土地,复采得时,须在贮积以供时用,不得虚弃光阴,临
时勿遽,失其机要,使风烛不救,实可悲哉,博学人深可思之,用为备耳。
卷第三十一
用药分两煮汤生熟法则一十六首
内容:千金或曰,古人用药至少,分两亦轻,瘥病极多,观君处方,非不烦重,分两亦多,而
瘥病不及古人者,何也,答曰,古者日月长远,药在土中自养经久,气味真实,百姓少欲,
禀气中和,感病轻微,易为医疗,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感病浓重,难以为
医,故病轻药味须少, 重用药即多,此则医之一隅,何足怪也。
又古之医者,自解采取,阴干曝干,皆悉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疗十得九,今之医
者,但知诊脉处方,不知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悉,所以疗十不能得
愈五六者,实由于此,处方者常须加意,重复用药,药乃有力,若学古人,徒自误耳,将来
学人须详熟之。
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黄等,皆须光明映澈,色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干
躁发热,口干而死。
凡草木药,皆须土地坚实,气味浓烈,不尔,疗病不愈。
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唯须精新也。
问曰,凡和合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
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顺
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依方炼治,极令净
洁,然后升合秤两,勿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
广通诸经,即不知有好有恶,或医自以意加减,不依方分,使诸药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
不能治病,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
利安五藏,于病无所增剧,例曰,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下注之,今方不然,此
篇具
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
凡石药及玉,皆碎如米豆,以绵裹内汤酒中煮之。
凡钟乳及诸石,以玉锤着水研之,三日三夜漂练务令极细,干研则七日七夜。
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
凡 石,以黄土泥团之,火烧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炼,生入药,使入破心肝
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硝朴硝皆绞汤讫,乃纳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
尽,乃服。
凡汤中用丹砂雄黄,细熟研如粉,临服乃投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破,山茱萸五味子蕤核决
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完用
之。
凡橘皮吴茱萸椒等,入汤不 咀。
凡诸果子仁,皆去尖皮及两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
汤成下。
凡生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依如升数,不
可共药煮,一法薄切用之。
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
凡麻黄,去节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诸药煮之,不尔,令人烦寸
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分斩之,膏中细切用之。
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石斛入丸散者,先以 捶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
不熟。
凡用桂浓朴杜仲秦皮木兰皮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茯苓猪苓,削去
黑皮秤,牡丹天门冬巴戟天远志野葛等,皆捶破去心,紫菀洗去土,戟干乃秤之,薤白葱
,除责令尽,莽草石南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石苇辛夷
,拭去毛,又去心,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用大枣乌梅皆去核,用鬼箭削取羽皮。
凡茯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
凡菟丝子,汤淘汰去土干漉,暖酒渍经一宿,漉出曝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之,三
五日乃出曝,微干捣之,须臾悉尽,极易碎。
凡甘草浓朴枳实石南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 ,藜芦去头,皂荚去皮子
凡椒云实微熬令汗出,即有势力。
凡汤丸散,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 灰炮令微拆,削去黑皮乃秤之,唯姜附汤及
膏酒中,即生用,亦削去皮乃秤之,直理破作七八片,半夏热汤浸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
乃秤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 灰炮之用。
凡巴豆,去心皮膜,熬令紫色,杏仁桃仁葶苈胡麻诸有膏脂药,皆熬黄,别捣令如膏脂
,视之泯泯尔,乃以向成散稍稍下臼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筛之HT 尽,又
纳臼中,
凡麦 曲末,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干漆熬令烟断,乌梅入丸散熬之,用熟艾者
,先炒细擘,合和诸药捣之,今细散不可筛者,纳散中和之。
凡用诸毛羽齿牙蹄甲龟鳖鲛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茸等,皆炙之,蛇蜕皮微炙。
凡用斑蝥诸虫,皆去足翅,微熬,用桑螵蛸,中破炙之,牡蛎熬令黄色,僵蚕蜂房微熬
之。
凡汤中用麝香犀角鹿角羚羊角牛黄,须末如粉,临服纳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丸散用胶,先炙,今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
,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纳汁中,更上火令烊尽。
凡用蜜,先以火煎掠沫,令色紫黄,即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精粗,遂至大稠,
于丸弥佳。
凡丸中用蜡,烊之,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
凡汤中用饴糠,皆汤成下,诸汤用酒者,皆临熟下之。
又云,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
两为一斤,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为定,
方家有云等分者,皆是丸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两三种或五种,皆悉分两同
等
凡丸散云若干分两者,是品诸药宜多宜少之分两,非必止于若干之分两也,假今日服三
方寸匕,须瘥止,是三五两药尔。
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
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一边尔,并用五铢钱
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