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94-目经大成 >

第9章

294-目经大成-第9章

小说: 294-目经大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脾居五行之中,寄王于四时,不独右关为脾也。肝既为阴,岂宜在半阴半阳,半浮半沉之左关耶。命门即是 
肾,不当以右尺为诊。滑伯仁曰∶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当主左尺;大肠、后阴之病当主尺右。喻嘉言曰∶大小 
肠,阴之至浊者也。浊阴居下,安可以心肺清阳并诊,列于两尺是矣。李士材曰∶大小肠皆在下焦腹中,越中焦 
而候之寸上,有是理乎?合以左寸心配膻中,右寸肺配胸中,左尺肾配膀胱、小肠,右尺肾配大肠。张会卿曰∶ 
大小肠皆下部之腑,自当诊于两尺。然脉之两尺,左为水,真阴之舍,右为火,元阳之本。小肠属火,火居火位, 
当配于下之右;大肠属金,金水相从,当配于下之左。似各有卓识,总不出寸关尺三部之中,尽可阙而不问也。 
必根据经曰,寸部法天,候胸以上至头之有疾;关部法人,候膈以下至脐之有疾;尺部法地,候腰以下至足部有疾, 
则三部合有三穴,只就此线之脉,而天地人均分,各责所属,有是事耶?必根据脉诀,左寸候心、小肠,右寸候肺、 
大肠,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膀胱,右尺候命门、三焦,左寸、关中夹候人迎,右寸、关中 
央候气口,左右尺候神门,则百骸资生与百病传感,不在脏腑而在手,一以治手之法治之,得乎?至陶节庵,寸 
关尺三部九候,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中以候胃气,固是。第得浮则无中与沉,得沉则无中与浮,非惟达胃气不 
出,而九候先讲不去。平脉动而不息,未有以数而止。《难经》曰∶脉必满五十为无病。《脉经》曰∶四十投一 
至便是代,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 
死。仲景曰∶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盖一脏气衰,而他脏之气代至也。夫“止不能还”即是止矣, 
“因而复动”即是还矣,何以言代。一脏无气,则四脏相因而绝,闻心绝一日死,肝绝八日死,脾绝五日死,肺 
绝三日死,肾绝四日死,人岂能活四年?代之之说亦难通。万一五脏递止,将教何气代之耶?更可怪者,凡诊由 
寸至神门,两手共十四部,浮中沉各三候,须去好些功夫,复欲计代脉千百余动,一日六时准消一半,即使自家 
耐烦,病患决无此精神。倘施之妇女,则瓜田李下,人言不足畏欤?气口统两手而言,叔和独分于右人迎候旁取 
之,高阳扯配于左,且曰人迎强为外感,气口盛为伤食。外感散表,伤食攻里。夫脉体自有阴阳,诸经皆具表里, 
纵心肝居左,胡不可言里?而脾肺处右,又独无表症乎?根据彼施治,未有不转轻而为重者。外微、细、虚、弱、 
短、散,少异濡小,而真元衰败同之,革、牢不似弦、紧,兼芤弦沉紧即是。软弱皆濡也,不必别其浮、沉。促、 
结同止尔。何事尚论迟数,乃一一分列,则沉迟、沉数、浮滑、浮洪必将更有别名,脉学之无定论,有以也夫。 
然此雅不背义,但求脉之明,为脉之晦,加以尺寸自囿,翻觉渊深莫测,是以欲关疑不得,欲付模棱又不可,欲 
别着一集不能,人未必遽从,爰借习记习诵之书,端详研究,壹启习记习诵之悟,虽颇费心神,而为力亦甚省也。 
或曰∶诊法历有绳墨,得诊之微,名贤难言,据若所论,脉其易明矣乎。且篇中特驳尺寸,不知何诊为的?曰∶ 
诊则仍旧也,可要当以浮沉迟数等。左右手圆通审脏腑,不当以两腕六部寸、关、尺疆界定脏腑。当就病而论脉, 
不当执脉以治病,如吾所辨释云云。嗟夫!血气附脉,脉附肌肤,过、不及诊而知之,立法之善也。以故有天根 
月窟,牛鬼蛇神之喻。彼 
徐徐途守辙,徒知有脉,而不知脉之源。不知脉之源则诊失所据,顾能决脏腑之和平,其谁欺?欺病患乎。又且 
脉在肌中,譬水行地下,无往不有,假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吴草庐知寸关尺非十二经所居之 
处,而又曰∶两手六部皆肺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经之气耳。以矛攻盾,离道益远。李濒湖宗其说,且谓凡 
诊当以肺、心、脾、肝、肾各候一动,五十动不止,五脏皆足,内有一止,则知一脏之脉不至,据此推之,肺经 
一脉,分候诸经之气者,可心解矣。徒圆饰一代脉,毫无补于诊法。又诋王宗正《难经图注》肝肾从沉、心肺从 
浮,脾诊中州之非。多见其胸无真见,漫学人饶舌者也。虽然庭镜,直井蛙之窥,曷敢轻侮成言。切思古人之立 
法,未许人乖乱,原不禁人有所发明,故峭胆妄建议,读者辟易惊奇,而不究理之然否,此夏虫语冰,不必强渠 
从我。 

卷之一
脉经题要
属性: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主血虚。 
脉自皮肤之上得之曰浮,阳也,金也。为病在表,瘦人见浮,两手相得,此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 
沉阴水蓄脉深潜,数热迟寒滑主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寒兼。 
脉自肌肉之下得之曰沉,阴也,水也。为病在里,伤寒阳证,两手沉而涩,难治。平人沉涩,此无阳,不艰 
寿,必艰嗣。 
迟司脏病或痰搏,沉痼 瘕子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医者一呼一吸,脉来三至曰迟,为阴,为阳虚,为寒。二至、一至则又迟也,不治。乍迟乍数为虚火。 
数脉为阳自可知,阳中虚实又须推,数沉而小销脾肾,肺病秋深亦不宜。 
医者一呼一吸,脉来六至为数,为阳,为阴虚,为热。七至、八至则又数也,不治。若婴童纯阳之气,七八 
至为平脉,不在病例。 
滑脉多由胃气衰,痰生食郁病具来,上为吐逆下蓄血,女得无碍定有胎。 
脉来圆明有力,如珠之转旋,漉漉欲脱曰滑,阳中之阴也,土也。为实,为精聚,为阳气衰。滑而收敛,脉 
形清者为有余。滑而三五不调,脉形浊者为痰。妇人脉滑须有孕,一手独滑防半身不遂。 
涩缘血少或伤精,翻胃亡阳汗雨零,寒湿入荣为血痹,女非胎病即无经。 
脉来三五不调,如病蚕食叶,如轻刀刮竹皮,既短而难曰涩,阴也,金也。为血枯,为精涸,为盗汗,为心 
痛,为不仁。平人脉涩,此真元不足。 
紧乃热为寒气束,为痛为疮为中毒,紧细诸贤疝瘕,紧而虚大神不足。 
脉来往有力,如转索劲急,左右弹人手曰紧,阴阳相搏也。为寒,为痛,为筋挛,为疮为毒。或问紧与数、 
迟与缓相等,子胡不约而为一?曰∶迟数以数言,紧缓以形言,其别相远矣。 
缓脉荣衰卫欠隆,因虚生湿更生风,然从脉里求神气,亦在从容和缓中。 
脉应指散漫,如琴弦久失更张,纵而不整曰缓,阴也, 
土也。为病不足,为风,为表虚,为湿痹,为血少。若浮沉得中,从容和匀者,此脾之正脉。 
小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浮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脉形减于常人一倍曰小,阴也。为病不足。小而急防疝瘕,乍大乍小为劳复。若平人两手小,上下来去皆从, 
此禀质之清,不在病例。 
大非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脉满胃翻须早治,脱阴咳痢亦愁余。 
脉形加于常人一倍曰大,阳也。两手上下自如,禀赋之浓,亦不在病例。若得病而脉始大,或久病脉暴大, 
此为邪盛。经曰∶大则病进。又曰∶形瘦脉长,多气者死,是也。 
芤形浮大软而松,随按随无似没中,亡血遗精并盗汗,真阴不济假阳从。 
脉浮大而软,重按则根据微欲绝曰芤,阴去阳存,血脱之象也。主上下失血,遗精盗汗。 
芤,慈葱也。《素问》无是名,刘三点云∶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脉经》亦云中央 
空,两边实。夫空与无中,是无胃气耳,何得又谓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弦脉迢迢长且劲,甲乙二经皆受病,饮痰寒热症多端,胃气如无防毕命。 
脉端直以长,挺然指下,绰绰如按琴瑟弦曰弦,阴中之阳也,木也。为病在肝,为寒在少阳,为流饮,为痛。 
弦而激为怒,弦而大为虚,乍迟乍数为疟。硬急如新张弓弦,此无胃气,如不食,土为邪胜,必难治。 
伏持如失不无因,吐泻交加腹痛频,短气宿痰停饮食,个中消息认宜真。 
脉重按着骨,指下才动曰伏,阴也,水也。为积聚,为瘕疝,为少气,为忧郁,为霍乱,为腹痛甚。伏数云 
热厥,从未经见,即见未敢遽用寒凉。伏迟而涩,阴极,为阳将绝。 
止脉之因不用猜,饮痰气血食中来,数时一止阴消索,迟止真阳亦殆哉。 
脉或数或迟,时一歇复来曰止,阴阳骤损之象也。阳极而阴不能和,数时一止。阴盛而阳无从入,迟时一止, 
上古名促、结。渐退者生,渐进者死。张长沙谓促、结皆病脉,其近于死可知矣。尚论迟止为 瘕,为寒气;数 
止为气结,为痈疽,为狂,为怒者哉。 
濡脉阴阳真气衰,湿痰寒泄递相摧,多惊多汗精神惫,如此吾生岂有涯。 
脉软极细极,如晴丝,虽有若无曰濡,阴阳俱损之兆也。为中湿,为自汗,为冷,为痹,为恐怖。病后老弱 
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躁形逼逼举于皮,来盛回衰疾复徐,道是有余元不足,阴阳乖戾病岖崎。 
脉若大若紧,疾徐无常曰躁,阴中阳、阳中阴也。为痛,为惊,为中酒,为暴怒,为跌打伤。劳复亏损精血, 
热占乎中,寒因于外,阴阳乖戾,亦有此脉。平人得之,其性必劣,汗下后发热,烦渴脉躁,难治。脉经诸法具 
备,奈何不及躁脉。殆所谓弦者躁,紧者亦躁,洪者躁,数者亦躁耶。 
已上十六脉,虽由博返约,致精归一,而约而精之中,复有大相悬绝之境,未能一一详核。姑述数则以概其 
余。如浮为表矣,凡阴虚者脉必浮大无力,岂可概言表而升散乎?沉为里矣,凡表邪初感殊甚,阴寒束于皮毛, 
阳气不能外达,则脉必先见沉紧,讵可概言里而攻内乎?迟为寒矣,凡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虽迟而形带滑, 
讵可概言寒而温中乎?数为热矣,凡虚损之候,气血败乱,脉必数而躁,愈数者愈虚,愈虚者愈躁,讵可概言热 
而寒降乎?濡小固虚,而痛极壅蔽者,间尝有此,可骤补乎?弦伏类实,而真阴大亏者,必关格倍常,可消伐乎? 
又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是也。脉沉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微汗之是也。脉数者常用葛根芩连汤以清之,若数而厥冷为虚脱,非灸非温不可,全不管数为阳盛。脉迟者常用 
干姜附子以温之,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 汗出,则用大承气,那顾得诸迟为寒。阳实者,人知其脉浮大 
矣,至其极,反伏匿焉。此干之上九,亢龙有悔也。阴虚者,人欲其脉濡小矣,至其极,反躁疾焉。此坤之上六, 
龙战于野也。肺病得肝脉,虽云我克微邪,然本脏之衰可占也。经曰∶气不足,则己所胜者,轻而侮之;心病得 
肾脉,固知贼邪克我,而经亦有气虚邪凑之说。凡若此类,是条目之余,另具纲领,设孟浪任意,不复以四诊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