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伤科补要 >

第4章

外科伤科补要-第4章

小说: 外科伤科补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患人盘坐,揪其发伏我膝上,敲击其背心,使气从口出得苏,服黎洞丸。尾闾,若蹲垫壅肿 
,必连腰胯,服黎洞丸,再服接骨紫金丹,贴万灵膏。踢伤海底穴,血必上冲,当时耳内响 
声大震,人必昏晕,先服护心丸,再服紫金丹。 


第十六则·接骨论治
属性:接骨者,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位也。凡骨之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破而 
散乱,或岐而傍突,相其情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皆赖 
乎手法也。或皮肉不破者,骨若全断,动则辘辘有声。如骨损未断,动则无声。或有零星 
败骨在内,动则淅淅之声,后必溃烂流脓。其骨已无生气,脱离肌肉,其色必黑,小如米粒 
,大若指头,若不摘去,溃烂经年,急宜去净。如其骨尚未离肉,不可生割,恐伤其筋,俟 
其烂脱,然后去之。治法∶先用代痛散煎汤熏洗,将其断骨拔直相对,按摩平正如旧,先用 
布条缚紧,又将糕匣木板修圆绑之,又将布条缠缚,再将杉篱环抱外边,取其紧劲挺直,使 
骨 
,仍照前法。二、三月间,换绑数次,百日可痊。凡人断臂与断膊,断腿与断 ,绑法相同 
,治分上下。或用器具,与形体相得,随机变化可也。或筋断者,难续。盖筋因柔软,全断 
则缩于肉里,无用巧之处也;若断而未全,宜用续筋药敷之,内服壮筋养血汤可愈。 


第十七则·脱下颏
属性:(附失颈) 
下颏者,即牙车相交之骨也。若脱,则饮食言语不便,由肾虚所致。其骱曲如环形,与 
上颊 
推进,其骱有响声,齿能合者上也。服补肾壮筋汤。 
夫人之筋,赖气血充养,寒则筋挛,热则筋纵,筋失营养,伸舒不便。感冒风寒,以患 
失颈,头不能转,使患人低坐,用按摩法频频揉摩,一手按其头,一手扳其下颏,缓缓伸舒,令 
其正直,服疏风养血汤可也。 


第十八则·骨骱失
属性:骨者,肩端之骨,即肩胛骨也。其臼含纳 骨上端,其处名肩解,即肩HT 与 骨合缝 
处也。俗名吞口,一名肩头,其下附于脊骨成片如翅者。其骱若脱,手不能举。使患人低坐,一 
人抱住其身,将手拔直,用推拿法,酌其重轻,待其筋舒,一手捏其肩,抵住骱头,齐力拔 
出,骱内有响声者,乃复其位矣。用布带落其项下,服舒筋活血汤。凡上骱时,骱内必有响 
声活动,其骱以上;若无响声活动者,其骱未上也,不可误人。 


第十九则·曲骱
属性:肘骨者,胳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上接 骨,其骱名曲 。自肘至腕 
,有正辅二根∶其在下而形体长大连肘尖者,为臂骨;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转骨。叠并相倚 
,下接于腕骨。其骱若出,一手捏住骱头,一手拿其脉窝,先令直拔下,骱内有声响,将手 
曲转,搭着肩头,肘骨合缝,其骱上矣。服生血补髓汤,或紫金丹。 


第二十则·手腕骱
属性: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俗名虎骨。其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其上并接臂、辅两骨之端,其外侧高骨,俗名龙骨,能宛屈上下,故名腕。若手掌着地,只能伤 
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开,壅肿疼痛。先两手揉摩其腕,一手按住其骱 
,一手拔其指掌,掬转有声,活动,其骱复位。仍按摩其筋,必令调顺。然命脉之所,服宽 
筋散,须防着寒,得免酸疼之患。凡人手指有三节,其骱突出者,俱可拔直捏正,屈伸活动 
;服和营止痛汤。其法相同,不必逐骱论也。 


第二十一则·臀骱骨
属性: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 
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若出之,则难上,因其膀大肉浓,手捏不住故也。 
必得力大者三、四人,使患者侧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揿其骱头迭进; 
一手将大膀曲转,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响声者,以上。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之, 
服生血补髓汤,再服加味健步虎潜丸。若骱不上,则臀努斜行,终身之患也。慎之! 


第二十二则·大楗骨膝盖骨
属性:大楗骨,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锤,接于 骨,统名曰股,乃下体 
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其下有膝盖骨,即连骸,又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 上下两 
骨之端,本活动物也。内面之筋,上过大腿至两胁,下过 骨至足背。《内经》曰∶膝乃筋 
之府。若伤之,上连腰屈疼痛,下移 骨 肿,或足腹冷硬,步履斜行,或膀子重伤,后成 
黄病。服紫金丹,再茵陈等汤治黄病之药收功。若膝盖离位,向外侧者,则内筋肿胀;向内 
侧者,则筋直 肿。须详视其骨,如何斜错,按法推拿,以复其位。服补筋汤。其骱出者, 
一手按住其膝,一手捏住其膀,上下拔直,将膝曲转,抵着豚 ,其骱有声者,上也;服生 
血补髓汤。若膝盖骨破两 者,用丝弦藤作箍,布条缚之,生线四根,如抱膝图法,将手挤 
圆,箍定其骨,膀下缚住,屈卧月余;服接骨紫金丹。若箍后仍两 ,一生跛足,不可治矣 
。 


第二十三则·骨脚踝跗骨
属性:骨,即膝下踝上下腿骨也,俗名 胫骨。其形二根;在前名成骨,其形粗;在后名辅 
骨,其形细,俗名劳堂骨。下至踝骨、 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名内踝, 
俗名合骨;在外为外踝,俗名核骨。其骱出者,一手抬住其脚踝骨,一手扳住脚后根拔直, 
拨筋正骨,令其复位,其骱有声,转动如故,再用布带缚之,木板夹定,服舒筋活血汤。一 
、二日后,解开视之,倘有未平,再用手法,按摩其筋结之处,必令端直,再服健步虎潜丸 
。稍愈后,若遽行劳动,致 骨之端复走。向里歪者,则内踝突出肿大,向外歪者,则外踝 
突出肿大,瘀聚凝结,步履无力,颇费调治,必待气血通畅,始可行动。若脚趾骱失,与 
手指同法治之。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其受伤不一 
,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洗八仙逍遥汤 
,贴万灵膏,内服健步虎潜丸及补筋丸可也。 


第二十四则·受伤着寒及怀孕而伤
属性:凡人跌扑斗殴,内伤其血。复轻生投水,外着于寒,血得寒而凝结,寒得血而入深,未 
有能生者也。治法先祛其寒,继逐其瘀。祛寒用麻桂温经汤,逐瘀投紫金丹。若迟延日久,则 
气滞血凝,筋脉拘紧,手足挛拳,必致不治,急服大神效活络丹,冀其渐渐疏通,或可挽回 
。若妇人怀孕受伤,不可妄投伤药,恐伤胎元,反为不美。宜服安胎和气饮,稍加祛瘀生新 
之剂,使气血和,而痛自止矣。 


第二十五则·受伤感痧论
属性:凡受不甚重伤,越四五日,腹中绞痛,胸闷呕恶,或四肢麻木,或骨节疼痛,脉象或浮 
或伏,与症不合。指甲紫,两腿弯有青筋,必是痧秽之毒,宜刮宜放宜先服散痧之药,不可服伤 
药,与姜酒热汤等物。若犯之,则祸不旋踵矣。治法,吹人马平安散,吃蟾酥丸,又服再造 
紫金丹。俟痧退后,再投祛瘀生新之药,始无妨碍。又有伤症兼疫症者,先治其疫,而后治 
伤,庶可两痊。予临症时,常遇之,故特补出。 
放痧穴道歌(佚) 


第二十六则·损伤出血吐血
属性:伤损之症,或患处或诸窍出血者,此肝火炽盛,血热错经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中气 
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加味四君子汤。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元气内脱,用独参汤加炮姜、 
附子。血蕴于内而呕血者,四物汤加柴、芩。烦劳太过,或恼怒气逆,或过服寒毒等药,致 
伤阳络,则吐血、衄血、便血;伤阴络,则血积血块,肌肉青黑,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 
补脾肺二脏自愈。或呕吐黑血者,因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色如豆汁,从呕而出。形实 
者,用百合散;形虚者,加味芎归汤。或出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血虚发热,用 
当归补血汤;脉细沉微,按之轻弱,此阴盛发热,四君子汤加姜、附。或筋惕肉 ,此亡血也, 
用圣愈汤。发热汗出不止者,血脱也,用独参汤。凡血脱之症,脉实者难治,脉虚者可疗也 


第二十七则·胸腹胁肋痛闷
属性:伤损之症,胸腹痛闷。因跳跃捶胸,闪挫举重,劳欲恚怒所致。喜手摸者,肝火伤脾, 
用四 
胸胁闷痛,日晡发热,肝经伤也,用加味逍遥散。若胸腹闷痛,饮食少思,肝脾气俱伤也, 
用四君子汤,加芎、归、柴、栀、丹皮。若胸腹不利,食少无寐,脾气郁结也,用加味归脾 
汤。若胁肋胀痛,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若胸腹胀 
痛,大便不通,喘咳吐血者,乃血瘀停滞,用当归导滞散。《内经》云∶肝藏血,脾统血, 
盖肝属木,木胜侮土,脾气必虚,宜清肝养血,次壮脾胃,则气血充盛。若妄行克伐,虚者 
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第二十八则·腹痛腰痛
属性:伤损腹痛,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内蓄,用加味承气汤。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 
者,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若腹痛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四物汤加参、 、白术 
补而和之。下而胸胁反痛,肝血伤也,用四君汤加芎、归。既下发热,阴血伤也,四物汤加 
参、术。下后恶寒发热者,气血伤也,八珍汤;下后呕吐者,胃气伤也,六君子汤加当归; 
下后泄泻不止者,六君子汤加肉果、补骨脂。下后手足俱冷,昏愦汗出者,阳气虚寒也,用 
参附汤。若吐泻手足俱冷,指甲青黑,脾肾虚寒甚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口噤手撤,遗尿痰 
盛,唇青体冷者,虚极坏症也,大剂参附汤,以图侥幸。或少腹引阴茎作痛者,乃瘀血不行 
,肝经火郁所致,用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待其痛势已定,再宜养血。若误认寒症 
,投以热药,重则必危,轻则损目。若腰痛脊痛,因瘀血留太阳经所致,服地龙散治之。 


第三十五则·运、熏、灸、倒四法及灸脐化痞法附
属性:外用运、熏、灸、倒四法,宿伤可用,新伤不可用。新伤者,血未归经,恐其瘀血攻心 
之患 
,同入锅内炒热,以社醋烹之;盖片时,乘热布包,运动患处,冷即换易,待其患处,汗出 
如油可也。熏法,凡宿伤在皮里膜外,虽服行药不能除根,服瓜皮散,次用落得打草、陈小 
麦、艾叶三味,用河水共煎一锅,滚透入小口缸内,横板一块,患人坐板上,再将单被盖 
身 
瓜皮散,用生炭烧红地皮,社醋烹之,再将稻草摊上,单被为席,使患人卧上,浓被盖暖, 
使其汗出如雨,服胜金散而安。若气虚之体,不可用此。凡倒法,病患能言,不能食,无法 
可治。不得已要使恶物吐之。先服硫麝散,将患人卧被上,每边两人牵被到动,使人滚转反 
侧,吐出恶物,服虻虫散再调理可愈。灸脐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