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93-重订灵兰要览 >

第4章

393-重订灵兰要览-第4章

小说: 393-重订灵兰要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 
血水也,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矣。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治血必先顺其 
气,俾经坠得通,而后血可行。气为血帅,气行而血亦行,专治其血,无益矣。乃以苏合香 
丸投 
之。三日而腰作痛,彦章曰∶血欲行矣,急治芒硝、大黄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可数 
十枚 
,应手而愈。彦章所以知钟女之病者,以脉弦滑而且数。弦者气结,滑者血聚实邪也。故 
气行而大下之瘳。 

卷上

属性:赵以德云∶松江一男子年三十余,胸腹胀大,发烦躁渴,面赤不得卧而足冷。余以 
其人 
素饮酒,必酒后入内,夺于所用,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上逆,逆则阴气在上,是生 胀。 
浊气在上,清气在下,则生 胀。其上焦之阳,因下逆之邪所迫,壅塞于上,故发烦躁。 
此因 
邪从下上而盛于上者也。于是用吴茱萸、附子、人参辈,以退阴逆水邪;冷冻饮料之,以解上焦 
之浮热, 
入咽觉胸中顿爽,少时腹中气转如牛吼,泄气七次,明日其证愈矣。《范氏方》云∶凡腹胀 
经久,忽泻数升,昼夜不止,服药不效,乃为气脱。宜用益智仁煎浓汤服之立愈。 

卷上
脾胃
属性:今人只知脾胃虚则当补,补之不应,则补其母,如是足矣。而不知更有妙处,补肾是也 
。赵养葵云∶补脾不若补肾,果肾虚,命火微弱,用八味丸为要方,许叔微之二神丸法亦妙 
。脾土 
克肾水不相为用,如何反补其所胜以滋肝木,曰∶不然,此其妙正在相克处也。五行以 
相克为用,所以《尚书》大禹谟说个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此圣人立言之妙,其说长甚。 
今 
且以水与土言之,水不得土,何处发出,何处安着,土不得水,却是一个燥坌,物事如何 
生出,万物以水土相滋,动植化生,此造化相克之妙,而医家所以谓脾为太阴湿土,湿之一 
字,分明土 
全赖水为用也。故曰补脾必先补肾。至于肾精不足,则又须补之以味,故古人又谓补肾不 
若补脾。二言各有妙理,不可偏废也。 
《本事方》云∶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效。余授二神丸方服之,顿能进食,此病 
不可全 
作脾气治。盖肾气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 
力, 
终日米不能熟,其何能化。黄鲁直尝记服菟丝子,淘净酒浸曝干,日挑数匙,以酒下之,十 
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亦知此理也。 
《岩氏济生方》云∶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 
脾土, 
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以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食不消,大腑溏泄。古 
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盛,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上 
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 
按∶许岩之说,皆与余说冥合。然却不知水土相滋之妙,故犹谆谆以火为言,是混水火 
为一途 
也。薛氏云∶余尝病脾胃,服补药及针灸脾俞等穴,不应,几殆。吾乡卢丹谷先生令余服八 
味丸 
,饮食果进,三料而平。余兄年逾四十,貌丰气弱,遇风则眩,劳则口苦生疮,胸尝有痰, 
目尝 
赤涩。又一人脾虚发肿,皆以八味丸服之而愈。此皆补肾之明验也。杨仁斋医学,恐当在丹 
溪之右。有云∶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其见亦及此。 

卷上
伤食
属性:《肘后》辨脾胃所伤变易形法∶凡诸脾脉,微洪伤苦涩物,经云∶咸胜苦。微涩伤辣 
辛物,经云∶苦胜辛。微滑伤腥咸物,经云∶甘胜咸。洪缓伤甜烂物,经云∶酸胜甘。弦紧 
伤酸硬物,经云∶辛胜酸。微弦伤冷硬物,经云∶温以克之。微迟伤冷痰积恶物 
,经云∶温胃化痰。饮食过多,胀痞不下,寻常率以破气之药投之。(伤食恶食,必有噫腐 
吞酸 
之候。)是食物既伤之前,药剂又攻之于后,脾气安得而健畅也。必须以平补之药为主,佐 
以他药,一升一降,使脾肾交通,而水火既济,自然腐化矣。 

卷上
积聚
属性:治积之法,理气为先,气既升降,津液流畅,积聚何由而生。丹溪乃谓气无形而不能 
作块成 
聚,只一消痰破血为主误矣。天地间有形之物,每自无中生,何止积聚也。戴复庵以一味 
大七气汤,(调气和血,使其升降自如,津液周流,灌溉脏腑,无滞窒则积聚不攻而自化 
矣。)治一 
切积聚,其知此道欤。肝积肥气,用前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 
肺积息 
贲,用前汤加桑白皮、半夏、杏仁各五分。心积伏梁,用前汤加石菖蒲半夏各五分 
。脾之积痞气,用前汤下红丸子。肾之积奔豚,用前汤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五分。 

卷上
诸气
属性:今人治一切气疾,止知求之脾肺,而不知求之肾,所以鲜效。夫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 
之本,十 
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房劳过度,或禀受素弱,肾经不足,气无管束,遂多 
郁滞 
,是生诸疾。(诸气 郁,皆属于肺。气主煦之,若郁结不舒,气机凝滞,血亦因之痹塞, 
则诸 
病生矣,故百病皆生于郁,是其明证)。医者以为是当理气,壳朴、香附、乌药之类,杂然 
而前陈, 
而气愈不可理矣。宣之泄之,以快药下之,而人之死者过半矣。于是医之中见稍高者,以为 
脾虚不能运化精微之故,而从事于补脾。然仅可以苟延岁月,而多至于因循蹉跎而不救。此 
不知补肾之过也。宜以破故纸、茴香子、葫芦巴之类主之。气药内须兼用和血之药佐之,盖 
未有气滞而血能和者,血不和则气益滞矣。 

卷上
诸血证
属性:撄宁生《卮言》云∶古人言诸见血非寒证,皆以血为热迫,遂至妄行,然皆复有所挟也 
。或 
挟风,或挟湿,或挟气。又有因药石而发者,其本皆热,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则栀子、 
黄芩、黄连、芍药、犀角、蒲黄,而济以牡丹皮、生地黄之类。古人云∶有冒风寒,正以阳 
明火邪为风所 
扇,而血为之动,中间有桂,取其能伐木也。若苍术、地榆、白芍药之类,而济以火剂,大 
肠血以手 
阳明火邪为风为湿也,治以火剂风剂,风能胜湿也,如黄连、黄芩、芍药、柏皮、荆芥、防 
风、羌活之 
类,兼用鸡冠花,则又述类之义也。血溢血泄诸蓄妄症,其始也,余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 
瘀之剂 
,以折其锐气。(凡初期骤然吐血,亟宜快药下之,折其锐气。若日久正气已虚,法当调摄 
。 
仲景云∶亡血虚家,不可下是也。)而后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 
四 
明,遇故人苏伊芳举曰∶吾乡有善医者,忘其姓字,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 
血复下 
,虚何以当,则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积,则以妄为常,曷以洁之。且去者自去 
,生者自生,何虚之有?余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之疑,今而后释之矣。 
又云∶妇人之于血 
也,经水蓄则为胞胎,蓄者自蓄,生者自生,及其产育为恶露,则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其 
蕴而为乳,则无腹下漏而为月矣,失血为血家妄逆,产乳妇人常事,其去其生,则一同也。 
失 
血家须用下剂破血,盖施之于蓄妄之初,亡血虚家不可下,盖戒之于亡失之后。又云∶惊而 
动血者,属心。怒而动血者,属肝。忧而动血者,属肺。思而动血者,属脾。劳而动血者, 
属肾。又云 
∶吐血,则足阳明随经上行,渗溢胃脘而为之也。小便血,足太阳随经入膀胱也。又云∶大 
便前后 
下血,便前由手阳明随经下行,渗入大肠,传于广肠而下者也。 
便后由足阳明随经入胃,(阴络伤 
血内溢)。淫溢而下者也。古人所谓近血远血是也。又云∶咯血为病最重,(咯血乃虚劳之渐 
, 
其症最危。)且难治者,以肺手太阴之经,气多血少。又肺者金象,为清肃之藏,今为火所 
制,迫 
而上行,以为咯血,逆之甚矣。上气见血,下病闻音,谓喘而咯血且痰咳嗽也。又云∶从高 
坠下,惊仆击搏,流滞恶血,皆从中风论,终归于厥阴。此海藏之说。盖厥阴多血,其化风 
木,是以然也。有形当从血诊,无形当从常治,夏仲庸因蹈海惊悸,心为不宁,是为无形 
,从 
风家治之而愈。又云∶唾血责在下焦阳火煎迫击为之也。(唾血属肾虚火炎。)肾主唾,为足 
少阴 
,少血多气,故其症亦为难治。又有所谓肠风藏毒者,肠风则足阳明积热,久而为风,风有 
所以动之也。脏毒则足太阴积热,久而生湿,从而下流也。风则阳受之,湿则阴受之。曹 
氏 
《必用方》云∶吐血须用干姜、甘草作汤与服,或四物理中汤亦可。如此无不愈者,若服生 
地黄、竹茹、藕汁,去生便远。 

卷上
出血不止
属性:《九灵山房集》云∶湖心寺僧履者,一日偶搔 (音国,曲脚也。)中疥,忽自血出, 
如涌泉。(肌衄者,《内经》名之血汗是也。《集验方》用黄芩渍水擦之,屡试良方也。) 
竟日不止。疡 
医治疗勿效。邀吕元膺往视,履时已困极,无气可语,及持其脉,惟尺部如蛛丝,他部皆无 
。 
即告之曰∶夫脉气血之先也,今血妄溢,故荣气暴衰,然两尺尚可按,惟当益营以泻其阴 
火,乃作四神汤加荆芥穗、防风,不间晨夜并进,明日脉渐出,更服十全大补汤,一剂遂痊 
。 

卷上
呕血
属性:宜降气,不宜降火。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引其气而使之下,即以水克火之理,是降气 
即所以 
降火也。若用苦寒之药以降火,火万无降理,盖炎上作苦,苦先入心,故芩、连之苦,本助 
火入 
心经之药,而名为降火者,徒以其寒耳。寒能凝血,苦能伤胃,是非但不能抑上升之气,而 
使之 
平行,横溢之血,而使之归源,害且有不可胜言也,可不戒哉。宜行血不宜止血,凡呕血之 
症, 
其始也,未有不病胸胁痛者,盖由平日起居失节,致血停瘀之久,不能归源,满而溢焉。遂 
发为 
呕,殆非一日之积矣,使其流行宣畅,散行百脉,又何呕之有。故凡治呕血之症,必须用行 
血 
之药,宣其余滞,而推陈以致新焉,血既流行,胃脘清楚,自不出矣。是行之乃所以止之也 
, 
医往往拘泥犀角地黄汤等,过于凉血,虽间或止之,其后常患胸胁大痛,肿满等症,以致不 
起。 
盖血得凉则陈者不行,新者不生,瘀物愈积,而真元愈削故也。况血不可止,而强欲止之奚 
得乎。 
恙由郁久化火,外袭暑热,故倾盆呕出,危殆已极。诸药不受,余曾治一妇,危在顷刻 
,因思诸 
药皆苦寒,是以投以即呕,借用八汁饮,冀其甘寒可以入胃清上,血止再商,投之果应。 
方载《治验录》,参观可也。 
宜补肝不宜伐肝。肝藏血,血阴物也,阴难成而易亏,又肝为东方木,于时为春,为发 
生之 
脏,宜滋养而不宜克伐,先医谓肝无补法,大谬论也。失血之后,肝藏空虚,汲汲焉实之 
不暇, 
而敢以纤毫平肝之药伐之哉,往往见其治疝胀诸症,谓为肝火有余,而用平肝之药,以致爪 
青 
囊缩而不起者,则肝之不可伐也,亦明矣。 
余外兄虞检庵病呕血,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