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28-时病论 >

第23章

528-时病论-第23章

小说: 528-时病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病之因。读《难经》者,可补《内经》脉象病因及奇经八脉之未逮。读《玉函》者,可识伤寒杂病之源头。 
此皆古圣之医书,必须玩索。至于四大家者,即河间刘守真,法多苦寒,温病、热病者,须参考之。东垣李 
明之,法多升补,内伤脾胃者,须参考之。大积大聚者,须参戴人张子和攻下之法。阴虚内损者,须考丹溪 
朱彦修清补之法。不特此四家以补先圣之未备,可参可考,而后贤所发之论,偶亦有超出于四大家 
者。如云间李念莪,西昌喻嘉言,延陵吴又可,金坛王宇泰,会稽张介宾,长洲张路玉,吴郡薛立斋,慈溪 
柯韵伯,携李沈目南,钱江张隐庵是也。以上诸公,各有著作,皆当采取,亦可以备参阅,考近时之医书,亦 
不能尽述,如阅古吴叶香岩之《临证指南》,可知临时之圆变,用药之灵机。阅若耶章虚谷之《医 
门棒喝》,可知名家之疵谬,醒医家之聋 。阅淮阴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可知寒伤于足经,温伤于手经。 
阅吴门周禹载之《温热暑疫全书》,可知温热暑疫受病之源各别。此皆时贤之书,亦宜备考。至于长乐陈 
修园,新安程观泉,盐宫王孟英,武进费伯雄,皆有着述所传,偶或有导 之处,亦宜参阅。窃思 
书有古今,而人亦有古今,古人气体俱浓,今人气体渐薄,若执 
古方以治今人之病,不亦重乎?故医家不可执古书而不读今 
书,亦不可执今书而不读古书,参考古今,则医理自得中和之道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