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杠杆思考术 >

第8章

杠杆思考术-第8章

小说: 杠杆思考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某种程度上,试着去做时间分配的话,就可以重新检讨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分析自我时间的用法,把有意义的事和没意义的事加以区分,停止去做没意义的事,就可以减少时间的损失。

  首先,决定应该重新检讨的项目,如用在自我投资上的时间、吃饭时间、和人会面的时间、睡觉时间等,大致掌握住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不需要细密地反复检查,大致就可以。如果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就太浪费了。

  尽管做到这个程度,但还是会出现“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时间。也就是说,就算你打算过连吃饭时间都没有的一天,但回过头来看时,你仍然会发现“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时间,或是“和收获成果没有关系”的时间,例如和同事闲聊与工作无关的事等。

  经常意识到有这样的时间,并思考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的方法。把读书、健身、会议的时间记录下来,大约持续2个月,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时间用法。之后,当你实际感受到时间效率变低时,每年可以重新检查自己的时间使用法,并重新分配一次。如果逐渐能够有效率地活用时间,则这种做法就没有

以自我投资为主的时间分配表(2)
  必要用。

先扣掉自我投资的时间
  一般来说,工作时间占一天一大半时间的人不在少数吧!这样一来,“输入”(即投资)的时间不就变少了吗?

  其中,一边想着“工作如果早点做好的话,就去做投资”,却总是做不到的人恐怕也有吧!然而,如果一开始就决定投资时间,就不会变成这样了。正因为投资,才能增加个人资产,并且达成“DMWL”。

  以储蓄的情况为例,先确定储蓄目标,并从收入中扣掉储蓄金额,再把剩下的钱自动汇入另一个账户内,然后就只使用这剩下来的钱,如此一来,钱就存下来了。

  如是先使用,再把剩下的钱存起来,这样就产生不了成果。某个月,因为生活费剩下5万日元,所以存5万日元;某个月,生活费剩下1万日元,所以存下1万日元;又某个月,生活费使用超支,变成负5万日元,因而储蓄瓦解。使用这种方式永远不可能把钱存下来。

  时间也和金钱一样。做出时间分配并限制使用,然后确定自我投资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利用剩下的时间来做事。以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早上的2个小时是读书这种自我投资的时间,所以能够切实地读书。

  但是,如果想早点做完工作,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来读书,那么实际读书的时间就会完全被工作占去,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应该不少吧!如果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的话,就能限制时间,能够培养选择能力,想办法用较少的时间来做些什么,效率自然也得以提升。

  这样的案例也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第二次选举前,支持率低到了20%至30%。据说克林顿因此把用在公务上的时间削减了30%,并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在政策上下工夫,并做出自己的政策、演说的稿子。因此,说服力增加,得以第二次当选。

  除了读书以外,我平时固定扣除的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11点去健身房的时间;平时的午餐和晚餐是和人会面的时间,以作为人脉的投资;星期六、日是私人时间。

在工作上设定时间限制
  我所谓“输出”的工作时间,是下午2点至7点这5个小时。如果把“工作”的概念扩大的话,则读书、与人会面也可以想成是工作。然而,一般是把进行业务的时间,当作是“工作时间”,这应该是大家都能认同的吧!如果是这样,以我的情况来说,就变成了5个小时。

  如前所述,我认为,“因为有时间,所以成果无法达成。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收获成果。”

  如果没有告一段落的话,就会陷入“做到结束”的想法里。那么,工作就没办法有效率,而且长时间做下来的话,当然不会达到目标。但如果把时间分段的话,由于想非要在这段时间有收获,因此就会去摸索有效率的做法。这就变成所谓发现“KSF”的思考模式。

  身为明治大学教授、教育学者的斋藤孝先生,在《斋藤孝的实践母亲私塾》一书中提到,小时候用功读书是以“能早点正确做好”为目标,母亲在一旁计时,并给予压力,催促“这个问题要在几分钟以内完成”。进而还提到,用功读书效率化的诀窍在于“确定时间限制”的重要性。

  “举例来说,小孩的读书时间定在晚上8点至9点。如果下定决心 绝对只能学习到9点 如此一来反向倒推,就知道不在什么样的速度下做不行。如 在20分钟内做完这个 这种时间密度的感觉就能够学到。”

  斋藤先生所谓的“时间密度的感觉”,在后面会加以说明。而在我的感觉上,是“时间的厚度”。也就是说,借着对时间有所限制,而能够非常有意义地使用时间。

  在第二章介绍的筑山节先生的著作里,也强调“为了要提升脑的基本回转数,时间的限制是必要的”。

  “我到45岁之前,都担任脑神经外科医生,也进行过手术,之后,回顾这些记录时,有些难以置信,在短时间内竟做出这么多的判断和工作。如果问到:在放松心情的时候,是否能完成和那时等量的工作呢?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或许花一整天也无法做到。”

  进而,一旦设定时间限制后,则迫切需要选择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即使认为有充裕的12小时工作时间,却始终烦恼该从何开始时,如果限制成只有5个小时,就会强制性地做出“在最低限度下,非做这个不可”之类的判断,而且对时间不得不运用杠杆效益。

削减“时间的固定费”
  在确定好时间想要收获成果时,有人剥削自由时间来工作,利用周末时间来工作,也有人完全放弃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为了早点收获成果,创造出自由时间,该采取什么样的时间用法才好呢?

  我认为在时间上有像“变动费”和“固定费”这样的东西。所谓的“固定费”,就是固定花费的时间,例如日常工作、定时会议、睡眠、吃饭、通勤、电脑的输入及检索等时间。

  从整体的时间中把这些拿掉,就变成自由时间(也就是变动费)。把变动费花在自我投资上“借此”个人资产就增多起来。

  剥削自由时间来工作,就是减少花在自我投资上的时间。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固定花费的时间增加。这样做的结果是不管做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轻松。

  既然如此,就应该减少固定花费的时间。如果固定花费变少,则利益就容易提升。如果剥削固定花费,则损益分歧点就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剥削变动花费,总体效果也不会降低。

  虽然睡眠、吃饭、上班等时间无法剥削掉,但可以采取“一年收成两次”的做法,有效地使用这些时间,将固定花费转变成变动花费。

  比如:利用坐车时间读书;在吃饭时间通过和外部的人士交流做人脉的投资等。如前所述,睡眠时间可以活用在牢记上:睡前阅读想记忆的东西,然后去睡觉,早上起来马上复习,如此一来,知识就能牢牢地印在脑中。因为即便是在睡觉时,脑子也还在运作着,记忆就刚好能牢牢地附着在脑海中。

睡眠的科学
  睡眠虽然是在固定花费中,但在此还是要加以介绍。在固定花费中,睡眠需要的时间最长,所以运用杠杆效益的效果也最大。

  我在太阳一出来时就起床了,每天早上读商业书。因此,我的起床时间随着季节变化而稍有变化。这是因为生理时钟因太阳光线影响而受到修正的缘故。

  原本人类就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人类的生理时钟,在所谓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的神经细胞群中。早上,朝阳的明亮传到“视交叉上核”,发出“起床”的命令;晚上,黑暗传到“视交叉上核”,发出“睡觉”的命令。因此,应该大致在太阳出来的同时起床。

  夏天,5点前起床,冬天,超过6点起床。我会事先把窗帘打开,使太阳光线照射在“视交叉上核”上。

  关于早起的诀窍,在《脑会设法辩解》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

  “脑在不清醒之前,首先起床、刷牙、打开窗帘、洗脸、活动身体,借此,在被这些事情拖延的形态下,脑子清醒了。如果在被窝里,脑子就一直无法清醒。这是身体主导型的看法。”

  此外,我在平日用完午餐后,会睡大约15分钟的午觉,而只要15分钟,头脑就非常的清醒。以脑科学来说,据说如果午觉太长的话,反而需要花很多时间让脑子恢复原状。最近,关于这样的午觉的效果的说法,也在不断被证明。

  《成功和幸福的四个能量管理术》一书中描述,“在NASA(即NationalAerona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疲劳对策课程中得出的结果是,只要利用40分钟打盹,就能使效率平均提高34%,清醒度提升到100%”。

  此外,本书中也引述了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S.Churchill)所说的话,“在午餐和晚餐之间,一定要打个盹。这是不可欠缺的  在日正当中之际睡觉,是浪费时间吗?有这种想法的人是缺乏想象力的愚者。因为通过睡眠,你会得到比失去的时间还要多的东西。这是因为你已经把一天分成两天来过。说两天或许有些夸张,但至少肯定是一天半”。

  此外也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是90分钟的倍数比较好。

  “刚入睡时是浅睡,之后逐渐变成沉睡,然后又变浅睡;整个过程大概90分钟。沉睡的时候,一旦被闹钟吵醒,则脑袋呈现呆滞状态,以我的情况来说,是一整天都想睡觉,或是头脑不清醒。

  浅眠的时候,醒来是自然的。因此,知道自己睡眠的周期,配合这个,逐渐就可以按时起床了。我的睡觉时间也是以90分钟的倍数来计算,也就是睡4。5小时(270分钟)、6小时(360分钟)、7。5小时(450分钟),就起床了。”

  事实上,我很惊讶自己居然不自觉地以这样的想法来决定睡眠时间。

  我从为考试而努力读书起,就完全坚持有效率的且有效的睡眠方法。当时我决定基本的睡眠时间是6小时,而比这短的时候是4。5小时,长的时候是7个小时。

  我认为,睡眠应该用脑科学的方式掌握并加以实践。如前所述,如果在固定花费的睡眠上花的时间最长,就应该好好想想吧!因为血压低,所以早上起不来,这种说法在脑科学上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有兴趣的人不妨先试试看。

科技的杠杆效益
  再介绍一个有关削减固定花费的案例吧!

  关于日新月异进步的科技,其知识在实现“DMWL”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举例来说,今后你无法想象没有电脑的商业职场。现在40多岁、50多岁的商业人士在刚成为上班族时,公司就引进电脑了吧!他们是体验“电脑发明出来”的一群人。

  然而,对现在20多岁的商业人士来说,电脑是从小存在于身边的东西,在公司也是“有电脑”的一群人。对下个时代的人来说,更是不在话下吧!

  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